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十七之中,就用了许多的譬喻来形容众生追求五欲的愚痴以及危害。这段的大意是说:这真是悲哀啊!众生经常被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所苦恼,但是还是不停地去追求;而得到这五欲之后,苦恼反而更为严重,就好像用火去烧烤身上的疥疮一样痛苦。去追求五欲,对自身没有丝毫的益处,就像狗儿总爱咬着没肉的骨头一样;去追求五欲,会增加彼此之间的争执,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十七之中,就用了许多的譬喻来形容众生追求五欲的愚痴以及危害。这段的大意是说:这真是悲哀啊!众生经常被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所苦恼,但是还是不停地去追求;而得到这五欲之后,苦恼反而更为严重,就好像用火去烧烤身上的疥疮一样痛苦。去追求五欲,对自身没有丝毫的益处,就像狗儿总爱咬着没肉的骨头一样;去追求五欲,会增加彼此之间的争执, 三摩地

2018-07-22

犯邪淫戒,罪业是很重的!像《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说:邪淫有十罪:一者常为所淫夫主,欲危害之。二者夫妇不穆,常共鬪诤。三者诸不善法,日日增长;于诸善法,日日损减。四者不守护身,妻子孤寡。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有诸恶事,常为人所疑。七者亲属知识,所不爱憙。八者种怨家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女人,多人共夫;若为男子,妇不贞洁。(《大智度论》 三摩地

2018-07-22

”以上是龙树菩萨对邪淫的解说。不过,同样是邪淫,还是有轻重不同的。如《优婆塞戒经》卷6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因为北郁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郁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郁单曰没有邪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卷一〔编案:亦名《亲友书》〕说:【是八地狱常炽然,皆是众生恶业报,或受大苦如押油,或碎身体若尘粉。或解支节今分散,或复刴剥及烧煮,或以沸铜澍其口,或以铁押裂其形。铁狗竞来争食噉,铁鸟复集共龃掣,众类毒虫并囓啮,或烧铜柱贯其身。大火猛盛俱洞燃,罪业缘故无逃避,镬汤腾沸至高涌,颠倒罪人投其内。人命危朽甚迅驶,譬如诸天喘息顷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13〈1序品〉中也说:【佛言三事必得报果不虚:布施得大富,持戒生好处,修定得解脱。】由此可知布施、持戒、生天之论是很重要的,这是正修佛道的次法基础,若于此三论能够信受奉行,接著才有机会修学实证二乘的解脱道乃至进修大乘的佛菩提道,所谓断我见、我执,开悟明心、眼见佛性,乃至般若唯识种智等菩萨!而佛陀度众生的次第就是从施论、戒论、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曾经在《大智度论》中说:为庄严佛土,教化众生。(《大智度论》卷6)平实导师也因此常常教导大众说: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土。而摄受众生当然是要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菩萨四摄法去摄受。而这四摄法中,又以爱语最为第一;要以爱语来行布施,以爱语来利益众生,以爱语来行同事行等等。而我们在爱语的同时,当然也少不了慈善的眼神,柔和的脸色,恭敬的身行,以及 三摩地

2018-07-22

」以上,是龙树菩萨对邪淫的解说。不过,同样是邪淫,还是有轻重不同的。如《优婆塞戒经》卷6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欝单曰无。」因为北欝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欝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欝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 三摩地

2018-07-22

”以上是龙树菩萨对邪淫的解说。不过,同样是邪淫,还是有轻重不同的。如《优婆塞戒经》卷6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因为北郁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郁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郁单曰没有邪 三摩地

2018-07-22

」以上,是龙树菩萨对邪淫的解说。不过,同样是邪淫,还是有轻重不同的。如《优婆塞戒经》卷六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欝单曰无。」因为北欝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欝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欝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 三摩地

2018-07-22

----摘自《大智度论》====================== (原标题:龙树菩萨告诉你--35条不能饮酒的因缘) 三摩地

2018-07-22

」以上,是龙树菩萨对邪淫的解说。不过,同样是邪淫,还是有轻重不同的。如《优婆塞戒经》卷六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欝单曰无。」因为北欝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欝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欝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 三摩地

