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问自己既然我自己已经祈求佛菩萨时时加持、事事加持,所以当问问自己,我是怎样回报佛菩萨的?我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感念佛菩萨的?每在清晨时,勉强从昏睡中睁开眼睛那一刻起,所现起的第一个念头是多年前所经历的往事,还是最在追求的事情,是喜爱的、还是憎恨的,有想起佛菩萨吗?是逼迫自己想起佛菩萨几秒钟,还是感念佛菩萨的恩德而时时提起?当考虑一天要做些什么时,是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次禅三——见性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嗔、痴之所覆蔽。——《大般涅槃经》这时候刚好又要禅三,恩师催了三次,说我有见性因缘,一定要我报名;更表示台中道场等禅三回来之后再找,于是我就因此报名禅三。禅三前开始用功,虽然之前看话头已经看了将三年,早已一念相续,但恩师要我看得更细&m 三摩地

2018-07-23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大概讲一下事情的经过:公司的一个女同事最特别兴奋地帮我张罗男朋友。其一,我跟这位女同事虽认识一年多,但并不特别熟络,因为脾气性格都不太一样,所以仅仅只是正常接触而已,算不上交心;其二,她给我张罗的这个人刚好是我比较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而她可能觉得这种志同道合就是所谓的有感觉吧;其三,当我知道她的意图之后就立即表明了我的态度,并请她不要再操心,不然大 三摩地

2018-07-23

有梵志兄弟四人。各获五通自知命尽皆共避之。不审今者皆能得脱不。佛告大王。人有四事。不可得离。何谓为四。一者在中阴中。不得不受生。二者已生不得不受老。三者已老不得不受病。四者已病不得不受死。于是世尊即说偈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是务是吾作当作令致是人为此躁扰履践老死忧知此能自静如是见生尽比丘厌魔兵从生死得度王闻佛言叹曰。善哉诚如尊 三摩地

2018-07-23

问讯是开口请问:大德!来身心轻利否?游步康强否?众生易度否?道场事务顺利否?请问这些事情就是问讯。所以问讯并不是弯腰作个手势,那手势不晓得是谁发明出来的,现在且不管它;既然大众都这样用了,我们就暂时沿袭着用,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问讯。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乃至大乘经典中都如是,所以问讯是要向对方请问来的状况好不好?是讯问况的意思。法师回答说:都还好 三摩地

2018-07-23

问讯是开口请问:大德!来身心轻利否?游步康强否?众生易度否?道场事务顺利否?请问这些事情就是问讯。所以问讯并不是弯腰作个手势,那手势不晓得是谁发明出来的,现在且不管它;既然大众都这样用了,我们就暂时沿袭着用,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问讯。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乃至大乘经典中都如是,所以问讯是要向对方请问来的状况好不好?是讯问况的意思。法师回答说:都还好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看见比丘、比丘尼或长老来了,不但要起身、承接、礼拜,礼拜完了还要问讯:“师父啊!来众生好不好度?您身心轻安吗?”礼拜完了还要如此问讯。问讯是问候讯息的意思,不是作一个手势就叫作问讯,那是不如法的。如果是长老来了,还是一样要起身、相迎、承接、礼拜、问讯他。若是先宿,他也许不是长老,也不是出家人,而是在家人;先宿就是先辈的在家修行人,你 admin

2018-07-23

菩萨摩诃萨常亲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供养恭敬,谘问深法,受持不失。这一段佛开示了说:大菩萨们发了菩提心以后,身业、口业、意业都是要造善业,不可造恶业来损减福德;而他们身、口、意三行所造的一切善业,目的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众生将来可以证得解脱果乃至证得佛果;所以他们所造的善业,一切都愿意和众生共享。大菩萨们也常常亲诸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 三摩地

2018-07-22

现归纳列举如下:1、恶梦惊心人在睡眠中比较容易感知冤亲债主的活动,它们逼受报者身心磁场的信息最容易在梦中被接受到,因此受报者常常会作各种恶梦。这些梦境,如果懂得易理,都不难分析出其对应于受报者的哪些方面。恶梦常是恶因正式释放前最重要的预警信息,如果能够高度重视,也就不容易错失机缘,并且可以将恶因化解于萌芽状态之中。2、善缘自断冤亲债主在正式开始讨报 三摩地

