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种相似佛法,普遍为众生所接受而取代真正佛法的精深内涵的话,那么就会把正真的佛法说成是错误的;而且常会用以似是而非的道理,说只要修行够高,那么怎么做贪瞋痴的行为都不会算犯戒,而且说那是最高级的戒律。像这样的邪法来替代,才是导致佛陀快速灭亡的真正原因啊!对于这样的佛门外道或者是附佛法外道,世尊早就不止一处在经中预言:在未来世,会有四众,明为住持佛法,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唯有佛菩提道才是真实的法道,而其他的声闻、缘觉解脱道,则都不是真实的法道;佛陀终究不会只以小乘解脱道,把众生度化到无余涅槃去,来作为究竟的法道的。佛陀并且在《法华经》中明确地说:【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妙法连华经》卷三)这意思是说,佛陀曾说:可以在一世之中证得阿罗汉,入无余涅槃而得灭度,其实那并不是真实的灭度啊!只有唯一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情、想、合、离这四个状况不断地互相改变代替,以此缘故而有应受业报的有情众生,随逐于业种而不断地上升善道或下堕恶道,不断地变换而轮转不停;正由于这个原因与业种的所缘,所以三界中的众生就相续不断而不会灭绝。」 当欲界的人间有情开始能够受生时,也会因为业种的不同而产生了胎卵湿化等不同受生状况;而这四种不同受生状况的受生原因,当然不是随机受生的,而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他的宿命如何,他的业报是什么,他的因缘是怎么样,他的根器是如何,往往都是完全的掌握的;也因此,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的教化,都是会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为这个众生作最好的安排;甚至由于完全平等的关系,佛陀也不会对哪一个众生有特别的排斥,反而是每一个众生都一视同仁的,一样都会帮助他,希望他能够在学佛的道路上能够走得很顺。所以,这一 三摩地

2018-07-22

法师想到把《楞严经》背记下来,这样就不会被查收。再次启程好不容易到边境后,因旅途艰辛的奔波跋涉,疲劳至极的法师忘失了,只好返回,经历了两次挫折,般刺密谛法师的弘法之志更坚定了。最后他采用了常人难以想象方法,先将写在一种极细的白布上,把自己臂膊的肌肉割开,塞进写好的白布,然后将创口缝合,等刀口平复后,再行出国。这次般刺密谛法师成功度海来到中国广州。时 三摩地

2018-07-22

」这究竟是从现象界的五蕴诸法来说的呢?或者是从金刚心的实相境界来说的呢?大家可要先判断正确了,才不会误解世尊的语意。「须菩提啊!如来是说真实语而不是说欺诳语底人,是说实相语言而不是说虚相语言底人,是说如如语而非不如语底人。」也就是说,世尊不会诳骗众生,所说一定依据亲证而说;如来所说的法也是实相界的法,不是现象界中的生灭虚妄法;如来所说的般若真实法也 三摩地

2018-07-22

意识心随时对外境作深细的了别分析,而且醒着的时候跳来跳去,一刻都不会静下来,真的就像猴子一样;至于沙悟净呢?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好行李;因此在沿途中,他都死抱着这些行李,深怕会把它们弄丢了。沙悟净这个角色,就好像第七识的意根末那识,随时贪爱执著我自己,以及我所拥有的东西,每一刹那都死抱着,一刻都不肯放掉;那龙马又是什么角色呢?龙马的功能是一个交通工具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镜子本身却不会去抉择或者说去喜欢,它喜欢胡人还是汉人,它只是随缘而映现出它该映现的,无妨胡人之像会变动,汉人之像会变动,但是镜子本身它却从来没有变过。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公元486年十二月,河南嵩山大雪纷纷,神光和尚为了求法,冒着大风雪,终于来到了嵩山,到了达摩祖师的面前。达摩见神光静立雪中良久,开口问:你一直站在雪中,究竟有什么心愿呢?神光回 三摩地

2018-07-22

像这样子,有了中心的思想,有了目标,有了原则之后,菩萨在名利里面不会迷失自己的话,那又何必刻意去把世间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排除呢?所以,各位会经常看到,往往大菩萨们在世间里面,也一样是会展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但是这一面呢,却是跟一般的世俗人,为了名利而去追逐的状况是截然不同的。再来,我们再讲到关于所谓的男女夫妻之间的感情。菩萨如果了解到说,我们是为了要 三摩地

2018-07-22

,声闻、缘觉人在修除我执后,即对世间之法亦无贪恋,不愿在三界之中继续受生,舍报之时做主思量的意根自愿消灭,意识就不会再度升起,我即消失当下即入无余涅磐,可是他们对于无余涅磐的本际却一无所知;而大乘菩萨所证得的解脱却是首先证得无余涅磐的实际——《心经》所讲的真心,在没有进入无余涅磐境界之时,阿罗汉与菩萨的智慧境界则是完全不相同的,解脱智慧不 三摩地

