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我最多只是在讲课时提一提,不会逼着那些人来向我忏悔的;因为心中不信因果的人,再怎么逼着他们也没用。】(《楞严经讲记?6?4第八辑》P169~170)言乃心之声也,因此重视我们的起心动念,随时反观自己的不如理作意并调整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不如理之作意调整的越多,我们的修行之路就会越顺畅。(原标题:爱语和四摄法) 三摩地

2018-07-23

你要像如来藏这样,祂就是甘愿作这样守护你的角色,不会想要出头。所以呢,单是从如来藏的这一个体性出发,你就能改变你的种性,更何况是说,你如理思维,就能改变更多。总之,你要想啦,你现在所看到的众生,他们活不过一百岁,他们不管再怎么样,再怎么样,都活不过一百岁,他们所拥有的美好,被死神迎面一戳,就结束了。可是,你的美好并不是建立在这个身上的,不是建立在这 三摩地

2018-07-23

最后你去找那位很容易会让你生气的人,那你到时候,遇到这生气的因缘呢,要斩断,要建立,都是任君自由!佛陀不会在那一时间点还盯著你,神也会说,哇,又该准备起嗔了,那唉,算了,等明天好了,看他是不是懂得怎样远离这个嗔心的法?结果明天又有明天的境界哦,这个嗔心又会继续地发起。所以修学上,自己要用心;而且,通常你精进的时候,境界往往会很多,就刚刚好是你要对治 三摩地

2018-07-23

不谤三宝这一戒,大家要很小心啰!很多人说:只要我不讲出家人的过错就好了,我就不会毁谤三宝了。可是什么叫出家人呢!小心啰!我们前面讲过了:有形相出家,还有真出家。《大宝积经》不是讲过吗?凡是明心以上的人都是出家人,不管他身穿白衣、黑衣,统统是出家人,所以我们要评断外面的善知识时,不管他是出家在家的形相,都要很小心。我们要评断某一个人有没有悟的时候,你 三摩地

2018-07-23

有骄有慢就无惭无愧,说明惭财、愧财不够!骄指自己真的很好而欺负、教训人家;慢指高举或自己没那么好、变成好像很好!有骄慢的人会认为自己很好,就不会下手修行。菩萨在骄慢升起后应忏悔,忏悔增长惭、愧财,修行就会进步。骄偏在我所上面,不知都是无常的;慢偏在心行上。※七种骄:色力骄、无病骄、长寿骄(例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少年骄、富贵骄、族姓骄(种族、学 三摩地

2018-07-23

为何要这样去处理呢?因为死亡前施打麻醉剂,纵然动刀割除器官,意识已断灭而无痛觉,因此不会剧痛难耐而生瞋恨,下堕三恶道之憾事发生。并且与家属或同修之师兄师姊们互相帮助提醒,也可以确保能依所署条件这样器官捐赠,这样才能圆满我们发心布施内财,及救护众生的大功德。不过我们老实说,医生是否愿意在死前施打麻醉剂才做器官切除手术呢?这个要求还有待商榷,因为依于医 三摩地

2018-07-23

在印度不会这样的,印度人对出家人——不管是佛教或是外道中的出家人——他们都很恭敬。可是在我们这里,有好多人因为还没有学佛,看见了佛教中的出家人,不知道这是宝,所以大多不太恭敬。这就表示那些人的善根还不够。有的人虽然没有学佛,但是看见出家人时,他也会对你合掌说一句阿弥陀佛。虽然我这一世没有穿僧服,但是常常有陌生人在路上看见我时会对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次法的条件还不具备而先理解了法,那些法终究只是知识而非实证,那么所证的法就不是真正的法;因为深心之中必定无法转依自己所理解出来、所观行出来的法,就不会有解脱或实相般若的功德受用;所以,在次法上的修习,是与法的修习一样重要。而次法的修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使自己引生对于法的实证上面的趣向,也就是培植解脱果取证的趣向与条件,或是培植佛菩提果取证 三摩地

2018-07-23

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不会说「悟后不必修行」。佛子们读经时,如果不落在一字一句之中,能将的前后脉络全部仔细加以探讨的话,其实很多经典都告诉我们耍悟后起修。譬如《维摩诘经、楞伽经、楞严经、不退转经、十地经、华严经》等,都告诉我们如何悟后起修。此师虽然也讲《圆觉经、楞伽经、维摩诘经》但却错会了。他讲《圆觉经》,却不知道《圆觉经》已经把悟后起修讲出来。他错解理 三摩地

2018-07-23

不谤三宝这一戒,大家要很小心啰!很多人说:只要我不讲出家人的过错就好了,我就不会毁谤三宝了。可是什么叫出家人呢!小心啰!我们前面讲过了:有形相出家,还有真出家。《大宝积经》不是讲过吗?凡是明心以上的人都是出家人,不管他身穿白衣、黑衣,统统是出家人,所以我们要评断外面的善知识时,不管他是出家在家的形相,都要很小心。我们要评断某一个人有没有悟的时候,你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受到人家不合理的待遇、瞋恨怒骂的时候虽然会生起烦恼,但是一定不会有报复的心态。即使有的话,也会在一两分钟后,最多一二十分钟以后,还是会打消了那个报复的念头,这是初见道的人。悟后起修已经有一段时间的人,绝对不会有一念的报复的心态,因为有禅悦的缘故,因为有道共戒的缘故,因为知道这一些跟真如完全不相干的缘故,因为知道这一些都是人生的一场大梦里面的小事 三摩地

