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些呢,如来藏都已经完整地记录下来,没有一笔会漏掉的;那如果在这修学的过程中,你可以开始想:你是不是应该回报众生?是啊!你是不是应该从一个时间点,要慢慢把亏负众生的地方给它补回来?如来藏可没有亏负我们,祂可是任何境地还是帮助我们;但是想想,我们都是拖著祂往这三恶道中奔驰,祂也从来没有叫屈过。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如来藏好,我们的体性实在是太污秽了,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唐太宗话峰凌冽,大师回答的却滴水不漏。没有把不被允许出国的责任归咎于面前的皇帝以及当时的国策和各级地方官员。而把所有责任都归于自己的诚心不够。这种反应和机敏实属难得。至此,相谈气氛逐渐变得融洽,在交谈中,玄奘大师提出要撰写一部书《大唐西域记》,唐太宗大喜,看着眼前的大师,这位皇帝说:不知法师可否愿意还俗,留在朝中辅佐朕?大师的回答依然精彩:贫僧从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能够让众生远离世间有漏法的三无漏学。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想要从修定而证得解脱,只有佛门之中的圣,已有无漏慧,有四念处观,当修到非想非非想定时,发起舍心,慧光圆通,证灭受想定,这样才因定而得到现世的解脱;但即使是已证无漏慧的阿罗汉不修不证第四禅、非想非非想定乃至灭受想定,其舍身之后的解脱境界也仍与已证四禅八定的俱解脱阿罗汉是无二无别的。由此可见,解脱道修证之本质仍是依智慧而得解脱,禅定只是助缘而已。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这个逻辑,一定会在强手如云的世界里漏洞百出。美国,就是我的第一个滑铁卢。比不过别人就是世界末日吗如果说,在中国万千高考大军过独木桥的时候,我都一直是个站在聪明者队伍里的幸运儿,那么来美国念书的最初两年,我幸运地倒下了。杜克大学是全美排名第8的学校,原始森林环绕着哥特式建筑。那本来应该是一个青春女孩的天堂。然而,不一样的语言,金发碧眼、活力四射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害有漏臭秽之身。由是观之。怨害之起烦恼为根。汝今不伐烦恼之贼。云何乃欲伐恶生王也。菩萨百千劫之间所骂詈,亦不生嗔心;又百千劫之间所称赞,亦不欢喜,此了知人言,音声之生灭,如梦如响。无毁辱一切众生,名忍辱波罗蜜;自身破坏亦不嗔,名亲近波罗密;说法令发菩提心,名真实波罗蜜,成就此三种,谓之成就羼提波罗蜜。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名为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因此第八识,具有如是恆而不断之常住体性,及含藏一切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法种的缘故,能令一切佛门证悟之人,由其所悟之佛菩提智,而得以渐渐转化八识田中一切烦恼障之现行及习气种子;也能以佛菩提智,而渐渐断尽无始无明所知障,使第八识之内涵得以究竟转变清净,断尽阿赖耶性及异熟性,改名为真如,成究竟佛道。(原标题:何谓“我”与“无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这样人天善法造作之后,即便能够一世又一世的生于安乐,也并不是究竟的!这叫作有漏之法,因为还会续诸生死,并且其中仍然还有变量。什么样的变量呢?你假如生而为富、为贵之后,仗着富贵之势,去欺压其他的众生,来世的果报到底是会好呢?还是不好呢?还能不能生于安乐呢?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下一世到底如何?到底有没有把握?是不是能够生于安乐?或者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把业障用性障来取代,就会漏掉业障这一个法的障碍,而性障又属于烦恼障所含摄,所以二障之外的另一个障,应该是业障才合乎正理。烦恼障又称为见思惑,所知障又称为无明惑,事障就是性障。简单的说烦恼障就是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这就是烦恼障。而所知障是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些人甚至连电视都『借』哩!你说,美国人笨不笨?无条件退货的漏洞这么大,他们竟然都不知道!」来年,我到日本,在当地做事的朋友招待我,出入都开车。我问:「东京地狭人稠,不是很难停车吗?」「没那么严重啦!政府规定要有停车位才准买车,所以车子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多。」