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注一) 一贯道认为「修道」目标即是回归宇宙与我人身心的根源──「明明上帝」,也就是所谓的「道理」,而「道」即是「理」(只是名相不同),其乃宇宙本体,也是宇宙万物创生起源;但这样的说法,事实上只是人为的想象与建立,与宇宙万有的本体不相干。 一贯道又说,「求道」后,若认真「修道」、「办道」(传布一贯道信仰,简而言之即为 | admin 2018-07-23 |
![]() |
如此的教义,可谓是鬼神阴风与邪淫法义阵阵袭人,知道内情的人,细思的时候往往不寒而栗;很显然的,是吸收了印度教的鬼神、性力崇拜观念,加上了佛法的名相后,将之演变而成明妃空行母、双身修法的密教法义,本质上是鬼神秘密崇拜信仰。另外更可怕的是:密宗祖师所说的法义往往与佛经相反,却反而言之凿凿的说密教法义为世尊所亲传。事实上,密教诸多的法义,正是世尊所破斥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我们可以想见,酒能够让人滋长无明,修学佛法不是要翦除无明吗?要破除无明吗?不是断尽无明吗?那你做的这种种法,为什么你口口声声说这样是佛法呢?所以,即使是说他能够说起话来翻云覆雨,或是说起话来非常流畅,或说起话来,整个让人家天花乱坠,听起来都是佛法,佛法名相也解释很好;可是在佛法中,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你不应当亲近这样的人。所要亲近的善知识,还要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比如,佛法中说有八个识:前六识和第七末那识、第八如来藏,而所谓的实证,不是把这八个识的名相、体性是怎么回事,以及有何道理给背会了,乃至是能说给别人听了,就以为是实证了;而是要把这八个心一个一个地给找出来观察清楚,再确实成功地转依那个真正的平等心如来藏,这样才算是初步的实证佛教无量无边修证内涵的开始。但是,要如何才能把祂们一一给找出来呢?依照善知识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密教虽然身着佛教法衣,住于佛教寺院中,本质却是外道法,完全不具备佛法之法义基础,乃是以种种取自外道之世间法,冠以佛法名相及修证果位之名相,取代佛法所说之种种修证境界,令佛法之本质消失于无形中,令佛法转易成外道法。(萧平实著,《佛教之危机》,台北,正智,2002,页210)前面讨论世俗化与法义浅化,是将佛教的建立,定义在寺院建筑、医疗、环保或人天善法之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要加以说明,什么叫作男女双身法?男女双身法是印度的性力派用男女行淫的方法,套入佛法名相,混入佛门中,高称是佛门的一支(藏传佛教),其实本质不是佛门(而是外道)。那我们就来探讨他(藏传佛教)为什么用男女双身法混入佛门,具有佛法的名相呢?我们可以用三个例子来加以说明。譬如佛父与佛母。顾名思义,佛父与佛母就是佛的父亲与佛的母亲,可是(藏传佛教)男女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佛法讲的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若是有人把世间法套上佛法的名相来说,或者甚至是以此来破坏真正的佛法,假如你是想要证得真正佛法上的智慧,而在这样相似佛法之中去布施,是没有办法得到亲证佛法的果报的。这就好像说,在银行存款,是没有办法在土地银行领取利息的道理是相类似的。所以因为菩萨就是有了这样初步的智慧之后,他慢慢的可以从佛的开示中进一步明白自己继续往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佛法讲的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若是有人把世间法套上佛法的名相来说,或者甚至是以此来破坏真正的佛法,假如你是想要证得真正佛法上的智慧,而在这样相似佛法之中去布施,是没有办法得到亲证佛法的果报的。这就好像说,在银行存款,是没有办法在土地银行领取利息的道理是相类似的。所以因为菩萨就是有了这样初步的智慧之后,他慢慢的可以从佛的开示中进一步明白自己继续往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经文的大意我们介绍完了,接下来我们来简单介绍出现在这则故事的几个名相。首先我们来介绍夜叉鬼,夜叉鬼虽然称为鬼,但也有人称他神。夜叉的往世其实是乐善好施的,但是由于他在往昔熏习造作生为夜叉的种子和行为,所以出生为夜叉;夜叉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称为地行夜叉,这类的有情虽然喜欢布施,但是他的瞋心很重,所以夜叉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瞋心重。这一类的众生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一云:云何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金刚三昧经》云:心王菩萨言:‘尊者!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别相;无分别中即清净性,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诸可法行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法行不见处所决定性故。