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我们刚刚提到往生极乐世界,在经典当中略分为九品往生,那极乐世界的九品内涵到底是什么?一个已经进入体究念佛的念佛人,若是往生极乐世界,他会在九品中的哪一个层次呢?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内容!在经典中对于九品往生的内容,有说明得比较清楚的乃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其他的经典,也有大略的提到。我们后面的课程也将会对于九品的内容来概略的说明,并且也针对一 admin

2020-07-06

  这个鳖被放生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天的夜里,这只鳖——乌龟类的鳖来咬这个菩萨家里的门,这个门就发出奇怪的声音,菩萨就派人去查看,结果发现这个鳖在咬门;菩萨出来看的时候,鳖就跟他讲:我因为受了你的大恩大德,得以保全我的身命,现在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因为我是住在水中的一个众生,我知道这个水的起落,知道最近会有大洪水要来,一定会造成重大的灾害,希 admin

2020-07-06

  求生极乐三辈九品当中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是今天要开始说明的课程,我们将用几堂课的时间来说明当中的内涵。课程的进度乃是从极乐世界九品往生中的上品上生开始做一个大略的说明,我们是以《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为主要经典依据,来说明这九品之中应该有的基本知见,这个部分大家除了参考同修会所发行的《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之外,也同时参考正智出版社由萧平实导师所著的《禅 admin

2020-07-06

  举例来说明一下,首先现见这个世间的人们,是有贫有富的,那么老天爷是凭什么而来分配财物的呢?假如说纯粹是个人的喜好,那么显然这个老天爷就不是公平的,那就不值得世人尊重。其次,若是说,就因为某甲常常在祭拜老天爷,所以所得的财富就比较多,那么我们也看到,也大有人一向不祭拜老天爷,或者是一生下来,从来还不知道有个老天爷,但一样也不乏有着世间的财富。其三,若 admin

2020-07-06

  那为什么又说世尊是怜悯众生的缘故,才接受众生的供养呢?首先我们来思维一件世间法,为人的父母者,总是爱护自己的子女,所以当子女有所需求,向父母提出请求,父母通常在合理、或是能力许可的状况之下,一定是会尽力地来帮忙的;甚至于有时候,子女没有向父母提出请求,父母知道子女需要帮忙的时候,也会主动来帮忙。然而一般的情况是,子女的需求若是不合理,甚至是不合法的 admin

2020-07-06

  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善解义趣!他善解,非恶解,也不是错解!所以说,上品中生条件的五个资格的第一个,就是要能够善解义趣,他不是错解,不是谬解,而且他要了解第一义真实理趣的旨趣,而不是六识论的那些——否定了如来藏的这些,而是要以八识论的旨趣为主要的经典依据。所以说这个部分,他第一个条件是善解义趣!第二个条件是什么呢?他要对于第一义心他不惊 admin

2020-07-06

  什么叫作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呢?那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个是很多人都在说的一个经常在流传的一句话。其实,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未必是学佛,当然你学佛的话,必须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那什么才是真正学佛人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我们后面再来作说明。也就是说,其实学佛人必须要认知,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而不是像一般的人只是 admin

2020-07-06

  什么是佛道?佛道,顾名思义就是佛讲的道。那么佛讲了什么道呢?就是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但是解脱道函盖在佛菩提道里面,它只是佛菩提道里面一小部分;所以总括来说,佛讲的道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既然有道,那么就一定有法,道只是一个总称,那里面有许多应该修学的法。而且,不同的道,所应该修学的法,也就有种种不同了。譬如声闻道就是要修四圣谛、八正道,缘觉 admin

2020-07-06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一个题目,有人问到:学佛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呢?因为有些人他们认为只要不受戒,如果不小心犯了戒或造了恶事,或许就没有罪,也可能就没有报应,这样对吗?很明显的,这是不对的!因为不受戒的人,不小心犯戒或造了恶事,虽然没有戒罪,但仍然有性罪,因为还有因果律存在啊!而且一定有因果律存在。譬如说:一位没有驾照,不清楚交通法规 admin

2020-07-06

譬如凡夫,以欲界来说,人类平时的意根所默容的,全都是欲界中的世间法,然而凡夫位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一点,因为连意根是什么都没听过,更不知意根何在,都只知道大家有一个心,叫作觉知心;可是不因为他们不了解意根,就使他们没有意根,而他们的意根仍然默容著人间种种诸法。这只是在表层上面依平时状况所说,如果要讲稍微深一点点,有不少的凡夫修行人往往梦见过去世,生在天 admin