他说。「哇!那你有停车位喽?一定贵得吓死人对不对?」「你怎么跟日本人一样笨!先租个停车位,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反之,如果我们诵经归诵经,身口意行还是一往如常,放任贪嗔痴而不起对治之心,那就变成是不好的示范,除了让自己的功德法财继续漏失之外,对于弘传,实际上也是有亏损的,因为这样可能会使得有些众生轻毁圣教。了解这个道理之后,无论我们在读诵经典,或者平常修行的时候,就会更加诚心与更加精进地去做。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读诵经典之后,所成就的身口意行改变,也是会让周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一种乃是初机的学人、新学菩萨,因为他没有正确的佛法知见,所以执著于世间有漏的境界而迷信,迷信于大师,迷信于名师,迷信于这些大师错误的教导,因此信受某些混入佛法的外道误导,这样努力来修。譬如说修财神法,不管黄财神、红财神、黑财神、白财神,各色的财神统统都修,这样耗尽了钱财,破财,结果不仅没有发财,还欠债负债很多,这就是他对于财神法、对于这些假象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爲打坐而没有把我见断除,所以会追求境界法,追求三界有爲有漏的这些境界法,那个时候因爲追求境界法,所以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后遗症;如果您能够把我见断除了,这时候鬼神魔的阻碍干扰才会降到最低。但是,外面一般的道场,他们无法断除我见,他们的禅定,说实在的,也没有证得;但是他却将修定的方法当作是学佛,所以他们很容易遇到鬼神魔的干扰。而鬼神魔来的时候,他往往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世尊才教导我们说「上漏为患,出要为上」。就是说,能够出离三界、入无余涅槃不受后有的法要,让众生不用继续在三界六道当中轮迴,这才是最为尊上的寂灭、清凉、真实的境界。甚至最后要证得如来的无住处涅槃,那才是究竟无上、解脱的佛地境界。(原标题:不长眼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告诉他,修集了十善业道,可以在未来出生到六欲天,享受五欲之乐;但是是有许多过失的,是污秽不清净的,当欲界天的天福享尽的时候呢,就会随着过去所曾造过的恶业,而下堕三涂恶道受苦。即使是继续修学禅定,往上升进到远离欲界的色界天、无色界天,享受禅悦或者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七是正念,就是专心忆念善法,比如说要思念戒定慧三无漏学以及五停心观等助道之法。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嗔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摘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地菩萨要主修戒波罗蜜,要能够戒行自然清净不犯;三地则主修忍波罗蜜及四无量心、五神通,要能够成就俱解脱果而不取证,并且要能够成就无漏妙定意生身;四地则主修精进波罗蜜,要能随意到十方世界度衆,无有疲倦;五地主修禅定波罗蜜;六地主修般若波罗蜜,要能自然证得灭尽定,成为俱解脱的大乘无学菩萨;七地主修方便波罗蜜,要能成就方便善巧,念念入灭尽定;八地主修愿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觉同修会不向外募款,都由会员自动捐助,而财务极为严谨,只有一套帐本,而且即使少至五元、十元的贊助,也都必须开立收据;成立至今,不曾漏开过一张收据,未来也将如此执行到底。所有的弘法及事务性工作,上从平实导师、理事长、亲教师,下至各班、各组执事人员等所有义工,除部分担任职事的常住法师以外,都是无给职的义务性质,也都不支领任何津贴、不接受钱财等等供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地前菩萨的修行内容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嗔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事实上,漏尽通以外的五种神通都抵不过业力,因为这五种神通都是三界之中的有的法,不离三界的境界,不能让我们出离三界,不能让我们免除生死的轮回。出离三界生死需要无漏的智慧,无漏的智慧有三种,就是声闻、缘觉的法,以及菩萨的法。菩萨的法就是禅法,就是真如佛性。神通它主要是和定相应,禅法所证悟的却是般若、是智慧,不是禅定,跟神通是不相干。一切得到五通的鬼神和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