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布施表面上看来是他人得利,但其实自己的道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为什么呢?因为布施就是把贪瞋痴布施出去,就这样从利他之中,渐渐地把自己的贪瞋痴去除。俗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利他就是利己。众生在世间的福报都是有因果的,不可能无因无果就变成很有钱或很穷。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连一只鸡它想要吃到一滴水,想要在地上找到一粒米来吃,都有过去世的因缘。一个人固然要努力 admin

2020-02-21

关于他这个缘起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阿闍世王后来就来请教佛陀,到底恒伽达为什么他经过那么多次:跳下山崖、跳河、以及饮用毒药,甚至用箭射他都不会死?为何他今天又可以证得四果阿罗汉呢?佛陀说这其中的报非常曲折!当初,在往世的时候恒伽达担任一位大臣,那时候的国王有一次和女眷出去外面游玩,大家在嬉戏当中,这女眷就开始唱歌,唱歌时发现有一个人,在很远的地方一开 admin

2020-02-21

所以,可以看见的花报就已这样的殊胜,马上解决了这一生报的种种问题;所以可以想见,未来果报一定更不可思议啊!所以世间的人想要免除生活上的许许多多的痛苦,无论是钱财,还是色身上的种种痛苦,更应该努力地、精勤地来修习、修学,修集福德,为何要放纵而懈怠放逸呢? ------正觉电子报第140期------《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07集卖身供养三宝的果报>郭正益老师&n admin

2020-02-21

就算是他情有可悯,可是实际上在法界中,他报却是他难以想象的;如是者他可能因为杀害对方而到地狱去。那你说他去地狱里面的话,就该死一次就好了吧?不是如此,地狱是自心境界所现起的,要在里面待多久呢?也是要看自己自心地狱里面的种种果报因缘,他有可能要在地狱里面经过长劫。那你说:好吧!长劫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就在里面长劫过这日子,但是这个对方我是一定要杀的。 admin

2020-02-21

我们继续来讨论的报偿与转变。在前一集节目中,我们已经说明了的意涵,就是指过去造作的善行或恶行,而形成了一种会感生未来苦乐果报的势力,就是力;而力在没有失坏之前,必定会依着它的势力,去报偿该有的果报。在《优婆塞戒经》中,释迦世尊开示:【是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依着所造受报的时间来区分 admin

2020-02-21

明白了种、力与众生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间的关系,接下来要探讨报偿的问题。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告诫弟子们:【假使经百劫,所作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就是强调力是无可逃避的,不管善或恶在没有失坏灭除以前,有就会有果报;今生不受报,来生不受报,就是千千万万生,力照样存在,只要因缘和合还是要受报的。像学佛人 admin

2020-02-21

《成唯识论》中也说:【生死相续,由惑、、苦。发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名所引生众苦,名苦。】(《成唯识论》卷8)是说众生之所以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一生又一生不断在三界六道中相续流转,都是由于惑、、苦这三个法,会引发种种行而滋润未来世生的烦恼,就称为惑。能感生未来世继续存有于三界世间的种种力,就称为力所引生的种种苦果,就称 admin

2020-02-21

如果我们把这个旋火轮,从前前后后的每一刹那分析下来,就会发现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旋火轮存在,都只是一个火球在移动,所以这也是念念生灭的;这是由于我们四大微尘所成的身体的行,以及四大微尘所造的那个绳子和火圈,因此才能使火团变成一个圆匝而不断地显现火轮。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法,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法,正在作 admin

2020-02-21

上一集我们有提到道与之间的差别,也就是说作和无作的戒罪差别;我们也作了总纲的说明,也就是身三和口四,既是道也是;也提到如果只是在意上面有贪瞋痴,但是没有落实到口和身上面,那就只有而没有道。也提到一切微尘,次第而住,亦念念灭,灭已无住。若无住者,尚无有作,况有无作?这个说法不对,也说明它为什么不对的理由,也说明了戒罪并不破坏世间的真实 admin

2020-02-21

如果我们把这个旋火轮,从前前后后的每一刹那分析下来,就会发现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旋火轮存在,都只是一个火球在移动,所以这也是念念生灭的;这是由于我们四大微尘所成的身体的行,以及四大微尘所造的那个绳子和火圈,因此才能使火团变成一个圆匝而不断地显现火轮。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法,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法,正在作 admin

