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少人能近傍。黑漆粗竹篦。佛来也一棒。没秋毫人情。有万千无状。慈悲时观音菩萨之所不如。嗔恚时阿修罗王亦难比况。世上可憎可恶者。是这般底。阿师如何。也有人画渠供食参得圜悟禅。担起睦州版。透过祖师关。瞎却顶门眼。肚里黑漫漫。心中平坦坦。性气得人憎。发时浑不管。巩县茶瓶吃。一槌击碎饶州白瓷碗赋性暴举止傲。说甚禅谈甚道。有个没意智呆郎。随例妄想颠倒。蔡郎中还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近来佛法可伤。魔强法弱。禅和家。每人有一肚皮禅。到处斗百草相似。驴年得休歇么。寻常向尔诸人道。祖师西来。只是作得个证明底人。亦无禅道传与人。若有禅道可传。则各自传与父母。传与六亲眷属去也。既无可传须是当人自悟始得。尔拟心求悟。早错了也。岂况多知多解。恣意乱统。不见香严和尚在百丈会里。直是聪明灵利。数年参禅不得。只为多知多解。百丈迁化后到沩山。山云我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近代佛法可伤。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各立门风各说奇特。逐旋捏合疑误后昆。不可胜数。参禅者既不具择法眼。为师者又道眼不明。以至如是。云门初与元昭不相识。顷在江西见渠跋所施华严梵行品。自言于梵行品有悟入处。不疑天下老师舌头。那时已得其要领。即与兄弟说。此人只悟得个无梵行而已。已被邪师印破面门了也。云门若见。须尽力救他。及乎在长乐相见。便来咨问入室。即时将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近离甚处。州云。近离瑞像。泉云。还见瑞像么。州云。瑞像则不见。面前只见卧如来。南泉遂起问。尔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州云。是有主沙弥。泉云。那个是尔主。若是如今禅和家。便近前弹指。打个圆相。喝一喝拍一拍。拂袖便行。放出这般恶气息。尔看他赵州。缓缓地近前道。孟春犹寒。伏惟和尚尊候万福。泉乃唤维那云。此沙弥别处安排。次日却来问。如何是道。南泉也不行棒。也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为近体侍者。将俗家寄来衣物。估唱请老汉举扬宗旨。庄严报地。可惜这兄弟。方始于竹篦子话。有个发明处。而今已是说前年话。一日问他。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如何。渠答不得。却曰。望和尚为某作个方便指示。山僧向他道。尔是福州人。我说个喻子向尔。如将名品荔枝和皮壳。一时剥了。以手送在尔口边。只是尔不解吞。渠闻之不觉失笑曰。和尚吞著即祸事。过得几时。又问。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近来诸方。尽成窠窟。五祖下我与佛鉴佛眼三人。结社参禅。如今早见漏逗出来也。佛鉴下有一种作狗子叫鹁鸠鸣取笑人。佛眼下有一种觑灯笼露柱指东画西。如眼见鬼一般。我这里且无这般病痛。山僧曰。大好无病痛。先师曰。何谓。山僧曰。击石火闪电光。引得无限人弄业识。举了便会了。岂不是佛法大窠窟。先师不觉吐舌。乃曰。莫管他。我只以契证为期。若不契证。断定不放过。山僧曰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请快著精彩近日丛林。以古人奇言妙语问答。为差别因缘狐媚学者。殊不本其实。诸佛说法。唯恐人不会。纵有隐覆之说。则旁引譬喻。令众生悟入而已。如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于此悟入。又有何差别。于此不悟。即此即心是佛。便是差别因缘凡看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心未明了。觉得迷闷没滋昧。如咬铁橛相似。时正好著力。第一不得放舍。乃是意识不行。思想不到。绝分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有少亲近分。若只抱得不哭孩儿。有甚用处。空慧思之大珠和尚云。心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虽一期应病与药。未免垛生招箭。而今未了底闻此语而不疑。则大珠空费老婆心。已了底闻此语而不疑。则心与物俱是剩法。毕竟如何。不许夜行。投明要到既有个趣向。狗子无佛性话。冷地里谩提撕则个。若道知是般事便休。我说此人智眼未明在。妙喜虽似平地起风雷。然亦不出雪峰道底五通仙人问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近世士大夫多欲学此道。而心不纯一者。病在杂毒入心。杂毒既入其心。则触途成滞。触途成滞。则我见增长。我见增长。则满眼满耳只见他人过失。殊不能退步略自检察看逐日下得床来。有甚利他利己之事。能如是检察者。谓之有智慧人。赵州云。老僧逐日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余外更无杂用心处。且道。这老汉在甚处著到。若于这里识得他面目。始可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未能如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决欲亲近善知识。孜孜矻矻不舍昼夜。常以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茶里饭里坐时卧时。指挥奴仆时。干办家事时。喜时怒时。行时住时。酬酢宾客时。不得放舍。常常恰似方寸中有一件紧急未了底事碍塞。决欲要除屏去教净尽。方有少分相应也。若见宗师说时。方始著急。理会不说时。又却放缓。则是无决定之志。要得生死根株断。则无有是处。此事不在男之与女僧之与俗。若于宗师一言之下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子近日见处如何。山曰。