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破外道的时候以宗因喻等方法来破他:你这个法不对!再举出为什么不对的原因,然后以比喻来证明他不对,然后再以宗因喻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法正确,最后作结论:先说自己的某一种法正确(宗),是什么原因而说是对的(因)?然后再作譬喻举例及解释:为什么是对的。最后作总结。《大乘无我观》 | admin 2020-06-08 |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圆敎天台宗对如何是佛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天台宗对于佛有六即佛的说法。所谓的六即佛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以及究竟即佛。在说明理即佛之前,我们先来说明什么叫作名字即佛。譬如当大家开始学习佛法,善知识告诉我们,说我们每个人身中都有真如,也有佛性,所以在理上来说,我们跟佛是一样的。当我们听说自己身中也有未来的成 | admin 2020-06-08 |
|
那什么叫作异生性?就是在行菩萨道中,在初地之前仍有可能造下谤佛、谤法、谤贤圣的机会,导致人身不保而下堕三恶道受苦,这种能够让菩萨因为诽谤三宝导致人身不保、未来要下堕三恶道的体性,就叫作异生性。由于菩萨的异生性深且广,所以才要将近一大阿僧只劫才能消除,一直要到初地以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这与二乘人于见道成就初果就没有异生性截然不同。所以菩萨异生性深且广 | admin 2020-06-08 |
|
因为阿赖耶识又称执受识,能执持业种、执受根身,具有结生相续的功能;也正因为阿赖耶识能无私无我执持业种不失,所以我们无始以来所造的烦恼习、无明痴,也是依止于阿赖耶识的执持不失,一世又一世的轮转,这就是为什么会说菩萨畏因的真实道理所在。明心见道后才知道不是大事已办,而是真实认知这时才是修行的开始。换言之,想要成就二乘解脱果,烦恼障一定要断,成就阿罗汉及 | admin 2020-06-08 |
|
这五利使中最根本的一个结使就是我见、身见,把苦乐舍受当中一直存在而与苦乐舍受相应的觉知心认定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就是恶见五利使中的我见、身见就是这个;再由我见而引生了其它的四种恶见,使众生难以断除我执,也不知道什么是我执。而众生把觉知心自己当作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借着觉知心去认定觉知心背后处处作主的末那是真实不坏,而时时想要把握自己、自己作主,这就 | admin 2020-06-08 |
|
那什么是(声闻菩提所说的)我见?什么又是我执呢?从字面上来看,我见就是认取三界的五阴或四阴,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色界的有情有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五阴;无色界的有情没有色身,所以没有色阴,但是还有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四阴。我见就是去认取这三界当中的五阴或四阴之中,有一个常恒不坏的我这样的见解。我执如果加以细分的话, | admin 2020-06-08 |
|
但南老师为什么会那样解释呢?都是因为他误会了这个「想」字。「想」在《阿含经》中有讲过,佛特别说明「想亦是知」;换句话说,除了语言文字的思想是想阴以外,当你有觉有知的当下,那也是想阴。佛说的无想定,是得第四禅以后的事;不懂涅盘的外道以为说,四禅过后把自己的觉知心灭掉就是住于涅盘了,所以他们在四禅中把觉知心的自己灭掉;但又恐怕落入断灭空中,所以不想把色 | admin 2020-06-08 |
|
为什么?因为你自己根本就不想入了,因为这三昧太妙了,直修下去,必定可以成佛。--------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 | admin 2020-06-08 |
|
十回向位又叫做十金刚,为什么叫做十金刚?因为十回向位的一切行,统统都是金刚行。单说初回向位就够了,你将来能不能进入初地?就看初回向位的行为就够了;初回向位的行门做得到的话,下去九个回向位就能做得到。初回向位叫做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你所有的身、口、意行,统统是为了救护众生:使你所救的众生可以离开众生相。那么众生相是什么?众生相就是五蕴相,就是我 | admin 2020-06-08 |
|
这就是说你要有智慧去观察:什么人是习种性人?什么人离开习种性而进入性种性了?但是一般人不了解,就说:开悟了,当然就是圣人嘛!这是从外道的境界上来讲:明心的人就是圣人。从一般佛门中的凡夫来讲,明心的人也当然是圣人;但是在大乘别教里面来说,明心以后仍然还是凡夫,叫做内凡位中的贤人,还不是圣人,因为仍只是三贤位的贤人,还没有进到初地圣位。如果这样观察之后 | admin 2020-06-08 |
|
佛出道的时候,施设了五蕴和十八界,来跟众生说明,让众生了知五蕴和十八界虚妄;与佛有缘的众生,听闻佛的开示以后,知道什么是五蕴,知道五蕴的内涵是什么;然后又知道什么是十八界,知道十八界中一一界的内涵。佛这样的跟众生开示:五蕴就是众生我,十八界就是众生我。这个众生我的自我为什么是虚妄的?详细的为众生开示,使闻者可以断除我见,再进断我执。我见断了以后,就 | admin 2020-06-08 |
