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接下来我们引用《菩萨璎珞本经》卷下来为大家作说明,世尊说︰「故善惑二心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故名无色界住地。」那就是说,修善以及除恶,但是不明白真心本性,所以不明白五蕴的空,因此产生对于欲界之中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无明。以为它真实有,不知道它的虚幻性,因此生起欲界惑。这叫做欲界住地。那么对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色界 admin

2020-06-08

佛学基础学习导引:学佛释疑三归五戒十善五时三教烦恼力与轮回三法印四圣谛五阴十八界四禅八定六波罗蜜什么是佛教学佛释疑学佛释疑(一)【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3.html学佛释疑(二)【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5.html学佛释疑(三)【共130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167.html三归五戒学佛与三归五戒 admin

2020-06-07

  同其事。尔时菩萨若见有人虽多犯戒能治毁禁诸恶比丘。即往其所恭敬礼拜四事供养。经书什物悉以奉上。如其自无要当方便从诸檀越求乞与之。为是事故应畜八种不净之物。何以故。是人为治诸恶比丘。如彼童子驱旃陀罗故。尔时菩萨虽复恭敬礼拜是人受畜八种不净之物。悉无有罪。何以故。以是菩萨为欲摈治诸恶比丘。令清净僧得安隐住。流布方等大乘经典。利益一切诸天人故。善男子。 admin

2020-06-06

  《佛说报差别经》云:“复有十,能令众生得人趣报。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绮语。六者不两舌。七者不恶口。八者不贪。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见。于十善。缺漏不全。以是十。得人趣报。”《佛说恒水经》云:“持五戒者,还生世间作人。”《受菩萨戒仪》中也说:“三归五戒得人身。”《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 admin

2020-06-06

又灵龟以荷负佛法重任,而非放逸故不修禅定,一生为法忘躯,舍寿时虽不免病痛之苦,而无碍其智慧正念,佛子何惧乎哉!又此灵龟于佛法之弘传,功勋著,释迦岂有辜负之理?诸大菩萨又岂有辜负之理?若二者难两全,余宁取灵龟之受苦,不羡钝鸟之自如也。------摘自《钝鸟与灵龟》 admin

2020-06-03

另“无分别中广分别”是指第八识之了别性,不是指意识修行开悟之后所发起的智慧;譬如能了知七转识心行、能知如何摄取四大成众生身、能了知众生色身之种种运作、能记存众生的因、能了知如何让众生所造因种子接受善恶种种果报,皆无差池,这就是第八识所了别的内涵,不是意识觉知心所了别的内涵;第八识还有不可知执受,能对种、身根、山河大地…… admin

2020-05-31

  他说金刚萨垛百字明可以灭无始来的罪,何况他还有更多更厉害的密咒,更别说按照佛门解释,法王是十地菩萨证果(补正:此说不当,依照〈〈大智度论〉〉,法王就是佛陀的意思,十地及等觉位菩萨称为法王子。忏悔!)应该对小小的瘫痪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对治的啊。但他并不如愿也不像他的那个称号一样能如意,余生就在痛苦里煎熬。而那个吹嘘藏密密法天下第一的志欲弘扬密乘于汉土 admin

2020-05-28

然以行世世清净故。亦不一世界有二佛出。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是一佛世界中。常化作诸佛种种法门种种身种种因缘种种方便。以度众生。以是故。多持经中。一时一世界无二佛。不言十方无佛。《佛说人仙经》:汝等当知。我从佛闻。无有二佛同出于世。《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admin

2020-04-28

而正统十二年大天界蒙堂比丘于《真心直说》文后撰一短文为跋,虽仅一页有奇,却已造下诽谤如来藏、菩萨藏之大恶,令人唏嘘。佛子务必引以为鉴,敬慎戒惧。应时时警惕自己︰若非亲证,若非真如,万勿轻易非毁唯识。以免因修善反得恶果,于未来无量世中受大苦恼。欲重印及流通祖师之开示语录或著作时,务必详细检查求证,以免犯下“破菩萨藏”之地狱共,成一 admin

2020-04-15

”的说法,而在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也说明我们的起心动念,所造成善或恶的身口意都会存储在我们不生不灭的根本心如来藏中,在因缘成熟时,就会有相应的异熟果报显现。在佛法的世界观中,有增劫、减劫的说法。在增劫时,因为有情懂得修学十善道,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以及不贪、不瞋、不痴,能这样 三摩地

2020-04-12

 于防疫期间,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扩散而影响防疫全局,是故本会回复上课、讲经的日期不得不一延再延,必须等候安全时才能复课、复讲;于此期间,请诸同修们善护身心,减少亲朋好友间之聚会,改以电话或视讯问候即可;唯有保得百年身,方能继续进展道、守护正法。 于此期间,请大众好好读书及观行,以增进智慧;也应每天礼佛或看话头作功夫,以便届期求明心或求见性 三摩地

