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告诉韦提希夫人说: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当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中的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接着佛又开示说:三福净业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不能离开三福净业,三福净业中的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贤愚经》卷1佛开示说: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 | admin 2020-02-21 |
![]() |
那我们现在要来跟各位介绍的就是所谓的三福净业或是净业三福。三福净业为什么我们要来修行呢?如果说我们纯粹发起了信、发起了愿,可是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分其它的品位啊!我们怎么样来提升我们的品位?让我们的品位可以高升?也就是说当我们越努力能够修集越多的福德跟智慧,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就越高!那我们成佛的速度就越快!如果我们想要度化众生当然就 | admin 2020-02-21 |
![]() |
第三是宿业过患。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双方的格局、运势,都必须旗鼓相当,否则无法受孕成胎。譬如父母尊贵,中有卑贱;或者中有尊贵,父母卑贱;或者父母以及中有俱尊贵,但是业缘配合不来,也无法顺利入胎。由以上弥勒菩萨开示,我们就知道,其实中阴身要入胎成功,必须要有非常多的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就。总括来说,就是要有缘才行。譬如过去世都曾经和父母结过缘,又母亲没 | admin 2020-02-21 |
![]() |
这种不孝的业风速度非常快,一切如来、金刚护法、天神以及五通仙人都无法救护。如果有人恭敬孝顺父母,诸天天神就会护念,他就能享受无穷尽的福报。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13集孝养父母--弃老国缘>刘正莉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
复无三种障碍,谓产处过患所作,种子过患所作,宿业过患所作。】(《瑜伽师地论》卷1)这段经文意思是说:中阴身要入母胎时,必须要有三个条件,也就是母亲正好在排卵期,这个时候父母两个人都动了情欲进事,而准备投胎的中阴身恰好现前,这就可以入胎了。但是在入胎的过程中,也有三种过患,会使得中阴身无法顺利的入胎:第一是产处过患。意思是说,如果母体有种种妇科的疾病 | admin 2020-02-21 |
![]() |
依于如来藏出生五蕴,五蕴造作了善恶业之后,业种由如来藏所蕴藏,依于业种而往生到三界六道的善恶趣;只要没有解脱,会继续在如来藏所普遍兴起出生的三界六道的这样子的有情的色身或是说心法(因为无色界没有色身),而不断地轮回。佛性常住就是这个道理。依于佛性常住,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切众生都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都有无量 | admin 2020-02-21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佛告诉韦提希夫人说: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当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的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接着佛又开示说:三福净业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不能离开三福净业,三福净业的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贤愚经》卷1佛开示说:【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 | admin 2020-02-21 |
![]() |
这种不孝的业风速度非常快,一切如来、金刚护法、天神以及五通仙人都无法救护。如果有人恭敬孝顺父母,诸天天神就会护念,他就能享受无穷尽的福报。所以大家应该要孝顺父母,那么诸天天神就会非常地护念。------《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13集孝养父母----弃老国缘>刘正莉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
换句话说,心性好的会跟心性好的境界相应,所感应而往生的世间也会是好的;譬如在世时若常常心存善念,常造桥铺路、布施财物等来帮助众生,而且不造恶业;像这样因为心性的良善,将来舍报后便可以往生欲界天。反过来,如果心性不好,所感应而往生的世间也会是不好的;譬如在世时若常常贪小便宜、欺压贤良,甚至伤害众生等;像这样因为心性恶劣,将来舍报后便会下堕至三恶道中受 | admin 2020-02-21 |
![]() |
