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学诵戒者。日夜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构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一个人一向不在背后说人是非,善于保护朋友、亲戚、眷属的名誉,大家对他就不会有恐惧心,所以就很喜欢亲近他,这样施无畏的功德就能够成就了。所以身为一个受持戒律的菩萨,这个口业应该要谨慎,少讲是非。为什么杀、盗、淫、妄,对于这个口业,我们在这里要特别稍微多说一点呢?因为杀、盗、淫,我们要持守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的因缘,而且要成就它也必须有比较粗重的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将来如果要回归在家身相,要过将近一大无量数劫再来回归,开始让众生磨,让众生诽谤,你去习惯它,这叫作除习气种子。可是在初地之前,你最好是以出家身去修行,遮障会比较少。这当然不是指现在佛教界的情况,因为现在佛教界的情况,出家求悟真的很困难,各道场都会限制你:你只能修师父教你的法,别的统统不许学,更不许去外面受学。所以现在很多法师私下想要学我们的法,但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外复有解脱戒:佛子出家已,若是女众,须先受式叉摩那戒一年,名为近住女,观察有无身孕,一年满已圆顶,受沙弥尼戒。男众出家已,名为近住男,受学戒,以八戒持;一年满已圆顶,受沙弥戒。次第再受比丘或比丘尼戒,比丘戒为声闻戒,共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亦为声闻戒,约五百戒,须持六和敬。出家戒以求取解脱果为主,又因其已厕身三宝之列,不礼不依在家人。在家出家佛子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事实上,没有见好相,虽然说当时是没有办法得到戒体,可是有这个善法益,至少有一个下品的、接近下品的纯善,那将来是做什么呢?等于说在这段自誓受戒的过程,那将来因缘成熟,去台北去受上品戒的时候,对于这个戒法你就不会觉得说:要怎么学、怎样来让自己往戒行清净的方向去?你就不会一直觉得好像是受戒了,但是却没有在按照戒行来修学。那怎样才是自誓受戒呢?就是个人(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彼人既近牛马根门。恶业因故。入彼根门。即入其腹。满中热火。彼处受苦。乃经无量百千年中。常被烧煮。其身熟烂。不能出声。于彼腹中闇处苦逼。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常被烧燃。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则生无礼非仁之国。以己之妻令他侵近。不生妒忌。邪行业因。余残果报。6。男同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若优婆塞不能习学如是所说,轻慢比丘,为求过失而往听法,无信敬心;奉事外道,见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诸宿,是优婆塞不名坚固如法住也。若优婆塞虽不自作五恶之业,教人作者,是优婆塞非如法住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另外一人一向不在背后讲是非,善于保护一切朋友、亲戚、眷属的名誉,大家对他就不会有恐惧心,所以都喜欢亲近他,他就成就施无畏的功德了。所以菩萨应该嘴巴紧一点,少讲是非,这也是成就自己施无畏的功德与福德。这就是说,施无畏有广义、狭义的不同,那你要怎么去做呢?可以思惟一下: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善于保护他们的名誉、眷属、财物等,大家就会认定你是施无畏者;不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近方便故)若优婆塞婢使已轻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中可悔。余犯如上说。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若优婆塞婢使未配缘,于中非道(即非三处)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若优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口及大便处)犯不可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若优婆塞共行淫,不与值者,犯邪淫不可悔。与值无犯。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1、 问:最近看到BSA(BusinessSoftwareAlliance)「使用盗版软件就是偷窃」的广告,请问佛法于此有没有解答呢?a.就是偷窃,使用盗版软件和走进商店里面偷一盒软件出来是一样的!b.有罪,但小于实质窃盗罪。c.无罪,但是没有付钱给著作权人就是白用人家的东西,不鼓励。