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这个佛菩提的根本心——如来藏,是确实可以亲自证得的法,并不是只是想象的法,如果不是真实存有而可以实证的实相法,又怎么可以成就我们前面所说,胜过一切人天及二乘果报,而且永远不会消失的真正善业呢?像有人把般若诸经,解说实相心如来藏空性之理,说为性空唯名,说般若诸经所说的非心心、无心相心,其实只是假名施设一个名相,来指称释迦佛在初转法轮诸经所 admin

2020-02-20

一切人如果没有证得空性心阿赖耶识,任凭口说中道之理滔滔不绝,讲得天花乱坠,其实都不离断常两边;这样的人必定会以遮遣一切名相为离有,以灵知心离诸名相不灭而离无,以灵知心不起语言影像而安住不动为中道,其实这都是戏论。为什么是戏论呢?因为灵知心乃是一期生死所有,不能贯通三世,往世的灵知心死了以后,并不能来到这一世而入母胎;同样的道理,这一世的灵知心死了, admin

2020-02-20

我们知道,宗教这个名相并不是汉语里面传统的一个名相,汉语里面这个宗法制度,从头到尾形成中国的一个民间信仰,并没有形成宗教的这个名相;而从佛教进入到中国以后,才慢慢有宗教的这个名相,而宗所说的,就是在指佛语心为宗的这个宗,所以宗教其实是佛法传进中国以后佛教的专有的词汇。所以,其实所谓的宗教,就是在指佛法真正的一个体系,也就是成佛之道;所以其实宗教两个 admin

2020-02-20

宗教这个名相、宗教这个名词,到底是在什么时候才开始有这个宗教的名相呢?为什么会用宗教来称呼这个信仰呢?这是因为佛法传入中国以后,也就是说,佛法从历史上所记载的东汉明帝开始传入中国;但是,佛法其实不是从东汉明帝的时候传入的,史实上的记载,也就是说官方的记载,但是官方的记载之前,一定是有一段很长时间的流传。从佛法传入到中国以后,才慢慢的有宗教的这一个名 admin

2020-02-20

所以有些教派所说的佛法名相,虽然与传统佛教相同,可是他们所说的实质内涵,却与传统佛教所说的完全不一样,还有将不净法所成的手印,故意套用在佛教的问讯中。经过考证,这些都是印度性力派不净外道法早已经渗透到佛教里,用来取代佛法的,本质已经不是传统佛法,许多佛弟子们不知道这样事实,所以一直在使用。正确的问讯方式为:向下的手势为操手(放掌),向上齐眉的手势为 admin

2020-02-20

只是因为我们要说明这个名字,所以安立了如来藏,安立了真如,安立了所谓的无心相心,安立了所有的这个名相,譬如说阿赖耶识等等的这样的名相。但是,这都是只有名相,这些名相都是在说明这个名相底下的真正的义理。那这个义理、这个名相它本身,并不跟五阴相应的诸法相到的,这个就是如来之相自性空寂,无所有。但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外道,就是一般的民间信仰,他所拜的这个偶 admin

2020-02-20

他们不知道,所谓的不拜偶像,是不被这个偶像的名相所束缚,而能够透过这个偶像、透过佛像的庄严像,去了知这个像,去思维这个像,进而去修学佛菩提道的或是解脱道的这个佛法,如实修学的道路,这才是真正的如来像。所以,依着如来像来看偶像的话,这才是真正佛教徒所要拜偶像的一个最主要的动机。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84集佛教与民间信仰都拜偶像,两者 admin

2020-02-20

以上略说佛教的基本教理,总合来说,缘生性空的法义,实际上是由物象之依于众缘而起、终必毁坏而来,缘于种种事物之缘起相,才有性空之理可说;因此,缘生性空之理,纯是名相建立,是虚相法,不是实相法,不可以说之为佛教的基本教理。十方三世诸佛之法,皆是唯一佛乘的大菩提道,二乘菩提其实也是一乘道之法,不能外于唯一佛乘;三乘菩提是方便说,其实是同一佛乘,无二亦无三 admin

2020-02-20

这个部分,诸位菩萨看到了弥勒菩萨的讲法之后,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啊!因为,菩萨的咒陀罗尼开始讲到了能除有情灾患,这里就表示说,这一类型的陀罗尼,它的目的是在透过一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有情解除灾患;而这个所谓的方法,是透过名相跟章句把它串联起来。比方说,一句话或是好几句话把它串联起来以后,那这个章句,当你去念诵这个章句的时候,它就能够有所神验,能够除掉 admin

