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当然不是说,你证悟,以后就永远不会证悟啦,或是说,今天遇到导师所说的这殊胜的第一义谛法,以后就再不会遇到,不是如此。只是说,你又要重新再累积福德资粮。当然,如果过去生累积福德资粮多了,那你今天呢,你是有因缘可以得到出世间的智慧,这个没有办法用世间的一切、金钱来换的证悟。可是,你用过一次以后,你如果不珍惜,你就要重新再累积一次,那你这样的话,到底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佛陀就是不要你这样,所以我们才不会变成世界上的大富大贵的人,也不要世间的智慧、聪明才智,有那种机缘的人,因为那样只会让我们初学者更加地堕落,不会让我们增长智慧!因此你要信受,佛陀自有安排。所以呢,佛陀对我们已经太好了。因为呢,我们的福德和功德,一切,我们都可以请佛陀为我们安排,这样是最好的,不要像世间人一样忙忙碌碌而自以为是,以为是自己多么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要想说,这些的路,如果我可以同时具有世间法的一些殊胜,又可以具有出世间法的殊胜,不是很好吗?这里要再次强调,这可没有办法,因为你的作意中的贪婪性会障碍你,你的作意一定会障碍你,你绝对没有本事可以安然地走过这第一大阿僧祇劫!当你抱持这要命的杂染,那你就永远地生在这三界中,你再也不可能到如来家,法界的第一大阿僧祇劫修行对每一位众生都是平等的,不会让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当有善知识出现的时候,自己也很明白自己的学识、修证都差之甚远,对于佛法呢,自己又是无法自圆其说,自己所说的和乡野间的老生常谈实际也无太大差别,顶多是多了些佛法的名相,也不想想自己也天天没有什么真正的功课,终日不知何谓是用功,对于佛法有许多疑惑,连根本佛法是什么,都无法真正地了解,因为自己的种性是有问题的,所以根本就不会去寻访这样的善知识,甚至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你呢不用去担心说,我要大声讲,这样佛陀才会听到我说的话;或是说呢,就像我去排队,而别人不断地插队的话,那我是不是一切都完了?或是想到说我在这茫茫大海众生里面,佛陀会不会忘记我?不用操这个心,因为当你曾经还没有见到佛面的时候,你在之前就已经被佛密授记了,这密授记就是刚才一再说的,当你以散乱心,或是以诚恳心来向佛礼敬的时候,或是向三宝的时候,或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今天你听了,就要想:世间的人关心的事,都是以为他可以主宰的、都是眼前现下的事;而我自己呢,我关心的是佛道佛事,我关心的都是尽未来际,至少我关心的是我舍报以后,会何去何从?这都不是一般人所关心的,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能够走我自己的道路,行我应该尽的菩萨行,世间人要的三界有,是他们的份,毕竟我有佛法为伴,有诸佛为伴,有大觉者作我的明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这样就会产生浅化佛法的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其实,佛法是不会被浅化的。只是因为人们没有办法知道乃至亲证于佛法的缘故,只能说相似的佛法;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佛法被浅化掉了。这样的过失,乃至多多少少会有谤佛的成分在啊!因为佛所说的法义并不是这样的缘故,所以我们在这边就不可以不小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不要一开始说话就想要教训人,因为你教训人,他也不会领情,你没办法摄受他;你要想,他们真的很可怜,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他们这辈子完了,绝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而且他们抛离了所爱,自己在中阴身里面,分分秒秒不知何去何从,实际上是很茫然的、很痛苦的!甚至许多人因为业果牵引,他就是直接要到地狱,根本不会经过中阴。那你说,你能帮什么忙?可以呀,你就是从你转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如果你今天还是可以懈怠的话,你想想看,围绕在你身边的这些神,心里作何感想?他会不会心里面很失望?会不会想要离开你?假如你的懈怠实在是太离谱了,几乎每天都不在心上用功,也都忘了在佛前的发愿,这些神就会慢慢地离开你,因为你违背你的誓愿,并不是他们懈怠他们的职责啊!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总有一天,你也会去摄受别人,然后在他旁边作一位神或菩萨。那你以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呢,你如果是以这样有无量无边「睁大眼睛来看护你的诸佛菩萨」来警惕自己的话,你的身口意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杂染了。(原标题:受用诸法心不贪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那么敏锐,所以如来可以一口气说一百多个,讲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说菩萨一定在这个地方有十个法,这时候他会怎么样。