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瑜伽师地论》卷14) 大意是说,众生所贪爱的境界就是源自于五尘境,对于这五尘境界及其上面的法尘境界产生种种错误的认知及贪爱执取;除了对于现前境界的贪爱之外,也贪爱未来的境界,因此会有种种的追求,也就是在所乐着的境界上面产生“欲心所”;因为希望获得而勤于追求,那难免在追求的过程中引生种种烦恼或造作恶业伤害众生,这也是一般众生的普遍现象 | admin 2020-02-21 |
![]() |
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讲记:一个人如果有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个当然是对!但是,这样是不是祖先所作的善业由子孙来继承,祖先所作的恶业也必须要由子孙来承受呢?但是如果这个道理成立的话,那世间的因果有没有道理?合不合乎逻辑呢?作恶的祖先把他的果留给子孙,那他自己怎么办呢?所以,这其实不是佛法真正的道理。但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用来劝人家为善,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从佛法真正的究竟道理来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得到罪业的时候,一定已经有被得罪的人,也就是一定有受损的一方。比如前面讲的:本来想要施给某甲比丘,后来却因为遇见大德比丘前来而转施大德比丘。既然已经说好要施给某甲比丘,后来又转施给某乙比丘,这就从某甲比丘那边得罪了;也就是某甲比丘那边有财物损失,因此而说施主得了偷盗罪;凡是得罪,都一定有被得罪的一方。同样地,出家人可以获得其他出家人往生后所遗留 | admin 2020-02-21 |
![]() |
是说布施了以后,看见受布施的人,他的身口意行不清净,或是把钱财用到不适当的地方去,受施了以后他反而去造恶业,所以来世将会遭受苦报;所以这位布施者,因此生起了后悔心。这叫作见受者过,所以生起了悔心。佛陀接又说:另外还有三件事,也是会让人在布施以后产生后悔心:第一种,是畏他呵责。是说自己在财物上不自在,所以在布施以后,担心家人知道了会呵责他,所以心中感 | admin 2020-02-21 |
![]() |
贪爱钱财而又吝啬的人会有什么果报?任何善恶业,都是因于我们身口意行的造作;身口意行是从如来藏—从第八识—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当中生灭法的一部分;依五蕴当中七转识的造作有了身口意行。生灭的五蕴它虽然是刹那生灭、刹那就过去了,不是常住之法,可是依这个刹那生灭出生的五蕴而有的身口意行,所造作的这些身口意业,在生灭的五蕴落谢之后,却依然会储存于如来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身为一个受持戒律的菩萨,这个口业应该要谨慎,少讲是非。为什么杀、盗、淫、妄,对于这个口业,我们在这里要特别稍微多说一点呢?因为杀、盗、淫,我们要持守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的因缘,而且要成就它也必须有比较粗重的一个过程;但是口业的部分,只是嘴上的两片皮,一下子就成就了,所以口业的违犯是非常迅速的。这四种的无畏施----不杀、不盗、不淫、不妄造口业(不妄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说亲近善友非常的重要,因为善友能够帮助我们在道业上不断地增进;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能力简择善友还是恶友,而随意听从恶友的邪见,也没有能力去思维对错,那么不但没有办法累积福德资粮、增长智慧,反而很容易就毁谤三宝,造下堕落三恶道的大恶业。所以我们应当非常谨慎地简择善友来亲近啊!第三、不贪著财的人,则是能够深观无常以及不自在。观察无常是说,自己的五蕴身 | admin 2020-02-21 |
![]() |
像这样的出家人,虽然身穿僧服现出家相,早已经不是出家人;佛弟子们不应该供养他们,因为供养他们,让他们得以继续弘扬常见、断见以及邪淫外道法,非但没有功德,反而让他们继续破佛正法,不仅与他们成就破佛正法的共业,而且还成就误导众生的大恶业。 接下来谈第三个部分:布施有何果报?后学举经中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佛在《贤愚经》曾开示:“在过去九十一劫以前 | admin 2020-02-21 |
![]() |
然而这样的福德是有生、有死、有为的福业,不是出离生死的福业,仍然是有局限的。如果只是将此福德当作未来世享福的话,那是会消耗殆尽的,如佛在《阿含经》开示:【我于尔时,七万岁中,以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供养彼佛,令不减少。般涅槃后,复于七万岁中供养形像舍利,烧香、然灯、悬缯幡盖,无所渴乏。我于尔时以此功德,求在生死,获此福佑,不求解脱。大王当 | admin 2020-02-21 |