2020-02-19

就是说如果正法将要灭掉的时候,就有什么样的法出来呢?就有一个相似于很像于佛法的样子,既然叫相似像法,就代表说这个法从外表的表面上来看,好像是佛法,甚至像佛法的样子,甚至用佛法的名相、佛法的表象、佛法的寺院的样子来告诉众生,可是实际它的内涵却不是佛法,是外于佛法之外,外于法界实相心之外,这个就是末法时期佛老早在经典中告诉我们,预记的一个现象。那我们来 admin

2020-02-19

这有一点像是可以比喻成----好像是我们掌握了其中的精要的这些道理、或者精要的文句、或者精要的义理之后,倚之我们就能够掌握更深广的名相、或是义理、或是文词。比方说,在《大智度论》里面就谈到:什么叫作陀罗尼呢?龙树菩萨告诉我们:陀罗尼就是能持跟能遮的意思。能持就是陀罗尼可以持种种善法令不失坏;遮就是要遮止种种的恶心、恶行而令它不生。这个就是在《大智度论》 admin

2020-02-19

我们要来看一看什么是十恶业道所得的作色还有无作色?这个是在佛法里面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个法,这个不单单只是一个名相,这个法在戒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在说明什么是有作色?什么是无作色?的道理之前,我们先来说明一下十业道。有时候它同时造作两个,有的时候同时造作八个业的道理,当把这个说明完以后,我们再来说十恶业道的有作色、无作色到底是什么?我们先看一下在《 admin

2020-02-19

还有圣弟子必须因佛善教导,依于无名相法,依于无境界无所得之清净法界,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所显之真实性与如如性,努力在于我们身行、口行、意行上不放逸,圆满成道,对于身行的杀、盗、淫也能时时观照;口的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的一一对治;意的贪、瞋、痴断除,起心动念的杂染,这些染业皆需精进不放逸地依持清净戒来清除。菩萨戒又称为千佛大戒,此戒能帮助我们在修学佛 admin

2020-02-19

世尊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中,都是同一种说法,只是应听法者的因缘方便,用不同的名相来说明祂的体性;因为第一义谛真理只会有一个,不会有互相矛盾的两种以上的说法,佛说“诸法无二、法界无二”,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因为一切诸法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因此如来藏能够摄持一切诸法,所以我们说如来藏是世间诸万法的本源。佛陀以及诸大菩萨所开示的法宝,都是依于 admin

2020-02-19

真悟者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不会以意识心强行为境界安立名相,因此能够远离是非、凡圣、善恶、美丑等等的虚妄取舍;只要能够不落于妄心的语言文字相、远离虚妄的取舍,便能相应到第八识如来藏。所谓处处生缘,无处不现身,而这个第八识真如心,是本具清净涅槃性;不必如妄心,要去对治、要去修习。证悟者都可以现观祂的常、乐、我、净,永不变异的法性,所以若所证的这个心要有一 admin

2020-02-18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hē)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cèngdèng)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亦愚痴、亦小騃(ái),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 admin

2020-02-18

[6]被世尊呵责:你怎么知道我曾经这样说法的?你是从哪一张嘴中听闻到我这样说法的?[17]阿含经中佛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等语,已密意说有如来藏--阿赖耶识,唯不用如来藏名相,而说之为识。[7]【「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 admin

2020-02-18

他们认为意识为不生灭之心,落入常见;以缘起性空之名相概念为实有法,认此概念为永生不灭,又落入无常生灭之法;因为缘起性空的慨念与法相是缘起法,不是本来自有的,是学佛以后才生于心中之法,是依于蕴处界而有之缘起性空。他们认意识为真,意识却是断灭之法,死亡就没了。而且活着的期间:出生到死之过程中,每晚断灭,所以又具足断见。这是密教里的黄教宗喀巴等人的应成派 admin

2020-02-18

也就是说,正觉总持咒的每一个名相,都可以为大众很详细解说。菩萨们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正觉总持咒的真实内涵,欢迎到正觉同修会报名共修,亲教师们会为大众详细解说,让大众了解正觉总持咒的真实内涵到底是什么?又般若波罗蜜多咒,佛说: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或许有人会怀疑:真的如佛所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吗?既然有所疑, admin

2020-02-18

如来藏变现似五尘境之内相分上所生法尘,为意根、意识所缘及意识所变生之带质境、独影境之法尘属色法;与意识所相应法及意识思惟而施设之名相,亦可称为法尘,属心法尘。因以依对境来分色、心法尘,如见分对五尘相分境上便依其境生起色法尘;见分不对五尘境,纯由见分之所转生相应之法尘为心法尘故。《楞严经》卷三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和《阿毘达磨俱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