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果您当初的作意,是真的有想要把金钱拿出来供养佛或用在正法上面,那建议您在目前经济允许范围内,可以把一些金额用在供养三宝上,但金额大小应量力而为,以不会对您的生活产生影响为原则。 问、请问在不知道现在居住的房子不能供佛,并且当时也不知道房产证供佛后就是佛的了、属于佛所有,用香赎回后,要存著向佛借用的心情使用之,将来不再居住该房子,变卖后要 | 三摩地 2025-03-21 |
如果戒子都不犯戒,护法神根本不会对他处罚;而且,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采取制裁行为,大部分会由因果律来实行因果;除非正法受到严重伤害而且有可能导致灭绝,否则都不会主动施行制裁的手段,所以受戒的佛弟子们通常都不必担心什么。他们是因为雄猛而且能以天身飞行,可以暗中保护正法,所以由他们发愿来当护法神。一般而言,戒子修学正法时都可以因此而很安心,因为有他们 | admin 2025-02-02 |
|
使用「服务」并不会将「服务」或您所存取内容的任何智慧财产权授予您。我们的「服务」可以在行动装置上使用。但请勿在会分散注意力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服务」,以免违反交通或安全法规。您的「正觉电子书帐户」(以下简称「帐户」)您需有「帐户」才能使用我们的某些「服务」。您可建立自己的「帐户」,为保护您的「帐户」,请务必保管好您的密码并对外保密。您必须为自己「帐户」 | admin 2024-12-26 |
|
他拥有的观行是什么呢?有可能他拥有的观行是遇到佛,遇到佛的时候,佛要他起禅思观行,依照小乘法来观,他就感觉到这世间都是无常的,因此向著初果向这样走,可是他一直没有证得初果,每一尊佛都如是;然后遇到没有佛的时候,他也不会出家,就在这个世间,这样过著他的日子,继续轮回生死。所以简而言之,大乘的禅观从来没有在这个人的身上发生过。 我们如果说,先不说大 | admin 2024-09-20 |
|
玄奘法师身高七尺多,肤色红白,眉目清朗;端严若神,美丽如画;声音清亮,言谈雅致,听者不会感到厌倦。无论是和徒众相处,还是与嘉宾应对,都一坐半天,身体不会摇动。服装喜好黄褐色,只用细棉布缝制,长宽适中。走路时仪态从容,只注视前方,从不左顾右盼。犹如大江滔滔奔流大地,宛若水中莲花光华灿烂。加以戒范端严,始终如一,爱惜之间胜过渡海浮囊,持戒之坚超过 | admin 2024-09-20 |
|
此时阿难上前禀白佛陀说:“如来您一向威仪尊贵稳重,绝不会无因无缘随意而笑,是有什么样的因缘,如今世尊您示现微笑呢?至诚请愿,祈求世尊为弟子们详细开示,演说这其中的深意。”佛陀告诉阿难:“你今天有没有看见,这位名字叫名称女,对我所作种种恭敬供养呢?”阿难回答说:“是的,我确实看得很清楚,她对世尊您作了非常恭敬的供养。”佛 | admin 2024-09-19 |
|
而是会从长远考虑,从你综合因素的长远利益为你考虑,到底怎样才是对你最好!同时也不会硬改变你的定业,因为那样,会养成你不会认真改变、修行自己的坏习惯,如同你杀人放火去求世尊加持你不要被抓,请问世尊要不要帮您完成?如果完成了,你会不会对杀人放火有恃无恐?下次继续杀人放火无所忌惮?这是在帮助你,还是在害你?并同时害更多人被你伤害?对你成就究竟智慧的路也毫 | admin 2024-09-19 |
|
爱与幸福的能力也并非人人都会的,大多数人都是不会爱,以爱的名义把亲友伤的遍体鳞伤,堕落三恶道,所在多有!但却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进步的,基本都要靠自己吃苦后总结学习,亲近善知识受学,自己痛苦了,有先见之明有自主意识了,去主动探索,是优秀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对于死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认为这是不可解的课题。百分之九十九的态度都是逃避、恐惧、厌恶、忘 | admin 2024-09-19 |
|
虽然现在佛法之真实禅法,不能互相比兴于大陆,但学人应知,这是业缘所感,不该怨天尤人,尤不应埋怨佛菩萨不灵,一点点这样的念头都不能够生起!因为若非“佛法”面临到存亡危急之秋,“一代时教”到此残破不堪之窘境,如何能因势利导,令此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感召萧导师的无上殊胜愿力,我们哪里有可能,有任何一丁点可能,可以闻悉正法,离开重重迷雾, | admin 2024-09-19 |
|
请示了师父,师父听完后说:不应该抽回,我看应该是要翻牌的时候了,(话头)再看下去恐怕也不会有进步了;但是见性的事是一翻两瞪眼,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若见不到则此生就是见不到了。”当时我还傻傻地问师父:“我可不可以去请示观世音菩萨,是否该参加此次禅三?”师父说:“你可以去问看看啊!我是觉得差不多了。”掷筊请示的结果,菩萨仍然一贯的态度:“ | admin 2024-07-01 |
