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天,云谷禅师随众过堂(用斋),一边用斋,一边还在想着所参的话头。他如此专注,连碗中的饭吃完了也不知道。结斋的时候,他一惊,手中的碗掉在上,摔碎了。他终于恍如梦醒,豁然大悟。从此以后,云谷禅师韬晦于丛林,干各种各样的苦役活儿,以道自娱。后为陆五台居士所知,应邀住栖霞寺。云谷禅师悲心愿重,以平等心接人,为众所归。士大夫之流多乐与交游。其中,袁了凡居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从此以后,玄沙禅师的这句话,便成为宗门大德用来勘验学人的一个重要话头。]德宝禅师道:“贼入空室。”正聪禅师道:“者(这)则人案不草草。”德宝禅师一听,便大喝一声,拂袖而出。第二天早晨,德宝禅师又入室问讯,然后侍立一旁。正聪禅师旁顾侍僧,故意道:“汝等欲解作活计,这上座便是活样子也。”德宝禅师于是又震威一喝,拂袖而出。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乐庵禅师令他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正传禅师于是谨遵师教,精进用功。他暗自发誓道:“若不见性明心,决不将身倒睡!”经过一段时间的勤苦修学,一天晚上,正传禅师忽然听见佛前供桌上的玻璃灯灯花爆裂有声,当下豁然有省。第二天,正传禅师便将自己所悟向乐庵禅师作了汇报,乐庵禅师遂点头印可。乐庵禅师迁化后,正传禅师便前往京师,礼谒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德清禅师平生大唱禅净双修、参念佛的是谁,认为这是末世众生修行最为稳捷的一种方法----古人说参禅提话头,都是不得已。公案虽多,唯独念佛审实的话头,尘劳中极易得力。只把脊梁竖起,不可东想西想,直于妄念起处觑定,放下又放下。缓缓又提起一声佛,定观这一声佛毕竟从何处起,至五七声则妄想不起。又下疑情,审这念佛的毕竟是谁?参禅看话头一路,最为明心切要。但近世下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广印禅师道:“如何得悟去?”仪峰禅师于是便教他看云门文偃禅师的“露”字话头——有僧问云门祖师:“杀父杀母,向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甚么处忏悔?”云门祖师道:“露。”广印禅师听了仪峰禅师的教导,当下信心十足,于是奋志用功,昼夜提撕,以至于废寝忘食。参究既久,终于有所悟入。广印禅师不久来到双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华山和尚举“一段生涯六不收”之话头,诘问养庵禅师。[“六不收”公案,见云门语录。意谓清净法身,无形无相,为万物之本,非六根六尘六大之所能收摄。此话头既出,宗门中多有人提唱。如,圆悟克勤禅师曾上堂举——有僧问云门祖师:“如何是清净法身?”云门祖师道:“六不收”。圆悟禅师举完后,但提倡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受戒后,圆修禅师谨遵正传禅师之教悔,精勤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不久,即有所入。一日普请(全寺大众一起参加劳动),圆修禅师陪侍正传禅师出窑搬砖。闲话之间,同修们纷纷谈及四大名山菩萨出现神通广大之事。正传禅师说道:“者(这)里也不少。”圆修禅师很惊诧,便进一步问:“如何是者(这)里神通?”正传禅师道:“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至五更的时候,寺院里的报更钟声响起,圆信禅师捏着拄杖,跃上寺前一块大石头上,高声提唱道:“那(哪)一竺来?”就这样,通过不断地提举“那(哪)一竺来”这一话头,圆信禅师心中的疑情越来越浓厚,以至通身成了一个大疑团。天亮了,圆信禅师指着太阳,自誓道:“午时决要明白!”为了提起猛利之正念,圆信禅师时而跃上石头,时而跳下石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参学既久,一日,慧经禅师上堂,正与一位僧人往来酬答,通容禅师当时侍立在旁,不觉身世俱空,话头脱落,于是告诉慧经禅师道:“今日看破和尚家风也。”慧经禅师问道:“汝有甚么见处?”通容禅师一听,便大喝一声。慧经禅师知道他已有所悟入,便不再理会。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通容禅师听说密云圆悟禅师暂居于吼山,于是便冒雨前往礼谒。初见圆悟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过了几天,圆悟禅师见了通乘禅师,便举“薰风自南来”之话头,问道:“你意作么生?”通乘禅师道:“白云弥宇宙,薰风自南来。”并呈偈云:“拂袖薰风宇宙清,园林殿角解翻身。相逢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圆悟禅师闻偈,便问:“那几分怎么不说?”通乘禅师道:“留与和尚。”圆通禅师道:“不疑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过了几天,圆悟禅师上堂,举“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之话头,勘验大众。