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花草树木它仅是因为有情的共业而出现在器世间,成为有情的增上果依报,来让共业有情受用滋长五蕴的所需。譬如说:器世间,在人间需要依靠团食来长养色身,这个团食里面就有所谓的蔬菜、水果、稻米,种种的果实还有药物,那么这些都是因为有情的业而出现的。那我们现在要来举一个经典里面的说法,让大家知道一下,花草树木它真的是有情吗?以及论中告诉我们说花草、树木、果实,还真的是众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有情之所以可以获得这一世的资财,都是因为我们过去世惠施他人所造作的善业,所以这一世就依于因果的道理而实现了。所以,这一世有权有势,不代表未来世有权有势;因为他这一世有权有势,就他的因果来说已经实现了,可是实现之后,如果他没有再种植未来世的资财的因的话,他未来世他就没有资财了,他也没有什么权力可言了,因为一切都不离因果。所以,菩萨为了要获得未来去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有说:【若有众生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二者,随所生处,肉眼不坏;三者,得于天眼;四者,于善恶法,得善智慧;五者,除灭大闇;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转世间,常不在于黑闇之处;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由此可知,以慈柔的眼神来 | admin 2020-02-21 |
![]() |
这就是说,我们见到父母、师长乃至修行人等,都要起身迎接、礼拜问讯;这是世间法上的礼节,也是佛法中很重要的善业。譬如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开示说:【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憍慢故,是故先得无见顶相。】(《优婆塞戒经》卷1)可见得三十二相中的无见顶相,就是经常礼拜父母师长、诸佛、菩萨而得来的。第五个心施。是说布施的时候,应该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呢,佛教它基本上它是对因果的内容,以及这个业因是如何牵引的果报的差别,它是能够如实了知的,随着菩萨实证的智慧慢慢清楚,最后到成佛的时候是究竟了知。从这个所谓救度亡灵这几句话,我们来说所谓的救度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我们要知道,今天亡灵他要去的地方,是不好的你才需要救度他;如果今天亡灵要去的地方,要生的地方是善处,那你就不需要救度他。所以这个问题问出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呢,佛教它基本上它是对因果的内容,以及这个业因是如何牵引的果报的差别,它是能够如实了知的,随着菩萨实证的智慧慢慢清楚,最后到成佛的时候是究竟了知。从这个所谓救度亡灵这几句话,我们来说所谓的救度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我们要知道,今天亡灵他要去的地方,是不好的你才需要救度他;如果今天亡灵要去的地方,要生的地方是善处,那你就不需要救度他。所以这个问题问出 | admin 2020-02-21 |
![]() |
在河岸边住了五百多户的人家,长久以来,他们都未曾听闻过跟道德风范、济世度人有关的种种事行;他们都是习气刚强,心性很难调伏的人,而且惯于以欺压的手段作为事业,贪欲重利、随性自快其心,极尽肆意而为之能事。世尊常常思念观察其中应该被度化者的因缘,了知这五百户人家因过去世所修的福德具足,此世可得度的因缘成熟了。于是世尊就来到河岸边,坐在岸边的一棵大树下。这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种下恶念的种子,所以感召当世被车辗毙这样的恶业果报,死后还要继续受生火车地狱来受地狱果报。这所有一切因缘果报,都是自己起心动念之所招感,是自己之所造作,并不是天龙鬼神所能干预、给予这样的果报。所以佛陀就诵了一个偈颂说:【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 admin 2020-02-21 |
![]() |
生从何来呢?从自己的如来藏中出生,父母只是提供藉缘,其实是自己的如来藏生了这个五阴;如来藏具有大种性自性的造色功能,随着个人的无明种以及业种而受生入胎,也就是藉(jiè)着父母和合之缘而受生入胎,然后藉着母体所提供的地、水、火、风四大,来造就胎儿的色身。亲证如来藏之后,就可以现前观察自己是从如来藏中出生,这个生从何来的问题就解决了。接着再观察, | admin 2020-02-21 |
![]() |
但是一般人在世间,因为不知道善恶因果的道理,大多只是随顺业习而造业,所以到了要死亡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下堕到地狱、饿鬼道或畜生道去受苦,所以心里就会担心害怕,这也是一般人无法坦然面对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解脱道中的有学及无学的圣弟子们的心中,已经没有这种担心了。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是依于涅槃而修,但是是依本来自性清 | admin 2020-02-21 |
