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吃五辛的人,十方的菩萨、善神、龙天们都不喜欢那样的味道,都会远离这类的修行者,而且饿鬼们却会亲他,就使他身边都是这些饿鬼。常常跟鬼在一起,福德自然就变少了,有福德的善神和众生们就更不喜欢亲他了。修行者因为吃五辛所以没有善神守护,渐渐的大力魔王、鬼神也就有机会接他,就很容易把他引入魔道中造诸恶业,魔王甚至会冒充变化成佛的身相教导这位修行人修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内护摩这个说法,可以从《奥义书》里面看到,也就是说《奥义书》一样是佛陀之前的外道法,也就是说相的内护摩的这种说法在那时候一样是有出现的。所以,不管《大日经》怎样替它辨解,实际上都很难脱离外道婆罗门教的影子,密教的本质确实是和这个脱不了关系的。这也没有办法说它到底是不是佛教,不过确实有许多佛教的名相在密教里面被使用,譬如说灌顶。在世间所说的灌顶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兜率陀天的世界,并不是跟天人住在一起,而是兜率陀天上有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弥勒菩萨现在正在那里,所以我们可以亲这样的大菩萨得到天人身。天人身的话一样可以享受天上的甘露,所以你在五欲上的受用将会超过世间,所以五欲的受用不是问题。极乐净土可以在五欲的受用之中让众生方便可以精进,可是世间的五欲受用却要让你不断地造业,在造业中享受一点点甜蜜的果实,这就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这个法难知难解难证,因此要经过无量劫的修持;如果说,大地一切众生能够抛弃自己的恶见,佛陀说这样离成佛之道还是很。所以不论你跟佛建立什么样因缘,佛都认为你会成就佛道,最怕的是连因缘都不想建立的人,这样的话,总永远一直流连在外道见。不过,外道见可能是一个必经的一个过程,众生经过外道见以后,受苦,受到轮回剧苦,然后有菩萨会在地狱中说法,这样他就慢慢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因为不肯亲善知识,这是末法中最大的问题,认为假的知识是善知识,把他哄抬变成了大师。如果有人说有个法是永恒的,那就要检验它在二六时中是否永恒。有些假名大师又说:它现在当然不是永恒的,因为你的心是假的,所以它不是永恒的。这种说法还是异的说法。所以佛门中异的说法远比佛门外的来得严重;因为佛门外的没有办法了解佛法,没办法使用佛法的名相,就不容易笼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一生中就有机会因为亲善知识的因缘,而可以得证,得证这个本来面目;而不至于在境界中流转,甚至认为轮回的体性就是我很轻易的破解了。甚至有的人他会倒转回去,认为其他的宗教也非常好;甚至开始对于民间的一些信仰,产生了依靠。四不坏信,就是知道世间一切都是外道与邪见,或是世间的这种我所见。所谓的我所见,就是建立都是属于我的,认为这是我的,我拥有这个;包括 三摩地

2018-07-22

在的敎团中,能够亲善友,远离恶友,一旦有不良习惯,师长、同修可以提醒我们更正。所以在敎团中集体共修,比起自己独自的自修,修行进展会迅速。更重要的是,共修菩萨道的时候,功德是整个团体一起合作建立的,那么未来生的果报就会是团体中每一分子都会有一分功德;所有的功德我们都能够参与一分,使得菩萨之间未来的缘会结得更深。这一生已经和合在一起行菩萨道了,团体的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的本生故事里面,我们还可以整理出来一个法则:在佛身边与佛越亲,能够被佛所度的这一些大们,都已经在过去生当中,不只一二三四五生与佛结缘,而且是在无量生当中都已经跟佛结下甚深甚深的善缘。有的时候我们看佛的本生故事,甚至会在想:怎么这些故事里面,始终出现的都是同一批人?这一批人呢,他们在佛成佛的时候,就成为佛身边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而且好像他 三摩地

2018-07-22

百年来,许多的学佛人,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知见错误了,以为说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事情了;然后只要到了西方,就自然而然的不晓得为什么就成佛了,然后也不用受报。这些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到了极乐世界,还是一样要继续修行。譬如说,在净土的诸经里面都有说到:在出了莲苞以后,有的在地,有的在虚空中;干嘛呢?讲经、诵经、自说经,口受经、 三摩地