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马师曰。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药山云。某甲又是何人。敢言住山。马师云。未有长行而不住。未有长住而不行。欲益无所益。欲为无所为。宜作舟航。无久住此。遂辞马师去住山。此亦获金刚心中之效验者。仲堪道友妙喜与之素昧平昔。绍兴丙子冬。邂逅宛陵。一见风采。未语而心已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近世学者。多弃本逐末。背正投邪。只以为学为道为名。专以取富贵张大门户。为决定义。故心术不正。为物所转。俗谚所谓只见锥头利。不见凿头方。殊不知。在儒教则以正心术为先。心术既正。则造次颠沛无不与此道相契。前所云为学为道一之义也。在吾教则曰。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在老氏则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能如是学。不须求与此道合。自然默默与之相投矣。佛说一切法。为度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悉皆亲近。恭敬承事。受行其教。得不忘念智。庄严藏解脱。以至入普贤毛孔刹。于一毛孔行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与普贤等。诸佛等。刹等行等。及解脱自在悉皆同等。无二无别。当恁么时。始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为菩提。回无明为大智。如上这一络索。只在当人末后一念真实而已。善财于弥勒弹指之间。尚能顿亡诸善知识所证三昧。况无始虚伪恶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亲近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但频与参政说话。至祷至祷。不可将古人垂示言教胡乱穿凿。如马大师遇南岳和尚。说法云。譬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马师闻之。言下知归。这几句儿言语。诸方多少说法。如雷如霆。如云如雨底。理会不得。错下名言。随语生解。见与舟峰书尾杜撰解注。山僧读之。不觉绝倒。可与说如来禅祖师禅底。一状领过一道行遣也。来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近年已来禅道佛法衰弊之甚。有般杜撰长老。根本自无所悟。业识茫茫无本可据。无实头伎俩。收摄学者。教一切人如渠相似。黑漆漆地紧闭却眼。唤作默而常照。彦冲被此辈教坏了。苦哉苦哉。这个话。若不是左右悟得狗子无佛性。径山亦无说处千万捋下面皮。痛与手段救取这个人。至恳至祷。然有一事。亦不可不知。此公清净自居。世味澹薄。积有年矣。定执此为奇特。若欲救之。当与之同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近十余载。未明大意愿师垂诲。祖曰。汝何处未了。对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祖曰。汝作么生疑。对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此乃居仁同道)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未审是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近日丛林无鼻孔辈。谓之默照者。是也。又有一种脚跟元不曾点地。认得个门头户口光影。一向狂发。与说平常话不得。尽作禅会了。似这般底。唤业识作本命元辰。更是不可与语本分事也。不见云门大师有言。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又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又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坐在法身边。是一。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近年以来。丛林中有一种唱邪说为宗师者。谓学者曰。但只管守静。不知守者是何物。静者是何人。却言静底是基本。却不信有悟底。谓悟底是枝叶。更引僧问仰山曰。今时人还假悟也无。仰山曰。悟则不无。争奈落在第二头。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便作实。谓悟是落第二头。殊不知。沩山自有警觉学者之言。直是痛切。曰研穷至理。以悟为则。此语又向甚处著。不可沩山疑误后人要教落在第二头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对于清代中期以后禅宗的法脉传承情况,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近于空白。如《中国禅宗通史》是国内最早的一部禅宗通史著作,仅论及清初的曹洞宗僧人觉浪道盛(1592-1659)。《禅宗宗派源流》虽然重视禅宗的法脉传承,但亦止于清初,雍正(本站备注:雍正为错悟之人,没有真正的禅宗传承)以后的法脉传承完全没有涉及,而直接写近现代的圆瑛、太虚、虚云和来果禅师等。即使 | admin 2018-07-19 |
![]() |
所以洪断一系的曹洞宗传承时间很短,仅于江西一隅、明末清初一时有过短暂的影响,对近现代曹洞宗法脉无直接关系。湖北归元禅寺建于清代,至白光德明、主峰德昆时传洞宗禅法,与焦山定慧寺一样都是云门系。其传承为湛然圆澄—瑞白明雪—离言净义—克归智宗—白光德明、主峰德昆。⑥后道光皇帝闻白光、主峰之盛德,赐玉玺一方,其上阳文篆刻“敕赐曹洞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