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对于菩萨行者来说,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业种的消除,就在这样接两大无量数劫,也就是三十分之二十三的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过程当中,证悟菩萨靠这些因缘来摄受众生。因此说,实相忏悔灭罪的要领,自己能够转依无罪性的如来藏才是重点。如果证悟之后,还是依于过去的恶见,依于自己所造恶业的习气性障而行,那就不是真实的转依、真实的证悟,因为他的转依并没有成功;既然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在没有真正找到我们的清净本心之前,我们如果用不执著来解释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要把它视为这是一个不了义说,或者是说,这个只是为了要方便让一般的人能够亲佛教罢了。正如同我们刚才讲的,我们刚才给各位观众所解释的,佛教的解脱境界是多么的殊胜,佛教的菩提的境界又是多么的殊胜,这些都远远不是不执著所能够函盖的。所以,我们再接下来就要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解释佛经,甚至这个样子的解释方式,甚至一直到佛法传到中国来千年之后,一般人对于佛法的解释,还是有许多停留在这个层次。比方说,我们说有一位著名的禅师叫作洞山良价,他曾经开示门下,关于修行要有鸟道之类的修行;鸟道形容的就是,鸟在天空中飞过,用这样子的方式,来去暗示们怎么样去参禅。那么这个部分,后代对于洞山良价关于鸟道的这个说法,同样的也是把它解释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所有的这些禅师们特别的作略,其实只有在他亲的,才能够领略到这个作略真正的精神;后世的人在看这些公案的时候,应该要非常的小心,不可以落入狂禅里面。并且我们刚才说,这些禅师们的作略,之所以能够有这些作略,其实在后代的眼光看来,也都是因为说他们具有真正的佛法证量,才可以这样子。在我们现代来看,特别是说现在是告诉大家如何去选择道场,如何选择善知识,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说,我们不希望去亲到一个所谓的索隐行怪的道场。什么叫索隐行怪呢?索隐就是,观众们如果你到一个道场之后,您可以一进到道场之后,请您先感受一下这个道场是不是清净庄严;如果说这个道场,您可以看这个道场,一眼望过去摆了满满的一桌都是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这些雕像的话,纵使它号称是佛教,也建议大家这种状况最好远离。因为我们说,真正的正信的佛教道场,清净庄严 三摩地

2018-07-22

当然,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最许多的佛教团体实际上非常积极地参与世间的事务;可是,不管是再怎么积极参与世间的像这些行善的事情,那出家毕竟就是出家。所以刚才我们讲的,基本上的关于夫妻、亲子、眷属之间,关于社会上的士农工商的这些事情,一旦大多数的人都出家之后,这些事情恐怕维系上面就会变得很吃力了。如果一代又一代,一世又一世,每一世都是只有出家的话,也可以 三摩地

2018-07-22

总不可能说我们看一朵莲花,我看的是莲花,而他来看就变成玫瑰花吧!没这种事吧!好!比方说:我们一起来看一朵莲花,我从我的角度、你从你的方位来看,我们所见的莲花就会有所不同;即使是我们位于相同的方位来看,还是有所不同,因为我有视眼、你有老花眼,没有两个人的视力会完全相同。所以呢,学过中学生物的观众都知道,所见、所闻与我们的感觉,它都是相对的法,不是绝 三摩地

2018-07-22

但实际上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些猪能不能到那里去,等到最,三天之后,这些猪-每一只我按过猪脚的这些猪,牠们都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了,所以为了感谢我,牠们将会随同阿弥陀佛来到这个世界,来接引我往生极乐世界。这样话就说完了,她先生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呢?就到处去对邻居讲,说他老婆已经有一点怎么样、怎么样了,怎么可能想出这样的事情呢?乡下人总是很好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我们常常亲善知识熏闻正知见,与建立正确的佛法八识论架构,那对于这些生死现象,就能够有正确的理解,而不会再模煳不清了。依据《瑜伽师地论》卷1中的开示: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有得生缘即不决定;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后决得生缘。因此在中阴身阶段,需要等待出生到下一世的因缘成熟才能投生。如果在 三摩地

2018-07-22

可他却说最很烦。他说:之前没钱的时候,想着办法要拼命赚到钱,以为赚到钱以后就可以享福了。可是,赚到钱后发现更愁。因为担心资产贬值,又要找各种各样的方法使自己的资产可以保值甚至增值。所以,感觉无论有钱没钱,都有好多烦心事,永远没有消停的时候。是呀。没钱的时候烦,有钱的时候也烦。那到底为什么是我们总有这么多烦恼呢?佛经中开示:欲界众生受制于三大:一个 三摩地

