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如果你曾在梦中梦见往世的事情而知道我是你的什么人,你也不必告诉我。特别是在配偶的欲贪上面,过去世的极亲爱配偶若是遇见了,是很难控制的。除非过去世是怨偶,如果往世很恩爱,这一世就很难控制。而这种事情与对方是否漂亮英俊无关,一旦遇见了,往往就没办法控制。然而你既然明心了,得要有智慧当机立断,要在第二剎那就断除;如果你再犹豫一下,再过个三秒、四秒, | admin 2020-07-15 |
|
已然如此,若还有人质疑正觉教团要人出钱卖命时,不如先来看看正觉义工都作了些什么:1、长期发放破密文宣,令大众警觉密教之危害,免造男女双修恶业而下地狱。2、无分寒暑摆设书摊发放佛法结缘书,令众生屏弃外道恶见,免于下堕三涂。3、每年举办寒冬送暖活动,透过各区里长实施社会贫困救济。4、每年发放清寒品性优良学生奖助学金,鼓励品性优良之清寒学生。5、打扫清洁讲堂 | admin 2020-07-12 |
|
宗杲说:“当年您是当着众人的面问五祖的,有什么不能说呢?”克勤答道:“法演说:‘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树倒藤枯时如何’,法演说‘相随来也。’”宗杲听到这里,大悟,说:“我会也“。经过克勤多次的精心指导和启迪,宗杲终于开悟。克勤觉得宗杲对公案可能参不透,又著《临济正宗记》送给他,让他掌 | admin 2020-07-06 |
|
”第二天,给孝宗皇帝和张浚写了信,应侍僧了贤之请,书遗偈云:“生也只恁么,死也只恁么,有偈与无偈,是什么热大?”享年75岁。孝宗皇帝闻讯,叹息不已,赐谥“普觉”,塔名“宝光”。少师保信军节度使充醴泉观察使魏国公张浚为其书写《塔铭》。《塔铭》称师如:“苏(秦)张(仪)之雄辩,孙(子)吴(起)之用兵。”“ | admin 2020-07-06 |
|
那什么叫作漏尽通呢?漏尽通就是对于烦恼漏尽能够通达,所以他能够把烦恼的现行可以把它去除掉,所以叫作漏尽通。那其他的五通它都属于世间的境界。譬如说天眼通,他能够看到诸天,那就根据他的禅定力,他能够看到不同天的境界,那叫作天眼通;那天耳通就是以此类推。这些神通的境界,对于佛法来说并不是我们佛弟子所要追求的;因为五神通对我们佛弟子来说,它只是世俗相应的事 | admin 2020-07-06 |
|
那么在这个里面,他到底有了什么样的境界跟体悟呢?慧远大师说他三见圣相,三见圣相意思就是,他有三次得以面见阿弥陀佛。但是慧远大师他本身的修为深厚,他深深觉得见了这个佛固然是好相,但他不愿意依此而来炫耀,所以他始终没有说——沉厚不言。他有一次跟旁边的人讲说,即便我虽然有见到了阿弥陀佛这样的这个好相,但是我宁可到我死的时候,到我要往生的时候才告 | admin 2020-07-06 |
|
到了第七天早上小沙弥回到寺院,阿罗汉看到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小沙弥会活着回来,因此入定观察小沙弥得以不死的原因,观察的结果,确定了小沙弥弟子,先前没有多余的福德可以延寿,由于心生慈悲的缘故,拯救了许多蚂蚁众生的性命,得以七日不死,并获得长寿的果报。从上面佛典故事说明,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救护众生可以让短命者延长寿命。然而如何救护众生这件事,有必要 | admin 2020-07-06 |
|
不管是上根的人念佛,也有大的成就;中根乃至钝根的人,也都能有所成就;甚至我们说许多,在这个现世上面看起来,似乎是带有许多业报罪行的众生,也都有机会——只要他遵循佛的教导,他也有机会往生极乐净土,这中间的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看起来,似乎所有的因缘关系,都错综复杂,难道只有念佛这个法门是这么确定吗?有一个例子就是说,譬如一颗沙子,我们如果把 | admin 2020-07-06 |
|
波斯匿王一看受赏回来的内官竟然是另外一个人,心中深感奇怪困惑,就把那位说是依靠国王才能够存活的人找来,问他说:我叫你把酒送给夫人,你为什么没有去呢?这个人回答说:我才刚一走出大王的门,鼻子就突然流出血来不能止住,所以实在无法堪任国王您交代的任务,只好央求另外一个人帮我拿着大王所喝剩的酒去送给夫人了。说到因果二字,这当然是唯诸佛才能够究竟了知的,以前 | admin 2020-07-06 |
|
另外一位比丘看到这种状况,就向佛禀告说:佛陀你讲的这个此岸、彼岸,江中沉没;如何是在岸上为人所捉,如何是在岸上被非人所限制;有时候说在江水上、江中原地的打滚,或者是说在江中会腐败,这个是什么道理?希望佛陀你能够详细地来开示。佛陀就很详细地说:这个此岸的意思就是我们执著这个五蕴身——五蕴十八界这个虚妄的我;这个邪见把它当成真实,然后为这个五 | admin 2020-07-06 |
|
波斯匿王听到这两位内官的诤论之后,也许心中就想着,正好可以借这个因缘让众生进一步了解与信受因果的道理,当然就得要施设一些方便,才可以让众生可以观察到因果的关系啊!要用什么方便呢?世间法上不是有一句话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要依于世间人的所依、所信,用这样来引导众生契入真理。所以,众生依于王,依于官,依于钱,依于势,而存而长 | admin 2020-07-06 |
