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顶,接下来终于可以对色身非我、觉知心非我,渐渐有些观察而了解了;了解到自我的虚妄,不会再堕入识阴中了,就是三界凡夫中知见最高的人了,名为顶法。假使心中确定而可以确实接受无我了,终于能依无我的现观而安忍下来,不再认定自我是真实的,这就是忍。譬如木头的小火快要生出来了,已确定能生起火了,就是顶法;木头上的小火已出生了,譬如接受自我的虚妄,能安忍时就是忍 | admin 2018-07-23 |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九)意思是说,就好像一盏灯可以点燃百千盏灯,而无所损减于它原来的光明;菩提心灯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可以点燃三世诸佛的智慧,而不会丝毫减损它的光明。而且,一灯点百千灯,灯灯相续不断,就可以成为《维摩诘经》中所说的无尽灯,能够普遍照耀一切众生,照耀诸佛世界永无穷尽。相反的,这一盏灯如果不去点燃其他的灯,则永远只是它一盏灯的光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他会全心全意的归依于佛,永远都不会离开于佛,也不会违背于佛的圣教开示。这个深心的发起,得要证悟实相而转依成功才能够做到。如果不是真正的悟,他会落入到五受阴当中,因此他无法转依成功,他就不懂得悟后起修的修道次第与内涵,那他就不知道佛法的博大精深,反而让自己的憍慢心生起,成为狂禅之徒而去呵佛骂祖了。因此他也不知道自己所悟到底是不是真实,嘴里面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假如有这种清净信的善男子,能够日夜来观察这些真如妙理的这种般若空性,原来只是这样的随顺因缘而现起种种法,完全没有所谓自我的这个存在,没有自我的执着,也没有系缚在三界中任何一法,一切罪障就能够消除;也因为这样子,所以就不会对一切众生生起这个贪、怨、爱以及恨种种心,也不会对一切众生生起这些因为烦恼执着而相应的这些身、口、意行,也不会去对众生造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已经从这边亲近善友、听闻之后;问了法以后要至心,当他要演说、回答我们之后,回答时候,听闻的时候要至诚心、要认真地去听闻,就是佛经里面的谛听、谛闻;听闻之后,还要能够如理思量,如理思量还要记忆、还要持诵,然后能够经常的念念在心,不会说忘失掉、不会有失念;能够忆念不忘,如实理解之后忆念不忘,能够去分别了知更深细的里面所蕴藏的法义,依自己如理思量、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真正的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就是说他对于其他人如果他觉得不满意,他就可以进行他们的仪式,然后他们就会驱使鬼神去把另外一个人杀害。那我们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假如有这种清净信的善男子,能够日夜来观察这些真如妙理的这种般若空性,原来只是这样的随顺因缘而现起种种法,完全没有所谓自我的这个存在,没有自我的执着,也没有系缚在三界中任何一法,一切罪障就能够消除;也因为这样子,所以就不会对一切众生生起这个贪、怨、爱以及恨种种心,也不会对一切众生生起这些因为烦恼执着而相应的这些身、口、意行,也不会去对众生造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唱赞时,皆应恭敬合掌;若不会唱诵,诚心诵念亦可。佛宝赞佛宝赞无穷,尘劫前证大雄。常住寂光悲心隆,垂迹度群蒙。为说机理双契法,震发九界瞆聋。灵山一会愿常逢,受记振宗风。灵山一会愿常逢,受记振宗风。赞叹诸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世尊赞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娑婆世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自己所证不真,或者是打探密意而知,那这样的人,他所实证的三德必定不会生起,而会继续执取了我见而没有断我见的功德;这样的人他连解脱德——解脱恶见的功德都没有,更何况能够具足对三界恶习、无明而有的解脱功德呢?所以这样的人,他的解脱德一定不会生起。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实践实相忏悔的人,必须要如实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得以转依,才能对于恶业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自己所证不真,或者是打探密意而知,那这样的人,他所实证的三德必定不会生起,而会继续执取了我见而没有断我见的功德;这样的人他连解脱德——解脱恶见的功德都没有,更何况能够具足对三界恶习、无明而有的解脱功德呢?所以这样的人,他的解脱德一定不会生起。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实践实相忏悔的人,必须要如实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得以转依,才能对于恶业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回向本身的实践就是一分的功德受用,如法的回向,不论回向给别人或者自己,都不会有所谓的缺损,反而是增益,也并不会因为物质的局限而无作用,虽是施微劣物的善根,也可象《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中所说:“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以此回向之功德转施给您所回向之人,对方当必有受用,你也成就布施回向之功德。