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不时时间往诣多闻聪明者所亲近承事。亦不数数恭敬请问云何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无罪修何为妙作何为恶。如是一切补特伽罗哑羊僧摄。是名哑羊僧。云何名无惭愧僧:若有情为活命故。归依我法而求出家。得出家已于所受持别解脱戒一切毁犯无惭无愧。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内怀腐败如秽蜗螺贝音狗行常好虚言曾无一实。悭贪嫉妒愚痴憍慢离三胜业。贪著利养恭敬名誉。耽湎六尘好乐淫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亦应一向不得亲近。《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复次,舍利弗,说法比丘处在大众,信乐法者为敷高座,舍佛正法,而说外道严饰文辞。我久勤苦求是法宝,而此恶人舍置不说,但以经中相违语义,互相是非不顺正法,于圣法中高心自大,随意而说为求利养。舍利弗,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应从坐去。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不应演说外道语义。若不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言央掘魔罗习近我衣久持梵行。而见毁辱汝是恶梵非梵梵像。汝蚊蚋来所言梵者。梵有何义。云何名为世间梵业。我岂服习蚊蚋之衣而修梵行。我亦不作佣作之人。我亦不能随他所欲。我亦不为负债之人。如申头罗(申头罗者外国幻人作飞人戏令空中来去往返至速)速往速反。汝小蚊蚋亦复如是。往受梵乐还来堕此。不知菩萨受生真实功德。非法为法。如汝等辈不觉生死迷惑轮转。呜呼梵天。汝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者近善知识。七者离恶知识。八者世利知足。菩萨成就如是八相非为新学。复次菩萨成就八相非为新学。何等为八。一者安慰知量美说。二者不嬉戏。三者烦恼微薄忍。四者闻一切经忍。五者降伏睡眠。六者不懒惰。七者精勤不放逸。八者常乐求戒。菩萨成就如是八相非为新学。复次菩萨成就八相非为新学。何等为八。一者真实。二者鲜净乐习净事。三者光泽。四者端政。五者远离女人。六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是仁人施者得近如来。而上达嚫不以想。施贫亦等无若干念。有大悲意不望其报。惠此法祠为具足已。国中贫人见此变化闻彼佛语。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故我不任诣彼问疾。如是一切菩萨。各称其所说不任诣彼。维摩诘经卷中诸法言品第五佛复告文殊师利(汉言濡首)汝诣维摩诘问疾。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维摩诘虽优婆塞入深法要。其德至淳以辩才立。智不可称。一切菩萨法式悉闻。诸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者何?若菩萨摩诃萨从他方界所事诸佛中没来生此者,是菩萨摩诃萨已多亲近诸佛世尊,曾问此中甚深法义,于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见若闻,便作是念:‘我今见佛,闻佛所说。’由此因缘,若闻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属耳听闻恭敬信受,于深法义断诸疑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四十四)这位菩萨摩诃萨,既然是从他方世界诸佛中舍寿来生到娑婆世界,那之前他已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一)在这个当中告诉我们,菩萨摩诃萨施作种种佛事,也是为了成熟众生,为了亲近众生,为了让众生离诸恶道,乃至为了调伏一切的众生。所以,佛事应该指的就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利乐有情所作的事。这也是诸佛来人间示现成佛的一大事因缘,要开示万法根源的实相心如来藏这唯一佛乘无二无三的正理,让众生得以亲证悟入,悟入这个此经如来藏。而诸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辛如果熟食会使人增长淫欲,如果生吃会使人增长瞋恚;吃五辛会使得善神远离,饿鬼接近,福德就会渐渐地削减。修学佛法必须要有许多的助缘来帮助,善神也是助缘之一,如果吃五辛就会使得善神远离,所以要避免吃五辛。另外,不能用残食——残食就是剩下的食物,也不能用不清净的物品来供佛。甚至像榴莲以及辛香类的蔬菜,譬如萝卜、茴香、芹菜等,有强烈的味道或呛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且有时候,有的人他会感应鬼神,因此对于这类的食物食用之后,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情形,但是这个情形却不会在他人身上发生!