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他入藏的时间,近代学者多方考证,结论不一。据智慧海王所述年月推算,他于750年由印度启行至尼泊尔,752年至拉萨,秋季开始建桑耶寺,754年建成。761~774年组织翻译。约于804年离藏,在印度的达罗毗荼传法建寺达12年之久。晚年不知所终。莲花生人,是乌杖那国之侯爵因陀罗蒲谛所生,非由莲花化生,亦非王子;及长,娶寂护之妹为妻,曾与寂护同赴弘法。故此密续所说由莲花化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实从地球这个封闭系统来论,地球资源总量是相对恒定的,人类开发之动与地球资源环境之静即是一个太极的两仪,所谓的开发、创生必是以资源的损耗为代价,开发得越快,资源环境损得就越多越快,人类离死亡就越近。人类不过举着科学的旗帜为自己挖坟墓罢了,技术越好死得越快。二是佛法大觉悟之日渐衰败,迷执于外相者越来越多,传法者因修为实证有限,开悟者少,愿心越来越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有不少人,有到处进香拜拜的习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果我们在宗祠或是其他地方来祭祀的话,这个布施到底有没有人领受到?如果有的话,那么是由谁来得到供品的受用呢?关于这个问题,世尊开示说:【随其祠处,而为受者;若近树林,则树神受;舍河泉井、山林堆阜,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就看你是在什么地方来作供养祭祀,就由那个地方的鬼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建议学人:回向必须要有具体的对象,并且有次第性,我们建议依循「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的次第,佛在经典中说回向乃是七种最上供养之一,所以应当常回向。但是回向的目的无非就是希望自己在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成就,等而下之则是在世间法上面的遮障减少、福报增广,所以看您是从哪个角度来说。圣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说道:【信佛具足无边功德,谓常乐顶礼、恭敬、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近几年来,我在工作中都碰到这类事情,也几乎偏听偏信,伤害信众的感情,后来,我就此事专门向省有关部门请示,佛教正觉同修会以及萧平实是否、邪师,得到的答复是:佛教正觉同修会是一个爱国爱教的团体,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该团体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行为。这个团体一直以来都是反对集团的。之所以在佛教界内有争议,是因为这个团体认为现在佛教界只有他们修学的才是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大家总是对萧平实居士的书一再诽谤?(文/心悟法师)本文作者为中国杭州佛学院老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竺路112号法净禅寺内杭州佛学院)好久没有发表博文了,最近一直在忙着唯识学研讨会的筹备,最近我也一直在深思一个问题,学术和信仰之间的关係。现在很多的出家人都在搞学术,总是用一些文本考证的方法在考证佛陀的教法。有的时候,理性的想想,佛教毕竟是佛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我们可以想见,酒能够让人滋长无明,修学佛法不是要翦除无明吗?要破除无明吗?不是断尽无明吗?那你做的这种种法,为什么你口口声声说这样是佛法呢?所以,即使是说他能够说起话来翻云覆雨,或是说起话来非常流畅,或说起话来,整个让人家天花乱坠,听起来都是佛法,佛法名相也解释很好;可是在佛法中,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你不应当亲近这样的人。所要亲近的善知识,还要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末学因为最近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对于修忍辱行有比较深一些的体会,再这里写出来与众菩萨们做个交流。依于这个实证的道理,修忍辱也需要实实在在去修,如果这个观念不深刻的话,要在佛法中取得进步,是很难成办的。因为从佛经以及萧平实导师的著作中,获取的任何与修忍辱有关的开示,比如什么是忍辱?如何修忍辱等等,对于阅读者来说,都只是知见。忍辱要真正能内化成为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非是长久劫以来已经亲近诸佛或者已经实证如来藏的菩萨,才会乐见诸佛与乐证第八识如来藏。由于众生长久所学习的内容,都是不能实证第八识真我的无我之法,以及被五阴所隐密遮覆而落入世间教法;因此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对于佛教中可以实证法界实相的密教都不能了解;这些不能理解佛教中真正密教的人,就是听闻如来藏却不愿意相信的众生。从上述的意思可知:佛教真正的密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髻智比丘著,《亲近释迦牟尼佛》,释见谛、牟志京译,台北,橡树林,页8-9)髻智比丘提出了佛教是什么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解答这个问题。他著作《佛陀传》应该就是提供佛陀的生平资料,由读者自己来判断佛教到底是什么吧!彻尔巴斯基在1920年说欧洲研究佛学已过了一百年,仍然不能清楚地说明佛教是什么。