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定力只能伏惑、不能断惑,断惑得要依靠智慧上的修学,不过还是要配合定力来证果,所以学佛人要先于未到地定得自在,您只要把正觉的独门功夫----无相念佛、看话头学会了,便具备了动中未到地定的定力。另外有一个观念也很重要,就是要了解证果的本质是什么?事实上,证果不是得而是舍。譬如证初果,是因为舍掉我见、舍掉三缚结之后,施设一个名称叫作证初果;乃至舍掉对三界 admin

2020-02-21

就因为动中定方便于我们在动中、行住坐卧当中去参禅,所以无相忆佛、念佛、拜佛这种养成的净念相继,可以让我们很快地、很容易地转成话头,知道什么是话头;因为净念相继之人不可能,忆佛念、无相忆佛念净念相继之人不可能不晓得什么叫作话头,因为无相念佛已经是一个简单的话头了。依这样话头,那能够看住这个话头,依这样话头能够看得住,而能够选择适合的公案起疑情,有疑情 admin

2020-02-21

接下来他还要具备第一义的知见,也就是说他要知道有个真心存在;然后当他知道有个真心存在的时候,就会从经典上去比对,到底这个真心的体性是什么;当他这样了解以后,就具备了佛法的正知见;接下来还要有参禅的功夫----参禅的功夫需要有定力,定力就是参禅的工具,参禅其实就是“参话头”。他还要具备思惟观的功夫。有了这样的佛法知见,也有参禅的功夫以后,他就可 admin

2020-02-20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admin

2020-02-20

如果再以事一心的念佛三昧功夫进而参禅,让心念“止”于所缘境话头上,并藉由“观”来寻觅从来离见闻觉知的金刚心如来藏;最后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证得金刚心如来藏,这时生起般若智慧,心得决定毫无怀疑,就是达到理一心的实相念佛三昧,或称为金刚三昧了。一般的外道也有许多三摩地,也就是种种定的说法,但那不是佛法所说的三摩地;在佛法中所说的三 admin

2020-02-20

譬如说,他原来有忆佛的功夫,可是现在忆佛功夫也不要了;以前有看话头的功夫,可是现在的忆佛功夫理论上会更好,可是他并不清楚在这过程中,他的忆佛都已经散乱掉。所以菩萨的精进就是属于要有个作意,看你是要念佛、念法、念僧都可以,乃至念第一义谛的法,念殊胜的法;就是说要保持这个念,保持这个作意或思惟。最后一个是对于眷属的追求。即使这个人出家,可是他希望的是有 admin

2020-02-19

接下来他还要具备第一义的知见,也就是说他要知道有个真心存在;然后当他知道有个真心存在的时候,就会从经典上去比对,到底这个真心的体性是什么;当他这样了解以后,就具备了佛法的正知见;接下来还要有参禅的功夫----参禅的功夫需要有定力,定力就是参禅的工具,参禅其实就是参话头。他还要具备思惟观的功夫。有了这样的佛法知见,也有参禅的功夫以后,他就可以参禅,然后最 admin

2020-02-18

于十住位中,透过锻炼看话头功夫,跟随真善知识熏习眼见佛性正知见,以及培植十住菩萨眼见佛性所需要的福德,并于参禅的因缘成熟,一念相应慧,用父母所生肉眼而眼见佛性,眼见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因而成就如幻的观行,圆满十住位而转入十行位。菩萨在十行位,一者、开始荷担如来家业,出来摧邪显正及救护众生,避免众生被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乃至被邪淫外道所误导;二者、 admin

2020-02-18

------正觉电子报第75期《见性与看话头(连载一)》<第一章佛性的本质第一节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黄正幸老师 admin

2020-02-18

如果再以事一心的念佛三昧功夫进而参禅,让心念止于所缘境话头上,并藉由观来寻觅从来离见闻觉知的金刚心如来藏;最后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证得金刚心如来藏,这时生起般若智慧,心得决定毫无怀疑,就是达到理一心的实相念佛三昧,或称为金刚三昧了。一般的外道也有许多三摩地,也就是种种定的说法,但那不是佛法所说的三摩地;在佛法中所说的三摩地或是三昧,大致上可以分成 admin

2020-02-18

如果再以事一心的念佛三昧功夫进而参禅,让心念止于所缘境话头上,并藉由观来寻觅从来离见闻觉知的金刚心如来藏;最后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证得金刚心如来藏,这时生起般若智慧,心得决定毫无怀疑,就是达到理一心的实相念佛三昧,或称为金刚三昧了。------《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二》<第012集《广论》所说三摩地的错谬(上)>正雯老师 admin

