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样的话就会毁坏自己的善根;因为你对于佛所说的,应该次第修学上来,这一点你不信!你前面具足了布施的福德没有?你的菩萨戒学好没有?你忍辱修得如何?你精进了没有?你的静虑修了没有?你动中功夫修了没有?你般若的知见如何?你断我见了没有?你为什么可以不要修这些?我们就知道,如果这样想的人,就是毁坏自己的善根,把自己的信根夭折。当你觉得,开悟这件事情很重要, admin

2020-06-08

  换句话说,僧衣既不好看,也是最没价值的裹尸布缝制成的,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没有人想要偷取,所以都不必害怕被别人偷去;因为没有人想要偷,比丘们心中就对僧衣完全没有牵挂。这个僧衣,比较有福报的人,就拿到比较完整的裹尸布,缝起来就成为三条衣;因为它比较宽,只要三条缝起来就够了。如果福德比较不够的,只能捡到破破碎碎的小布条,可都要拼拼凑凑;所以有的人拼凑起 admin

2020-06-08

  世间如幻还包括什么?包括自己的五阴世间如幻:色身如幻、受想行识如幻。现在,《大乘无我观》,第一个观行就先讲到如幻观。识阴的七识心全部都是如幻的,这是说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及意根都是虚妄。换句话说:有念的觉知心固然如幻,但离念的灵知心也一样虚幻不实;六根中的五色根虚妄不实,最后的意根无色根——恒审思量的末那识——也一样虚妄不实;六识 admin

2020-06-08

  什么是如梦观呢?如梦观它的实证,它是要有前提的;也就是说,它一定是要能够发起了初禅,对初禅已经有所实证,真正有禅定的证量。因为有了禅定的证量之后,他就可以时常在定中或者梦中能够相应到过去世修行的过程,能够了知到他过去世曾经为正法的修行上面,做了哪一些丰功伟业;而且能够了知我前几世曾经在什么地方,作什么样的修行,而能够逐渐因为他的禅定证量之后,能够 admin

2020-06-08

  阿罗汉能入无余涅盘,却还不知道无余涅盘里面是什么。这是从法界实相心的证得,来反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虚妄与缘起性空,所以证得无我——证得如来藏时是无我的。可是这个时候七住菩萨证得的空性,也只是总相而已:知道我的如来藏、我的真如就是这个;去观察祂——祂果然永远都不消灭、永远都不曾暂时间断。永远不消灭、不暂断,就不可能会有生,就永 admin

2020-06-08

  什么是法无我?佛告诉我们说:「证得人无我的菩萨现观蕴处界空、无我、无我所,这叫法无我」;换句话说,法无我就是你从七住所证得的真如,反观得比二乘人所观的还要详细,你观察八识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也观察我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统统没有真实的我,也没有我所…这样如实的现观以后,于真如法性的人无我具足了知,也能于蕴处界一切法中观察 admin

2020-06-08

  法无碍的修学之后,你还要知道这些总持里面所有的意义是什么?它的真实的内容是什么?如实的证解,如实的了知,这样就是义无碍了。因为法无碍、义无碍,所以你已经了知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法;可是你想要能够宣说所知道的这一切法之前,必须要词无碍——你能够用很多的方便善巧与名相及修辞,具足显示出这些法以及法的正义,这样就是词无碍。《大乘无我观》 admin

2020-06-08

  总相智和别相智是有所差别的,总相智讲的是般若智慧的总相,别相智说的是般若智慧的别相,都是从我们的真实心——第八识——来说总相与别相;总相智和别相智有什么不同?我们以一颗水果来说明好了。譬如一颗芒果,当你看到一颗芒果的时候,知道它是芒果,但是你只是从它的表相上面去看到它,这样只知道芒果的大概,就是对于芒果的总相智。还没有看见过芒果 admin

2020-06-08

  总相智和别相智是有所差别的,总相智讲的是般若智慧的总相,别相智说的是般若智慧的别相,都是从我们的真实心——第八识——来说总相与别相;亲眼看见了芒果的人,知道芒果长什么样子,什么颜色,有多大多小;这就好象已经破初参,找到自心真如一样,能现前观察祂,这就是对于芒果的总相智。般若的证悟也是一样,当你确实找到了如来藏,能现前体验观察祂的 admin

2020-06-08

  头脑是你的五胜义根;你看见外面的影像,其实不是眼睛看见,而是胜义根看见,是你的头脑里面掌管视觉的部份出现了眼识所看见的;你闻见什么声音,不是你的耳朵闻见,而是你的头脑里面掌管听觉的部份出现了耳识所闻见的;……乃至你知道了种种的法,也是你的胜义根(头脑)专门掌管分别思惟的部份出现了意识所了知的。不知道的人,就以为见闻觉知六尘万法,都是五扶 admin

