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在楞严经中之评论,认为是仅次于观世音菩萨之耳根圆通法门;末学以为此法最适合忙碌的现代人,而这个念佛法门在代也得到许多人的提倡,不乏教界大德著文叙述或发行录音带。末学以禅为宗,初期摸索多年不能得入。盖因执行业务极为繁忙,心识散乱。虽然每日抽空打坐,至多亦不过一小时。稍有所得,亦只是静中的工夫;才下,纷然失念,是故,连个禅边亦摸 三摩地

2018-07-20

代常有高僧大德倡言“禅净双修”,说禅与净土可以互通。便有某些人因此心生疑惑。认为念佛须执持圣号,口念心念;苦修观者则有佛之形像。而禅门以无门为门,扫除一切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何能互通?又如何能双修呢?这样的疑惑,存在某些初入佛门者心中。若能一门深入,将发觉门门相通,最后都无差别。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 三摩地

2018-07-20

如观经四帖疏卷四:“……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修定极为重要,历来祖师们已多所说明。兹再举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典故为例,以证净土行者修定之重要。据慧远法师文钞排印流通序载:“……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远)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诸人等、于 三摩地

2018-07-20

第四章无相念佛之修习方法和次第第一节三皈依及三福净业行者(注九)若尚非正式的佛,应当就选择正统的佛教寺院,接洽办理三皈依仪式。三皈依仪式很简单,要件是应在寺院中、佛像前,由佛教比丘或比丘尼见证,并传授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佛所说法、归依贤圣僧及住持佛法之贤圣僧与凡夫僧团,并发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 三摩地

2018-07-20

佛的报身则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乃是示现予居住在方便有余土及实报庄严土的声闻众及贤圣菩萨众等亲修学的法相。法性身无形无相,一切众生不能得见,是故需要应化身和报身、方便度众。若论实际、法性身才是佛的真实身,离于一切“身、身施设、言语、文句、声音、形像、符号”,无可表示,唯一空性。无名可名,施设“佛”、“法身”、 三摩地

2018-07-20

此时参禅者仍应具备参禅之知见,应详阅诸善知识所著禅学著作、禅门典籍等,并应亲善知识学习,可免唐费工夫,乃至误入歧途。原本参话头(尾)者,可参阅虚云老和尚之开示,便知何谓话头,如何参法。或参阅本书第一章绪言之说明,自能参禅。则参禅已有入手处,可喜可贺。从此“如丧考妣”,真心参禅,悟入或有可期。三、若行者一向修习净土法门,今修此念佛圆通,得 三摩地

2018-07-20

如观经四帖疏卷四:“……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修定极为重要,历来祖师们已多所说明。兹再举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典故为例,以证净土行者修定之重要。据慧远法师文钞排印流通序载:“……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远)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诸人等、于 三摩地

2018-07-20

邻居问他:你父母到哪去了?怎么好久没见?他回答说:我父母年老了,本来就将要死亡,我就把他们活埋了,将本来要分给父母的食物用来养活子女,使子女能够长大。邻居听了他这样说,觉得有道理,也跟着这样作。并且一传十、十传百,这样辗转传遍了整个国家,大家都认为有道理;甚至国王也把它定为一项法律,要求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守。唯独有一位大富长者,他也只生了一个儿子 三摩地

2018-07-20

这还是比较的时间。远的呢,数不尽,讲不完。所以,十方虚空无量无数的佛土里面,佛号相同的也很多。因为佛大多了,名号免不了会有重复,那么,既然说十方虚空,无量世界有无数的佛,我们当然也可以求生诸佛的净土。所以,求生净土的念佛,不单只是念阿弥陀佛,却以念阿弥陀佛为代表。以上是说,要信阿弥陀佛寿命无量,十方虚空有无量无数诸佛及佛净土,摄尽各种不同根性的众 三摩地

2018-07-20

要求所供养的财物必须非是三宝之物;譬如出家了,或是住在寺院中的住男、住女,若是想要布施众生时,不可以取用三宝的财物去布施。譬如有个乞丐前来乞食,似乎快要饿死的样子,你刚好在寺庙中,就自己匆匆忙忙跑进厨房,没有征得常住法师同意,就添了饭、装了菜去供养那乞丐,就成为侵吞三宝物而行施,属于侵损招提僧物,来世果报很严重的。即使是常住法师想要布施给那乞丐 三摩地

2018-07-20

波阇波提非常的难过,穿着破旧的衣服,在房子外面悲伤的哭泣,被阿难看到了,(因为阿难是佛的堂弟,从小就与波阇波提很接)所以阿难就进去为她求情,佛回答阿难说:住!住!你不要再说了。这一件事情是因缘所成,不得不然;如果我让女众出家,就好像在稻田里面长出了杂草,那么之中的清净梵行,就无法久住了。结果阿难很慈悲,虽然佛拒绝了他,阿难还是大着胆子,再次向佛乞 三摩地

