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佛教徒虽然还是对于佛存着神圣、信仰、义务、崇拜,但是,并不是说透过这样子的一个过程,想要去求佛的这样子的庇祐,或是说求佛能够赐予、能够让我们的世界能够平安,让我们所有的一切这个资用、资财能够满足,那也不会说这些东西都是佛所造的。但是,这个西方信仰跟一般的民间信仰,其实就是因为对于这个神圣的信仰,这样子的一个人神的一个羁绊的过程,来呈现这样子的 | admin 2020-02-20 |
![]() |
这一部分,其实在周朝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慢慢在形成了,要不然就不会有后面民间传说的封神榜。封神榜其实从商朝到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把祖先神灵的信仰跟天道的信仰混杂在一起了;所以封神榜里面,诸仙诸神列位仙班,这个本身就是天神天道信仰,由祖先神灵信仰跟天道信仰所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前面所说的,这种信仰其实就是把我们社会的力量,投影到这个封神榜里面的仙班仙位 | admin 2020-02-20 |
![]() |
请问菩萨们:释迦世尊会用这种外道不净法让众生下堕三恶道吗?当然不会嘛!......谈完佛菩萨像的摆设以后,接着谈香炉、上香、燃灯、供水、供花、供果、供食物等问题。香炉的部分,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与空间的大小,来决定用坐炉、卧炉或者环香炉等,没有什么限制。香炉确定了,就要决定香的种类及品质了。譬如,坐炉就要用立香或香粉,如果是卧炉就要用卧香,如果是环香炉当然 | admin 2020-02-20 |
![]() |
如法的回向,不论是回向给自己或是别人,都不会有所谓的缺损,反而是增益。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62集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正圜老师 | admin 2020-02-20 |
![]() |
然而,什么叫作没有必要的分别呢?原则上,只要我们把心安住在法上面,而在外相上不会惹人讥嫌,就没有关系。超过这个范围,就是没有必要的分别。譬如,没有旁人在场,我们又一直安住在法上面,就不必要在意有没有佛像,乃至场所是不是清净的问题了。如果有旁人在场,而场所或时机不对,也可以在心里默念回向;甚至于只要心里闪过一丝的回向的念头,也会有回向的效果出现;因为 | admin 2020-02-20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九)意思是说,就好像一盏灯可以点燃百千盏灯,而无所损减于它原来的光明;菩提心灯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可以点燃三世诸佛的智慧,而不会丝毫减损它的光明。而且,一灯点百千灯,灯灯相续不断,就可以成为《维摩诘经》中所说的无尽灯,能够普遍照耀一切众生,照耀诸佛世界永无穷尽。相反的,这一盏灯如果不去点燃其他的灯,则永远只是它一盏灯的光明, | admin 2020-02-20 |
![]() |
(《大宝积经》卷89)这个身相、这个画像是纸做的,所以它没有取舍,它不会去取三界六尘万法,它不会去取色、声、香、味、触,它不是实际的一个东西。但是,如来藏虽然祂不是实际的一个东西,因为指的是祂没有跟五阴十八界相到诸法这个相应的诸法相到,所以说祂非实;但是又说祂是非虚,因为祂是有一个实际的理体,但是这个理体是远离了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尘诸法;所以说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在人间如果疼痛得不得了,顶多就是昏过去,就不会再痛,要等到醒来之后,疼痛感才会再继续。但是在地狱里面,可以说是生不如死,乃至死而复生,一直重复不断的受苦,疼痛也是超过人间的百千万倍。第二点,在地狱受苦的时劫比人间长非常的多。比如在《瑜伽师地论》当中有开示:在四天王天五百年,等于是在等活地狱的一天一夜,等活地狱寿命是五百岁。以人间五十年等于四天王 | admin 2020-02-20 |
![]() |
像这样的说法,与佛教的说法是有相当的出入,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要将地狱的内容来详细地说明,才不会积非成是。地狱,梵语名叫作那落迦。在那里具足了许多苦,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忍受的,所以没有一个众生会喜欢去到地狱,可是因为业报的关系,也就不得不到那里去受苦。依据《长阿含经》卷19的记载,地狱是位于四大洲的外围。也就是娑婆世界有须弥山,须弥山有四大部洲围绕着 | admin 2020-02-20 |
![]() |
像这样对于尚未发菩提心的菩萨,佛陀就已经知道这些菩萨的心性已定、不会再改变,所以就给予了授记。当佛陀在《首楞严三昧经》作这样的开示以后,长老大迦叶随后就补充:从今天开始,我对一切众生当会以世尊的身分来看待。为什么呢?因为我没有智慧可以观察哪些众生具有菩萨种性,哪些众生没有菩萨种性,因为这样的缘故,容易对众生生起了慢心、轻心,因而怠慢了菩萨乃至毁谤菩 | admin 2020-02-20 |