2020-07-03

  略释此段论文如下:“问:于前面〈本地分〉中说阿赖耶识是各类种子之所依,但是却未广泛的分别说有‘三界有’之因缘义理;是何缘故而不说?是何道理而知道一定会有‘三界有’出生的广大分别之义理?又是根据什么而说应该知晓阿赖耶识实有的内涵?答:由于这个种子依阿赖耶识心体而存在之义理所建立之种智内容,是佛世尊最深密意之授记的缘故而于前阶 admin

2020-07-02

  解脱道的行者们想要实证无我,断除一念无明,主要的就是断除身见、我见、我执,即从观五蕴皆空断除轮回生死的根本;可是他们却仍然不知道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也就是不知道什么是真如与佛性,二乘圣人的解脱即是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声闻、缘觉人在修除我执后,即对世间之法亦无贪恋,不愿在三界之中继续受生,舍报之时做主思量的意根自愿消灭,意识就不会再度升 admin

2020-06-26

  如果说书本里面,作者并没有什么想要再重复说明或提示的,至少也把这一本书的缘起说明一下,这一类文字便叫作序文。那么,这部经是大乘佛法中很重要的一部经,当然一定也要说明它的缘起,所以结集这部经的时候,就有一些前提必须要记录下来,把前提记录下来就成为〈序品〉。〈序品〉第一,“第一”是表示说,它是这部经典区分成几个篇章里面的第一个部分。那么,因为 admin

2020-06-20

  什么呢?是因为佛陀知道我们这些人心中乐于声闻缘觉小法,就以种种方便力,随著我们心中的喜乐而为我们次第来演说,可是我们终究不知道自己本来就真是佛陀的儿子。到了今天佛陀您演说《法华经》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世尊您在佛法中的智慧,以及在诸佛所知所见上的智慧,对我们一点点都没有吝惜,都愿意全部交给我们,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我们这些大阿罗汉们,从过去劫以来本来就 admin

2020-06-20

  这一段经文先谈到怎么样跟众生亲近,与众生亲近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佛陀告诉文师殊利菩萨说:“凡是为人演述《妙法莲华经》的菩萨,不应该于女人身上生起欲想之相而为女人演说妙法。”也就是说,为人演述《法华经》的菩萨,若是为女人说法时,不看她是女人,只看她是如来藏。就只看她是菩萨,不看是女人。我们在早期也是这样,不管是哪一位女众,只要悟了我就称她为师 admin

2020-06-20

  可是你接触到正觉的法以后渐渐才信受,渐渐知道佛法的实证是该从哪里下手,然后终于也了解成佛之道的次第与内涵是什么。可是回想一下,刚接触到正觉的妙法,那时有一开始就信受吗?十个人倒有八个人一开始是抗拒的:“这正觉讲的都跟人家不一样,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而且,问来问去,诸方道场都说:“正觉所证的如来藏不是正法,人家开悟都是证得离念灵知等 admin

2020-06-20

  那么世间人会觉得很奇特:“怎么有人可以这样子?”过了一年以后他出定了,就可以宣称他是阿罗汉或是什么天神,会有很多人信受的啊!然而他并不知道这种境界还不够高,因为还有比他更高的禅定境界,那就是四空定。而他对色界境界─也就是色界有─对他的色界五蕴还有所执著,所以舍不掉;但人家可以舍掉,就转生到无色界天去。无色界天中没有天的境界,因为他们都没有 admin

2020-06-20

  ”】讲记:首先来看空义,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空,有两个道理:一个是空性,一个是空相。空性,讲的就是不空的如来藏,因为这个空确实有真实性,不是缘起性空,所以称为不空如来藏;缘起性空是没有真实性的,可是如来藏这个空,有真实性,所以不能说祂是缘起性空的空无。另外一个空是指空相,蕴处界等法都是其性无常故空,无常空就一定有生住异灭的法相存在;既然有生住 admin

2020-06-16

  可是,他们有没有注意到,观世音菩萨不是也现在家相吗?如果以声闻心态的标准来看,根本不能礼拜观世音菩萨的,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是继续礼拜观世音菩萨呢?这不是很矛盾吗?由此可知,所谓的出家人,并不是以出家表相来认定的,而是以他有没有法可证,他有没有实证三乘菩提的解脱智慧及般若智慧,乃至道种智、一切种智来认定的;如果他没有实证三乘菩提之任何一种菩提及智慧,虽 admin

2020-06-16

  什么要区分五阴需要用禅定的方法呢?因为其实如果没有用禅定的方法,其实是没有办法让人清楚地区分色法跟心法的。那我们可以看到在《阿含经》里面有非常多的地方,就在讨论死亡跟灭尽定、跟非想非非想定中间的差别,为什么要讨论这个差别呢?其实就是在区分色法跟心法,因为色法跟心法经常是混淆在一起的,是混合在一起的,只有在最接近死亡的状态之下,色法跟心法才能够作最 admin

2020-06-12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155   156   下一页»   共3116条/15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