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先从最基本的亲证解脱道断我见来说,当你对蕴处界是虚妄这一点已经有了第一分的心得决定,试问:你难道不会对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等法,乃至是对自身所拥有的名闻利养等的贪着会减轻了一部分吗?所以,当证得这样初分的出家法,本来在家时因为对五欲的贪着、因为于信心的不具足,所产生的多有诸恶因缘所缠绕的这些种种障碍,是不是也就离开了一分呢?这个时候,不管你所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因为证得了这个三三昧之后,却引发一个问题,假如所证的只是二乘的三三昧的话,就会产生一个现象,就是说会越来越远离蕴处界,那就不会有这段里面所说的一切施时不生忧悔。因为这个一切施时应该是包括证法以后的此世来世,乃至应当说是尽未来际。而定性的声闻人,即使是最懈怠的初果人,也会在七返人天之后得阿罗汉而出三界的;再加上定性的声闻人是随时想要离开三界,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看起来菩萨似乎是没有智慧的,因为都不会为自己着想,明明知道说这样子度众生是很辛苦的,偏偏要来这一边受这样的苦恼!可是却因为这样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才更能够成就菩萨殊胜的福德庄严。菩萨因为开始有了三乘菩提的智庄严,逐渐可以了知并对治邪见,同时也逐渐有了种种的善巧方便;所以,此时或者着书、或者立说,乃至示现神通方便入于有缘众生的梦中,为其开示正知正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您真的能够念持戒的功德,您难道不会对于持戒有所欣乐吗?乃至说,虽然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受戒,也会开始远离种种可能是违犯戒律的事相,所以其实说来也是有福庄严的。念施,除了要系念布施法的利益之外,还有一分要能够念着时时能够布施利乐有情的意思,这也正是四正勤之中的未生善,当令生的一部分道理。念施会有福庄严的道理,对一般人而言,就比较能够了解与接受。而因为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念僧会有智庄严?假如你忆念的是四双八辈以上的僧,其中当然就包括声闻僧以及菩萨的贤圣僧,难道这个时候您不会想到说,为什么这些僧能够有那样的外相以及智慧的庄严?他们到底所证的是什么法?又是如何才能够亲证那些法的?这当然也同时就与念法相应,只是说这里是依于念僧而引起的,所以当然也就会有智庄严。进一步说,因为念僧的缘故,就常常会亲近僧宝、亲承开示,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想想看:一般众生的归依,至少都希望有一个可以寄托心灵,可以不受恐惧的地方,然而受一贯道三宝的归依,非但没有得到寄托,心理还要受到恐惧的待遇,不是很奇怪吗?就算有道亲将五字真言的口诀“无太佛弥勒“泄漏出去,到底谁受到五雷轰顶、天谴雷诛呢?显然没有嘛!因为没有种五雷轰顶、天谴雷诛的因,当然不会受到如此严厉的果报。又一贯道自称无极老母所 | admin 2018-07-22 |
![]() |
自是众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何以故?是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不问男女,或欲生时,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无量欢喜,拥护子母,得大安乐,利益眷属。或已生下,慎勿杀害,取诸鲜味供给产母,及广聚眷属,饮酒食肉,歌乐弦管,能令子母不得安乐。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祇,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如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地藏王菩萨有说到,既然是大家都有罪业的话,就有可能会有果报,那应当怎么作,才可以让果报不要在今世来作种种的障碍呢?因此地藏王菩萨说到:在十斋日的时候,可以来读诵这部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透过这经典的熏习,可以让每一位有情可以重新反省,知道因果的锐利、因果的恐怖,可以知道因果如实不会消退,也可以知道佛菩萨的圣号是如此的庄严,可以解消众生无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希望佛菩萨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部分,我们都知道诸佛世尊都愿意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此接引的功德却不是诸佛菩萨单方面可以成就的,得要往生者具足信有极乐世界与弥陀大愿、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确实履行实践往生极乐世界应有的三福净业等条件下,才能够满足往生的条件,这也就是《阿弥陀经》中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您堕胎的胚胎是否往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胎儿尚未学习人间的种种法,尚未深刻的认识父母就已经死了,虽然在中阴阶段时会有小五通,但是因为被堕胎时是处于无知之状态中,对于为何遭受痛苦及夭折的原因,不能具足了知,只能在事后以小五通稍稍了知,所以纵使有怨恨之心,也不会很大,除非那个胎儿是从修罗道中舍报来投生的。