2018-07-22

要克服这些问题,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亲道场与善知识,也可以大幅降低走错路的机会,因为善知识可以为我们把基本与核心的正知见,有次第与系统性的铺设,让我们易于理解;而如果我们有问题,也可以随时请教善知识,这样才是最快而有效的。因此除非不得已,千万不要只靠自己摸索。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佛法它是属于实证性质的,单单从表面的文字,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善星比丘又跟如来这样讲说:如来虽然不断的爲我说法,但我真的认为没有因果这一回事!世尊说完上面的故事以后,就对迦叶尊者说:如果你不相信我前面所说的事,那么善星比丘他就住在附,我们可以一起去问他。这时候,世尊就跟那个迦叶尊者就往那个善星所住的地方去拜访善星。但是,这个善星比丘他远远看见这个如来走过来,他就生起恶邪心;因为他在这个当下生起恶邪心的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就依善财大士的五十三参来略谈菩萨们:【讲义文稿】文殊师利菩萨为善财童子开示云:【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善知识,亲善知识,问菩萨行,求菩萨道;善男子!是为菩萨第一之藏,具一切智,所谓求善知识,亲、恭敬而供养之。是故善男子!应求善知识,亲、恭敬,一心供养而无厌足,问菩萨行:云何修习菩萨道?云何满足菩萨行?云何清净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的本生故事里面,我们还可以整理出来一个法则:在佛身边与佛越亲,能够被佛所度的这一些大们,都已经在过去生当中,不只一二三四五生与佛结缘,而且是在无量生当中都已经跟佛结下甚深甚深的善缘。有的时候我们看佛的本生故事,甚至会在想:怎么这些故事里面,始终出现的都是同一批人?这一批人呢,他们在佛成佛的时候,就成为佛身边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而且好像他 三摩地

2018-07-22

目前所说的堕胎流产的种种过失,这些业都能够消除,何况是堕胎流产?而当事者也应当这样,从三归五戒,继续往菩萨戒的受戒过程来反省,亲正确的佛法,因为菩萨戒才可以像是一个好好的一个护栏,可以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许多的诸佛菩萨来帮我们。即使是将来我们造业,然后掉落到三恶道去,甚至到地狱道,诸佛菩萨因为我们过去生的愿力,知道我们想要成就如来的家业、想要成 三摩地

2018-07-22

乃至菩萨们如果去看看,那一些禅宗祖师的公案,更简单的,以比较接于玄奘大师的,就玄奘大师的窥基大师而言,他是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敬德这一个大将军,他是他的叔叔,因为窥基大师很早,好像九岁父亲(尉迟敬宗)就过世了,由尉迟这个大将军所养大。这样一个开国元勋功臣,他是把他视同自己的儿子这样子去养育;他如果不随着玄奘大师出家,他以后必定以他的聪明智慧,小小的年纪 三摩地

2018-07-22

又譬如,常听见老一辈的人说,自杀死后的人经常在自杀的地点附,一直重演自杀的事情,闹得乡邻不得安宁;或者传说,在自杀地点附,一直连续发生有人死亡的事情等等。由于一般世人不懂得佛法,也不懂得发生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结果到处乱传,导致以讹传讹,闹得乡邻不得安宁,闹得人心惶惶的。因为这样缘故,正好藉这个机会来加以说明,让大家知道,让大家了解整个事情的真 三摩地

2018-07-22

答:您的建议很好,我们会在期内研究是否采行。问:报纸上曾有一案例:甲乙两人皆为佛教四众中人,某乙明知某甲有违反法律的行为,但对警方及检察官之调查时,某乙为守「不说四众过戒」故,并未供出某甲之恶行。请问:若某乙供出某甲之恶行,则某乙即犯「不说四众过戒」;若某乙未供出某甲之恶行,则某乙毁犯「不妄语戒」,而此两戒皆为十重戒,某乙该如何是好?某乙面对警方 三摩地

2018-07-22

佛问他说:「你意下如何呢?我释迦牟尼佛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我曾经为大家说过法吗?」一般人听了这话会觉得奇怪:释迦牟尼佛正是因为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才会叫作成佛,才会出世度化众生求证佛法,为什么突然间又问了一句说:「我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而且明明成佛转法轮以来,至少初转法轮的声闻缘觉菩提都已经转过了,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已经将二十年了才开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世,有一天,佛陀带了迦叶与阿难两位尊者一同行脚,时中午,天气很热,所以在路边大树下休息。佛陀看见不远处有块瓜田,请阿难尊者前去化瓜,让大家解渴。阿难尊者来到瓜田,看见田里有一位女子在看守,于是阿难上前向女子化缘,希望得到瓜子解渴。当阿难一说完,那位女子便拒绝阿难的请求,并恶言恶语的要阿难赶快离开。阿难回去向佛禀白后,佛反而叫迦叶尊者去化缘。当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