本无有得不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认为世间的一切法不仅是缘起缘灭,而且只是名相而已,所以才会提出完全违背佛的说法来误导众生。然而佛在《四阿含》都开示,一切有情的真心如来藏祂真实存在,有种种不同的名字,譬如无余涅槃的本际、如、我、入胎识等等;也明说一切名与色都要依附这个本际才能存在,不能外于本际而有名色的存在,所以二乘人入了无余涅槃才不会变成断灭空,菩萨依如来藏而修行未来才能成就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在因地要去思维,你要走向那个地步?走向第二大阿僧祗劫的困难点是在哪里?如果你没有打算照如来藏的体性这样来做,那这样转依如来藏这句话的本身就只是一个名相,永远只是一个名相,你会困惑于这个名相,你只知道要转依,不知道要做什么?可是当你慢慢想,有一个实体的心,你跟祂实体的体性要一样,那祂平常是怎样照顾你,你就用这样的方式,用你所知道的这样的智慧去照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甘愿做菩萨(九)——念念救护众生所以,这样来看的话呢,转依,它不是一个名相,说来似乎也不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就是你要甘愿一点,就是要做菩萨啦!菩萨呢,就是坏事向自己,好事向他人。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helli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当有善知识出现的时候,自己也很明白自己的学识、修证都差之甚远,对于佛法呢,自己又是无法自圆其说,自己所说的和乡野间的老生常谈实际也无太大差别,顶多是多了些佛法的名相,也不想想自己也天天没有什么真正的功课,终日不知何谓是用功,对于佛法有许多疑惑,连根本佛法是什么,都无法真正地了解,因为自己的种性是有问题的,所以根本就不会去寻访这样的善知识,甚至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涅槃是根据这个真实的那个是什么,所谓者涅叫不生,盘者不灭,你需要一个名相,需要一个名词来填鸭自己吗?或只仅于受熏这样的佛法名相你就会满足,你不要!你一定想要什么?闻、思、修、证,最后你会得。得到这无所得的法。甘愿做菩萨(二十八)——恳切至诚佛前发愿为什么闻思修证,最后还要特别讲这个得?因为这个得就是那个东西你是真正真能够运用。当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孔子的意思是认为说,即使鲁文公因为生病而没有办法行告朔之礼,可是一样保留宰杀这只羊,这样子饩羊的一个祭礼祭典,可以让百姓们知道今天就是已经是朔日了;另外由于饩羊的存在,虽然是已经没有实质的意义,可是名相还保留着,至少会让后世知道,由于饩羊而知道说有这一个告朔的仪式,而对于周天子与诸侯的这样子的一个区分--君臣之礼,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孔子对于一只羊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还有所谓的随烦恼就有二十个,二十个又有分所谓的小随烦恼、中随烦恼,还有大随烦恼;这个随烦恼的名相非常多,有二十个,列举一两个。譬如说无惭、无愧、忿、恨、恼、覆、诳、谄等等,还有懈怠,这些都属于随烦恼里面;这些随烦恼是因为有了根本烦恼作为主体,所以它们就跟随著这个随烦恼去增长;可是成佛的时候这些全部都要灭除。所以在成佛的时候就有八识心王跟遍行心所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菩萨法中有一个名相叫作正直受乐,菩萨正直受乐的时候,是应当受用的五欲乐就去受用,但是却不过分的贪求。所以菩萨有时候,为了示现富裕的生活是因为世世行菩萨法利益众生、利益有情所得的果报,所以他也许也开名车、也住豪宅,而这一些享受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受用的;但在这个同时,菩萨却依然不贪着其享受,所以受用五欲之乐的同时,也同时有解脱之乐。菩萨还有另外一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因为缘起性空都是以诸法的生住异灭而说一切法的缘起性空,如果没有一切法的生住异灭,还会有缘起性空的现象出现吗?乃至缘起性空只是一个名相而已吗?显然不是嘛!譬如你是妈妈所生,所以你不会颠倒说你出生了妈妈,不是吗?可是佛门中的断见外道反客为主,说自己出生了妈妈,这不是很颠倒吗?可是世间上就是有这么颠倒的人,不是没有。又譬如,佛门中有一附佛外道,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密教虽然身著佛教法衣,住于佛教寺院中,本质却是外道法,完全不具备佛法之法义基础,乃是以种种取自外道之世间法,冠以佛法名相及修证果位之名相,取代佛法所说之种种修证境界,令佛法之本质消失于无形中,令佛法转易成外道法。如是身现佛教僧宝之相,暗中和平转易佛教法义成外道法;今时若不加以揭穿及阻止,未来将再度重演古天竺密教兴而佛教亡之故事;如是身住如来寺院、穿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