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众生由七转识透过身口意的造业,就有习气之产生;习气是烦恼种子,储存于阿赖耶识中。种子在阿赖耶识中不停的流注,而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及阿赖耶这八识心王中,各自的种子都是不断流注的;而同类种子前后相续不断,八识识种也都是如此无间的等流,因而有了世间的「显境名言」,因而成就了世间法的种种果报,故名等流果。等流果必须有异熟生(异熟果报出生),才有等 | admin 2020-06-08 |
|
外相分中的人身,是由有情各自的阿赖耶识藉父精母血、四大、业种之缘而变生的正报;而山河大地……等器世间之依报,则是由共业有情阿赖耶识之法种及异熟等流种为因,共同变现而成,并非如一神教所说「由上帝或大梵天所创造的」。再说,众生之前五根是由众生各自别业所感,以致别别众生之相貌身量各各不同,譬如人身有别于畜生身;乃至同为人类,却有男女面貌美丑、 | admin 2020-06-08 |
|
譬如农人利用耕种,而有作物之收成受用;商人利用买卖而有钱财之亏盈受用;工人利用工具制造工业品之受用等等。--------《广论之平议》─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正雄居士 | admin 2020-06-08 |
|
此果报,十不善业中无;唯于佛法中修八支圣道,灭诸烦恼,造十善业道,而转成清净之业,方能得之;若诸异生凡夫,不断我见而以世俗道灭诸烦恼,此不究竟故,所以非离系果。--------《广论之平议》─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正雄居士 | admin 2020-06-08 |
|
而第三转法轮的一切种智的经典,最有名的有三部,一部是《胜鬘经》,一部是《楞伽经》,一部是《解深密经》,其余还有《金刚三昧经、如来藏经、无上依经、…》,律部则有《菩萨璎珞本业经、菩萨优婆塞戒经》。但以《胜鬘经》等三部经典为最主要。这一些经典所说的,包括了真心所含藏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这个是属于佛菩提道第三阶段所进修的;这也是禅宗的开悟明心者,通 | admin 2020-06-08 |
|
因为破坏佛的正法的恶业,远比世间杀人放火的恶业还要严重得多。一阐提人有两种,都是无般涅槃种性。无般涅槃的意思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菩萨种性,他们是为了慈悯众生,不忍众生轮转于生死中,所以永远不取涅槃,要尽未来际的利益众生而无穷无尽,地藏王菩萨就是这样的人;另外一种叫做断一切善根,在《楞伽经》中佛说:诽谤菩萨藏的言语只要一出口,当下就断尽善根,就成为一阐 | admin 2020-06-08 |
|
再来说邪见,邪见就是不正确的说法;譬如说,不断(见惑、思惑)烦恼可以证得阿罗汉,那么这样的见解就是邪见;譬如说,造恶业不会得到恶报,这样也是邪见。那么再来说戒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对于什么样才是真正的解脱呢,有了错误的见解,然后依于这样错误的见解,施设了种种不如理的戒禁;想要经由这样的戒禁,来求得真正的解脱,这样的见解就是戒禁取见。最后一个是见取见,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如果你不愿意被误导的话,就一定要弄清楚:外道的神我、梵我,跟如来藏有什么差别?这一定要弄清楚,因为这跟你的道业有切身的利害关系啊!如果你想要修习的是实证的佛法,不是思想式的假佛法,所以不愿意被误导,那么这对你来讲是一个切身利害的关系,一定要弄清楚。阿罗汉所证的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入地的菩萨也是要实证的。菩萨尚在第七住位明心的时候所证的是本来自 | admin 2020-06-08 |
|
这个物性是由众生的如来藏感应而有的,是共业众生如来藏中所有种子中的一种,是法尔如是的,并不是独立于众生心之外的。四大元素的极微分子,它是本质不灭的,只有在型态上的转变而已,它的四大极微元素是不会毁坏的,是永远存在的。如果会毁坏的话,无量劫以来,世界不是会越来越少?结果并没有!它们只是因为众生使用它们的缘故,而转换成另一种存在的方式而已。所以四大极微 | admin 2020-06-08 |
|
这五种观察呢,是从唐朝道宣大师他所作的一个内容,他的内容是说: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也就是说,佛教徒如果要吃饭的时候,就应该要考虑到说:这个饮食来之不易啊,它是从檀越之处来供养的,所以要衡量自己对于佛教有没有什么样的贡献,有没有什么功劳跟功德呢?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任何的德 | admin 2020-06-08 |
