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时,他就会依照善知识所说的参禅正知见,兴起了一个话头,随时随地去参究。当因缘成熟以及诸佛菩萨加持,于一念间亲证一切有情的生命实相,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成为七住满心的菩萨摩诃萨。所以,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曾开示:【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 三摩地

2018-07-23

那想要参禅,首先就要亲近真悟得如来藏的善知识,闻熏正确的知见;由善知识的教导,次第增进无相念佛的功夫,来修习动中定力;有了这种动中定的功夫以后,就会看话头,然后就能参禅。修学的过程当然要很专注,不要攀缘,职业上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尽量要去做,要尽我们本分去把它做好;那除了职业和家庭之外,我们应该要履行的义务,还有其他一切修福的活动,应该要有所抉择&m 三摩地

2018-07-23

二十年来坚守佛的立场,以清净平实的门风,低调稳实的行事,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教学上以「无相念佛」为入手,转成看话头功夫,导入中国大乘禅宗,实证佛法第一义谛,进而于菩萨道上永续精进,允为中国禅宗文化的真正代表者。目前佛教正觉同修会已在台北、桃园、新竹、台中、嘉义、台南、高雄、香港、美国洛杉矶等地设有共修处,开设禅净班、进阶班、增上班,开讲初、中、高级 三摩地

2018-07-23

而禅定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安静的思维,这里不只是修定也有修慧,思维也可以指无语言文字的思维观,所以禅定度的范围不只是四禅八定,还有修动中定、修看话头和修观行也是静虑。参禅也是静虑,因为就是用思维观的功夫去参禅!一个菩萨真正能够有净念相继的功夫,那他才不是只是知道,而是真正有做到!又譬如断我见的观行,首先我们都阅读导师的书,因此有断我见的正知见,然后 三摩地

2018-07-23

那什么是非时之言呢?譬如说有些人,闲着没事就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扯淡、打哈哈,或者说应该要在打坐修定了,或者应该要闻熏佛法的时候,应该要看话头要参禅了,却都只是在谈一些生活上的琐事,这都叫做非时之语,也都叫做绮语。又譬如有些世间人,在聊天的时候常常会夹杂一些有颜色的笑话,或者吃异性的豆腐,讲一些不正经的话等等,这都是属于绮语。换句话说,说欲事、说非时之 三摩地

2018-07-23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三摩地

2018-07-23

如来一定有办法让善知识点醒你什么时候你要加行用功,当善知识跟你讲,你应该要无相念佛,要好好的用功,什么时候转换看话头或等等,你就按照这个方式来做。所以,你呢不用去担心说,我要大声讲,这样佛陀才会听到我说的话;或是说呢,就像我去排队,而别人不断地插队的话,那我是不是一切都完了?或是想到说我在这茫茫大海众生里面,佛陀会不会忘记我?不用操这个心,因为当你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气动,我们无法去管它,就不理它,由着它去动,心里不要被那种境界所转,必须安住在参究的话头和疑情上面。幻觉还有许多种,譬如身体轻安,参到后来感觉到身体好象不存在、没有重量,感觉也没有了,那叫做轻安。还有是清凉。但是不要执着它,必须继续在话头疑情上来用功。此外还有昏沉,那就是定力不足或体力不继、疑情太微弱,落入昏沉的状态里面去。接下去就会变成散乱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我们以功夫法门来说,在参禅之前我们就先要学会看话头的功夫,在看话头的功夫以前,要先学会无相念佛,在学会无相念佛以前,要先学会无相忆念拜佛,也就是说,一切功夫的成就都需要循序渐进。譬如说我们想要盖一栋大楼,一定得要向下把地基打好,楼层越高,地基就必须打得越深,这样未来所盖的高楼才能够屹立不摇;当地基盖好了,再往上盖一楼、二楼、三楼乃至一百层楼。各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的心如果舍定的话,心就会散乱,没有办法制心一处,话头当然也就看不见了,也因为没有办法保持正念,所以就没有办法参究如何是佛性的话头。一个眼见佛性分明的菩萨,他一定可以深刻的了知,我们修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参禅;能够在真参实证的时候,不会落到意识思惟妄想当中。而定的作用,则是因为定的力量所产生的作用,这种定的作用,使我们能够清楚的眼见佛性。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三摩地