2018-07-20

有一本佛教道场发行的月刊杂志中,师这么讲;有好几个月中都如此开示,说一念不生就是涅槃;那其实是在害你,在他身上种下去,就成为种毒田了!假使你听从师的胡乱开示,打坐到一念不生;或如学会无相念佛了,以后你要变成一念不生就很简单了,因为一念不生比无相念佛简单多了,只要把无相之忆佛净念舍掉就可以了,那真是太简单了!这时你只要打坐一念不生,觉知心不动,那 三摩地

2018-07-20

后来赚的钱变多了,每天得到四钱,也全部奉养母亲;之后收入又渐渐增加,每天赚到八钱,也供养母亲;由于工作勤奋价钱公道,买主对他信任,辗转相传,远的人都来向他买柴,收入获利愈来愈多,每天得到十六钱,也都全部供养奉事母亲。大家看他聪慧明达又有福德,就劝他说:『你父亲在世时,常入海中采集宝物,你现在为什么不也入海去寻宝呢?』慈童女听到这话以后,回家请问母 三摩地

2018-07-20

--------------------------------------------------------大方便佛报恩经亲品第九(节录)佛言。如来久于无量阿僧祇劫。至心修持净戒故。得足下平。供养父母和上师长有德之人。以是因缘。得足下轮相。于诸众生不生害心无劫盗想。若见父母和上师长有德之人。远出奉迎安施床座。恭敬礼拜破除憍慢。以是因缘。得纤长指。具上三行得足跟佣满。又云思惟诸法甚深之义。乐修善法。 admin

2018-07-20

要求所供养的财物必须非是三宝之物;譬如出家了,或是住在寺院中的住男、住女,若是想要布施众生时,不可以取用三宝的财物去布施。譬如有个乞丐前来乞食,似乎快要饿死的样子,你刚好在寺庙中,就自己匆匆忙忙跑进厨房,没有征得常住法师同意,就添了饭、装了菜去供养那乞丐,就成为侵吞三宝物而行施,属于侵损招提僧物,来世果报很严重的。即使是常住法师想要布施给那乞丐 三摩地

2018-07-20

最好的办法是保持环境的清洁干净,或事前喷点杀虫剂,警告牠,使牠不敢接,千万不要等牠集结一大堆后,再以杀虫剂杀牠,那就错了。所以慈心不杀,以此原则去做,就容易多了,不要整天过着很烦恼,不知如何是好的生活,那就不是学佛---愈学愈痛苦,愈烦恼,愈束缚。4、修十善业所谓十善业是身三业、意三业、口四业。a、身三业身三业包括杀、盗、淫三种恶业。杀害众生,主要是 三摩地

2018-07-20

父母衰老,出入无力,曾不生忧,亲扶侍,于其妻子昼夜不离。得一美味,不敢自啖,持与妻子;或偷父母所有财宝,私共妻子欢乐食啖。父母善言,不肯随顺;妻子恶语,信用无舍。或为妻子呵骂父母,或共亲族母女、姊妹、尊卑、上下行于淫欲,无惭愧心。如是众生,摄在何等众生数中?’(大萨遮尼干子)答言:‘大王!如是恶人,摄在劫夺众生数中,上品治罪。何以故?大 三摩地

2018-07-20

父母衰老,出入无力,曾不生忧,亲扶侍。于其妻子,昼夜不离。得一美味,不敢自啖,持与妻子。或偷父母所有财宝。私共妻子,欢乐食啖。父母善言,不肯随顺。妻子恶语,信用无舍。或为妻子呵骂父母。或共亲族母女姊妹尊卑上下行于淫欲无惭愧心。如是众生。摄在何等众生数中?答言:大王!如是恶人,摄在劫夺众生数中,上品治罪!何以故?大王!如是恶人当知父母恩重,至心孝养 三摩地

2018-07-20

在娑婆世界悟后起修,慢心消除,性障消除,所以他的烦恼障很淡薄,他的所知障也打破了,而且一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他没有粗重的五阴遮盖,他是莲花化生,再加上弥陀世尊无比广大的慈悲本愿的力量加持,所以一旦往生极乐净土,当下闻法之后,立刻得到无生法忍,进入初地乃至八地,多快啊!若在娑婆世界要修行将两大阿僧祇劫才能进入第八地,所以求生极乐净土是速行道、是易 三摩地

2018-07-20

先低头至胸前,向前弓背弯腰时,脊椎骨逐一拉开,头顶向下,双掌分开著地,双腕靠脚趾。回到直立的动作正相反,开始时双手著地,头顶向下,两膝微屈。直腰直背时,脊椎骨逐一合拢,下垂两臂渐合掌至胸前,最后垂在胸前的头抬起,回复直立。从侧面看这两段动作,背部弓成圆圆的弧形。这两段动作,舞者也常操练,称为卷脊功(rollingthespine)。向前弯下时名为卷下(rolldown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