2018-07-22

从因缘而生指的是说,亲恶友的因缘,长养了不善根,导致身、口、意业造作不善业;既然是从因缘而生,那么就可以从因缘而灭。从因缘而灭就是说在现在自己见到所造的确实是罪业,能够看到自己所造的是罪业,也能够知道说自己的罪过在哪里,是因为贪的烦恼、瞋的烦恼、愚痴乃至于说是嫉妒心的烦恼。所以造作这个十不善业,就在这个时候,自己见到自己的罪过、自己知道自己的罪过 三摩地

2018-07-22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诸比丘等;既亲已,谘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优婆塞戒经》卷六)延续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就是告诉我们继续下来的话,我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这里 三摩地

2018-07-22

倘若说因为发了菩提心,亲了善友、善知识,修学如来藏正法,亲证了自心如来藏,发起了般若实相智慧,能够观照到这个自心如来,祂的法相永远是本来解脱、本来的永远是无我的这样的来生出万法来运行,也不落于三界有的系缚中,也不落于一切无的这个空法中,那么在三世之中都无所得。因为这个如来藏法性与所生诸法的性相都是如如;因为如来藏自己本身是真如无我,归属于祂自己的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对于菩萨行者来说,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业种的消除,就在这样接两大无量数劫,也就是三十分之二十三的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过程当中,证悟菩萨靠这些因缘来摄受众生。因此说,实相忏悔灭罪的要领,自己能够转依无罪性的如来藏才是重点。如果证悟之后,还是依于过去的恶见,依于自己所造恶业的习气性障而行,那就不是真实的转依、真实的证悟,因为他的转依并没有成功;既然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对于菩萨行者来说,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业种的消除,就在这样接两大无量数劫,也就是三十分之二十三的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过程当中,证悟菩萨靠这些因缘来摄受众生。因此说,实相忏悔灭罪的要领,自己能够转依无罪性的如来藏才是重点。如果证悟之后,还是依于过去的恶见,依于自己所造恶业的习气性障而行,那就不是真实的转依、真实的证悟,因为他的转依并没有成功;既然 三摩地

2018-07-22

总合而言,回向必须要有具体的对象,并且有次第性,应该依循由而远、由亲而疏的次第来进行。弥勒菩萨说《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云: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所以,回向的真实义,主要是希望透过菩萨的一切善净行,能够增上自己与众生在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上的成就;等而下之者,才是在世间法上面的减少遮障、福报增广,乃至求取各种三界有为之法。 三摩地

2018-07-22

从因缘而生指的是说,亲恶友的因缘,长养了不善根,导致身、口、意业造作不善业;既然是从因缘而生,那么就可以从因缘而灭。从因缘而灭就是说在现在自己见到所造的确实是罪业,能够看到自己所造的是罪业,也能够知道说自己的罪过在哪里,是因为贪的烦恼、瞋的烦恼、愚痴乃至于说是嫉妒心的烦恼。所以造作这个十不善业,就在这个时候,自己见到自己的罪过、自己知道自己的罪过 三摩地

2018-07-22

”时金刚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业道,及劝众生令勤受学,以强势力处刹帝利灌顶王位,受用种种胜大财业,及余种种富贵尊位;颇有别缘,得方便救,令其免堕无间地狱及余恶趣,受诸苦不?”世尊告曰:“亦有别缘,得方便救,谓有众生处刹帝利灌顶王位,及余种种富贵尊位,虽复未得成就法忍、十善业道,而有信力尊敬三宝,于 三摩地

2018-07-22

恶友,违背良师。自作教他,见闻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大光明,照触我心。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佛教寺院中的沙弥尼、比丘尼以及住优婆夷等,都是生活在寺院里头,每天与经像、法物为伴的女性修行人,从来不曾见到有人因为是生理期间,而发生所谓冲克的问题。因此,女性信众在生理期间仍然可以进入寺院,从事上香、礼佛、诵经、打坐等各项修行活动。问题六、家中设立佛堂,是否一定要供奉华严三圣像或西方三圣像?有什么样的仪轨必须要遵行呢?答:供奉华严三圣像或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