2018-07-23

接下来他还要具备第一义的知见,也就是说他要知道有个真心存在;然后当他知道有个真心存在的时候,他就会从经典上去比对,到底这个真心的体性是什么;当他这样子了解了以后,他就具备了佛法的正知见;接下来他还要有参禅的功夫,参禅的功夫需要有定力,定力就是参禅的工具,参禅其实就是参话头、参话头。他还要具备思惟观的功夫,经过了这样的有了佛法的知见,也有参禅的功夫以 三摩地

2018-07-23

依数息法可以修到欲界定、未到地定等,依念佛法、看话头也同样可以修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在欲界定和未到地定中,会出现种种定境,比如轻安,在定中感觉到身体十分轻松,头脑空灵清明,很是舒适。此外,有人会出现身体某些部位或全身发热、发冷、发麻、发痒,或者有些针刺般的疼痛;有人会有身体飘飘然像要升腾起来或要融化的感觉;有人会觉得身体向外膨胀,甚至胀得很大,有些 三摩地

2018-07-23

话头是中国禅宗独有的修定法门。在禅宗发展的初期,人们的根性较好,定力也比较好。那时候,修行者大多重视定而不了解禅宗的根本是慧,所以往往定多慧少。那时禅宗祖师传法往往是注重慧的引导,而不必在定的修习上费心。渐渐地,修行者明白了禅宗的核心是修慧,却开始出现了重慧而轻定的倾向。到了宋朝以后,人们的根性越来越差,对修定也越来越不重视,禅门修行者的定力也越 三摩地

2018-07-23

佛门与外道修禅定的方法,并无根本区别,不论是数息、修止、修观、止观双运、意守丹田、气息导引,还是念佛、持咒、看话头等等,原理全都相同,都是借助某种方法使人将心定止于一境,减少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攀援,这样日久功深,逐层转进,定力逐渐增强,种种禅定境界逐步证得。但是,由于佛门修行多了出世间智慧和正确的世间智慧的指导,所以在禅定修行过程中,善知转进,不 三摩地

2018-07-23

比如数息法,其实也可以在动中修,但偏于静中修;持名念佛,可以动中修,也可以静中修,在心中心念心听来念佛;禅宗的看话头,可以静中修,但一般是动中修。其他的修止、修观、止观双运、持咒等等法门,也大多如此。此外需要了解的是,在动中修定力,最多只能修到初禅的功夫,无法进入二禅,因为从初禅是有觉有观三昧,动中可以修到,而进入二禅,先要修无觉有观三昧,只有在静 三摩地

2018-07-23

由于真心不是色法,无法眼见,其行相又极其细微,所以虽然祂与五蕴身在同时运作,没有一刻不在一起,但是如果参禅者没有正知见和极为细微的观察审思能力,是无法从五蕴十八界法中把祂辨认出来的,而这种观察审思的能力却不是我们平时在心中用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它是在内心不起妄想的状况下,运用离语言文字的思维观的能力,去参究念佛是谁?拖死尸的是谁?之 三摩地

2018-07-23

被州说得著,便改了话头。看个干屎橛,一味东疑西疑,横看竖看。却被昏散交攻,顷刻洁净也不能得。移单过净慈,结甲七个兄弟坐禅,封被胁不沾席。外有修上座,每日在蒲团上,如个铁橛子相似。地上行时开两眼,垂两臂,亦如个铁橛子相似。要与亲近说话,更不可得。因两年不倒身,捱得昏困,遂一放都放了。两月后,从前整顿得这一放,十分精神。元来要究明此事,不睡也不得。须是 三摩地

2018-07-23

”4是故求证真如之前——欲求真见道之前,应该先把见道前应有的福德修集完成,再把性障修除大部分,再努力修学见道应有之佛法正见——能取心与所取境皆是空性如来藏;具备了这个正见而无犹豫之后,并且必须先修成坚固之未到地定(不论是静中定或动中定,但以动中定最佳),然后摄取参禅应有之知见与看话头功夫,才开始参禅求证第八识如来藏,以免将来 三摩地

2018-07-23

现前能专注用心于法上,未来始能更进一步而有看话头、思惟观的功夫。他日缘熟,因有动中定力使心细腻的关系,便易于话头疑情之中或公案思惟观中,一念相应而证悟如来藏。或因看话头功夫纯熟,加上慧力、福德、无慢等庄严,复有善知识开示引导,便可以父母所生肉眼眼见佛性,成就世界身心如幻观之功德正受。五者、应教导修学者多观行蕴处界虚妄以断我见。我见若无法断,即使知道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