接下来又讲,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你慢慢把自己对于世间的诸取的顺位往后调整,你能够调整到最后,或者你能够调整多少就调整多少,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要转念来想,如来决定不会让大家作白工的,不会亏欠大家、不会让大家吃亏的,一定有它的报偿。你想想,即使是世间法,禅定的法也是如此,为什么有人可以爱乐而最后安住在禅定中?我不是说现在外面道场那样形式上的假的禅定,而是说古时候人的禅定。以前在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比如说,同样两个人做同样的事情,乃至百千万人做同样的事情,所得到的果业会是一样吗?不会,因为他们的心行可能有千差万别,每个人有不同的心行,他就有他各自不同的种子功能被记录,乃至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不同样心行记录的不同的功能。而且你要知道,在这过程中,这果报复杂到你没有办法计算。举例来说,你生在以杀戮为乐的世界里,这时候你帮助一个人,或者护持一个人的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来藏不会像我们一直反观自己是否存在,因为这一切我们所知道的都是虚假的,祂不会想要怎样。如来藏不会生起这个念头,不会去反观、作意,然后思维有一个存在的「我」要做什么?从来没有,祂也永远不会有。祂什么时候才会有念头?那个有,你也没办法想象,那是佛地的境界,那不是我们所能够了解的法界实际——「常乐我净」的境地。比如说,你长久以来,无始以来,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你走进行门在功夫内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方法是对的,可是什么时候可以开悟?不知道!那是不是很痛苦?因为你不会想再走回凡夫,你也知道世间的善知识不一定可以依止,你只能够凭着对佛法、对三宝的信念走下去。当你没有要往生一个净土的时候,你虽然是证悟了,或者你知道密意等等,可是你决定继续来这个世间流转,那你到底是凭借着什么?是凭借着对善知识的信念,凭借着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祂不会因为讨厌我们这样造作种种的恶法,或是讨厌我们出生于恶道,就终止轮回——也就是祂不会说:「你不要再轮回啦!算啦,像你这样的人,我不要再管你啦。」没有!祂一样地「护持」我们,无始以来,在任何一个时刻里面,祂都没有舍弃过我们,所以祂有护持众生性,乃至于未来际,祂还是一样护持着我们。然后说呢,祂有众生的业功德性,所以不论我们的业道是要去哪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是因为不管我们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们每一位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时时刻刻都不曾远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行当中所造作的善恶业种,都会毫无遗漏的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藏识当中;由于如来藏所具有的异熟体性,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就会实现;纵使经过了百千劫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也都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一个人他的心行是合乎标准的,他就不会觉得这一条绳子的存在;就是因为身口意行不能合乎这样的一个标准,所以他要想跨越这一条绳子;当一个人想要跨越这条绳子的时候,他才会觉得有这条绳子的存在。所以说一个人认为是受了菩萨戒,是受到这一条绳子的束缚,那么其实他的心行是不合乎标准的,所以他应该更要去受菩萨戒;怎么说不受菩萨戒,让自己的身口意行处于不清净的状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他乐于听受施论,那么就接着再为他讲戒论,说持戒的轨范以及持戒的利益,让他可以在下一世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如果说戒论也乐于听受,那么再为他解说要如何行十善业道而得生欲界天,以及如何修四禅八定而往生色界、无色界天等生天之论。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告诉他,修集了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个条件是定力,一个佛如果心乱乱的,自己都克制不了自己的心,在那边胡思乱想,那就不会有多余的心思去思惟法义,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用功。我们的心总是在五欲法尘上面打滚,被五欲之绳给绑住了自己都还不知道。世尊说过:众生一定是被自己的五欲给绑住,为了贪着色、声、香、味、触,众生花尽了心思、时间,想要去享受五欲,这是众生的天性。既然是天性,代表这种情况是很难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