因为末学的Windows是和朋友拷贝过来的,而且机器上面的盗版媒介(如国外未在台湾播放的电视剧、卡通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乐于偷窃的那一世,也会有酒肉朋友常常来花他的钱,他无法拒绝,所以财物也会常常耗减;眷属也不高兴,也会导致种种外缘促使他们分离;这种乐偷的人,每当有人遗失财物时,第一就是先想到他偷的;即使真的不是他偷的,他也无法解释清楚;纵使好意去亲近依附于别人,人家也不相信他真的是好意来依附,总以为是藉着依附而找机会偷财物,所以此人常常会被贤圣所诃责,这就是他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八戒在这里暂时省略不讲,以免占掉太多时问;受八戒就是近住男所受的八戒,六斋日要受八戒而且过午不食,日已过中就不许再吃食物了,这就是受持八戒斋。一天之中不许违犯八戒,这叫受持八戒斋。受八戒斋时要早上到寺院去受,在那边打坐、经行、打理杂务、出坡;在寺院中受八戒斋时,当天一定要随分供养三宝,总不能去那边吃了三宝早餐、午餐,却不供养三宝;占用了三宝的财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近方便故)若优婆塞婢使已轻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中可悔。余犯如上说。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若优婆塞婢使未配缘,于中非道(即非三处)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若优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口及大便处)犯不可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值者,犯邪淫不可悔。与值无犯。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还有一种人他是接近了恶知识,受到恶知识错误观念的教导,然后退转了他所发的菩提心。二、菩萨戒简介简单的说完菩萨,再来说菩萨戒,菩萨戒它有一个很殊胜的功能,就是只要你受了菩萨戒以后,只要不违犯戒律,他就可以一直保有菩萨的资格。譬如说一个人当学生,学生他只要遵守校规,考试都及格,那么他一定可以当学生一直到毕业为止。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受了菩萨戒以后,他就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日子王所问经》★大王!当知丈夫亲近女人之时,即是亲近恶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过患。——《大宝积经卷九十七》★大王!当知以此因缘,于己父母弃背恩养,于他女人,尊重承事,种种供给,无疲厌心。即是成就地狱之本,此是丈夫第二过患。——《大宝积经卷九十七》★爱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能为众生障;为盖、为胶、为守卫&helli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乐于偷窃的那一世,也会有酒肉朋友常常来花他的钱,他无法拒绝,所以财物也会常常耗减;眷属也不高兴,也会导致种种外缘促使他们分离;这种乐偷的人,每当有人遗失财物时,第一就是先想到他偷的;即使真的不是他偷的,他也无法解释清楚;纵使好意去亲近依附于别人,人家也不相信他真的是好意来依附,总以为是藉着依附而找机会偷财物,所以此人常常会被贤圣所诃责,这就是他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财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应学十二部经、诵戒,日日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众生乐于来亲近依附。那这样的情况之下,三归又持五戒,受到善神守护了,又能得到善友亲近依附,在现世的果报来讲的话,世间的事业就容易成办。那眷属又和乐,那这个是有福的人,因为善友都亲近,喜欢来亲近你,来依附你,那世间的事情,当然就会来助你成办。所以,三归五戒的人是有福的人。如果说你能够进而来行十善,来调伏自己的习气烦恼,同时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业;在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将来如果要回归在家身相,要过将近一大无量数劫再来回归,开始让众生磨,让众生诽谤,你去习惯它,这叫作除习气种子。可是在初地之前,你最好是以出家身去修行,遮障会比较少。这当然不是指现在佛教界的情况,因为现在佛教界的情况,出家求悟真的很困难,各道场都会限制你:你只能修师父教你的法,别的统统不许学,更不许去外面受学。但一般而言,在三贤位中的修行是以出家身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八关斋戒之前七,尚无若何疑难,惟第八中后不食,晚近众生之色力,不如古人。若不自加审度,而猛浪行之,诚恐福未求得,而害己潜滋。且自饿外道,佛所不取,何乃独于此戒不尔耶?答。宝积经云:“菩萨若作是思维,此法甚深,此法非深,此法是净,此法非净,此法应作,此法不应作;是名增上慢。”一切众生,依食而住,为食所缚,不能出离,是以往来六道,如旋火轮。皆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