2020-04-12

  作茂罗咒术蛊道。旃陀罗等不男二根支节不具皆听出家。愍众生故。乳蜜绵缯珂贝皮革诸谷米等悉不服食。于诸草木作寿命想。慈悲心故。泥洹长灭。如是相貌。当知是为魔说经律。除大人坐四种威仪。若言我听饮毒入火断食投岩残杀众生。作茂罗咒术蛊道。乳蜜绵缯珂贝谷米作熟肉想。一切草木作寿命想。如是说者我所不听。作是说者。当知是辈外道弟子。随我所听而能行者。是我弟子。 admin

2020-04-08

为了打击异己,某些佛弟子不能依理依据如理如法,而是不惜造妄语,自创邪教名单广为传播,可悲可叹。如此种种,当不是我佛门弟子所为,望诸位擦亮双眼,明辨是非,切莫人云亦云。中国国家安全部、中国公安部、中国民宗局、中国反邪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最完全公布佛教界、宗教界公认之附佛外道,以及邪教组织名单:其实,这份名单,一直在不断的变化:108个110个117个134个 admin

2020-04-08

因此如果演说佛法的时候,其所说的内涵是异于佛陀所说的话,那都是属于谤佛之说,如果是属于谤佛之说的话,那这个人的过失以及罪乃是很重而不轻的。因此在许多阿含部的经典当中,佛陀一向都是这样的开示。我们再举一些圣教例子来说,譬如在《杂阿含经》的卷5也是有一致说法,经文上佛陀有这么说:【佛告阿耨罗度:“作如是说者,随顺诸记,不谤如来,非为越次。” admin

2020-04-07

……李谏议源,公卿之子,当天宝之际,以游宴饮酒为务,父憕居守,陷于贼中,乃脱粟布衣,止于惠林寺,悉将家为寺公财。……惟与圆观为忘言交。……如此三十年,二公一旦约游蜀州,抵青城峨眉,同访道求药。……遂自荆江上峡,行次南浦,维舟山下,见妇女数人,锦裆负罂而汲。圆观望见,泣下……曰:‘其 admin

2020-03-26

因为大乘法的主体就是第八识,而第八识如果不存在,轮回就不存在;因为蕴处界没有一个生灭法能够储存种。那我们就回到这一个论点,我们就纯粹主要引用四阿含来证成阿罗汉不是佛,来证成四阿含初转法轮所说的,只是来帮助我们断除这个分段生死,所谓的断烦恼障证人无我,甚至严格来讲只是人无我的一少分,还没有资格讲说人无我的全部。因为阿罗汉也好、辟支佛也好,这些小乘声 admin

2020-03-21

然而琅琊阁、张志成等人颠倒佛法正义而加以扭曲,广播邪见迄犹未已,至今已经年余;吾人所见则是琅琊阁主初创该网页时即已隐身幕后,不撰文发表,暗中支持张志成等人的邪法论议;如今年余,已经了知张等人的法义错谬,所以阁主退群,不再属于琊琊阁之属,但仍有在;而今亦已经被琅琊阁中的一小群人所攻讦,亦不能自认即是琅琊阁中的成员而出面辩解,是故至今并无一言以自辩。 admin

2020-03-17

”可是我们要告诉大家,这样的植物这种向阳性,以及根向下生长的这种性质,是属于物性;这种物性是共有情如来藏所含藏的种里面,然后成就出这些草木植物有这种物性,它是没有心性的。因为心性是要能够有八个识,然后要能够对六尘见闻觉知。如果说很难去跟你辩论它到底有没有见闻觉知,还是回到刚刚讲的,有情还是要归属于五种种性的哪一种。请问:草木植物,到底是归 admin

2020-03-12

生如法师简介释生如法师,一九六七年出生于东北辽宁,一九八九年毕于沈阳财经学院。二〇〇〇年九月开始学佛,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剃度出家。从学佛伊始,无论是长经抑或短经,只要读熟,皆能自然背诵下来。刚学佛读颂经文,不会修定时,就有粗浅的禅定境界出现。偶尔外出活动时,由于心念专一于背诵经文,旁无他顾,也能发起禅定境界和觉受。且多次在清醒的情况下回到自己的过去 admin

2020-03-12

上完半年课程后,通过考试大概就可以当讲员吧!不过有一个要求,就是上讲员班要吃素,所以弟子也就从那时开始吃素了!这也算是好事啦! 在一贯道打混的日子里,虽然“得道”了,但实在对“道”摸不著头绪,根本虚无缥缈;就算是仙佛临坛,批了一大堆训文,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完全言不及义!尽在世间法、因果报上打转。所以讲员班上完,期末的考试也 admin

2020-03-0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