|
】《(长阿含经》卷九《十上经》)语译如下:【什么是九证法呢?是说九法灭尽。若能进入初禅等至位中,则声刺的恶觉受就灭除了。进入第二禅等至位中,觉观刺就灭除了。进入第三禅等至位中,喜刺就灭除了。进入第四禅等至位中,则出入息刺就灭除了。进入空无边处等至位中,则色想刺就灭除了。进入识无边处等至位中,则空想刺就灭除了。进入无所有处等至位中,识想刺就灭除了。进 | admin 2020-06-08 |
|
首先我们来说明什么叫作悔。悔就是恶作的意思,恶作的恶字是厌恶的意思,也就是说,厌恶自己往昔所做的事就叫作恶作;由此而生起懊恼自责之心,就称之为后悔,简称为悔。由此可见,悔是恶作之果,而恶作是悔之原因。一切有情众生由于无量劫来所熏所习之不同,导致根性千差万别,当然对于六尘的领受和执着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在应对万缘的时候,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迥然不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什么叫作小随烦恼呢?所谓小随烦恼是说,其发生作用范围最小,而行相粗勐,于不善心中各别生起者,称为小随烦恼。小随烦恼有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和害等总共十种。中随烦恼则有无惭、无愧等两种;其发生作用范围较小随烦恼为宽,较大随烦恼为窄,具有自类俱起及遍不善性等两种意思,所以叫作中随烦恼。基本上无惭是偏重对自己而言,无愧则是侧重对他人而言。 | admin 2020-06-08 |
|
为什么叫作根本慢呢?意思是说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这种慢心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也就是因为有我而生起慢心。譬如小朋友常常这样子,其实他还很小,但是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的时候,他就会比较高下,觉得自己比别人高超,因为有我而觉得自己了不起。也就是说,因为我的存在就觉得很喜欢,这就是我慢。凡是基于自我的存在而生起的慢,都属于我慢所含摄。我慢也正是慧解脱和俱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什么叫作无为法呢?所谓无为法是指离开因缘造作之法。譬如三乘菩提的行门与果证,就是属于无为法。行者如果能够现前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一一如实现观而没有遗漏,就能够了知有念灵知心与离念灵知心都是虚妄,都是必须藉缘才能生起之法;也能够了知处处作主之心就是意根末那识,意根同时也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源;能够这样一一现观而了知十八界法都是虚妄,没有一法有其自体 | admin 2020-06-08 |
|
什么是有过失的慢?譬如说,前面那个慢是没有过失的,因为他确实胜过别人,所以认为说:我胜过他。虽然是慢心,但却是合乎事实的慢心,所以是没有过失的慢。过慢是有过失的慢,譬如他明明没有胜过别人,却颠倒事实而开口说:我胜过他。其实他与对方是一样的强壮,却说我胜过你。或夸口说:他一定赢不了我。这就是有过失的慢心。又譬如说,财富跟人家一样多,或者证得的法跟人家 | admin 2020-06-08 |
|
什么叫做诸行无常?《解深密经》云: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就是在讲我们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种种万法都是借着种种因缘直接、间接或辗转而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阴界入诸法没有一法是可以独立出生的,都是相互依存才能出生及建立,因此若缺一缘,是法不得出生及建立,故万法无一不是依缘起 | admin 2020-06-08 |
|
143,c4-5)什么是十习因?一、淫习交接:此淫习乃是发于互相研磨,而研磨不休息,因此便生大猛火,暖热相现前,故众生彼此之间淫习相然,故招感地狱中便有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观此行淫是欲火,会焚烧修道成就的功德;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淫欲,心必远离,观此淫欲犹如火坑一般。此为贪着及广修双身法的西藏密宗师徒,应该特别警惕的,因为藏密无上瑜伽双身法的三昧 | admin 2020-06-08 |
|
三三昧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在《长阿含经》卷10中的开示: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虽然有无量的百千三昧,但是三三昧是趣向涅槃解脱,这里面三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因此佛世尊特别要把它标示出来,而施设这个三三昧,目的是让修学者容易掌握重点。以上我们大致了解三三昧的定义跟目的之后,我们先来看二乘法中的三三昧:第一个就是二乘法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