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能以无名相法作名相说。如来本于生死中时。于如是等微尘数不思议形类一切众生中。具足受身。以受身故。一切众生亦曾为如来父母。如来亦曾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为一切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象马七宝辇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勤修精进戒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 admin

2018-07-20

”(《正法念处经》卷28)佛陀对天界的众生都说了那么重的话,您认为那些盗佛法名相,忽悠佛门中善男信女的喇嘛,该如何说他们呢?又例如,心放逸于世间炫富的追求;有一本书,书名是《我就是这样的活佛》,大秀自己时尚的打扮,穿名牌、开跑车、玩乐器、上健身房等趣事,自鸣得意于超出一般人对活佛的刻板印象;这不但无助于解脱道的修行,只有更下堕,因为他耗损的,都 三摩地

2018-07-20

又假如说,所做的事都没有前面所说的善或恶的性质,那就说它是非善非恶,而施设了一个名相叫作无记。不过无记这一个名词,现在已经被引用来形容说,一般人打坐进入一种不清不楚而不自了知的境界。而原来所说的无记,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这样说来可能有一些笼统,举个例子来说一下。譬如说:杀生,这是恶法,因为它能于此世、他世违损。正在杀的时候,有时候是因为仇恨心而起瞋 三摩地

2018-07-20

之后她很高兴的过来打招呼,她问我在哪里学法,当告诉她,是在萧平实老师座下修学时,尼师(她说早期是在佛光山常住)脸上的笑容减少了许多,她说:「有人在你们那儿学无相念佛,如果死掉了,阿弥陀佛来接引,请问他要不要跟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我说:「当然要去啊!」她按捺不住怒火:「你们不是说无相吗?既然都无相了,甚么都无相了,全部都没有了,还有阿弥陀佛?还有极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阿弥陀佛的法身纯净,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去无来,不应该执着于他的名号、名相、声相、身相来做分别,否则的话就无法获得上品上生。彼经卷中也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所以他本来没有形相,没有来去,为了度众生的本愿而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佛说:“其人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阿弥陀佛的法身纯净,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去无来,不应该执着于他的名号、名相、声相、身相来做分别,否则的话就无法获得上品上生。彼经卷中也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所以他本来没有形相,没有来去,为了度众生的本愿而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佛说: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 三摩地

2018-07-20

可是这样子讲的话,禅到底又是什么?从名相来说,禅就是般若智慧。但是禅除了明心开悟以外呢,还有重关的眼见佛性。这个见性,见得分明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觉受,是有境界的,当下会感受到很强烈的解脱的觉受。但是见性,有人只见得片段,也有人一念相应见得一剎那之后就消失了,可是也有人见性成片,一切时一切处都能见得清清楚楚了然分明,这种见性须要具备慧力以及定 三摩地

2018-07-20

相德佛者,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不可动,佛名相德,今现在说法。其佛福德高显,犹如幢相。无忧德者,东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月明,佛号无忧德,今现在说法。其佛神德,令诸天人无有忧愁。宝施佛者,西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众相,佛号宝施,今现在说法。其佛以诸无漏根、力、觉、道等宝,常施众生。华德佛者,西北方去此 三摩地

2018-07-20

书至此,有傍不甘者呵曰,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妙性圆明,离诸名相。安用汝许多落索,分疆立界为。予应之曰,妙性虽离名相名相岂碍妙性。虚空法界虽无疆界,疆界岂碍虚空法界。吾欲舍东往西,必须定南辨北。庶几方向不迷,措足有地。又恐己见错谬,欲请正于达人。是跛夫之路程,非轮王之舆版。(舆版即地舆图,)若夫通方开士,过量大人,世法全是佛法,业道无非佛道 三摩地

2018-07-20

梵言“优婆提舍”,此间无正名相译。若举一隅,可名为“论”。所以无正名译者,以此间本无佛故。如此间书,就孔子而称“经”;余人制作,皆名为“子”;国史、国纪之徒,各别体例。然佛所说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若复佛诸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以入佛法 三摩地

2018-07-20

教海无一名相可筌蹄。法门无一因果可比拟。然此等希有。十方罕闻。而唯在极乐者。何哉。缘深故耳。缘何谓深。信深也。缘何谓浅。信浅也。信根浅处。恒情域之。诸佛度生。皆经累劫。从凡阶圣。不退为难。今求生极乐。但七日竭诚。十念倾注。虽陷恶逆。悉记往生。才得往生。便圆踞三不退地。且见阿弥。即见十方诸佛。生极乐。即生一切刹海。乃至阿弥一光。极乐一尘。悉能于中顿证 三摩地