经典当中常常提到感应道交的相应,结果他因为常常接近鬼神,反而跟鬼神道相应了;这些人他们跟鬼神道相应,大部分的人并不会跟鬼神相应。其实这类与鬼神相应的情形,很多乃是因为自己的作意还有心性是如此,因此就很容易让自己跟鬼神相应;因此遇到鬼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者何?若菩萨摩诃萨从他方界所事诸佛中没来生此者,是菩萨摩诃萨已多亲近诸佛世尊,曾问此中甚深法义,于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见若闻,便作是念:‘我今见佛,闻佛所说。’由此因缘,若闻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属耳听闻恭敬信受,于深法义断诸疑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四十四)这位菩萨摩诃萨,既然是从他方世界诸佛中舍寿来生到娑婆世界,那之前他已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正为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 -----微信公众号《真如与佛性》2016-06-11(原标题:早晚二课仪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据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附近传教时,婆罗奈城的一位长者——俱梨迦的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苦恼。释迦牟尼听到耶舍的苦恼与自己当太子的时候相似,都是厌倦现在的生活,就十分同情,将他收为弟子。而这时,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了佛陀处,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参访佛寺先到知客处一趟,告知来访目的或寻求帮助,不但不必担心会走错地方,还可取得佛寺的相关资料与近期活动。借由知客法师的引导参访,访客可以很快地熟悉佛寺的环境。(3)参访寺院时,应该做到:勿大声喧哗、高谈阔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衣冠整洁;勿乱动乱敲寺院的法器,以免影响僧人的修行生活及寺院的宗教活动;如果到殿堂拜佛,要在两侧拜垫上进行,不可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一”是所有有情和万物最深沈的奥秘,祂与每个众生是如此的亲近,祂就是每个人真实的母亲;但是祂又是如此的遥远无法触及,似乎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地去找祂,却又完全都找不到祂一点点的影子。所以,在《石氏奥义书》上说到:“彼实难得见,隐藏不显现,坐在秘密地,住于深远处;藉修内瑜伽,智者始悟知,亲见此神明,舍离苦与忧;五知根与意,活动俱静止, | admin 2018-07-22 |
![]() |
其实近代显宗里面也有很多名师法师,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修证佛法,所以就看到密宗他们作宣传作这么大,以为说密宗里面有法,就向密宗去攀缘;其实只是想要藉着密宗虚假崇高的名望,来拉抬自己的声势罢了。但是不管怎么样,西藏密宗所弘传的跟历代祖师所作的密续,它的内容都是言不及义,都是没有进入三乘见道之中。这个部分各位可以看一看,详细看看说平实导师所着的四巨册的《 | admin 2018-07-22 |
![]() |
我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之前的吠陀哲学当中,已经有如此多的东西它跟佛法的内容是非常相近的,这是为什么呢?上一次也说到,那是因为有许多的菩萨们,他们在佛陀降生人间之前就先来到人世,为佛陀未来的弘法作准备,把基础给打好。这些比佛更先来到人世的菩萨们,包括了佛陀成佛前曾经教授佛陀禅定的两位老师,或者像是劝告阿阇世王要归依佛陀的御医耆婆,他们都不是佛教徒, | admin 2018-07-22 |
![]() |
近代反恐战事波及阿富汗,美、俄等国就是以此地作为收集阿富汗情报的重镇之一。围捕宾拉登的战争期间,数以万计的阿富汗难民涌入此镇,故“丈夫城”的地点已为现代世人所知。今日此地九成五的居民都信仰回教,因地球长期气候变迁之因素,城镇皆尘土飞扬,战事不息,与佛陀时代相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根据《大唐西域记》,即使与玄奘时代相比,也相去甚远。虽说是世 | admin 2018-07-22 |
![]() |
后人既未见道,以意识妄想,诬蔑唯识种智为虚妄法,为不了义法;如应成派中观师之否定根本识如来藏,近代以印顺法师及达赖喇嘛为代表;以其大名声,未能亲证而否定之,斫丧三乘佛法之根本,令三乘法堕于断见外道论中,其恶无边。如印老不信三转法轮诸经正理,并以部派佛教之发展,而断言唯识学为后起之说,广着诸书以否定之,可免他人询问彼已否证悟自心时之尬尴;达赖则继承月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