如今时间又过去一百年了,来到二十一世纪初,全世界对于佛教是什么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在唐代与佛教共同竞争而传教失败的教,在近代重新进入中土逐渐转败为胜取得文化优势,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教国家(一般估计中国已有约八千万人信奉教了)。这就是因为科学的传统佛教文化,失去了实证精神的活水源头而无力抵抗外来宗教文化的侵略了。在,因为曾受荷兰、日本统治,因此极受日本与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本曾吸收唐宋佛教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底蕴。但在西化的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纵使末法时世受学此法而有实证之人,欲求入地实亦匪易,盖因真见道之证真如已经极难亲证,后再论及相见道位非安立谛三品心之久劫修行,而能一一教授四众者,更无其类;何况入地前所作加行之教授,而得具足实证大乘四圣谛等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者?真可谓:善知识者出兴世难,至其所难,得值遇难,得见知难,得亲近难,得共住难,得其意难,得随顺难。如是八难,具载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注2《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若有众生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盖,覆护众生;二者,身心安隐,离诸热恼;三者,一切敬重,无敢轻慢;四者,有大威势;五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大威德者,以为眷属;六者,恒作转轮圣王;七者,恒为上首,修习善业;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注3若有众生奉施缯幡,得十种功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论中说,布施饮食未来可得到强健的体魄、殊胜的妙色身、长寿、身心快乐、众生喜乐亲近;布施衣服未来世可以得到与生俱来的惭愧善法,威仪德行端正庄严,身心安隐快乐;如果布施房舍,可以得到七宝庄严的宫殿楼阁;如果布施井、池等清净好水,不但后世可以得到好的浆水,并且能够无饥、无渴,五欲充足;如果布施造桥、船及鞋子,将得到车、马等交通工具充足;如果布施园林,未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我们如果是大老板或高位者,布施时最好不是命令属下去作,应该要自己至诚地亲手布施给他人,并且配合爱语,这样对方也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那我们未来的福报就会很好!接受我们恩惠的人也会因我们的谦恭有礼,而种下乐于亲近我们,接受我们教化的种子。第三、要信心施。也就是对布施的因果要具足信心,这样未来的果报才会好,父母、兄弟和宗亲及一切众生也都会爱念我们,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自己广有资财,也乐于布施给外面的众生,但却不愿意照顾身边最亲近的人;克扣应当给眷属的钱财用于布施,那就是属于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39中的开示:【又诸菩萨终不侵夺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所有财物持用布施;亦不逼恼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如果布施给外面的众生,而却不愿意照顾身边的眷属,或者克扣给眷属的钱财,拿来布施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鳖被放生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天的夜里,这只鳖——乌龟类的鳖来咬这个菩萨家里的门,这个门就发出奇怪的声音,菩萨就派人去查看,结果发现这个鳖在咬门;菩萨出来看的时候,鳖就跟他讲:我因为受了你的大恩大德,得以保全我的身命,现在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因为我是住在水中的一个众生,我知道这个水的起落,知道最近会有大洪水要来,一定会造成重大的灾害,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是往昔以香来布施给众生,今世所得的果报是善名远播;若是所布施的食物,使人在味觉上有着胜妙的感受,那么未来世就感得众生都乐意亲近这个人,或者只是听闻这个人的名字而已,也会生起敬爱之心;若是所施之物,使人在触觉上有胜妙的感受,未来就感得在所受用的衣服、睡卧床具等等而有殊胜的触觉。接受你的布施的人,若是因而在寿命、色力、安乐、辩才之中,能够得到一分的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一方面,在布施的时候,这个人不会因为曾经愧对于某一个人,为了想弥补那一分过失而对某人布施,而这个人也不会是为了借着布施的机会去亲近对方,而套取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的讯息;这个人更不会自己认为是富贵,为了要显示自己的财富,乃至是为了要胜过他人因而才布施;这个人也不会是因为曾经发了誓愿,为了履行誓愿而布施。如同上述所举的种种的例子而言,在那一些心态下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你的身量大,它们的身量小,这样一次以小物布施,就可以利乐将近百千个有情,未来世也可以得百倍报。若依于原来的心意作丢弃想,那只是平白无故的浪费掉今世的一分福报,而这一分的福报是大或是小,道理就可以明白了。菩萨刚开始修学布施法的过程中,还会有一种心态:就是说布施了以后都求世间的果报,或者是祈求合家平安、财源滚滚,还有的是求来世的大富大贵,或者是生天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