|
我们接下来看后面是什么。后面的经文是说:【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这里有提到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也就是说这一个要上品求生极乐世界的菩萨,一个能够上品中生的菩萨,他在娑婆世界舍寿之前,他一定要多闻熏习第一义谛的知见,才会有因宿习来普闻众声。就是说你到了极 | admin 2020-07-06 |
|
为什么?因为佛在《杂阿含经》卷四十六中已经开示: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辄死,终归穷尽,无有一‘生而不死者’。(《杂阿含经》卷四十六)佛陀开示:只要有五阴身的出生,包括了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天神等等,未来就会死,没有一个可以不死的。所以说,只要有生,未来一定会死,没有不死的,只是时间长与短而已。譬如世间人,如果不中夭的话,最多是百 | admin 2020-07-06 |
|
这个时候应该要将佛号舍去,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们来说明一下:例如我们念阿弥陀佛四字洪名,您的心如果够细的话,您会发觉每一个字就是一个妄念,每一个声音就是一个妄念,而同时你在忆佛想佛的时候,其实这个忆佛的念是清净的。而当你进步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你会发现心中出现的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一直在那里轮转,你就会觉得这四个妄念一直轮转不停。当你达到心念心忆的时候你 | admin 2020-07-06 |
|
这个国王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所作的这些行为,跟禽兽没有什么两样,就赶快带着弟弟离开这个国家。这个公主,因为这兄弟两人拒婚离去,心里就怨恨不已,登上王宫的瞭望台,看到兄弟两人离开,就发了一个毒誓——虽然我现在奈何不了你,但是我来生变成妖怪、毒虫,吃你这个哥哥的心肝总可以吧!之后不断地在生死中轮回,有一世哥哥转生为猕猴,公主跟弟弟都转生为鳖, | admin 2020-07-06 |
|
现在回过头来看,须摩当时供养世尊的时候,是发什么愿?他先起的念是:持用布施,于未来世,傥得是报。所以虽然只是供养少许线缕,然而又发大愿:奉施世尊已,誓愿后成佛,过度群萌类,其数不可量。这真的是一个大愿啊!有时候甚至还说,比起一般学佛人,在受了三归依之时,随着维那唱诵四宏誓愿,但毕竟只是随口念诵而已,不如须摩供养世尊之后,心得决定所发的大愿。而且须摩 | admin 2020-07-06 |
|
至于修习禅定,不管功夫怎么作,顶多就能够修到未到地定,所以叫作事障未来;不管你禅定用功到什么程度,如果心没办法离开五欲的话,顶多就到欲界顶。想要初禅的现起,完全都是心的作用,心——那就是说要弃五盖,弃五盖就是离开欲界的贪染。五盖讲的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举、疑。这些功夫一定都要一一的落实,让我们的心真的能够厌离欲界的法,禅定才会现起。我 | admin 2020-07-06 |
|
我们要深解第一义的知见,那就是应该要去阅读大乘了义的经典,因为我们要体究念佛,就先要知道这个第一义的大概内容是什么,要知道什么叫做自性弥陀。如果要体究念佛的人,他不了解什么叫作自性弥陀相关的知见,那他就一定会着相——落入五受阴当中而不自知——他会在相里面去找自性弥陀,这样终究是找不到!因为自性弥陀又叫做真如、佛性、阿赖耶识、第八 | admin 2020-07-06 |
|
经典中开示,当行者到了极乐世界的时候,花开见佛的同时,你可以证悟无生忍,或者证悟无生法忍,那是因为弥陀世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两位大菩萨向我们加持开示到底什么是真心。佛菩萨为我们开示第一义的意旨,我们当下能够现观了解,才能够悟入无生忍。但是悟入了以后,还有许多的法要学,因为毕竟还没有成佛,虽然是不退菩萨为伴侣,但是离成佛的距离还是很远,因此在极 | admin 2020-07-06 |
|
这个部分之所困难,很多的情形是在于知见的不够,因为你不知道要往哪一个方向去走;当中有什么是不对的歧路,你也不知道;而对的路在哪个方向,你也不知道。因此,困难在这里!所以要在善知识的教导下,自己必须要具备第一义的正确知见,这样才能开始在理行上的修持。我们知道理行就是禅门里所说的参禅,即是净土宗的参禅念佛三昧究竟法门,一般来说就称为体究念佛。若能悟明心 | admin 20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