2020-02-18

从十九岁出家,便寻知识请益,看话头恰恰十七年……。(注5)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这本是一般人的正常现象,因为意识只能一世,故人皆有胎昧;然而,大慧禅师要提醒的是:若不能证悟如来藏,则不知生命以谁为主,不知哪个是去后来先作主公,纵然出家了,永远是个无主沙弥,生则因惑造业,死又随业流转,三界六道轮回不休,没个踏实的归依处,心头黑似漆,恐怖 admin

2020-02-18

我们正觉同修会就是用这个方式来教导有缘的众生,用种种方便,当然也包含从念佛开始,进一步可以忆佛,进一步可以拜多尊佛,看话头,参话头。这是让你可以期待亲见中央大厅的光景啊!这正是说以一个法门为基础,不离这个法门的基础而深入转进另外一个法门,让你可以从一大堆的房间外的最外面,可以一个门又一个门顺利的开进去;终于看到中央大殿之后,却又以它为根本,向外一个 admin

2020-02-18

我们正觉同修会就是用这个方式来教导有缘的众生,用种种方便,当然也包含从念佛开始,进一步可以忆佛,进一步可以拜多尊佛,看话头,参话头。这是让你可以期待亲见中央大厅的光景啊!这正是说以一个法门为基础,不离这个法门的基础而深入转进另外一个法门,让你可以从一大堆的房间外的最外面,可以一个门又一个门顺利的开进去;终于看到中央大殿之后,却又以它为根本,向外一个 admin

2020-02-18

”(大众笑…)诸位听了觉得好笑,所以有时我书中会带一点知见出来说,那一些人说我们没有离念灵知的功夫,那么我们要问他们:“有没有看话头的功夫?”他们说:“有啊!有啊!”我们就把话头讲清楚──说话的前头。他们就不懂了。那我们说:“退而求其次吧,无相念佛的功夫就好了,你们有没有?”“没有。”我们就说:&ld admin

2019-09-02

先跳三千,倒退八百;丝发难逢,洞庭湖,摇桨行!诸方大师学人若欲会者:来年春日若逢晴,共尔同去洞庭湖边船坪,略叙心情!8、风穴话头惯钓鲸鲵,且顾小蛙,小大分明不殊;金风玉露曾未遮,端阳洒粽付船夫。柔软似水,性若金刚,无关玉兔金乌;会得永离六尘境,又何妨见闻觉知?9、汝州啐啄离念了了是灵知,觉犹在壳,内外不知!啐啄同时无得失,啐啄同时,尔我不知!棒折方知 admin

2019-05-05

见性与看话头 【作者】黄正幸老师 【出版日期】2014年03月 【书号】978-986-6431-77-7 【开本】375页 【定价】300元台币 书籍简介 书中详说禅宗看话头的详细方法,并细说看话头与眼见佛性的关系,以及眼见佛性者求见佛性前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书是禅宗实修者追求明心开悟时参禅的方法书,也是求见佛性者作功夫时必读的方法书,内容兼顾眼见 admin

2019-05-01

所以动中定力修得很好的人,在路上行走时,虽然一直都离念而无任何妄想,或者一直保持无相念佛的忆佛净念相继不断、或一直看话头,但仍然可以了知路上的状况,绝不会失去了知性,绝不会全无分别地跌入水沟,或撞上路灯、车子;了知之时即已分别完成故。既然已经现观而证实了,当然知道离念灵知心及离念时的知觉性都不可能是常住不灭的真心、实相心;阿含圣教中已经说这是识阴及 admin

2019-04-24

我看到导师的倦容,真的是靠著“慈悲一片”硬撑著;导师还得要上上下下,到花园去照顾看话头、求见性的师兄。 后来导师对我们说了“恭喜”,让我们去礼佛;交代我们要抱著饮水思源的心情,一定要记得先答谢释迦世尊。我在佛前慎重禀白、发愿,并到韦陀菩萨像前叩谢。接著,我到克勤祖师像前礼拜,我说:“克勤爷爷啊!您放心好了,我一定会保护 admin

2019-03-04

说到大慧宗杲禅师,他算是中国禅门顶天立地的人物,现如今各大禅林求道所用的“参话头”的方法,就出自他的创造。禅师十二岁出家,至宋徽宗宣和六年,到开封天宁寺,依止当时名震天下的大禅师圜悟克勤禅师办道,不久参学证悟,深得禅师倚重。不久,圜悟克勤禅师令大慧宗杲分座说法,因而名震京师,成为禅门杨歧派第五代传人。到靖康元年,丞相吕舜徒奉赐大慧宗杲禅师 admin

2018-12-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