|
”若无当时迦毘罗卫城渔民遇到饥馑捕鱼杀生,若无拘璅、两舌发下毒咒欲杀害这些渔民,还会有后来释迦族被灭这件事情吗?显然没有嘛!纵使往昔已造下不善之因,如果后来能够慈悲化解这些前因,也不会有后来流离王及四部兵众灭释迦族之惨状,更不会有流离王及四部兵众后来堕入阿鼻地狱受苦的果报。因此,佛弟子们应该知道:不要随便造下杀生之业,以免长劫受苦,不断地在三 | admin 2024-06-16 |
|
之后,就不会被印顺所惑乱,如印顺说的:“涅槃(圆成实性),就是离却错误的认识,通达‘无’义”43,如此将佛、菩萨说的涅槃(圆成实性)扭说成“无”,扭说成是一切法断灭后的“空无”。 这样的人,不但不会被印顺恶邪见斨丧慧命,而且也能当释迦世尊“佐才”的“协助佐才”了,可以福荫有缘众生,指导他 | admin 2024-06-15 |
|
于是他在太宗捨报之前,在确定密意不会外泄的情形下,就对太宗略施机锋。因为太宗聪颖过人,又经常听闻玄奘大师宣说六识虚妄以及第八识的正理,因而在玄奘大师的机锋下,亲证了第八识的所在。玄奘大师又加以摄受和护念,太宗因此能够悟后不退。唐太宗捨报之时,头枕在玄奘大师的膝上,可见他对玄奘大师的倾服与信任,太宗在死之前发下了护法的宏愿。『愿我未来世继续以国王之身 | admin 2024-06-15 |
|
而干慧有一个特色,就是不会有胜妙的「择法觉分」。三十七个菩提分法里面,其中有个择法觉分,这个「择法觉分」非常重要。那么如果在证悟之前,没有把「定力」修好,证悟之后成为干慧,那么他的「解脱」功德起不来,他的智能也难以增长;解脱功德起不来,自己就会觉得心虚;智慧起不来,他的择法觉分就很差,很容易被能言善道的凡夫所笼罩。我弘法二十几年来,不断地强调「定力 | admin 2024-05-24 |
|
![]() |
另外就是基本上的定力是一定要有的,有的人是上课很用心听,回家以后很努力读书、思惟、观行;观行报告也写得很好,可就是定力不够,毛毛躁躁的,心都定不下来;那我们纵使帮他证悟了,他也不会有开悟的功德受用,亲教师只要批上几个字,说此人定力不好,那就别上山。关于定力这个事情,打从我弘法以来二十几年,一直有人在争议这定力的事。其实我们是从一开始就很看重定力,尤 | 三摩地 2023-12-15 |
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华严经),祂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具足万德,众生本具,是众生真正常乐我净的无我之“我”、法身,祂执藏万法种子,因应众生别业共业而随缘直接、间接、辗转出生现起五阴十八界,自身却恒而不审,不对六尘万法起念,然又有着六尘外广大无边的了别性、功能性,亦即《维摩诘所说经》中所言“&helli | admin 2023-11-28 |
|
德大师讶然问:你怎么知道后头还有小孩?富豪耸耸肩,小孩子都是追追打打,光是一个人他可不会笑得这么开心。德大师竖起了大拇指,笑道:真有心。到了自家的别墅,下车,拿着门钥匙准备开门,后院突然飞起七八只鸟,见状,富豪停在门口,抱歉的向德大师说道:麻烦大师稍等一会。有什么事吗?德大师再次讶然。后院肯定有小孩在偷摘我们的荔枝,我们现在进去,小孩自然惊慌,万一 | admin 2023-10-11 |
|
」 因此当菩萨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不想活,只会看到众生很苦而有「菩萨底忧郁」,菩萨因为慈悲心而想办法让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就在这世间努力修行累积福德并且帮助众生,引导众生往佛道迈进才是真正帮助众生的方法,不然你帮助众生变得很有钱,他可能身乐而心不乐,甚至有的得忧郁症而自杀;因此教导众生努力修行累积福德智慧,这样也帮助众生得到解脱,只有布施变 | admin 2023-10-11 |
|
能理解互惠互利的心态,好处不会自己独享。 (来源自:RicaK.东京小姐日志) 这让我想到佛法中常说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另外也有说到「七种布施不损财物得大果报」。譬如说: 1.「眼施」:都是慈眼视众生,未来世果报得清净眼;成佛即得天眼与佛眼。 2.「和颜悦色施」:都是给人好脸色,如此未来世时容貌端正;未来成佛时,能得真金色光。 3.「言辞 | admin 2023-10-11 |
|
】(《撰集百缘经》卷5) 意思就是说,过去所造的任何的善业、恶业,经过百劫都不会坏朽的;因为有这个善业、罪业的因缘的缘故,今天才会获如是的果报。 所以啖婆罗就是因为过去世造了恶业的因缘,才会得到这个臭秽之身的果报。世尊说完这个偈语后,就向诸比丘开示这个道理,所以诸比丘听闻佛世尊说完这个偈颂以后,就向前禀白佛说:“不知道,世尊!过去世的时 | admin 2023-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