2018-07-20

一个是执著名相,死在句下;且引经据典,自以为是。真心确实如石头,不贪、不瞋、不喜、不厌,吃不饱,亦无所希冀,且与色身非一非异,正如老和尚说的有“有肉体”,但是妙用无穷。难怪萧老师常叮咛:“用眼听”。真心是五蕴空,十分自在,假壳子当然不自在;广公上人老婆心切,由体说到相用,更想由妄显真,可惜宣化长老一直不会。又在三十七页开示:&ldq 三摩地

2018-07-20

一九九五年,同事孙师姊的母亲过世,因而聊起佛法;她完全初学,所以我便提供一些入门书籍,供她学习佛学名相,及佛教基本教义。后来,在我去参加如本法师举办的第一次短期出家回来的前后时间,孙师姊陆续给我几本佛教书籍,要我阅读;然细问之下,是她跟一位居士学法的著作,由于当时如“、妙天、宋七力……”等邪师说法者众多,便收下书,但不想阅读, 三摩地

2018-07-20

由于父亲的笃信佛法,家中有不少经典及佛法书籍,我有时也会随兴取一本经名相应的来翻阅,虽不是都看得懂,也无心钻研,但经中的一句一字都让我深信不疑,每次读过都隐隐怀著一个想法:“将来有机会,我会把你弄清楚”。当兵的时候,有一年半的时间住在马祖,是在与美国断交那一年,美军顾问团从马祖撤出,外岛炮击仍然持续著‘单打双不打’的模式,打的都 三摩地

2018-07-20

回想出家以来,被佛法的名相、教相,给了好多年,虽然很努力修福,可是毕竟不知如何解脱,亦不知般若究竟如何修证,如果不是遇到萧老师这位大善知识,可能今生就此悠忽而过。回首古来多少讲经座主,遇到明眼禅师检点,便下座,入得禅堂参究去。二、三十年不悟,不敢重回讲席。深思啊!深思!此事非同小可!悟得去,千百则公案一时会通,般若诸经刹那入门;若不悟,任凭你讲得千 三摩地

2018-07-20

由于对导师书中所写的法义很有兴趣,我就请了整套书回家读,并且一边读、一边作笔记,因此才有日后的《萧导师著作名相索引》的诞生。之前,我是持名念佛(心念心听),行住坐卧心中默念佛号。这时只要把心中佛号声音去掉即可,所以和无相念佛还蛮相应的。当进入看话头阶段,走路、等车时,我就看话头,并且把话头定在前面行人脚上。在学校没事时,我就把话头定在学生身上,因为 三摩地

2018-07-20

尤其共修初期,常有人经由般若信箱或在课余时提问;有些就只问一些初浅的佛法名相的解释,但也有好些似乎是来向萧导师踢馆的意味,但萧导师也从不以为意,依旧很老婆地一一解答。不久,便从萧导师的书籍及上课中,心中逐渐有一个概念与轮廓:“原来在这里,是真的可以让我们开悟的,是可以明心、见性的。”而且还明白的告诉你:真实开悟是什么内涵。引经据典以世尊的 三摩地

2018-07-20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52.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53.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54.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55.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56.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在欲行禅知见力 三摩地

2018-07-20

天然禅师有一种不拘名相、放荡不羁的精神。最能够反映出这一点的,要算他烧木佛的公案:有一年冬天,天然禅师在慧林寺过冬。适逢天下大雪,寒冷无比。天然禅师从大殿里取来木佛,烧了烤火。院主呵斥他道:“何得烧我木佛?”天然禅师拿着一根木杖,一边拨着火灰,一边回答道:“吾烧取舍利。”院主道:“木佛何有舍利?”天然禅师道:“既 三摩地

2018-07-20

自从领众以来,他深感天台学者“囿于名相,胶于笔录”,以至天台这一重实修之法门,逐涟演变成为文字之学,遭到禅宗行人的鄙视。于是他便前往台州礼谒护国此庵景元禅师。夜间深谈的时候,证悟法师提到苏东坡居士宿东林寺时所作的一首偈子--“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说道:“也不易到此田地。”此庵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