![]() |
那这些苦不妨也依于我们有了色身所伴随而来,也伴随着每一个人的福业差别不同;所以因为色身强壮与否,财富的多与少,相对受这种苦的状况就也有差别。而真正的修苦行,其实应当是讲说:从心上来着眼的,是要能够先不贪着世间的五欲,然后进而不执取自己的五蕴身,这才是真正的苦行。因为这样的修证,是远比前面的克服寒热风雨、饥渴病痛等等还要来得更难!这是什么原因呢?先从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来介绍业是怎么来的呢?常常有人修学佛法时不断地埋怨自己,老是说自己的业重,所以听经也听不懂,学法也学不会,更别说开悟了。这种讲法其实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是业障碍了他,所以明明是一个很单纯、很容易懂的法呢,但是他老是听错,都无法理解。有时候明明是很容易入手的方法,他却始终没有办法,学完回家修行时总是没有办法用功;就算是听懂了也使不上力,这叫作业障。 | admin 2020-02-21 |
![]() |
圣人就借这个故事作譬喻来开示:那关着囚犯的牢狱,就好比是系缚众生的三界法,使众生无法出离;狂象追逐着罪犯,正如同众生恒常被无常追赶而无法逃脱;罪犯躲进的那口废井,就如同众生的五阴火宅,众生自以为逃到井中已经安全无虞了,却不知依然受困在犹如火宅般的五阴中,危脆不安;而在那井的下方的毒龙,恰如地狱一般,若众生因无明造作恶业时,就随时都会下堕地狱受大苦果 | admin 2020-02-21 |
![]() |
那么,佛弟子的丧葬有什么要值得注意的呢?第一点,也就是在生前,应该像前面佛陀的开示,少作恶业,广行十善法,培植自己的福德功德。这都是为了未来的往生,以及未来生所作的、最好的准备。行十善法可以累积福德智慧,让我们下一生至少有生天的福德。但是,佛弟子更进一步的知道,最好能够往生净土,速得圆满道业;或者,发大心的菩萨愿意回入娑婆,继续来这个地方度众。所以 | admin 2020-02-21 |
![]() |
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很容易沉迷于种种似真之六尘境界,因而造作诸业,轮转生死。所以内六入与外六入的法义,可以让我们从道理上面来了解自己所执取的六尘境之虚妄性。而在《楞伽经》中亦开示显示因的道理,如果认为只要识阴现行即有觉想分别,识阴心中就能显示六尘,那这样就落入妄想之中;因为实际上,尚需有如来藏现起六尘内相分境,以及其他诸缘具足才能令意识了知六尘境界 | admin 2020-02-21 |
![]() |
同时依根尘触而出生之识蕴,其因此而能领受之六尘境便有极大之差异,这就是圣教中所开示之: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3)也就是因为往世之业力的关系,导致其有相应之五阴身,而接下来有其相应所能了知的境界相。譬如与人类在共同环境生活的畜生道,其领受之六尘境界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以昆虫来说,诸位观众都可以想象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众生因为不如实知六入的真实道理,不知有外六入与内六入,因此误认六识直接缘取外面的六尘境界,而将外法执为实有,因此导致执取与染著五欲六尘境界,并且因此而造作诸业,轮转生死。同时因为六识心需要依靠根尘触才能现起,既然内六尘是自心所现之生灭虚妄法,当然缘六尘才能存在之六识心亦是生灭虚妄的,因此识阴非真实不坏之我。所以正确理解六尘与六入的法义,无论对 | admin 2020-02-21 |
![]() |
再说这个有情世间,以我们人身来说,一期当中不离生老病死的辛苦,而一期一期的轮转,又无法避免于惑业苦的迁流;在人生当中之所以有着生老病死、之所以有着惑业苦的迁流,就是因为无明的关系,而有了五取蕴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轮转;有了这个五取蕴以后,就会有身行、口行、意行,想要解脱生死,就必须对于自我的身行、口行、意行,要能够如实地现观。对于身行所起的种种 | admin 2020-02-21 |
![]() |
当前许多修行人无法证得初果的最大原因,就是对识阴的内容不如实知,往往把识阴中的某些境界,特别是意识心的变相境界,当作已经不是识阴、不是意识的境界了,当作是已经亲证实相心如来藏,或名真如的开悟境界了;也有人错将六识心的自性----见性、闻性乃至知觉性----误认为佛性,就自称已经开悟了;也以这种错误的认知,而为别人印证为开悟,如此师徒共同堕入了大妄语业中,其 | admin 2020-02-21 |
![]() |
假使气氛使他觉得不愉快,性情不好的人若受制于气氛时往往造下大恶业,杀人放火无所不造,都是受制于识阴所领受的境界,都是识阴的集苦的法相;因为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识阴的习性,不断在识阴相应的熏习上增长用心,于是他们识阴种子的力量不断被滋润而增长广大,于是识阴会一再地执着自己相应的外境我所而难以了断,更何况是要将识阴自己断灭呢?另有一类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