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对于无常变易的法呢,世间的法呢?你就不会去想要永远获得它。为什么?因为它本来就是无常变易的法。那时候你的意念就改变了,你就不会一天到晚想要永远的获得这些永远无常的法。你会知道:这个只是暂时而有的;那我现在暂时而有的话,我应该如何运用它,来让我未来世再获得它?你想的是这样的道理。这样的话,如果有世间的万事万物你获得了,在顺境中你也不会贪着,你说:我 admin

2020-02-21

杀猪宰羊、杀鸡杀鸭一世,我相信他们这样干这个行业,一定常常会想到:我这一世到底杀了多少鸡、多少鸭,宰了多少牛羊,我未来世会不会有恶报?一定有想过,我不相信哪一个人不曾想过。可是他除了做这个行业以外,不论做什么行业都失败,都没办法生活,这表示他往世修的福德不够,所以这一世不能净命而活。不说世俗人,说出家人好了:有的人出家后不必去外面托钵,道粮无缺,要 admin

2020-02-21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九)意思是说,就好像一盏灯可以点燃百千盏灯,而无所损减于它原来的光明;菩提心灯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可以点燃三世诸佛的智慧,而不会丝毫减损它的光明。而且,一灯点百千灯,灯灯相续不断,就可以成为《维摩诘经》中所说的无尽灯,能够普遍照耀一切众生,照耀诸佛世界永无穷尽。相反的,这一盏灯如果不去点燃其他的灯,则永远只是它一盏灯的光明, admin

2020-02-21

因为如法无倒的回向乃是功德法的成就,这个回向并不会因为物质的局限而有差异、而没有作用。虽然所供养的物品只是微劣的物品来行布施这个善根、这个善行,但是,功德、福德却可以透过回向的加持力,而使得它更为增广、更为广大。我们来看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也就是现在在兜率陀天的弥勒内院的弥勒菩萨,他在根本论中的开示说: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瑜伽 admin

2020-02-21

在真正的正法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就是说他对于其他人如果他觉得不满意,他就可以进行他们的仪式,然后他们就会驱使鬼神去把另外一个人杀害。那我 admin

2020-02-21

第一个,他信心不足,他对于佛菩萨会不会出现在他的面前,来跟他摩顶,他没有信心。所以一个人,他一开始感觉很恐怖,所以他赶快去忏;但是因为对于佛菩萨的信心不够,所以他虽然天天忏,但是心里有疑;所以他虽然天天忏,忏了一个月以后,他信心消失了,所以他就不忏了,所以这种人就见不到好相。那佛有讲啊,说七天,一个七天、两个七天,乃至一年你都要忏;但是一个人信心不 admin

2020-02-21

因为到那一边有阿弥陀佛亲自教导,而且那个环境非常的殊胜,所以就不会有退转的因缘;而且所教导的一定是正确,都不会有邪见,那这样的话就不用畏惧了。所以我们也劝一切的原来只是想要了脱生死的这种声闻心态的修行人,都能够发起大心----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接下来说大愿。大愿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虽然往生极乐世界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我们不能因为很简单,所以我们 admin

2020-02-21

】对照导师在书中的开示,我们心中开始起了困惑:究竟应该如何回向才适合我们这些佛子的修行呢?会不会因为回向面大,而自己的能力不足,不仅不能达到效果反而成为空话呢?会不会因为回向面广,而使得自己的冤亲债主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益,而在修行的路上障碍自己,导致明心见性的目标不能实现?我们能不能请大德慈悲为广大的佛子们拟定一个回向文呢?对于以上菩萨的提问,我们相 admin

2020-02-21

听到这一句话以后,首罗长者心里好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算盘打一打以后就说:欸!这五件事啊!不会丝毫的损耗我一毛钱,没有损耗我一毛钱,而又有大施的这个名,这是太好了!为什么不作?于是想到这里,他就觉得好高兴,原来大施能够这么简单就作到,所以他就对佛陀产生了非常欢喜、信受、敬爱的心。对佛陀说:您真是一个善于调御、教示众生的大丈夫,而且您所说的都不是虚妄 admin

2020-02-21

另外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定力的重要性,修学三乘菩提一定要先于未到地定得自在,因为定力可以伏惑,若不是有定力伏惑的话,就算观行具足,也无法得到断惑与见道的功德,也就是不会有受用。意思就是说,初果的见地,得要有未到地定的功夫来支撑才能证转,证转与证两者不一样。什么是证转呢?证转是说转依成功了,见地可以运转了,运转就是付诸于实行的意思,这样才是真的实证,叫 admin

