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好!现在先来说说:既然念佛能往生,是不是可以百分之百的往生?也许你曾经听过古德这么说千修千人去,而代也有大德依于这样的说法,鼓励学人求生西方,这是应当要加以赞叹的;可是假如他又加上一句说:哎呀!我的假如能够下品下生就很不错了!这也许只是他的谦虚之词,假如不是的话,那么他跟大众说千修千人去,难道就只能下品下生而往生吗?下品下生而往生,是哪一类的众生 三摩地

2018-07-20

所谓兜率陀天的世界,并不是叫你生到跟天人住在一起,而是兜率陀天上有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弥勒菩萨现在正在那里,所以我们可以亲这样大菩萨得到天人身。天人身的话一样可以享受天上的甘露,所以你在五欲上的受用将会超过世间,所以五欲的受用不是问题。极乐净土可以在五欲的受用之中让众生方便可以精进,可是世间的五欲受用却要让你不断地造业,在造业中享受一点点甜蜜的果实 三摩地

2018-07-20

就是说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因为你在往生前,你有多闻熏习大乘第一义的知见,你有亲善知识听闻,有阅读经典,透过多闻熏习来建立第一义谛的知见,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你就相应了这个种子;透过佛的加持,见佛以后,你因为这样在宿习的种子就会现行,所以说这个部分的多闻熏习是非常重要,也是上品中生一个重要的条件。而且这里是说纯说第一义谛的正理,也就是说,他所在的极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要养成习惯,就是说我们在平常有所做的少善根福德,就要回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话回向,如果你是想求生极乐佛国,你就要求生极乐佛国。这个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因为唯有你养成这个习惯,你未来生生世世就成为无作的习惯,这个无作的习惯,你就会生生世世常常把你的善净法回向求生极乐佛国,或者求生就佛道。我们再来看后面的怎么说:【彼行者命欲终时,阿 三摩地

2018-07-20

末学最有在念宝箧印陀罗尼,(因其可以消业障)导师的书中只提到建议念的咒语有:大悲咒、楞严咒、准提咒…想再请教jade师兄不知这陀罗尼在同修会中是不是可以念呢?末学叩谢感恩!jade99菩萨答:目前,会中只鼓励学人念诵佛教正觉同修会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盘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 三摩地

2018-07-20

成就定力之后,则应亲真善知识或阅读经论,学习正确的知见和参禅的方法,方有明心见性的可能。6、问:如果拜佛拜到想睡觉,可不可以加快速度?答:可以的。拜佛并不一定要非常慢,初学者可以每拜四十五秒钟,想作无相念佛深厚功夫的人,可以拉长每一拜的时间。看话头功夫很好的人,而求明心的人,每拜约四、五分钟;求见性的人内摄的功夫若是很强,会自然拉长每拜的时间。无 三摩地

2018-07-20

这是第一次来台北讲堂,第一次距离面见平实导师,心中雀跃不已。归依典礼庄严而肃穆,当我从平实导师的手中接到纪念佛像时,平实导师慈悲的向我说恭喜,心中非常感动而兴奋,深觉自己十分幸运,能有机缘修学了义,从今天起我就是正式的三宝。算算进入正觉禅净班到今天正好满八个月。犹记得两三年前,家中同修邀我ㄧ起参加禅净班,我因不了解正觉,特别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发现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菩萨能以忏悔发愿不断推进自己的无相忆佛拜佛不缀,又能在忆佛拜佛之后觉察忆佛拜佛之中之掉举实属常态,觉察意根作意之业惑现行缘起性空,根本不必为此心生懊悔,于只要不断修习就一定能减少乃至修断掉举心得决定具足信心,相信离成就无相忆佛拜佛也不远了!谨将此最忆佛拜佛中的一点感想心得,报告给各位同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实乃心中所愿也!------三宝(原标 三摩地

2018-07-20

而我们修行成佛只要三个无量数劫,所以我们修行成佛后世尊的报身还在住世度化众生,祂的报身无量无边,无尽久远,这个报身是示现给初地以上菩萨来亲修学的报身,所以悟后尚见不到报身佛。因为悟了只是菩萨须陀洹,或菩萨斯陀含,还不到初地菩萨,故不见报身佛,必须修入初地以后往生色究竟天才得以见。因此有些外道因不见报身佛,也未见到化身佛,就说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盘, 三摩地

2018-07-20

再者,造五逆恶业的众生,弥陀世尊同样摄受,唯除诽谤菩萨藏者,但是因为百年来许多学佛人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知见错误,以为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没有事情,「自然」就会成佛、也不用受报,殊不知到了极乐世界仍然需要修行,净土诸经中所说,出了莲苞以后有在地、在虚空中「讲经、诵经、自说经、口授经、听经、念经、思道、坐禅一心、经行」;而且其间有未得「须陀洹、斯陀含 三摩地