2020-06-08

  到了佛地时,为什么说这个第八识叫做常乐我净?因为烦恼障中的分段生死的烦恼现行,已经在很久以前就断尽了,早已具足二乘圣人的有余及无余涅槃;而烦恼障的有漏习气种子随眠如今也断尽了,如来藏中的种子也永远都不再变异了;所知障的无明随眠也都全部断尽,也永远不可能再受熏增进了。既然内含的种子已经永远不再变异了,所以祂叫做真常——真正的常,已经超越中道 admin

2020-06-08

  般若经里面又有什么说法呢?般若经典里又说祂叫做无心相心,祂没有众生心的心相,众生所知的心的法相是怎么样的呢?是常常会有喜欢、讨厌、追求、丢弃的心行的心啦!所以就会舍垢而取净,一向都在取舍贪厌两边;但是第八识的祂,却是从来不取不舍的,从来不管净垢的。当你正在取舍贪厌的时候,那都是你的七识心的心行。然后祂就因为你的思量作主,所以就配合你而随缘应物、而做 admin

2020-06-08

  什么叫做解脱知见知如真呢?也就是完全了知我见和我执全部断尽的内涵,这个叫做解脱知见知如真,这就是声闻的无生智。解脱知见并不是每一个阿罗汉都有的,在佛教史上很有名的周利盘特伽,他成为阿罗汉了。有人说:扫帚两个字都念不好,竟然可以成为阿罗汉,真是不简单啊!就请他来供养,供养之后,请这位圣僧开示。周利盘特伽却说:我不会开示,我请舍利弗尊者来帮你开示。也就 admin

2020-06-08

  什么要念施呢?因为念施可以让自己不断的修集福德,念施也可以让自己常常记住未来世会有许多菩萨资粮等着自己领受,就可以作为道粮及用来广利众生,所以也是福德庄严。在这一世修学佛法,不断布施种福田,死时就不必哭哭啼啼,因为死后就是开始收割福田的果实了,就以此世所种的福田为依,当然可以快快乐乐的离开此世;所以念施、行施的缘故,使人舍报时心无罣碍,绝对不耽心 admin

2020-06-08

  也许你会质问说:既然是梦中事,你管众生下地狱干什么?众生也是在梦中下地狱啊!众生固然是在世间大梦中下地狱的,但是众生受不了地狱苦的,所以要救他;十回向位的菩萨就只有这个罣碍,这时他已经有初分的道种智,初地道种智的一部分已经出现了,这时只要在佛前至心发起十无尽愿就成为初地菩萨了,这时就是真实佛子,这才算是佛的真正儿子。纵使留了满头长发,长发披肩、画了 admin

2020-06-08

  又譬如离念灵知心在二禅等至位中,常常因为忽然生起一个妄念,因此而退回初禅中;乃至在第四禅等至位中,常常因为一个妄念(根本不知这个妄念是什么意思,只是心中有一念闪过),就已经退回第三禅中,呼吸及脉搏复又生起,这就是别境心所有法的念心所。又譬如离念灵知心住于定境中时,能了知定中境界,并且不起语言文字而作分别取舍,能离语言文字而观察分别:应该转进,或者依 admin

2020-06-08

  】《(长阿含经》卷九《十上经》)语译如下:【什么是九证法呢?是说九法灭尽。若能进入初禅等至位中,则声刺的恶觉受就灭除了。进入第二禅等至位中,觉观刺就灭除了。进入第三禅等至位中,喜刺就灭除了。进入第四禅等至位中,则出入息刺就灭除了。进入空无边处等至位中,则色想刺就灭除了。进入识无边处等至位中,则空想刺就灭除了。进入无所有处等至位中,识想刺就灭除了。进 admin

2020-06-08

  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这十八界法、十二处法、五蕴的法、六入的法都是虚妄性;在小乘法中,佛所说的是十八界空相(不是空性),为什么讲空相?因为这十八界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它不是永恒不坏之法,所以叫做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无常所以是空,无常、、空所以是无我,因为它只有一生就坏掉了。十八界当中只有一个意根是可以去到未来世的,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 admin

2020-06-08

  这是传什么法?是青莲花吗?当然不是!是传你这个实相妙心的法。这个实相心叫做涅槃妙心,把这个法付嘱给大迦叶,这是娑婆世界的第一则禅宗公案。以后祖师就这样代代相传下来,传到中国以后,中国的祖师们就以此法而单独立宗,成为禅宗;所以中国禅宗的禅,后来就以此而称为祖师禅,因为是经由祖师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心经密意》 admin

2020-06-08

  法无碍的修学之后,你还要知道这些总持里面所有的意义是什么?它的真实的内容是什么?如实的证解,如实的了知,这样就是义无碍了。因为法无碍、义无碍,所以你已经了知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法。《大乘无我观》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