2018-07-22

乃至说忉利天人他们在天上,他们实际上跟地狱暂时是没有缘分的,那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要说了那么多在地狱里面摄受众生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说那么多地狱的法呢?就是也是要让大家能够警醒:你现在虽然在三界中的果报非常殊胜,你在天上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但你幸福快乐的日子也不会永久的啊!因为三界无安,将来你还是有沦落到这种地狱的可能啊!而且就算不是如此,难道你父母、亲 三摩地

2018-07-22

那还有北俱卢洲,北俱卢洲的人,跟其他三洲不太相同;刚刚讲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还有西牛贺洲,这三洲的人都会中夭,但是北俱卢洲的人他不中夭,他的寿命就是一千岁,他是定寿;他绝对不会说活到九百九十九岁然后死了,不会!他一定会活到一千岁。北俱卢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我们来介绍北俱卢洲的部分。北俱卢洲的人,他跟其他三洲不太一样;其他三洲都有男女婚嫁,他们都会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有生必有死,有净必有染,有出生就一定有老死;如果今天我们要修行的对象,是一个本来不清净,而我们修行后才转变成清净的话,那这个东西就一定还会再次的被染坏,这是世间的一个理所当然的常法,所以这个不会是究竟之法。因此,如来下生到人间,就是要透过各种教法因缘,还要作出种种方便、殊胜的行为,有的时候直指人心,畅谈妙旨,演说宗门正义;有的时候要入泥入水,广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你会位退,那我不信!因为你一定不会退,一定不肯回到凡夫常见的邪见中,所以这个念退、行退、位退的道理,也要让大家了解。还有就是最近有许多的传闻,这一些传闻,罗老师你要多用一点心,要跟你那一些学员讲一下:「来到同修会学法,有好处、有坏处,好处是你可能二、三年就明心、就见性;坏处是如果一旦造了诽谤贤圣的业,舍报的时候,你就吃不了兜着走。」我今天话讲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三邪见,总括来说,就是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颠倒妄见都可说为邪见;其中拨无因果,认为造恶不会有恶报,行善也不会有善报,使人不修善道,这是佛法中最偏邪的错误见解。再来是见取见,就是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也不管自己的看法能不能通过理则乃至经典圣教的考验,纵使别人的说法是合理有根据的,他也不管,都一概加以贬抑,认为自己的看法永远是胜过别人的 三摩地

2018-07-22

高慢在诸地菩萨中是不会存在的,只存在于三贤位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诸地菩萨总是拿佛和菩萨来比,就会觉得自己的修行差得远呢!要到何时才能成佛呢?因此,总是心心念念想着应该如何才能往上提升,才能利乐更多的有情,所以诸地菩萨不会有高慢产生。但是在三贤位中有时会生起,那就会随着每个人修证的高下而有所不同。然而高慢通常都是在凡夫位中出现的多,如果在亲证实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三种意涵,其实在《阿含经》里面,如果一个人他没有慢心,能够愿意相信佛陀的言语,他就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他可以发现,其实这个无想定的意思,是彼此不同的;因为没有慢心,而且也愿意跟随善知识来学习,这样子他就不会被自己的慢心高涨所遮蔽了。我们如果说,根据上面所举的这个悲智先生,他所举的这一些文字,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实他对于无想定这三个字,对无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说,佛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佛道修学中有它的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的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的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会事半功倍,也才不会为鬼神所利用而障碍了佛道的修学。另外,神通的示现也应该有一个原则:如果某人无论我们示现神通与否,都无法度他进佛门的话,那我们便不应该现神通;如果有一个人——真正的学人,我们只要用智慧来跟他 三摩地

2018-07-22

然后在此生的寿命结束的时候,阿罗汉不会再起心作意,想要这五阴十八界任何一法继续不断地生起;因为都是已经了知它是生灭之法、无常之法、是苦法,是一切人生轮回痛苦的来源,他有这样的决定心,他当然就能够永灭一切有为法,永远灭掉五阴十八界而证入所谓的涅槃。阿罗汉是如此,而菩萨反过来讲,他却是要证得《金刚经》另一首四句偈,也就是所谓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 三摩地

2018-07-22

意识心随时对外境作深细的了别分析,而且醒著的时候跳来跳去,一刻都不会静下来,真的就像猴子一样;至于沙悟净呢?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好行李;因此在沿途中,他都死抱著这些行李,深怕会把它们弄丢了。沙悟净这个角色,就好像第七识的意根末那识,随时贪爱执著我自己,以及我所拥有的东西,每一刹那都死抱著,一刻都不肯放掉;那龙马又是什么角色呢?龙马的功能是一个交通工具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