2018-07-20

跪地时使下半身与心脏接,血流回心时不需耗费很多能量。脊椎向背部拱起,不致压迫腹腔,脊椎前大血管,血流阻力小,使腹部、下肢血流供应丰富。3.为什么拜佛站立时要收下巴?后颈贴衣领?佛法:人往外看时,下巴会不自觉地抬起而看不见自己,收下巴时才能返照自身,都摄六根,如果终日忙着反应外来的刺激,追逐外境而不自觉,将迷不知返。佛有重颌之相,即收下巴之相,不向外 三摩地

2018-07-20

后来接禅三,老师要我们开始参禅,找几则公案开始参,我看了几则公案后,自然就有了疑情。于是找孙老师小参,以确定自己功夫是否无误──我从开始上课以来,找老师小参前都会先把自己的状况以及问题整理、消化过,再找老师小参,因为不好意思占用太多小参时间,也希望能减轻老师的负担。与孙老师报告自己整理过后的疑问,确定没错,观行了几天,就以为已断我见,所以就把老师 三摩地

2018-07-20

若有行者先阅读此书后,返向所亲之善知识问及书中之义理,还请担任善知识者莫生烦恼,应藉此因缘重新思考过去所忽略之深度广度与连贯性之佛法理路,若能因此而得大利益,皆回向于诸修学佛之真实者,得能于佛法道业上勇猛精进,早日遇真善知识而得心开见佛,上品往生极乐世界,能回入娑婆利益广大众生,速证佛果!末学正德敬序公元二○○三年孟秋第一章绪言长久以来,念佛回向 三摩地

2018-07-20

代常有高僧大德倡言禅净双修,说禅与净土可以互通。然而有些人因此而心生疑惑,认为:念佛必须执持圣号,口唸心念,如果修观的话,则有佛的形像;而禅门以无门为门,必须扫除一切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两者又如何能够互通呢?又如何能够双修呢?这样的疑惑存在许多初入佛门者的心中。但是,如果你能够一门深入的话,将会发现其实是法法道同、门门相通的,到最后都没 三摩地

2018-07-20

2、不可废禅而独尊净土法门在代独尊崇净土而排斥禅法的那些人,其实他不是真正的在尊崇净土法门,而是在尊崇持名念佛的法门,因为他们不明白净土与禅之间的关系的缘故,也不明白净土一门,其实也涵盖了圣教门。例如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还是要随佛修学般若智慧。般若就是禅,体究念佛也就是般若禅,因此修净土法门的人,不应该执着佛的名号、佛的形象,而应该以佛的名号功德及 三摩地

2018-07-20

有时候怕众生对自己所亲的佛有所误会、生轻蔑心,因此会点一下,但也只是点到为止。譬如《佛说阿弥陀经》说:十方诸佛也赞叹我释迦牟尼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为寡信众生说这个不可思议的念佛法。只是点到为止。因此,其实娑婆世界也有念佛法门,十方诸佛也赞叹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教众生要往生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也教导佛子应当如何念释迦牟尼佛。但这不是我们 三摩地

2018-07-20

有时候怕众生对自己所亲的佛有所误会、生轻蔑心,因此会点一下,但也只是点到为止。譬如《佛说阿弥陀经》说:十方诸佛也赞叹我释迦牟尼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为寡信众生说这个不可思议的念佛法。只是点到为止。因此,其实娑婆世界也有念佛法门,十方诸佛也赞叹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教众生要往生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也教导佛子应当如何念释迦牟尼佛。但这不是我们 三摩地

2018-07-20

(一)禅净互通代常有高僧大德倡言「禅净双修」,说禅与净土可以互通。便有某些人因此心生疑惑。认为念佛须执持圣号,口念心念;苦修观者则有佛之形像。而禅门以无门为门,扫除一切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何能互通?又如何能双修呢?这样的疑惑,存在某些初入佛门者心中。若能一门深入,将发觉门门相通,最后都无差别。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 三摩地

2018-07-20

代常有高僧大德倡言禅净双修,说禅与净土可以互通。便有某些人因此心生疑惑。认为念佛须执持圣号,口念心念;苦修观者则有佛之形像。而禅门以无门为门,扫除一切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何能互通?又如何能双修呢?这样的疑惑,存在某些初入佛门者心中。若能一门深入,将发觉门门相通,最后都无差别。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佛 三摩地

2018-07-20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亲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