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譬如说,如果今天你真的悟了,现在有个人误会佛法,落到离念灵知中,他反而来破斥你:你错了!你是大妄语,得要下地狱的!离念灵知才是真心,我才是真的开悟。那他就是慢过慢,已经不单是慢或过慢了。第四种才是我慢,又称为根本慢。因为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因为有我而生慢。小孩子常常这样,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出生不久,看到别的小朋友,他就 | admin 2020-06-08 |
|
实际上则是:你把自我十八界的一一界都全部灭除以后,才是无余涅槃,才是真的出三界;但是这个时候,还有谁存在呢?没有了啊!因为十八界的“我”已经都不存在了啊!既然“我”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苦作为“我”的所依呢?当然没有任何苦作你的所依啊!既然没有任何苦作你的所依,那不就是无余依涅槃?不就是真实的“无我”了吗?所以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也来举阿含里面,佛陀曾这样来开示,要如何才是真的知足:佛告阿难:‘此有为法,无常变易,要归磨灭,贪欲无厌,消散人命,恋着恩爱,无有知足,唯得圣智,谛见道者,尔乃知足。’佛陀说这些世间的有为法——五欲六尘等有为法,它是无常变异,最终是归于坏灭的,在这上面贪欲无厌足的时候,指的是能够消散人命,然后长养恋着恩爱,没有知足的时候。对 | admin 2020-06-08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63集立地成佛是真的吗?》正圜老师圆教有六即佛,圆教的六即佛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以及究竟即佛,这是六即佛。--------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 | admin 2020-06-08 |
|
譬如说,如果今天你真的悟了,现在有个人误会佛法,落到离念灵知中,他反而来破斥你:你错了!你是大妄语,得要下地狱的!离念灵知才是真心,我才是真的开悟。那他就是慢过慢,已经不单是慢或过慢了。第四种才是我慢,又称为根本慢。因为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因为有我而生慢。小孩子常常这样,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出生不久,看到别的小朋友,他就 | admin 2020-06-08 |
|
譬如说,如果今天你真的悟了,现在有个人误会佛法,落到离念灵知中,他反而来破斥你:你错了!你是大妄语,得要下地狱的!离念灵知才是真心,我才是真的开悟。那他就是慢过慢,已经不单是慢或过慢了。第四种才是我慢,又称为根本慢。因为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因为有我而生慢。小孩子常常这样,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出生不久,看到别的小朋友,他就 | admin 2020-06-08 |
|
第二个角度,我们可以从能取的角度来看,譬如说天人看到水,他是把它当成是琉璃,人见水还是水,可是饿鬼道看到水就变成是脓血,所以我们也没办法说,哪一个有情他所看到的是真的。这一些事实上都是在当时的异熟果报身、跟环境因缘下所见,所以说没有不变的法相。第三个角度就是说,随着自己定慧的增长,会让我们所取的相产生转变,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修行人不应该执着他所 | admin 2020-06-08 |
|
第二个角度,我们可以从能取的角度来看,譬如说天人看到水,他是把它当成是琉璃,人见水还是水,可是饿鬼道看到水就变成是脓血,所以我们也没办法说,哪一个有情他所看到的是真的。这一些事实上都是在当时的异熟果报身、跟环境因缘下所见,所以说没有不变的法相。第三个角度就是说,随着自己定慧的增长,会让我们所取的相产生转变,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修行人不应该执着他所 | admin 2020-06-08 |
|
如同小猴子不知镜墙是镜,误认镜中自影是另一只真实的小猴,便跟镜中的自影小猴龇牙咧嘴,一直在示威,牠以为镜中的影像是真实的,而不知镜子才是真的,不知镜中影像是假的;凡夫也是一样,因为觉得六尘有真实性,根本不知道自己所接触到的色声香味触以及各种的法尘,全都是自心藏识所显现出来——是你的如来藏所显现出来的,你不知道,就以为是六尘是真实有的法,就 | admin 2020-06-08 |
|
六地的无我观名为似有非有进入六地的时候,他还要再观察这个变化所成的种种法,看来好像是有,却不是真的有,因为幻起幻灭嘛!所以叫做似有非有、非有似有;六地菩萨这种似有非有的境界正受,是依六地增上慧学无生法忍的观行而生起的境界正受;因为有这个境界正受,所以六地菩萨便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取证灭尽定——不是刻意去取证灭尽定——因此而成就六地满 | admin 2020-06-08 |
