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知梵夹之虽传为名相之所溺。认指忘月。得鱼执筌。但矜诵念以为功。不信己躬之是佛。是以倡言曰。吾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也。此乃乘方便波罗蜜径直而度免无量之迂回焉嗟乎经有曲指。曲指则渐修也。见性成佛者。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了无异。如此修证。是最上乘禅也。不立文字者经云。不著文字不离文字非无文字。能如是修不见修相也。又达磨 三摩地

2018-07-19

或人所诘责之以滞于名相。愤发罢讲。游行登武当山见秀师会。疑冰解泮。思养圣胎。倏辞出蒲津安峰山。禁足十年。木食涧饮。属州牧卫文升请归城内建新安国院居之。因兹奔走毳衣。蔚然繁盛。使君问曰。某今日后如何。对曰。日从蒙氾出照树全无影。使君初不喻旨。拱叶而退。少选开晓充诎于怀。封来往中条山二十余年。俭薄不充。得其道者不可胜纪。入灭后门人于州北三十步建塔焉。唐 三摩地

2018-07-19

大抵无名相法作名相说。非如色法影质易寻。名色交加喜生迷竞。又以言存一意义止一途。随情取舍之时未为允当。随转理门之处盖涉无文。加复教有弛张意关详略。讨寻者非英明而莫悟。承领者非行位而那知。在人亡书以教为折中。故论中以四种征理。理则难隐。一观待。二作用。三法尔。四证成。用斯道理义岂惑乎。譬如甲氏背人而去。有二三子相问曰。彼去者谁耶。一云乙也。一云丙也。 三摩地

2018-07-19

名相貌见。云何了了见。如眼见色。善男子。如人眼根清净不坏自观掌中阿摩勒果。菩萨摩诃萨了了见道。菩提涅槃亦复如是。虽如是见初无见相。善男子。以是因缘我于往昔告舍利弗。一切世间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之所不知不见不觉。惟有如来悉知见觉。及诸菩萨亦复如是。舍利弗。若诸世间所知见觉。我与菩萨亦知见觉。世间众生之所不知不见不觉。亦不自知不知见觉。世 admin

2018-07-19

槃者名相。无相之义乃名涅槃。善男子。槃者言有。无有之义乃名涅槃。槃名和合。无和合义乃名涅槃。槃者言苦。无苦之义乃名涅槃。善男子。断烦恼者不名涅槃。不生烦恼乃名涅槃。善男子。诸佛如来烦恼不起是名涅槃。所有智慧于法无碍是为如来。如来非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是名佛性。如来身心智慧遍满无量无边阿僧祇土无所障碍。是名虚空。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名曰实相。以是义故如 admin

2018-07-19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语译:圆满、究竟的顿悟法教(直指人心的禅门宗风),是绝对不乡愿、绝对不卖人情的!对于宗门实证的法义,只要心中有任何一点疑惑而无法自己决定,就应该据理力争的探究下去,直到正邪对错水落石出。这绝对不是我永嘉玄觉常住山中的僧人喜 三摩地

2018-07-19

【讲义文稿】现代的默照禅传法者,不论他们有没有以默照为名,本质都不离默照之法,如是总有四种人:第一种人,是中台山所教授的默照禅,虽然他们不用默照之名相。当他们默照自己能知、能听、能觉的一念心如如不动时,即以能知、能听、能觉的一念心,作为真如心。所以惟觉法师常常如是开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觉知心,即是真如、佛性。‛常言:‚师父在 三摩地

2018-07-19

○此二句下通凡地,上通圣地,一切教网无此名相。一切佛刹,无此阶差。的确不与他方佛国同也。)今古往来留传记,尽尘沙界扇真风。(个个全提。)五浊煎熬道未成,群贤修习誓非轻。(珍重。)光中每出弥陀影,梦里亲书普慧名。(二句根誓字来,行者深重誓愿,入佛菩萨大誓海中,故精通吻合也。)绣佛虽斋防退失,(应道未成。)火车已现急求生。(应煎熬。)临风莫洒杨朱泪,就 admin

2018-07-17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