![]() |
但是,急着求佛陀授记其实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自己要如何发起勇猛心努力的精进,早日让自己的智慧以及福德能够累积到已经走上必定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正道上,而不会再走入歧途,那么,得到佛陀授记的那一天迟早会来到。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18集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正元老师 | admin 2020-02-20 |
![]() |
(《大宝积经》卷57)也就是说,纵使经过了一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所曾造的业种仍然会完整地收藏在本识如来藏当中,而不会销亡的;当因缘际会的时候,该受的果报还是要自受,而无法逃离的。这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源如来藏本不生灭,自无始劫前一直到尽未来际,永远都是这样的体性,而不会稍稍改变;所以,所有的业种也都不会随意消失的。而且,在本识如来藏众多的体性当中, | admin 2020-02-20 |
![]() |
所以,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应该就不会执著于放生的功德而不肯放舍;也因为人是道器,更有透过修行而进步的空间;所以,与其将所有的资源投注于畜生的身上,不如投注大部分的资源给更有潜力的家庭当中的弱势孩童们,这样不是更有意义吗?当然,在这段经文的后面,世尊也有接着提醒说:我今天是为你们分别各种福田大小的差别,所以说不同对象的布施,会得到 | admin 2020-02-20 |
![]() |
这个的道理是说,因为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他们造作前面四种杀、盗、淫、妄等等恶业。而且,因为持不杀戒,是对所有的一切有情众生都发起誓愿,从今以后都不再去杀害任何一位有情众生。所以,持不杀戒的功德果报 | admin 2020-02-20 |
![]() |
他不会讲说反正我因缘就是应该要广传所有的人,可是实际上他传不开来;那同样的,在那种情况他还是要安忍。我们来看到六祖惠能大师,他当初证悟之后他必须要安忍。他安忍什么呢?安忍这个法证得以后要被人家追杀,他要躲在猎人的队伍中,要躲十几年。十几年中一日过一日,他一样心志不退;他不会想说:过十几年这么辛苦,我还是赶快找一个人把它传了算了!然后看看哪一个人有因 | admin 2020-02-20 |
![]() |
第一个,你可以去想:瞋心它会不会有果报?有。瞋心的果报是什么?瞋心的果报最重的就是地狱。那如果说我不要去地狱,可不可以?可以啊!你可以在人间受类似地狱的果报或是说受瞋的报。那受瞋的报好吗?比如说,一个人受瞋的报是怎样?他的面相就丑恶,因为相由心生,你喜欢生气,将来的相貌就会丑陋;或是说将来就会多病,因为瞋要让你的身心受到痛楚。所以,如果说这件事情你 | admin 2020-02-20 |
![]() |
行善的人很多,都不必去信宗教,因为行善就是学佛,造做善事就是学佛!那佛来人间到底要干什么?!有这样见解的人,虽然自称在学佛,但不相信佛法是可以实证的;他只相信他师父所说的;如果他的师父不跟他讲,佛法是可以实证的,他就一定不会扭转这种错误的见解。这是第一种人,自称自己在学佛,但是却不相信佛法是可以实证的人。第二种人,自称在学佛,却把佛法当成一种思想来 | admin 2020-02-19 |
![]() |
三果人,叫作阿那含果,也称作不还果,不还的意思就是只要能证得三果,就可以在中阴阶段般涅槃,也可以在色界天以上般涅槃,在出离三界生死之前,都不会再回到人间受生,这样的三果人,我们称他叫作不还果;四果阿罗汉,在死后就入无余涅槃,永远出离三界生死。佛说断三缚结者得须陀洹果,须陀洹果就是刚刚讲的初果。那么得初果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为什么要证得这个初果?断三缚 | admin 2020-02-19 |
![]() |
最后说无想定,无想定是把识阴全部灭掉,也就是识阴六个识全灭了,五阴当中只剩下色阴而没有吸呼,进入这样一个无想定境界的修行者,他认为没有觉知时的色阴就是无余涅槃境界不会成为断灭,认为色阴就是涅槃。把色阴当成涅槃来看,当然就落入了我见当中。简单说完色界中的身见,也就是这五种境界,都是属于色界中的身见,接下来说无色界中(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 | admin 2020-02-19 |
![]() |
第一个:如果真心是能够清楚明白,能够分别六尘,那么当祂清楚明白六尘的时候,就不需要识阴再来分别一次;也就是说,这时识阴是不应该存在的;识阴既不存在,受想行三阴也当然不会存在,那么五阴当中就剩下一阴;十八界当中六根六尘六识中的识阴不存在,剩下十二界,那么佛说人类有五阴十八界,这样的说法就变成是错的。所以真心祂是不能够清楚明白分别六尘的,这是第一个过失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