|
实际上则是:你把自我十八界的一一界都全部灭除以后,才是无余涅槃,才是真的出三界;但是这个时候,还有谁存在呢?没有了啊!因为十八界的我已经都不存在了啊!既然我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苦作为我的所依呢?当然没有任何苦作你的所依啊!既然没有任何苦作你的所依,那不就是无余依涅槃?不就是真实的无我了吗?所以说涅槃名为无我。这就是《心经》所讲的出三界的生死啊!《心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也来举阿含里面,佛陀曾这样来开示,要如何才是真的知足:佛告阿难:‘此有为法,无常变易,要归磨灭,贪欲无厌,消散人命,恋着恩爱,无有知足,唯得圣智,谛见道者,尔乃知足。’佛陀说这些世间的有为法——五欲六尘等有为法,它是无常变异,最终是归于坏灭的,在这上面贪欲无厌足的时候,指的是能够消散人命,然后长养恋着恩爱,没有知足的时候。对 | admin 2020-06-08 |
|
那么让你到那个境界里面去;比如说断淫欲,让你处在淫欲境界之中,故意叫你去看,看了之后有无起喜乐——想要去做那件事的?有没有?如果无,那是真的断了;但是还有余习存在。那么这个余习不必明说,结过婚的人都知道,我就不再详谈了。那么断瞋恚是什么?在贪欲先断之后,接下来轮到瞋恚的习气要断,因瞋恚的习气比贪欲更难断。瞋恚的断除,比如说有一天遇到个很要 | admin 2020-06-08 |
|
而佛法中确实可以来证明这个第八识是真的存在,而且祂是永恒之法,所以祂是我们流转生死的根本,所以这就是真正的佛法。若有任何的说法跟这个相违背,我们就可以知道那就是外道的邪说。所以外道的邪说很多是不符合因果的律则,而佛法所说的全部都是符合因果的律则,只是有时候那个因果的律则,它所运作的复杂性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可是如果一个人实证了如来藏之后,他就可以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是齐头式的平等,那就不是真的平等!例如有人辛勤努力,又加上聪明才智,使得许多利益众生的事情都能够顺利成就;有人懈惰怠慢,又没有才智,因此连一件利益众生的事都作不成。这两个人是不是要让他们同样的在佛法的证量上有同样的果证呢?所以齐头式的平等并不是真正的平等。依照立足点的平等,凭着个人的努力、才智的胜劣而产生修证上的差别,这才是真正的平等。--------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佛菩萨的示现,除了利益人间众生,同时也能够利益无量天人,因此有不同层面的众生与利益都会照顾到,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啊!虽然八相成道是最后身菩萨示现成佛之过程,而在节目一开始我们也讨论过,其实具备四禅八定、灭尽定,与三明六通功德的俱解脱阿罗汉,在他回心大乘而又明心见性之后,在某些因缘时节,他也可以为了接引众生入佛道,而有八相成道的示现;但这只是方便示 | admin 2020-06-08 |
|
其实只是把自己给忘掉而已,并不是真的没有觉知,觉知心还是存在的。由于这个缘故,他就变成常常住在觉知性很微劣或中断而不了知自己的状态中。熏习成为惯性以后,将来死后就转变为「无想羯南」,于是他的精神就化入土木金石之内,就依附在土木金石之中安住,不再生起觉知性。所以他们化入土木金石中,只是住在土木金石之中,觉知性不起作用,叫作「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并不是 | admin 2020-04-08 |
|
![]() |
我们看人间往往有这种人,尚未实际了解善知识所说的内容、或者所弘法义的时候,单单就凭错悟的法师、或错悟的居士所说-而诽谤贤圣言语-因此误信以为是真的,跟著这个别有用意的法师、或者迷信的居士所作虚妄的评论,这样就直接加以否定,或者评论;其实他们是仍然没有读过被他们诽谤的真善知识的任何一本书籍,在全不了解真善知识所说、所教、所行的情形下,就直接根据有心人 | admin 2020-04-07 |
![]() |
边走边想:他真能践约吗?他还像自己那样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吗?他会不会早忘了十三年前的盟约了?可他一刻都不敢忘!心心念念记着这个前世今生的约,圆泽会不会因为隔了世而淡忘了呢?来到葛源亭畔,正在寻思间,只听有人在隐隐约约地叫喊他:"李源,李源!"李源循声望去,只见涧水对岸,有一牧童,梳着菱髻,骑在牛背上,唱着竹枝词,一见是他,便朝他挥手相喊:"李源,李源!" | admin 2020-03-26 |
![]() |
那有的人说:“欸!那些单身汉不都离欲的吗?”不!他不是真的离欲,他是讨不起老婆,不是离欲。有人也许想说:“那老人不就离欲了吗?”有吗?所以离欲有一个定义,就是发起“初禅”,那才叫作真正的离欲。那老人是因为没有性能力了,并不是真正的离欲。所以离欲的定义就是“梵行已立”──清净行已经建立,那就是已发起禅定作为他的 | admin 2020-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