2020-02-21

接着我们看这一段经文:【或有说言:身三事,有‘作、无作’,口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口有作无无作者,口勅杀已不应得罪,是故口亦应有作及以无作;心则不尔,何以故?贤圣之人不得罪故。何因缘故名作、无作?是堕于三恶道故,生于人中寿命短故,所有六入常受苦故;余果相似。根本正果,或有相似或不相似,受果报时在活地狱、黑绳地狱;饿鬼、畜生、人 admin

2020-02-21

道者一念中得。如其杀者、可杀俱死;是则不得根本果;若作庄严、事竟不成,唯得方便,不得根本;作庄严已,便得杀者,得根本罪。如其杀已,不追成己,无无作罪。若杀者一念中死,可杀之者次后念死,杀者不得根本罪。若遣使杀,使得作罪;口勅之者,得无作罪;若恶口杀,亦得作罪及无作罪。若其杀已,心善、无记,亦得作罪及无作罪。】(《优婆塞戒经》卷6)这一段经文 admin

2020-02-21

我们接着要来说明一下,十恶道的报果还有余果。十恶道的报果还有余果:如果是造作的十恶道,那就一定会得到正报的果,也会有余果。我们先说正报的果报,经中如是说:【是十恶,决定当得地狱果报,或有饿鬼或有畜生。】(《优婆塞戒经》卷6)也就是说,如果是造作十恶道,那就一定会得到地狱的果报,若是比较轻微的十恶道,就会堕入饿鬼、畜生道中,就更与解脱及 admin

2020-02-21

怎样叫作谤正法呢?譬如有人否定如来藏,谤为外道的神我或梵我,这个是谤菩萨藏的一阐提;譬如有人跟着喇嘛学双身法,身为比丘却跟女弟子暗中上床合修双身法,这些都是无间地狱罪,他的比丘戒跟菩萨戒的戒体就已经都不存在了,这个意思就是说他已经不是僧宝了;那个时候,你说他的所有不如法事,都不会有事,而且有大功德,因为可以救很多人不再被他们误导而进入外道法当中。 admin

2020-02-21

我们所依止的是平实导师所著的《优婆塞戒经讲记》,我们前面已经说明完了十恶道的根本、方便、成已,还有十恶道所谓的有作色还有无作色的这样子的差别。接着我们要来说,十恶道的轻重差别,还有十恶道的引生原因,还有十恶道的报果跟余果。那我们现在看一下,十恶道的轻重差别。《优婆塞戒经》说:【是十道,有轻有重:若杀父母及辟支佛,偷三宝物,于所生母及罗 admin

2020-02-21

这个说明完以后,我们就要来说明什么叫作作色?什么叫作无作色?经中说:【是十恶,或得作色,无无作色;或有作色,及无作色。若无方便及成已者,则得作色,无无作色。若有庄严及成已者,则得作色及无作色。】(《优婆塞戒经》卷6)现在先来说明有作色跟无作色是要怎么定义,因为这个是在戒律上很重要的部分,必须要让大家能够了解。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戒律是非常重要的;戒 admin

2020-02-21

职场上一路走来,她成了老板最得力的助手,事上一直顺风顺水。这都源于心底那份最直接、最坦荡的善良而带来的信任。还有一些人,时时对别人怀着戒备之心,总在忖度着如何避免被人欺负,时刻警惕地抓取着别人欺负自己的蛛丝马迹,就这样紧绷着那根弦,真好像蓄势待发、养足精神地等着别人来欺负,结果可想而知,该来的终于来了,就真的被人欺负了,所谓过来人的话终于得到了应 admin

2020-02-21

接下来我们来看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杂心,杂心因缘有杂烦恼,杂烦恼故造作杂,杂因缘受于杂有,杂有因缘受于杂身。善男子!一切众生得杂身已见于杂色,见杂色已生恶思维,是恶思维名为无明。无明因缘生于求心,名之为爱;因爱所作名之为,是因缘获得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为我们开示,一切众生都有杂心,因为众生善恶 admin

2020-02-21

种的展现除了的自身力量,也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其受报的先后,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4中,无着菩萨的开示说:【若一有情成就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于彼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数习者,或最初所行者,彼异熟先熟。】(《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四)由这里面的开示我们也可以了解先受报的,是属于力量比较大的,包括这个本身就是重,因此本身就有很 admin

2020-02-21

然而,实际上众生共所感、福德受用的状况,是非常错综复杂的。这又是怎么说呢?譬如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到便利商店买一个面包,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也许你会想:那不就是爷我有钱吗!就找个事花钱;另一方面正好是有人有东西,那就卖东西赚钱罢了,这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可是要是没有人把面包送到店里面,要是没有人做面包,要是没有人卖面粉等原料,要是没有人种麦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