|
能持这八戒,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恶行,如果再加受不捉持金银戒,就是不营利谋生,那就是正式出家的沙弥戒了;因此平实导师说:八戒斋法的目的只是为了求未来世有出家的因缘,所以只要在五戒的基础上再作一日的受持就够了,把熏习出家的生活的种子种在心田中,这一世纵使不能出家,未来世因缘熟就可以出家;既然是为了引生来世出家的因缘,当然可以选择在每月、每年有空的那一天 | admin 2020-06-08 |
|
精进的功能义理就是要断除恶业、修集善业,而明心亲证如来藏之功德,正是大善业,不单能够令人断除三缚结成就初果解脱的功德;同时能够令人生起般若实相智慧,非凡夫、声闻罗汉所能够了知和想像,依止此般若实相智慧可进修而成就佛道;也能够依于亲证如来藏的智慧而救度众生一起修行此大乘胜妙法,住持佛陀之正法而不被佛门凡夫、外道所破坏,由是之故,必须精进求证如来藏之明 | admin 2020-06-08 |
|
他发成佛之心而不造作各种恶业。此种人往生彼国七宝池的金莲花之中,一日一夜花开,花开了以后七天才能见佛,三七二十一天以后才能了了而见!才能看得清楚。过三小劫才得到初地,比上品中生人又差很远了。上辈三品生是摄受那些已经证悟的人、修善的人、发大心的人,不做恶事的菩萨根性的人。如果诽谤大乘菩萨藏——诽谤如来藏八识心王等唯识学经典论典为不究竟,就不 | admin 2020-06-08 |
|
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地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 | admin 2020-06-08 |
|
八大热地狱: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地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 | admin 2020-06-08 |
|
有生死过失的染污法,就是说所造的这些业、相应的烦恼,都是会造成生死过失的。没有生死过失的清白法,譬如说,以无我如来藏为依止,转依这样的真如无我,来利益有情而不求恩报,而不求有所得,这样就是没有过失的清白法;或者说依止于这样的一个断我见的这样的智慧,进而修学断我执,这个也是没有生死过失的清白法。能灭如来正法的相似像法,这个部分也是很重要,要有这样的分 | admin 2020-06-08 |
|
善财念言:我为利益一切众生,求菩萨行;今者此王,灭诸善法,作诸恶业。云何于此而欲求法,救护众生?作是念时,空中有天告言:善男子!汝莫厌离。善财即礼其足,王令入于宫中,遍观所住宫殿,广大无比,皆以妙宝之所合成。王复告言:我若实作如是恶业,云何而得如是果报、如是色身、如是眷属、如是富赡、如是自在?遂为善财说菩萨如幻解脱已。乃云:如诸菩萨,得无生忍,乃至 | admin 2020-06-08 |
|
透过十回向救护一切众生的菩萨行愿与善净行,这些善净业行的种子记持在自己与一切你所利益众生的如来藏中,由一切受您利益的众生如来藏与自己的如来藏,替您集存入地及未来成佛的福德资粮种子,未来入地所需的福德与未来成佛的无量福德都是由此开展出来。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普贤行,有一个部分就是福德庄严的资粮修集;佛乃是两足尊,福德庄严具足、智能庄严具足,都由因地摄受 | admin 2020-06-08 |
|
一念无明末断尽之人,即使修得四禅八定,死后皆有所依,所依者三界中一切业果定法有为法境界,是有所得法,不能出离三界生死。故《大宝积经》卷85佛云:「亦无蕴界处,生于无所依,如是佛法身,非五眼能见。」断尽一念无明者方能无所依,无所依方是究竟法。无所依、无所入、无所得,是证涅盘圣人阿罗汉及八地菩萨境界,此境界无境界,方便说为「涅盘境界」,此中空无所有、一无 | admin 2020-06-08 |
|
此无始无明,《菩萨璎珞本业经》云:「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亦即:在凡夫众生尚未明心见性之前,所会生起的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都不会与无始无明相应,所以都只有起烦恼,起烦恼则是从四种住地无明而产生。在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没有任何无始无明现起,除非开始修学大乘法而想要究明实相,因此称为无始无明住地。也就是说:无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