过去生的业行是如何,你今生虽然不知道,但是已经遇到了儿子和媳妇不孝顺的果,你当然应当相信你过去生有不孝父母的因,所以才会反报于自身。这个在世间法就是因缘果报,如果是白话说,就是报应,就是相应于此身的诸行,所产生的果报就称为是报应。不过也不要那么难过,因为我们只要能够力求忏悔,就能将过去生的业力、种种浮现起来的业力,予以消减。如果只是还是怨天尤人,不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的学业都名列前茅,更不能期望每个孩子都当医生,只要顺着他们的能力、性向和兴趣,作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都会有所成就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行出状元。重要的是为人父母者,要如何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和伯乐呢?这就必须要有能够鉴照众生根性,和引导不同根性众生的智慧了。第三、公平对待不偏袒。由于每个孩子过去生和父母所结下的缘不尽相同 | admin 2020-02-21 |
![]() |
在《阿弥陀佛经》里面也说到:佛弟子要往生西方,必须要修集三福净业;三福之中最起码、最基本的就是世间福德,又叫作世福,它是指世俗本来就存在的人伦之道(人间的善法),例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等。如果这个基本的福德都没有办法具备,那就代表这一个人呢,他连做一个人的福德都不够。所以佛法之中,孝养父母是最最起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也 | admin 2020-02-21 |
![]() |
那我们现在要来跟各位介绍的就是所谓的三福净业或是净业三福。三福净业为什么我们要来修行呢?如果说我们纯粹发起了信、发起了愿,可是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分其它的品位啊!我们怎么样来提升我们的品位?让我们的品位可以高升?也就是说当我们越努力能够修集越多的福德跟智慧,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就越高!那我们成佛的速度就越快!如果我们想要度化众生当然就不应该慢啦, | admin 2020-02-21 |
![]() |
此五心中,一者、于诸有情起大悲心;二者、为诸有情求一切智----心无退转此二心者,于大乘法精进修行;三者、一切有情皆我亲友;四者、一切有情于我有恩,未有毫厘用相酬报;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属,我曾于彼起不善业,种种呵骂非理责罚,深心惭愧何时偿毕----此之三心令诸菩萨勇猛不退,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有情皆我亲友、一切有情于我有恩、未有毫厘用相酬报 | admin 2020-02-21 |
![]() |
以末学的自身经验来说,在学佛以后的第一个雷区就是布施;在家居士修学佛法一定要实行布施,这一点是对的!可是,要怎么如法的布施才能符合佛教理念?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末学,以致使末学因为不如法的布施而得罪了所有的家人,也因为这样的布施是背离了三福净业的基础,所以本身已非佛教中的布施。但是,因为身边没有真正的善知识摄受,所以末学在雷区中徘徊了好几年,搞得自 | admin 2020-02-21 |
![]() |
引用经文如下: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当知此中由三因缘令业成重。一由意乐故。二由加行故。三由田故。由意乐者。谓由猛利缠等所作。于同法者见已欢喜。于彼随法多随寻思。多随伺察。如是名为由意乐故令业成重。由加行者。谓于彼业无间所作。殷重所作。长时积集。又于其中劝他令作。又即于彼称扬赞叹。如是名为由加行故令业成重。由田故者。谓诸有情于己有恩。若住正行及正行果。于 | admin 2020-02-21 |
![]() |
相比于嫁个暖男,生个漂亮的小baby,事业有成,环游世界……我这个人生目标放在如今的快餐时代或许只会惹人非议。但,我是认真的,它在我心中存在了至少十年。不为别的,只因我无法忍受像一个目盲者那样在后半生里到处乱窜。有的人说:事业有成、嫁个暖男,生个小baby凭什么就不是人生目标?像你这样也太装了吧!我想说的是,即便我事业有成、嫁了暖男,生了小baby | admin 2020-02-21 |
![]() |
父母终亡,无所依仰,虽为兄弟,志念各异,兄好道谊,弟爱家业、官爵俸禄,贪世荣色。】(~《杂譬喻经》)这个意思是说:从前印度有两个兄弟,他们家族原先是有大财势、大富贵,广有资财无量;父母命终死亡了之后,只有这两个兄弟互相依靠。虽然是兄弟,可是各自的志向所念、所看重的各个不同,大哥喜欢修道,而弟弟是贪爱俗业;这样子的不同,就产生了后面我们要说的,未来世 | admin 2020-02-21 |
![]() |
】(《瑜伽师地论》卷14) 大意是说,众生所贪爱的境界就是源自于五尘境,对于这五尘境界及其上面的法尘境界产生种种错误的认知及贪爱执取;除了对于现前境界的贪爱之外,也贪爱未来的境界,因此会有种种的追求,也就是在所乐着的境界上面产生“欲心所”;因为希望获得而勤于追求,那难免在追求的过程中引生种种烦恼或造作恶业伤害众生,这也是一般众生的普遍现 | admin 2020-02-21 |
![]() |
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包括要归命三宝、供养三宝、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以及修十善业道。我们为什么要修十善业道呢?那是因为菩萨在漫长的修道成佛当中,必须要有许多善缘的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的障碍,也才能使得我们的成佛之道得以顺利的进行。因此,每一位菩萨都应该要勤修十善业道,以迅速的增长和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作为进修佛道的基础。......什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