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五百比丘,漏尽意解。七百比丘尼,得须陀洹道。八百罗汉,得菩萨道。诸天龙神,是时树下,清信士万二千人,清信女六千人,悉履道迹。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得阿那含道。天龙鬼神,世间人民,闻佛说法,皆言善哉。即起作礼,遶佛三匝,欢喜而去。】(《大正藏》册17,页563中19-页564,下20)---原标题《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 admin 2019-04-18 |
![]() |
这个无垢识的名称,也就只有在佛地才有,菩萨不管在哪一个阶位,都不能称为无垢识;因为菩萨即使修到了等觉位,都还得要继续熏习、继续转易第八识心体中的种子为纯无漏的法种,否则就无法成为佛地的无垢识真如。成佛之前的任何阶位,第八识心都可以叫作如来藏,但是成佛以后就改名称为无垢识。为什么成佛以后,第八识心就不再称为异熟识呢?因为成佛以后,第八识心中异熟种子的 | admin 2019-04-17 |
![]() |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 | admin 2019-04-01 |
![]() |
而觉囊派所说的如来藏是自性本已清淨的,但是内藏无量无边的七识心相应的有漏无漏法种,及无量无边的异熟等流业种;透过修行可使由如来藏执藏、前七识才会相应的的染污法种、业种转为清淨,凡愚就可成圣、成佛。而中观应成派等未证空性如来藏,严重误会觉囊派的如来藏义理,认为觉囊派与米曼差外道主张相同;这是因为不能证解如来藏体性,所以引喻失当,故此说仍不能成立。四、 | admin 2019-04-01 |
![]() |
例如《入楞伽经》卷八〈刹那品〉说:“大慧!言刹尼迦者,名之为空;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是故第八识如来藏又名空、空性、不空,因为无形无色而又能生万法,故非单名为空,又说不空。此如来藏空性,在禅宗名之为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莫邪剑、佛、法、佛法大意、石上无根树、系驴橛、花药栏、绿瓦&h | admin 2019-03-04 |
![]() |
譬如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中,就有优波离问佛说: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说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佛因此问,而说弥勒上生经。记弥勒菩萨当于十二年后的二月十五日入灭,随即往生兜率陀天,为一生补处菩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转大法轮,度诸天 | admin 2019-02-21 |
![]() |
真实法性就是永远的无漏性、无为性、涅槃性、真如性,可是在无漏、无为、涅槃、真如等法性当中,祂又能生一切无漏有为法及有漏有为法,祂这个体性是常住而不变动的,这才叫作真实性,并不是住于六尘中享受或痛苦的住。在这里“住”的意思是说:祂不会变动,名为常住。真实的菩提心——我们的如来藏,祂永远都是这样的体性,永远不会变动;乃至成佛以后,祂 | admin 2018-12-27 |
![]() |
)但是大多数的世界都属于有漏世界,这些有漏世界当然都是由于众生如来藏中的共业种子力量所感应,所以在适当的虚空中形成了,其实也还是从空性心如来藏中出生的,所以说“皆从空所生”。(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九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一切世界在虚空中出生,一定都有根源,总不能无因而在十方虚空浪生浪灭;都是因为共业众生的如来藏蕴藏了 | admin 2018-12-27 |
![]() |
佛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挹世间,永脱诸漏;”这样的声闻人再过不久以后就能出离三界生死。而发起大愿的菩萨也将会证悟佛菩提,悟前当然也会长时间住在世间来利益众生,正式开始菩萨六度万行了,这就是“长挹世间”;当然也会永远脱离种种有漏法,不会再因为有漏法而造作任何恶业,这就是“永脱诸漏”。(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 | admin 2018-12-27 |
![]() |
余凝视,似曾相识,与狎昵咂吻、面面相抱、契入,尽其淫事方便;时犹未及解裙,然余之杵雄骁,已无碍闯入莲宫,难得大乐,不仅杵莲肉感乃尔,于毛孔所接触,皆若无衣,柔嫩光滑、乐不可支,明点不漏;未漏而感受中,明明洞见彼之大乐脉安住八叶莲中,如其蕊,小若针刺;我恐安逸愿死,明点从顶溶下,舒快到全身,无毛孔不郁适;女亦缠绵不忍释,久踞吾跨、紧扣吾腰,如水乳融, | admin 2018-12-27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11月初版五刷)中道无漏性 因地时的阿赖耶识心体恒住不灭,所以非断嘛!但是绝不间断的心体当中却有生灭性的种子在生灭,所以才能够让你在世间出生和闻熏修道啊!那么,既然不生灭当中有生灭,有生灭就不能称之为常,就是非常嘛!而祂心体常住、不生灭、不见断,所以非断嘛!既然双具非断与非常 | admin 2018-12-27 |
