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个证悟菩萨在触证到如来藏以后,他就知道如来藏是什么了!但知道归知道,接下来他要能够转依如来藏清净离染无我的体性,要发起更胜妙的智慧,如此他才能够被印证!乃至悟后起修才会顺利!所以一个菩萨什么时候被印证其实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他在修行菩萨六度的过程中就一直在进步了!他在修次法的过程,在观行五阴十八界的过程,在断我见的过程,他都会不断的进步!他在家庭或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才说要至心受戒,不妄毁犯,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就不会轻易的毁犯佛语,轻易的去毁犯重戒。当然菩萨戒里面有重戒与轻戒,重戒的部分就是说,千万不能随便的去毁犯它,轻戒的部分就是变成说,在律仪上让自己能够小心,应该做的就要去做,不应该做的要让自己能够避免;毁犯了轻垢戒的话,它是可以忏悔而不会有大过失,这个是菩萨戒,在教导菩萨行的一个指引。所以在后面所谓的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实义菩萨必得要实证,而且要清楚地举出教证解说,同时不会有矛盾,才能成就四摄之首的布施法事。实义菩萨应当要以摄受,摄受就是指四摄法首要的法布施,为什么说要以来摄受?什么是呢?指的就是能够亲证的真实清净解脱法,而不是方便的二乘解脱法;因为二乘的解脱法,它只是解脱于三界生死,解脱于三界生死并不是成佛,它并没有在佛道上所应该实证的一些功德法上有所涉猎,并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都活在很可怜的世界里,每天为三餐忙碌!大部分的众生一生都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忙,经济大概是众生一辈子烦恼的主因,大约占了七八成,以及健康也是众生很烦恼的!因为我们迟早都会面临老病死等苦!只有少数人是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因为俗话常说八成的资产集中在两成的人手中,现在可能是九成的资产集中在一成乃至更少人的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那辛苦的人们只会越来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为大家详细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地说明如何付诸实行才能成就百福的功德,平实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百福修久了,成为了习惯以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平实导师还开示说: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地 三摩地

2018-07-23

杀猪宰羊、杀鸡杀鸭一世,我相信他们这样干这个行业,一定常常会想到:我这一世到底杀了多少鸡、多少鸭,宰了多少牛羊,我未来世会不会有恶报?一定有想过,我不相信哪一个人不曾想过。可是他除了做这个行业以外,不论做什么行业都失败,都没办法生活,这表示他往世修的福德不够,所以这一世不能净命而活。不说世俗人,说出家人好了:有的人出家后不必去外面托钵,道粮无缺,要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个条件是「定力」,一个佛如果心乱乱的,自己都克制不了自己的心,在那边胡思乱想,那就不会有多余的心思去思惟法义,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用功。我们的心总是在五欲法尘上面打滚,被五欲之绳给绑住了自己都还不知道。世尊说过:众生一定是被自己的五欲给绑住,为了贪着色、声、香、味、触,众生花尽了心思、时间,想要去享受五欲,这是众生的天性。既然是天性,代表这种情况是 三摩地

2018-07-23

将来虽亦会得果报,但只是从我所执而产生继续轮回生死的果报;子孙也不属于福田,不会转化为来世更大的福报,他们只是依自己的福德来接收此世应有的福果;世间老人们观察世间相,看见了这一点,所以说:「一枝草,一点露。」子孙来人间,并非全无自己的福报而纯从父母获得施舍;父母此世所拥有的福报,有一大部分是子孙分内应有的,特别是父母壮年或老年时才获得的福报。所以将 三摩地

2018-07-23

你于何种戒的施设是与解脱道有关的,已经能够知其一二,不会再迷于外道的非戒取戒,你才会初步的真正知道什么叫作净戒;也才能够明白说,为什么它可以让众生迈向解脱的原因。这个时候,你的持戒就会渐渐远离以前那种受束缚、被约束的状况,而更能够欢喜而轻松的持戒。从此之后,于净戒的受持也更加的留意。当然,这样一世一世的恶因缘就会越来越少。这难道不是说因为这样而使道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每个众生都活在自己的业力与业种当中,因为我们每个众生都有第八识如来藏,其实都是生活在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里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出生了我们的五阴十八界,也就是身心的总和,那我们的色身会长什么样子?也是依照自己往世所累积的业种,或者自己的发愿,来成为是男生还是女生?长得高还是矮,高矮胖瘦、相貌是如何?这都是每个人的基因不同,也就是业种 三摩地

