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菩提道为什么又叫作大菩提呢?因为具足一切种子的智慧,并且已同时含摄解脱道的一切修行内涵,不是只有断除三界爱的现行。惟有具足圆满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了。(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2月初版二刷,页27。)佛菩提道能够含摄一切万法,菩萨依此胜法才能够救护学人向正道;菩萨依此也能够次第进修而成就究竟的佛道。(节 admin

2020-06-08

  那五阴既然否定了,为什么还要说自己是阿罗汉呢?所以这是将灭止生的法。(节录自平实导师着《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12月初版首刷)大方便的意思是说,这部经中有详细而善巧的说明,让人瞭解二乘菩提不等于佛菩提,所以它才叫作「大方便经」。换句话说,这部经典其实是由实出权、匯权归实;它由实相智慧中出生了许多权巧方便,来为大众说明 admin

2020-06-08

  实际上则是:你把自我十八界的一一界都全部灭除以后,才是无余涅槃,才是真的出三界;但是这个时候,还有谁存在呢?没有了啊!因为十八界的我已经都不存在了啊!既然我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苦作为我的所依呢?当然没有任何苦作你的所依啊!既然没有任何苦作你的所依,那不就是无余依涅槃?不就是真实的无我了吗?所以说涅槃名为无我。这就是《心经》所讲的出三界的生死啊!《心 admin

2020-06-08

  见闻觉知的妄心,为什么说祂是妄?因为妄心祂不能遍一切时存在,祂不能遍一切处存在,祂不能遍一切界存在,祂也不能遍一切地存在。因为不具足这四种遍,所以说祂无常,无常所以叫做空相,所以不是般若所说的空性。真实心却具备了这四种遍,体性真实存在,可以让人在证悟之后现前体验祂的运作,这四种遍,就是遍一切时、遍一切处、遍一切界、遍一切地。但是真实心的法相,祂虽然 admin

2020-06-08

  是诸法‘空’相,这五字有什么密意?妄心的法相是无常的,终归于空无,所以叫做空相。真心的法相也是空,但是祂的法相虽然是空,可是祂有真实体性,所以不叫空相,祂叫做空性,有时也简称为空。真心与妄心两种心,都是空的法相,所以合在一起而说是诸法‘空’相。真心如来藏如果不能摄取四大元素,如果不能依祂的大种性自性而摄取四大元素,而变生出你的色 admin

2020-06-08

  禅宗所有的公案你就全部通达了,没有什么公案能够难倒你的,禅宗的行门到这里就结束了。禅宗最究竟的地步,就是让你在牢关上面证得有余涅槃,就是让你有能力取证涅槃,再过去就没有了。再过去就是要走佛菩提道的次第进修种智的路,把这个经由佛菩提道所证悟的禅宗的解脱道放在一边,不去取证无余涅槃;回过头来,再来走佛菩提的大道——修学一切种智。现在末法时期, admin

2020-06-08

  他是从头部开始舍报的,一舍报时,意识在一小时内就不见了,所以你再帮他念什么都没有用。如果是谤佛,或是诽谤菩萨藏的如来藏法、诽谤僧宝,那你跟他助念也没有用;因为他那个是地狱业,他不会有中阴身的,他在这边一分一分舍报时,地狱身就在地狱中一分一分的开始出现,直接生到那边儿去,没有经过中阴,地狱身直接在地狱中生起。他的如来藏在这边舍报一分,地狱内的地狱身就 admin

2020-06-08

  什么说这样叫做中观呢?当你证得这个第八识心的时候,现前观察到见闻觉知的我,以及处处作主的我,都是从这个第八识自心如来所出生的。既然见闻觉知和作主的我,是从第八识所出生的,这个觉知的我、作主的我当然是第八识的一部份嘛!可是当我正在贪瞋的时候,第八识的祂却又不起贪瞋。这样探究下来,到底我们八识心王整体是有贪瞋?还是无贪瞋?结果是:非无贪瞋、非有贪瞋! admin

2020-06-08

  然众生因贪五欲,造作恶业,便以如来藏中所藏恶业种而堕三涂;若贪后生善妙五欲,造作善业,便以如来藏中所藏善业种而升六欲天,皆因贪于五尘,故有尘劳流转;若是佛子求名求权,造诸谤佛、谤经、谤弘如实法者;以瞋恼心故,故意断章取义、断句取义、颠倒他人所说法义,诬责于人者,必将以其如来藏中所藏恶业种而入地狱,受长劫之内相分尤重纯苦,呼天抢地,求出无期;岂仅尘劳 admin

2020-06-08

  《佛教之危机》诸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种子种了下去以后,它就会自动生芽?为什么它就会自动成长?就会自动开花结果?为什么果实自动会熟?这些都是因为共业有情众生的真心中,同有这个种子——功能差别,这个种子,会感应而生出了无情生的植物,也会感应而使得无情生有这一些运作,所以它就会变成那样。如果那一些植物与果实,不按照这一个规则运作,世界就没有办法 admin