两种基本回向:一者、若求世间有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中佛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修行八关斋戒呢?就是在农历每个月的八号、十四号、十五号这三天,前往长老比丘等人所在,向他们报告自己的名字后,长老比丘们对于有智慧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应当为他们作以下的教导:你应该从早到晚,就如同阿罗汉一样:持住自己的心,而不被种种的欲贪所动摇,更不会对众生施加刀杖等伤害,对于一切众生普遍地生起希望,给予他们快乐的慈心。并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法的回向,不论是回向给自己或是别人,都不会有所谓的缺损,反而是增益呢。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62集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正圜老师开示(原标题:诵经回向是属于法布施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照导师在书中的开示,我们心中开始起了困惑:究竟应该如何回向才适合我们这些佛子的修行呢?会不会因为回向面大,而自己的能力不足,不仅不能达到效果反而成为空话呢?会不会因为回向面广,而使得自己的冤亲债主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益,而在修行的路上障碍自己,导致明心见性的目标不能实现?我们能不能请大德慈悲为广大的佛子们拟定一个回向文呢?答:对于以上菩萨的提问,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九)意思是说,就好像一盏灯可以点燃百千盏灯,而无所损减于它原来的光明;菩提心灯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可以点燃三世诸佛的智慧,而不会丝毫减损它的光明。而且,一灯点百千灯,灯灯相续不断,就可以成为《维摩诘经》中所说的无尽灯,能够普遍照耀一切众生,照耀诸佛世界永无穷尽。相反的,这一盏灯如果不去点燃其他的灯,则永远只是它一盏灯的光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假如有这种清净信的善男子,能够日夜来观察这些真如妙理的这种般若空性,原来只是这样的随顺因缘而现起种种法,完全没有所谓自我的这个存在,没有自我的执著,也没有系缚在三界中任何一法,一切罪障就能够消除;也因为这样子,所以就不会对一切众生生起这个贪、怨、爱以及恨等种种心,也不会对一切众生生起这些因为烦恼执著而相应的这些身、口、意行,也不会去对众生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什么叫作没有必要的分别呢?原则上,只要我们把心安住在法上面,而在外相上不会惹人讥嫌,就没有关系。超过这个范围,就是没有必要的分别。譬如,没有旁人在场,我们又一直安住在法上面,就不必要在意有没有佛像,乃至场所是不是清净的问题了。如果有旁人在场,而场所或时机不对,也可以在心里默念回向;甚至于只要心里闪过一丝的回向的念头,也会有回向的效果出现;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附身之事有层次上的差别:低等鬼神附身后,是无法开口说话,但会让身体发抖的现象;中等的鬼神虽会开口但身体仍会抖;高等的鬼神附身时,看起来如一般人一样身体不会抖,与其对话如一个人一样;另外高等的神明附身时一般被附身着的意识是三分醒.知道自己被控制,但其神所讲的话大都会知道;不过有些时候其神也会让被附身者无法知道所讲的内容;又神明也会换人做的,比如说某某神.其实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法无倒的回向乃是功德法的成就,这个回向并不会因为物质的局限而有差异,而没有作用。虽然所供养的物品只是微劣的物品,来行布施这个善根、这个善行,但是,功德、福德却可以透过回向的加持力,又使得它更为增广、更为广大。我们来看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也就是现在在兜率陀天的弥勒内院的弥勒菩萨,他在根本论中的开示说: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法无倒的回向乃是功德法的成就,这个回向并不会因为物质的局限而有差异,而没有作用。虽然所供养的物品只是微劣的物品,来行布施这个善根、这个善行,但是,功德、福德却可以透过回向的加持力,又使得它更为增广、更为广大。我们来看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也就是现在在兜率陀天的弥勒内院的弥勒菩萨,他在根本论中的开示说: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瑜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