2018-07-22

其中只有初禅的这三天,由于跟欲界比较接,所以它和我们欲界比较有关。初禅三天的领袖是大梵天王,有的时候,他以四张脸四面像呈现,所以又叫作四面大梵天。现在很多人也弄错了,把他叫作四面佛,这是不对的。在《阿含经》里面说到,有时四面大梵天王会下降到忉利天,与忉利天主一起谈论佛法,这就代表了他们都是佛教的大神。从色界天再上去,就进入了无色界。无色界它连色法 三摩地

2018-07-22

《大方广佛华严经》里说:善知识者,出兴世难、至其所难、得值遇难、得见知难、得亲难、得共住难、得其意难、得随顺难。(《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六)真正的善知识出兴于世有利有弊啊!有利是说,能够让福德具足的有缘众生在佛法上真正得到广大的利益,而迅速的超劫精进。有弊是说,一定会有一些福薄乃至知见偏邪的众生,因为失掉了广大的名闻利养,所以就大兴毁谤,死后当 三摩地

2018-07-22

以前在修精进的时候,能够克服外在的寒暑、远等等,可是最难克服的就是什么?我受不了啦!这就是心理上最大的障碍。一旦断了我见以后,你现观到蕴处界的我是虚妄的,虽然你还是要受限于色身的种种状况;但是你这个时候,因为为了法而精进的心,却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我所可以比拟的。在还没有断我见之前修于禅定,总是会看见自己有种种的妄念,那就只好如石压草的一样,去把那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在佛世之时,一般而言,都是听佛上座说法之后,得空闲处而自己去观察、思量法义;亲善知识听经闻法,并不需要有课诵,所以当然就没有所谓课诵的形式。虽然经典是在佛示现入涅槃之后才集结的,为了令后世学人能够精进的办道,经典中也常常说应当要读诵、受持等等。所以,课诵就能够作为学人精进用功的一种方便,因为课诵的时候就好像说还在听佛说法那么一般。一般课诵是把 三摩地

2018-07-22

其实代显宗里面也有很多名师法师,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修证佛法,所以就看到密宗宣传作这么大,以为说密宗里面有法,就向密宗去攀缘;其实只是想要藉着密宗虚假崇高的名望,来拉抬自己的声势罢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密宗所弘传的跟历代祖师所作的密续,它的内容都是言不及义,都是没有进入三乘见道之中。这个部分各位可以详细看看《狂密与真密》。现在的西密所以会到达这个地步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中间将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修学,可是这种种的修学无不依靠最初亲证如来藏所得的人无我而为基础。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31集什么叫做大乘和小乘?>正钧老师(原标题: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差别?) 三摩地

2018-07-22

邻居问他:“你父母到哪去了?怎么好久没见?”他回答说:“我父母年老了,本来就将要死亡,我就把他们活埋了,将本来要分给父母的食物用来养活子女,使子女能够长大。”邻居听了他这样说,觉得有道理,也跟着这样作。并且一传十、十传百,这样辗转传遍了整个国家,大家都认为有道理;甚至国王也把它定为一项法律,要求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守。唯独有一位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者何?若菩萨摩诃萨从他方界所事诸佛法会中没来生此者,是菩萨摩诃萨已多亲诸佛世尊,曾问此中甚深法义,于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见若闻,便作是念:‘我今见佛,闻佛所说。’由此因缘,若闻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属耳听闻恭敬信受,于深法义断诸疑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四十四)这位菩萨摩诃萨,既然是从他方世界诸佛法会中舍寿来生到娑婆世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说: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善友为第一,听闻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好,我们从佛陀在这里的圣教开示,就已经说明得很清楚,一切的菩萨,如果要修集殊胜的佛菩提道及解脱道,得要这样修集圣道;能够成就的话,那就要遵循四种法要来如理实践——第一就是要亲善友 三摩地

2018-07-22

以一般人来说,缘的分类有所谓的善缘、恶缘、染着缘、清净缘,或者有的时候分为,有顺于自己心的缘、逆于自己心的缘,或者障碍的缘,或者助道的助缘,或者较为亲的缘、较为疏远的缘,或者有的缘是现前的缘、过去的缘、未来的缘,乃至种种种种不同的缘。因为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来说,就有种种千差万别的不同。但是,对于一个菩萨道的修行人来说,我们已经在发起四宏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于圣种性中的修道位里来行菩萨行,广修十地所应该修的十度波罗蜜;这样经过将两大阿僧祇劫的时程,最后满足了十地心,蒙佛加持灌顶而进入到等觉位菩萨。而这个等觉菩萨继续在等觉位中利益众生无边无际,这样百劫修相好,累积成佛该有的广大福德。这位等觉菩萨广行布施,他是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这样百劫修布施内财外财,成就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种随形好,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