![]() |
除非萧老师减少搬弄佛学名相,就人人生活中所易遭遇的矛盾与困境(如婚姻、事业、子女教育、社会风气、宗教文化,乃至心理困惑、人格成长、生命意义之省思)多加详谈,那么才容易在对谈中发现彼此需要再加以修正改进的地方,则辩论是有意义的。】这样的来评论就是以世间法,以世间法来评论函盖了世间、出世间法的佛法内容。我们要来说,他提到生命意义的省思,我们就要来探讨, | admin 2020-02-21 |
![]() |
那这个时候就要观察到自己,观察到自己:我们有没有在这一世继续用自己的权势去压迫了人家或侵扰了人家?我过去侵扰了人家,这世人家回报了我,我是不是有去接受他?我们要首先愿意接受我们过去造了种种的罪业,我们愿意来受。我们还要先去预防:我所作的种种的行为不再去侵扰一切的众生。一定要先有这样的作意,一定要先这样的一个认知。因为这样子才是让我们在修学佛法之后万 | admin 2020-02-21 |
![]() |
杀猪宰羊、杀鸡杀鸭一世,我相信他们这样干这个行业,一定常常会想到:我这一世到底杀了多少鸡、多少鸭,宰了多少牛羊,我未来世会不会有恶报?一定有想过,我不相信哪一个人不曾想过。可是他除了做这个行业以外,不论做什么行业都失败,都没办法生活,这表示他往世修的福德不够,所以这一世不能净命而活。不说世俗人,说出家人好了:有的人出家后不必去外面托钵,道粮无缺,要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呢,无论您是何种情况,都是可以通过正见正行而增长道业的,今天我们就谈谈关于需要在职场上去修行的情况----行走职场。不愿意和世间人往来,这是较多人的心声。更极端的,曾有某位师姐哭诉说,只愿意和师兄姐在一起,其他人包括家人(还未学佛)都不愿意相处,因为別人都不能理解她。她觉得只有和师兄姐在一起才是幸福开心的。说实话,当时末学是很心疼,因为呢,和师兄姐 | admin 2020-02-21 |
![]() |
这时沙弥均提成为阿罗汉后,他以自己所证的宿命通智力观察自己过去世,到底是造作了什么样的业行,今世才能得到舍利弗尊者这样的圣明之师,而最后证得阿罗汉果呢?这时他就看见自己的前生原来只是一条狗,却在将死的时候,蒙舍利弗尊者的施食,并为他演说种种的妙法,让他对于佛的微妙法生起欢喜心,才能获得今世的人身而出家,并归依在舍利弗尊者的座下,证得了阿罗汉果。这时 | admin 2020-02-21 |
![]() |
还有一种人,他不求生诸佛净土,他认为释迦世尊的秽土也是净土,要在这里修行,并发愿早日达到实相念佛,成就三明六通,或四禅、四无量心,可生生世世在此世间承担如来家业,帮助一切众生成就唯心净土,这也是大愿。如果有一天升进到此地步,他又发愿:愿我以念佛心,证入五蕴空的境界(从色蕴空一直到识蕴空。不是见空,而是证空),在未来生度无量无数的众生,同入菩萨道,这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 | admin 2020-02-21 |
![]() |
弥勒菩萨说:【云何菩萨无倒回向?谓诸菩萨三门积集所有善根,即善修事业、方便善巧、饶益于他,去来今世一切摄取,以淳一味妙净信心,回求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间余果异熟,唯除无上正等菩提。】(《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我们从这里的圣教就可以知道,回向的主要目的,乃是希望自己所有的善根,透过这样的回向,让自己以及他人实证三乘菩提的成就没有障碍 | admin 2020-02-21 |
![]() |
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在这里指的就是烦恼障,三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因为心性、因为烦恼的这些心所有法:贪、瞋、痴、慢、疑,乃至于所有的大随烦恼、小随烦恼;因为这样的心性而去造作身、口、意的恶业,所以因为烦恼而造业。造作恶业了,当然后世就要受报;这跟之前我们才讲过了,到地狱、到畜生、到饿鬼受第一正报、第二、第三正报,乃至来了人间还有余报、还有相似果 | admin 2020-02-21 |
![]() |
实力子在那一世因为无端诽谤自己的异母,虽然不是生母,可是这样子一个恶业,在他那一世之后多千岁----就是好几千年,都在地狱里面受到烧煮之苦;这就是《优婆塞戒经》所说的报果。彼余残业就是残余剩下了,这当然是余果;彼余残业在五百生当中,生于人间了,却经常还遭受别人的无端诽谤,穿凿附会、无中生有的诽谤,这是他的余果;这个余果,不是直接从那一世他诽谤的异母,也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