2018-07-23

假使能够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被慢心所遮障,修行自然就容易有所成就了。相反地,如果我们对师长不能恭敬奉侍,那么学法就没办法得力。有些人则是因为信心不足而不能奉侍师长,对师长起慢心,假使是这样的话,那么师长虽然有所传授和教导,我们也总是阳奉阴违,不能如法去履践,当然就会使得自己的道业从此停滞不前,没有办法往前推进。所以说,想要求大乘见道的菩萨,对一切教 三摩地

2018-07-23

初果向也是有功德的,因为已能了知所取六尘缘起性空,证得所取空了,从此不会再因为求取财物、享受五欲而造作恶业了!虽然还没有断我见,仍不入初果,但是初果向者不会造作恶业,因此有功德在身。从初果向到阿罗汉,乃至第五果的辟支佛,或菩萨道从六住满心位开始到成佛为止,都是有功德在身的人,因此这些人都是功德田。换句话说,只要在三乘菩提上有了证量,从初果向开始都算 三摩地

2018-07-23

〗讲记:菩萨如果具足福庄严和慧庄严,在一切布施时都不会产生忧悔,当他看见种种恶事时也能堪忍,不会因为众生恶劣而后悔以前所做的种种布施。菩萨根本不计较众生会不会对他有所回报,因为在利乐众生时,菩萨自己的道业就成长了,所以他从来不计较众生有无回报。菩萨不作此想:我帮你开悟,你得要恭敬我、回报我。也没有起过一个念头:我帮你断了三缚结,证得声闻初果了,这是 三摩地

2018-07-23

这种行菩萨行的过程里面,就会以自己的这种解脱受用,而不会计着在说是为了自我,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或者说为了自己的解脱,而会为了整个佛法的所需,为了众生的法身慧命。因为这样的部分的前提就是说,自己有一个这种实证以后的解脱功德受用。因为这样的功德本身所引生的福德很大,那么再去发大悲心,来为众生解说金刚心的内容,让善男子、善女人所度的对象,也能够成为善男 三摩地

2018-07-23

50,b9-10)平实导师说,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的,也不会谄媚和嫉妒别人,甚至别人一提到他就会觉得他是位大菩萨!因此他的修行是没有恶缘的,道业进展将会神速。当一个 三摩地

2018-07-23

证解脱道所依止的真实,当然就是涅槃本际真实不灭,也就是本来就不灭的,本来不生所以本来就不灭;而且是本来解脱的,不是修所成的,所以祂不会被坏灭掉。那佛菩提所依止的真实,就是真实心如来藏,祂的真如是本来就是这样,而不是被修证而成的;所以说这个心的真跟实本身,祂是本来就有这样的法性存在,可以检验的;所以,依止于这样的如来藏心的真实如如,所以说可以从因地而 三摩地

2018-07-23

或是如果一个徒弟去问师父佛法,师父一开口就大骂:「你怎麽那麽笨,这麽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这样徒弟以后都不敢问师父问题了,而师父摄受众生的功德也大为降低,想必这位师父他成佛之速度一定会很缓慢。因此我们不论做财布施、或是做法布施都要「爱语」,讲话要和蔼可亲,应该要有关爱之心。不可以在布施的时候开口骂人或是轻视人,要以和缓的语气,要用关爱的眼神,要让对方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一个人过去世如果跟很多众生结怨,那就可能被这些冤亲债主给遮障;或是有诽谤的话,那这一世学法就容易遭遇不顺,或是怎么学都学不会;这些都是根这个人的种子有关,种子流注出来的是过去谤法、造恶业的种子,这一世学法就会不顺,或被许多事情给遮障。如果累积许多福德,像是护持正法和消除性障,那种子都是清净的,以及有许多善业的可爱异熟果报,那么学时就会比较顺利,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知道:缘觉圣者知道这个道理以后,他知道因为无明:不知道名色(现在世的名色,过去世的名色,未来世的名色)都是这个入胎识所生的,因为不知道这样子叫作无明!也不知道由这个入胎识所出生的名色、六入、触、受本身就是苦果!因不知道它是苦果,而在这苦果上受用贪爱,这也是无明!所以缘觉圣者能够断除这样的无明以后,开始修学清净的离开三界的系缚之行!所以以断我见为 三摩地

2018-07-23

再来就是说,透过不对众生生起一念,不对众生的眷属生起一念,而不于众生想要行其所谓邪淫之念;不会说要藉治病,或者说要藉消灾解厄,或者假说要修证什么样的证量的法,来跟合法眷属以外的有情行其邪淫。另外不会贪名闻利养,乃至就起增上慢心而未悟言悟、未证言证,造大妄语业。接着求受菩萨戒,最重要的就是不毁谤菩萨藏,不毁谤菩萨藏就是说不谤说“没有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