[“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之话头,参见“大慧宗杲禅师悟道因缘”章及“朝宗通忍禅师悟道因缘”章之夹注。]通门禅师当即向圆悟禅师呈上三首偈颂,圆悟禅师看至最后一首,说道:“不亲切。”通门禅师便道:“前二首聻(呢)?”圆悟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圆修禅师便教他看“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一天,圆修禅师陪一位客人站立在涧边,提举《金刚经》。当时,通问禅师多嘴,说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圆修禅师突然转身,向他逼拶道:“如何是其心?”通问禅师被这一问,顿时茫然自失。通问禅师二十四岁时,为婚事所逼。迎亲之夜,他偷偷地逃至武林,投南涧理安寺,从法雨石佛禅师落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圆修禅师令他看赵州狗子无佛性之话头。通授遂谨遵师教,猛力参究,朝夕不怠。用功既久,一天早晨,通授禅师正在用功,忽然听到窗外画眉鸟在啼叫,当即便豁然大悟。通授禅师得法后不久,即继承磬山之法席。上堂之日,通授禅师道:“门对千峰碧,溪沿一迳幽。更求玄妙旨,拨火见浮沤。”通授禅师因参赵州狗子无佛性之公案而开悟,后来他曾就此公案,提唱云:“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千常润禅师遂令他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从此以后,真信禅师谨遵师教,万缘放下,昼夜精进,力参数载,后来有一天,终于豁然有省。于是他径直来到丈室,向常润禅师通报了自己的证悟。常润禅师听了,便急令真信禅师就自己的所悟,快快道取一句。真信禅师道:“貍奴今日翻觔斗,报道娘生鼻孔真。”常润禅师一听,大悦,遂予以印可. (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万历十六年(1568)的某一天,圆澄禅师忽然回忆起乾峰禅师“举一不得举二”之话头,终于豁然大悟。从此以后,一切公案无不了然,出语尽脱窠臼,不存规则。[乾峰禅师“举一不得举二”之话头的具体内容是:越州乾峰和尚上堂:“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时云门禅师从大众中走出,说道:“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 | 三摩地 2018-07-20 |
![]() |
O举起话头时,如猫之捕鼠,无一毫别念。O不可在古人公案上卜度,妄加解释。O自心是佛名正信,心外取法名邪信,究明自心,亲履实践,至不疑之地。O若真话头现前时,履冰不寒,蹈火不热,不为境转,打成一片也。O寻文逐句,记言记语,害工夫,工夫要心行处绝。O工夫怕比量,将心凑泊,与道相远。O工夫在切之一字。O用心真切,则不思善,不思恶,无昏沈,不掉举。O思维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令他看干屎橛之话头。“干屎橛”之话头在临济、德山、云门等大德的语录中曾多次出现过。如,有僧问云门文偃禅师:“如何何是佛?”文偃禅师道:“乾屎橛。”元贤禅师虽奋力参研此公案,可是久无所入。后来有一天晚上的时候,元贤禅师无意中听见有一位僧人举南泉斩猫之公案(参见“赵州从谂禅师悟道因缘”章,终于恍然有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晚上,无念禅师正在坐上用功参话头,忽然听到外面哭笑二声相触,猛然惊悟。后来有一天,他在厨房里,偶然看见一盆面放在地上,行走不便,于是将面盆掇起来,放入柜中。柜子旁边正好有一只果笼子,无念禅师准备顺手将它推到一边,不觉失手,触动了柜盖,柜盖正好打在他的头上,这意外的一击,将他心中的疑滞,一下打掉了。无念禅师当即豁然大悟,通身汗流,大笑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尽管如此,来果禅师参“念佛的是谁”这一话头一刻也不曾间断过。后发心,乞食游方,或行或止,或山边,或江畔,心心念念都在提撕,话头不断。在游方的过程中,来果禅师用功极为精勤。“每日太阳将出,先举念佛是谁起身,手拗,举功夫上肩。至晚太晚将落,即放为止。或止在桥边路边,屋边沟边,山边水边,坟边粪边,概我止处,但先提功夫,后放。若一次空放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是气动,我们无法去管它,就不理它,由着它去动,心里不要被那种境界所转,必须安住在参究的话头和疑情上面。幻觉还有许多种,譬如身体轻安,参到后来感觉到身体好象不存在、没有重量,感觉也没有了,那叫做轻安。还有是清凉。但是不要执着它,必须继续在话头疑情上来用功。此外还有昏沉,那就是定力不足或体力不继、疑情太微弱,落入昏沉的状态里面去。接下去就会变成散乱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