2018-07-22

《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解释说:僧伽就是汉文的众的意思;众多比丘和合共聚一处,就称为僧伽。龙树菩萨解释说:譬如大树丛聚在一起,就称为林;只有单一的一棵树,不能称为林;而除去一棵一棵树之后,当然树林也就不存在了。同样的道理,一个单一的比丘不能称为僧,除去了一个一个比丘之后,也没有僧可说了;所以众多比丘和合共聚一处的缘故,僧这个名词就产生了。就像释迦牟尼 三摩地

2018-07-22

例如《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解释说:“僧伽就是汉文的众的意思;众多比丘和合共聚一处,就称为僧伽。”龙树菩萨解释说:“譬如大树丛聚在一起,就称为林;只有单一的一棵树,不能称为林;而除去一棵一棵树之后,当然树林也就不存在了。同样的道理,一个单一的比丘不能称为僧,除去了一个一个比丘之后,也没有僧可说了;所以众多比丘和合共聚一处的缘故,僧这个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12〈1序品〉中也说:菩萨思惟:众生不布施故,后世贫穷;以贫穷故,劫盗心生;以劫盗故,而有杀害。以贫穷故,不足于色;色不足故而行邪婬。又以贫穷故,为人下贱;下贱畏怖而生妄语—如是等贫穷因缘故,行十不善道。若行布施,生有财物,有财物故不为非法。何以故?五尘充足,无所乏短故。也就是说,菩萨会这样思惟:众生因为不布施的缘故,导致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12〈1序品〉中也说:菩萨思惟:众生不布施故,后世贫穷;以贫穷故,劫盗心生;以劫盗故,而有杀害。以贫穷故,不足于色;色不足故而行邪婬。又以贫穷故,为人下贱;下贱畏怖而生妄语—如是等贫穷因缘故,行十不善道。若行布施,生有财物,有财物故不为非法。何以故?五尘充足,无所乏短故。也就是说,菩萨会这样思惟:众生因为不布施的缘故,导致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12〈1序品〉中也说:菩萨思惟:众生不布施故,后世贫穷;以贫穷故,劫盗心生;以劫盗故,而有杀害。以贫穷故,不足于色;色不足故而行邪淫。又以贫穷故,为人下贱;下贱畏怖而生妄语—如是等贫穷因缘故,行十不善道。若行布施,生有财物,有财物故不为非法。何以故?五尘充足,无所乏短故。也就是说,菩萨会这样思惟:众生因为不布施的缘故,导致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就说:檀、尸波罗蜜,是名‘菩提心’。所以者何?檀波罗蜜因缘故,得大富无所乏少;尸波罗蜜因缘故,出三恶道,人天中尊贵;住二波罗蜜果报力故,安立能成大事,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41)檀波罗蜜就是布施波罗蜜,尸波罗蜜则是持戒波罗蜜,用布施与持戒来与众生结善缘,不仅能消除种种恶因缘,当然更能增长寿命、增长财物,乃至得大富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当中就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譬如猕猴不能暂住;人命逝速,疾于电灭,人身无常,众苦之薮。以是之故,应行布施。】(《大智度论》卷十一)这意思是说,当人拥有荣华富贵,能够随意享受五欲之乐的时候,虽然感到很快乐,但这一切世间财物都是无常易灭之法,是与国主、盗贼、水、火以及恶子等五家所共有的,是无法单 三摩地

2018-07-22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龙树菩萨对于这个空祂怎么解释。龙树菩萨在《中论》里面就讲:【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中论》卷四)龙树菩萨其实在这个空义,已经在讲说,因为有如来藏的缘故,才会有一切法。从前面我们举的这些来看,想想看,三界一切法都从如来藏来,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因为有入胎识,所以生出了名色,名色就是三界法;因为有名色,所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68条/9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