![]() |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4]第六识意识意根触法尘而生意识。由了别性的意识所拥有的世间智慧及出世间智慧——本来就是六识心王所拥有的法性,特别是说意识觉知心所拥有的法性;一切世、出世间智慧都是意识所有的法,不能自外于意识心而存在,都是附属于意识心的。[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 | admin 2018-12-27 |
![]() |
(佛云:)「大慧!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着诸法,刹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无漏之法亦刹那不住。』破彼真如如来藏故。」——《入楞伽经》卷八(佛云:)「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馀七识者心:意丶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入楞伽经》卷八这就是明说了, | admin 2018-12-27 |
![]() |
而觉囊派所说的如来藏是自性本已清淨的,但是内藏无量无边的七识心相应的有漏无漏法种,及无量无边的异熟等流业种;透过修行可使由如来藏执藏、前七识才会相应的的染污法种、业种转为清淨,凡愚就可成圣、成佛。而中观应成派等未证空性如来藏,严重误会觉囊派的如来藏义理,认为觉囊派与米曼差外道主张相同;这是因为不能证解如来藏体性,所以引喻失当,故此说仍不能成立。四、 | admin 2018-11-13 |
![]() |
我是因正法而认识导师,而非认识导师而接触正法,我所尊重、所亲近过的大德高僧,大部分都被导师指出法义错漏,大师们起了烦恼而无法为自己论辩,又不断领导信众私下抵制、无端攻击。我也曾有过不满情绪,但是我到处参学,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个人感情、因为情执为了维护所学不正知见的师父?还是为了人情世故?非也!我是为法而来,那当然是依法不依人了。时至今日,我 | admin 2018-11-10 |
![]() |
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八识心王又依第八识以及无明才会现于三界中;可是众生的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的随眠,又都是由 | admin 2018-11-03 |
![]() |
五百苾刍于诸有漏心得解脱。尔时世尊重说伽他。告难陀曰若人无定心即无清净智不能断诸漏是故汝勤修汝常修妙观知诸蕴生灭清净若圆满诸天悉欣庆亲友共交欢往来相爱念贪名著利养难陀汝应舍勿亲近在家及于出家者念超生死海穷尽苦边际初从羯罗蓝次生于肉疱肉疱生闭尸闭尸生健南健南暂转变生头及四支众骨聚成身皆从业因有顶骨合九片颔车两骨连齿有三十二其根亦如是耳根及颈骨齶骨并鼻 | 三摩地 2018-10-14 |
![]() |
祂所出生的妄心,所生起的善恶念头,以及所造作的身口意行的业种,全部都会收藏在如来藏心——藏识当中,即使经过百千万劫那么久远的时间也不会漏失,因此如来藏心又称为藏识。因为祂又有大种性自性以及异熟性等等自性,能够随著众生所造作的善恶业因来酬偿业果;所以会在有情众生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随著众生所造业力的轻重,以及各种时节因缘,而出生在三界六道的 | admin 2018-08-21 |
![]() |
正宗佛教历来对内部不同意见只做法义辩证,从不动武;正宗佛教不做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正宗佛教从来都是祖师自焚,没有让信众自焚的。后来达赖十四世流亡印度,更把中观应成派邪说,散布于世界各地,让世人误以为:佛教就是西藏密教,西藏密教==佛教。于此五浊恶世之际,魔子魔孙遍满人间。当前,最有名的藏密行者,索达吉堪布(宁玛派)和xx仁波切(宁玛派) | 三摩地 2018-08-16 |
![]() |
佛陀在《阿含经》中有多处都开示说:得佛、法、僧、戒等,四不坏信的圣弟子,因为能够【信贤圣戒,清净无秽,无有缺漏,明哲所行,获三昧定。】,所以能够永不再下堕三恶道,如果证得初果须陀洹,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还,就必定能够断尽烦恼的现行而入涅槃。而这里所谓的圣弟子,包括了初果向、初果人乃至四果向、四果阿罗汉等四双八辈,都可以称为圣弟子。佛陀说只要能够成为初 | admin 2018-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