2020-06-08

  --------《心经密意》第一章第三节另外一个部份就是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和一念无明有什么不同?一念无明的现行,会使得众生轮回三界生死。无始无明的存在,并不妨碍众生出离三界,所以阿罗汉把一念无明的现行断尽了以后,就出离三界的分段生死了,可是他的无始无明却仍然还没有打破,更不要说断尽了;但是他却照样能够出离分段生死—不再受生于三界中轮回生死。无始无明是 admin

2020-06-08

  (《六门教授习定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外心散乱?也检视一下自己,会不会有这样的状况?外散乱,就是我们的心受到外五尘或者依着五欲相应而起的心行;也就是我们被色、声、香、味、触所扰动,对外尘的五欲起了觉观、欲心。佛陀曾经对弟子们一再的告诫:五欲它会破坏种种修行上的事情,所以佛说这五欲就像五支箭;对于五欲的比喻也有许多,例如说贪着五欲,就好像用火 admin

2020-06-08

  念头(没有语言文字的妄念)为什么会出现?其实是由意根的攀缘执着而出现的;意根——末那识——无始以来就具有的遍计所执性,祂从无始以来就不断地在执取一切法;这个不断在执取的,就是你自己。我们且先不说这个不断在执取的你,先来说一说大家所知道的自我——意识;大家都没有真的认识意识,老以为意识就是自己;所以往往以这个能知能觉的见 admin

2020-06-08

  那,什么叫做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想要证得解脱果的话,应该要作什么呢?要断我见啊!断我见是第一步。我见断了以后,修所断的烦恼也要把它断掉,就是把我执断掉。所以我见的断除和我执的断除,都完成了,那就是解脱果的所作已办。在三乘共通的解脱道上的修行,对于我见有没有断除,一定要去详实的观察;对于我执有没有断除,也要去详实的观察。你必须去观察:五阴虚妄,十八界 admin

2020-06-08

  欲界天的甘露,是欲界天人的日常食物,没什么稀奇之处;好比人间的牛奶炼制成生酥、熟酥,再炼制成醍醐一样。如果说醍醐是人间之至味,那么甘露就是欲界天人饮食中最好的食物。这个甘露,它是欲界天的有为法。佛菩萨既然了知欲界的甘露的本质,当然也就不会鼓励大家去求甘露、吃甘露、修那些求降甘露的法门,更不会告诉你「求得甘露就是有佛法证量」,更不会告诉你「吃了甘露就 admin

2020-06-08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6集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什么意思?>正伟法师「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佛说不增不减经》--------平实导师《生命实相之辨正》在学习菩萨戒的受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菩萨。菩萨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就是看到别人有苦难,然后自己能够无怨 admin

2020-06-08

  很多刚学佛的人常常会问人说:什么叫做‘般若’?后来有人说:不!这不念‘班若’,要读作‘钵惹’。般若从字义的表相来解释,通常说它叫做智慧;可是,如果一定要把它翻成智慧两字的话,也有问题啊!因为智慧有很多种啊!那你们佛法中讲的智慧,究竟是什么智慧呢?插花有插花的智慧,书法有书法的智慧,音乐有音乐的智慧,农穑有农穑的智慧,&h admin

2020-06-08

  法无碍的修学之后,你还要知道这些总持里面所有的意义是什么?它的真实的内容是什么?如实的证解,如实的了知,这样就是义无碍了。因为法无碍、义无碍,所以你已经了知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法;可是你想要能够宣说所知道的这一切法之前,必须要词无碍——你能够用很多的方便善巧与名相及修辞,具足显示出这些法以及法的正义,这样就是词无碍。《大乘无我观》 admin

2020-06-08

  什么呢?因为,这个法本身殊胜,这个法本身能生的福不可限量;那你既然要去实证祂,自己本身怎么能够是两手空空而没有资粮呢?所以,你一定要修集具备一定的福德资粮。那么要修集哪些福德资粮呢?这个福德资粮修集的前提,我们要先跟大家解说的,就是善根的修集。也就是说,你要具备实证般若的福德资粮的前提的第一个,首要就是善根的修集。那善根之首就是什么?就是信根。这 admin

2020-06-08

  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说,什么叫作实相忏悔?简单的说,实相忏悔就是一个真实证悟法界实相心的人,他亲证了法界实相心而得到真实的转依;因为他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以后,得以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进而可以转依于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法性,这样忏悔而实践实相忏悔。但是,这样的忏悔,必须是要已经证悟明心的菩萨,他才可以有能力这样如实修习这个实相忏悔法。如果是还没有证 admin

2020-06-0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155   156   下一页»   共3116条/15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