2020-02-21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而我们的 admin

2020-02-21

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是不会有天魔来干扰,因为还没到那个程度。因此,主要会自心取相的是五阴魔、烦恼魔、见魔等,也是因为自心有相应的心行,才会成就魔事。禅宗四祖道信禅师曾说:修学要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平实导师开示:无论行者修行哪一种法门,只要能以第一义为根本,不执着色我,乃至不执着受想行识我,而不起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于世间一切乃至出世间之一 admin

2020-02-21

这样子顺应这个道的结果、契入这个道的结果,才能够真正与天地同体;所以这样子就会使得,如果真正能够跟天地的道合为一的话,才能够使得我们不会去被外面的这些事物,追逐外面的事物,以至于迷失了自己。然后如果能够真正与道契合的话,那就能够契入里面真正的这个无忧无恼的状况。像这样子一个境界,其实已经深深的、深深的植入在大部分中华文化普及地区的人们心中。比方说大 admin

2020-02-21

由此可知意识不会像意根一样同一时间而遍缘一切现法,以上略说意根与意识之差别。《杂阿含经》三二二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眼是内入处’,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云何眼是内入处?佛告彼比丘:眼是内入处,四大所造净眼,不可见,有对。耳鼻舌身内入处亦如是说。复白佛言:世尊! admin

2020-02-21

欲界天神是怎么样的慈悲呢?天神大都非常的有耐心,当人们有事情问天神时,不管请问的人是多么的罗嗦唠叨或愚笨难解,就算同一件事情问了好多好多遍,天神还是会很有耐心的一再地回答他,都不会不耐烦!这就是天神的慈悲与调柔。天人因为坚定的常常修行十善,所以都很慈悲及调柔,因为修十善者要离开瞋恚心,所以个性一定会很温柔,对众生都会很有耐心。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 admin

2020-02-21

(《景德传灯录》卷5)但是当六祖大师听到了之后,就说:作这个偈子的人并没有证悟明心,如果依照他所说的方式来修行的话,不但不得解脱,系缚反而会更为加重!六祖大师也就因此很慈悲地说了一个相对的偈子,他说: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景德传灯录》卷5)慧能大师的意思是说,找到真心自性、具有般若智慧的人,他时时可以观照到:真心看来好像 admin

2020-02-21

如果有贪、瞋、痴而只在心里面,没有付诸于实行,没有在口业、身业上面实现,那这样子的话,仅只是贪、瞋、痴的业,就只有业而没有道,仍然没有恶业的道出生,死后就不会落入恶道当中了。如果是落实到口业、身业,那就成就了十恶业道中的业还有道了,就无法免除堕落三恶道的果报了。所以从意业贪而生的口业、身业,若是因为嫉妒别人有钱,就想出不正当的办法把自己变成比别人更 admin

2020-02-21

所以去受戒时是有作戒,而成就有作戒之后,因为是以至诚心发愿受戒,这一世就会很小心的不敢犯戒,能够心不放逸,因此导致他的心习惯于戒法的禁制;因为习惯于戒法,后世虽然尚未受戒,心地自然就不会违犯了。心习惯于戒法的限制时,凡是犯戒的事就不会去作;习惯之后,未来世的清净种子还是会现行;种子现行时,自然不偷、自然不邪淫、自然不会妄语,虽未受戒而自然不犯,这叫 admin

2020-02-21

这里世尊特别提醒不作邪命,因为有些职业虽然在世间法上是合法的,譬如,以酿酒、卖酒、杀生来活命,但是无形中它对于众生却是有伤害的,因为会有因果业力存在;因此对于在家菩萨来说,应当要尽量避免从事这方面的行业,才不会对于自己的修行产生障碍。接下来,虽遭恶时不犯小戒,不令烦恼秽污其心,修集忍辱;这部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犯戒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够轻易 admin

2020-02-21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在根尘触的当下,这样子的一个五根就外逸了、外放了,所谓的要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才不会让自己又着于五尘境界相,不会一睁开眼睛、一张开耳朵,马上就在声尘相上、在色尘相上,取了人、我、众生、寿者相;建立了人、我、众生、寿者相,就好像是棋盘上面有了黑子、白子,就好像是象棋有了将、士、象、车、马、炮,有了这样的建立了男人相、女人相,然后就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