2018-07-23

(《景德传灯录》卷5)但是当六祖大师听到了之后,就说:作这个偈子的人并没有证悟明心,如果依照他所说的方式来修行的话,不但不得解脱,系缚反而会更为加重!六祖大师也就因此很慈悲地说了一个相对的偈子,他说: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景德传灯录》卷5)慧能大师的意思是说,找到真心自性、具有般若智慧的人,他时时可以观照到:真心看来好像 三摩地

2018-07-23

(《念处经》卷60)那你看看,因为离开瞋恚的缘故,常常和颜悦色,再加上说众生就已经比较容易跟你亲近;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念更加调柔之后,自己也受用到实质上离开瞋恚的利益,也就会发觉说,自己的慢心越来越减轻;因为不会因瞋恚而跟别人结怨,当然也就不用担心说会受到报复,那就离开了种种的畏惧;慢慢的各种功德也可以具足,这个时候,不但是今世得到了利益,未来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业?业是怎么来的?常常有人修学佛法时不断的怨责自己,老是说自己业重,所以听经也听不懂,学法也学不会,更别说开悟了,这种其实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是业障碍了他,所以明明是一个很单纯、很容易懂的法,但他老是听错,都无法理解。有时候明明是很容易入手的方法,他却始终没办法,学完回家修行时总是没办法用功;就算是听懂也使不上力,这叫作业障。业障有往世的,也有 三摩地

2018-07-23

禅三前开始用功,虽然之前看话头已经看了将近三年,早已一念相续,但恩师要我看得更细——看蚂蚁、看树叶、看行人;眼睛看到哪里话头就到哪里;最后看到话头就黏在身上,怎么都不会掉;连看书时一字一句都是话头。除此之外,恩师还说:拜佛一定不能免,定力要从拜佛来;定力不够,话头就看不好;话头看不好,就无法眼见佛性。最后还交代:心一定要专注,否则话头也看 三摩地

2018-07-23

(《念处经》卷60)意思是说:因为离开瞋恚的缘故,常常和颜悦色,这样众生就比较容易跟你亲近;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念更加调柔,也真切受用到离开瞋恚的利益,也就会发觉自己的慢心越来越减轻;因为不会因瞋恚而跟别人结怨,当然也就不用担心会受到报复,那就离开了种种的畏惧;慢慢各种功德也可以具足了,这样,不但今世得到利益,未来世也还有更殊胜的果报等着您!假如这 三摩地

2018-07-23

后来,正当我津津有味地看着善知识的书籍,并感叹自己幸运得无与伦比的时候,另外一个同事突然提醒我说,你不觉得你应该反思一下这件事吗?我云里雾里,反问:我又没做违法犯戒的事,反思什么?她答:你是没心没肺的无所谓,可是别人怎么想?我这才明白她的意思,回道:一个人如果信任你,他就不会从别人的嘴里了解你。他如果没误会,那他就是知己,不需要我解释;他如果误会了 三摩地

2018-07-23

按这个计划﹐只要每天坚持早晚两座﹐就可保证五个小时﹐而且这五个小时很可靠﹐一般不会有人来干扰的。再加上白天有空就坐﹐不拘长短﹐时时提起正念﹐这样一夭算下来﹐可望达到五个多小时。决定既下﹐就开始实施。开始用闹钟定时﹐坚持了十多天之后﹐不用闹钟到时也能醒来。一开始我就提醒自己﹐醒来后应立即起床﹐要象铁一般坚定﹐绝不能犹豫﹐稍有恋睡之念﹐这一座就有可能打 三摩地

2018-07-23

并且奴婢、僮仆也都要沟通过,让他们起欢喜,才不会在你受戒之后,做事时常常让你为难。这些人都没有意见了,还要再向国王报备。国王也允许了,才探询已经出家、也发了菩提心——已发菩萨愿的僧宝,请求他传授优婆塞戒与你。这表示传授一生受的菩萨优婆塞戒传法师,与传授尽未来际受持的梵网、地持、瑜伽菩萨戒法师并不相同;一生受的优婆塞戒传法师,必须是出家身的 三摩地

2018-07-23

并且奴婢、僮仆也都要沟通过,让他们起欢喜,才不会在你受戒之后,做事时常常让你为难。这些人都没有意见了,还要再向国王报备。国王也允许了,才探询已经出家、也发了菩提心——已发菩萨愿的僧宝,请求他传授优婆塞戒与你。这表示传授一生受的菩萨优婆塞戒传法师,与传授尽未来际受持的梵网、地持、瑜伽菩萨戒法师并不相同;一生受的优婆塞戒传法师,必须是出家身的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