一般而言,被堕胎之后转入中阴阶段时,他仍然会执著人间的五蕴身和五蕴的种种自性,纵使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呼吁大家:千万不要轻忽胎中的小生命,如果凡事都能三思而行,就不会轻易造作堕胎之业行。------《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68集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 正圜老师(原标题:特殊情况下的堕胎是否是杀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七识心开悟后虽仍能经验客尘,却不会产生深刻之执着与沾黏,而自然稳定地转依于真心,使自己安住于真心的清净体性上。唯有提升观照的层次而出生更深妙的智慧,来转变七转识之知觉性,去体验本觉心之超觉性境界,七识心才能从人性之桎梏、事相上之黏着中超脱出来,因此而出生更深妙的般若智慧,逐渐转变染污七识成为清净七识。4、以转依阿赖耶识之真如性回熏七转识—&mdash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详细内容请见以前写的这篇:佛陀教导菩萨要发愿生在好家庭 那因为葛格我是佛陀与尊者的,所以我听世尊的开示,都发愿投生在豪贵家庭,不生在贫穷家庭!但有些菩萨看了以前那篇文章还提出观点,认为投生在贫苦家庭也很好可以磨练自己,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这就是大家的选择不同,人各有志!葛格我也至诚地随喜赞叹这样勇于挑战的菩萨!但我不打算这么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这个好心不是世间人讲的好心,意思是除掉了贪欲,对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无贪;也除掉了嗔,不会随意对众生起嗔。可是他心地却不会掉散,也不会常常作错了是再来悔恨。他也不会像某些人有很严重的睡眠盖,…………。还有呢?证得禅定也是心地上的福德,这个福德是诸天法界中通认的,这个福德比世间法的一切有形福德更大。但是还有一种福德,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大宝积经》卷57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陀在经中说:纵使经过了百千劫4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还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仍将要承受自己过去所造之业的果报;这就是佛法中常说: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我们死亡的时候,自己的身体(色身)和意识都会死亡消灭,但我们所造的业不亡,仍然存在于我们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物质色身的本身不会领纳境界,领纳种种快乐的,是借着精神体的见闻觉知性;可是若没有色身的话,精神体也没有办法存在。然而精神体也没有真正的得到快乐,快乐只是一种感觉,然后再透过进一步的观察,因为发现快乐好像持续的存在,所以就施设说,某一段时间之中是得到快乐的。所以〈百法明门〉之中,才把得列在心不相应行之中,因为那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其实没有真正的得;若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样的变量呢?这边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譬如说:你假如生而为富、为贵之后,你会不会仗着富贵之势,去欺压的众生呢?不是有一个成语叫作为富不仁的吗?那这表示说,这种事情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假如是这样的话,来世的果报到底是会好呢?还是不好呢?还能不能生于安乐呢?还有,即使说过去生修种种的世福,今世或者下一生能够就衔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到底有多少?你看看,那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外,还有一分的菩萨除了像上述菩萨能够这样继续的布施来利乐有情之外,他还了解所谓滚雪球的道理,所以他不会把过去生的福报在今世完全兑现,乃至又将今世所受用的福报,拿出多分来利乐众生,当然他的福报就会一世又一世的很快的增长,所以更能够世世都能够生于安乐了。那也许有人会这么想:何以见得这么说呢?这些菩萨能够不将过去世的福报在今世完全兑现呢?那恐怕只是你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菩萨不共于一般人,乃至于定性声闻虽然说也有这种安乐,但是因为证果的定性声闻人,多半不会再生于人间;所以也只有菩萨能够生生世世在人间利乐有情的同时,而受用这种安乐。什么安乐呢?就是解脱之乐!一般而言,快乐有两种:一种叫作世间乐,一种叫作出世间乐。而世间乐也可以再分为两种:五欲的乐,禅定的乐。然而现在世间人多只能受用五欲乐,已经很难有因缘受用禅定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另一方面来说,有福德的菩萨也一定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来受生处胎,所以在母体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这是可以开缘的。(原标题:不得以而堕胎请问是否有罪?)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