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如果顿悟与渐悟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说法?后学告诉你:从来只有顿悟与渐修,没有所谓的“顿悟与渐悟”。或许有人会继续提出质疑:“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从来只有顿悟与渐修,没有所谓的顿悟与渐悟?”既然是这样子,后学就举经典与禅宗证悟祖师为例来说明。首先,以经典为例来说明。大家都知道,菩萨有五十二个阶位,那 三摩地

2018-07-19

而导师的《公案拈提》中有开有遮,所以未悟的众生是看不到「镜头」,也就是说未悟的人看不出来哪边是密意,哪边不是密意!那已悟的菩萨不应该把「镜头」(也就是关键处)指出来或者随意分享给众生看,不然就犯了重罪!平实导师说:【就像有人读我的《公案拈提》,说:「老师!您都明讲了,为什么不许我们讲?正是一样的道理嘛!因为你悟了,所以它变成明讲;可是对于还没有悟的人 三摩地

2018-07-19

”】白话翻译如下:迦叶菩萨向世尊请问说:“世尊!佛性是这么微细,所以很难了知,为什么世尊竟说肉眼能看得见佛性呢?”佛回答说:“迦叶善男子!这好像是非想非非想天的实际境界,也不是二乘圣人声闻缘觉所能够知道,但因为二乘圣者相信契经中佛所说的缘故,才能够了知确实有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在这段中,佛陀告诉迦叶菩萨,佛性很微细而难以 三摩地

2018-07-19

「当我被人家这么一拶时,根本就没有一个见处,讲不出什么东西来,都是被解脱坑埋却,误以为那样就是证解脱了。我就像这样子行脚,满肚子里学的都是禅与道;如果是从佛法上面来看,就说有禅也有道;如果从世间法上来看,可就什么受用都没有。」就是说,遇到了世间法时还是世间法,所学的禅道可都派不上用场。他刚开始参访过一些禅师而没有入处,「后来又回到白云山五祖老师那里 三摩地

2018-07-19

现代的研究,变成是在文字上努力去思惟整理;但古时候这个研与究的意思并不一样,研就是不断地把它弄得很详细;究是探讨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要探讨到最究竟的地步。所以“极意研寻”就表示他非常努力、非常细心地探讨佛法的大意。但是因缘不具足,所以“初无解悟”。这个“初”不是说刚开始,而是说打从一开始一直到现在;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一 三摩地

2018-07-19

』为什么然灯佛这样说呢?因为如来的意思,就是诸法都如的道理。如果有人说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啊!真实、没有法,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有为法之行善、供养、等,皆属修道与成佛应有的福德资粮;纵然有了大福德,也不足以进入修道位而被受记;一定得要由于见道而灭掉四相,才能被佛受记将来成佛。”所以,以前释迦佛以金币买了非常殊胜的莲华来供佛,遇 三摩地

2018-07-19

」】讲记:「须菩提啊!你的意下如何呢?如来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说:「如果我真的了解佛陀所说的真实义理,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某个法可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亦没有哪个一定的法是如来可以解说的。为何这么说呢?如来所说的法,全都不可执取、不可明说,不是法、也不是非法。为何如此呢?因为一切贤圣全都是由于同一个真实无为的法而有三乘的差别 三摩地

2018-07-19

时圆悟移住金山,大慧至金山且过,极口骂圆悟云:“这老畜生!是什么心行?却令我从虏而去!”骂之不已。时知事头首,白圆悟云:“杲兄在下面骂和尚,和尚也须作个行遣。”圆悟遂削一条竹篦,集知事头首,请大慧来。大慧至,圆悟云:“我教你去外国流通一支佛法,有甚不得处?却只管骂我?你肚里少我五百个活马骝在。”妙喜一闻此语,许多恶发当 三摩地

2018-07-19

回想我永嘉玄觉自己的修行路,一世又一世不断的生生死死轮回不已,悠悠忽忽的头出头没已不知有几多回了,连片刻一时都不曾止息过!一直到顿悟如来藏而体认祂的本来无生以后,对于世间的光荣与屈辱又有什么值得忧喜与挂碍的呢?这样证悟无生而转依了如来藏以后,不管是踏入深山峻谷之中,或者是住在罕无人迹的幽静野地,或于参天挺拔的松荫底下修行度日;随缘放旷悠闲恬适而轻松 三摩地

2018-07-19

释圣严说第六意识可以投胎、住胎而出生来世的五阴,当业种实现业果而使第六识投胎到后世之后,业种便应该消失或被弃置于前世,如何使后世的意识可以再由业种而现行呢?此世意识又该依什么而存在呢?因此释圣严将属于五阴中识阴所含摄的意识当作真我,即是落入前五见处的常见外道中。如此忽而以意识的「无明」状态作为识的根本,可以含藏业种(一切业的种子);忽而以「业种」作 三摩地

2018-07-19

讲记:第一节讲:现代“禅师”所传的默照禅是什么?因为有些禅师正在传默照禅。我们的话头禅、公案禅,他们没有办法修成,更没有能力弘传,所以就换个名堂,自称为默照禅。那他们的默照禅跟古时候天童宏智正觉禅师所传的默照禅一样或不一样呢?我们今天要来做个比较,究竟现代“禅师”们在人间所传的默照禅是怎么样说的?现代人间佛教中,不论是在台湾或是 三摩地

2018-07-19

可是听到这样的自我介绍,道翘法师眉毛抬都不抬一下,继续问:“不知太守要寻的什么人?”闾太守拱拱手:“请问贵寺可有一位丰干禅师?”这会儿,道翘法师的眉毛抽动了一下。“寺里是有一位丰干禅师,但是此刻云游四方去了。”闾太守连忙再拱拱手,紧追着问:“那么,寒山、拾得在吗?”现在,道翘法师张大了嘴,眼睛睁得老大老大,失去 三摩地

2018-07-19

几天后,张佑军接到了一位自称是心灵法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她问我想不想加入心灵法门,还有没有什么疑问。”一周后,张佑军正式加入“心灵法门”,“我当时以为它是正佛教的一个门派,所以决定试试看。”加入“心灵法门”后的第一站是到共修小组报道。张佑军清楚记得第一次去共修小组的情景,“大约有40个人,在组长的带领下, admin

2018-07-09

一般人大概不知道第七个心是什么,佛教经典将祂命名为末那识。在这八个心当中,负责做决定的就是末那识。譬如我们决定要睡觉、要吃饭等,都是末那识下达指令,我们很难察觉到祂的存在。第八个心叫阿赖耶识,也称为根本识或如来藏,祂是最神秘的心。因为祂像一台万能的录影机一样,巨细靡遗地记录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我们完全不知祂的存在,但祂却是每个人的生命主体。前六个心 admin

2018-06-20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那么在这一段经文,已经告诉我们的,修学佛法要到成佛需要修学什么。那我们也来解说一下这个内容,就是说佛说,想要成就佛道要“先正三业”,也就是佛道本身是清净解脱法,如果说在身口意业上面,没有先让我们正行身口意三业,不能让我们先去恶向善的话,那么想要去修成佛道,当然是距离还很远;那么想要修学佛道的首要, admin

2018-06-01

 在这样的一个三贤位的修行当中,终于能够达到初地,在地上,过初地以后,地地增上的修学,则是在同修会的增上班当中,由平实导师所亲自传授;也就是说,正觉讲堂所传授的佛陀的教法,从一位初发心的一位初级的学佛人,教导他们什么是佛法,如何实证佛法,使得初信位的菩萨有机会渐次地具足十信位;信位满足之后,进入初住位,修习大乘菩萨所应该修习的六度万行,满足到了 admin

2018-03-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