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智度初品中放光释论之余》(卷第九),龙树菩萨造:二转轮圣王不得同时出世。佛亦如是。同时一世亦无二佛。……是经中佛虽言世无二佛俱出。不言一切十方世界。虽言世无二转轮圣王。亦不言一切三千大千世界无。但言四天下世界中。无二转轮圣王。作福清净故独王一世无诸怨敌。若有二王不名清净。虽佛无嫉妬心。然以行业世世清净故。亦不一世界有二佛出。百亿须弥山 admin

2020-04-28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当中就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譬如猕猴不能暂住;人命逝速,疾于电灭,人身无常,众苦之薮。以是之故,应行布施。】(《大智度论》卷十一)这意思是说,当人拥有荣华富贵,能够随意享受五欲之乐的时候,虽然感到很快乐,但这一切世间财物都是无常易灭之法,是与国主、盗贼、水、火以及恶子等五家所共有的,是无法单 admin

2020-02-21

也因此在中国古德,建安七子之一,有一位叫作徐干的,他依世间道理写了一本《中论》,这《中论》和龙树菩萨的《中论》不一样,因为这个《中论》,主要是在讲世间的道理,那您看是不是通用呢?我们来念一下: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肖也。故人愿告之而不厌,诲之而不倦。(徐干《中论》)这意思就是说,君子是经常都抱着一个非 admin

2020-02-21

】还有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开示说:【有二种忍:生忍、法忍。】这些经论都是各从不同的层面来说明忍的内涵。在这一集中,我们则是针对生忍、法忍及无生法忍来探讨。首先来说生忍。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生忍名众生中忍,如恒河沙劫等众生,种种加恶,心不瞋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意思是说,生忍就是菩萨处于众生中,面对一切众生以种种恶害加诸于我,心 admin

2020-02-20

禅定有什么样的本质?我们来看看《大智度论》卷十八龙树菩萨怎么说:【外道依止初禅,舍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无想处,舍无所有处;上无所复依,故不能舍非有想非无想处。以更无依处,恐惧失我,畏堕无所得中故。】(《大智度论》卷18)我们先来看看说:什么叫做外道?心外求法或者是心外见法都叫做外道,也就是想要在真心以外求一个真实法,或者把任何一个真心以外的法当成是 admin

2020-02-20

因此发菩提心就正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当中所说的【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41)这个菩提心《华严经》中记载说:(祂是)“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9)因为菩提心是长养众生白净法的良田,祂如同大地能够乘载一切世间;如同清净水能够洗涤一切烦恼垢;如同 admin

2020-02-20

正如同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样子的开示,龙树菩萨说:“‘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得好照。”(《大智度论》卷二十六)散乱的心就如同水波荡漾不停时,不能够从水面上映现来看见自己的脸面;风中吹动的烛灯,也无法好好地照亮周围的环境一样。因此,佛道修学中的闻、思、修、证,无不赖于一心不乱的定 admin

2020-02-20

但其实龙树菩萨并不是这么说的,龙树菩萨所说的是: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也就是说,龙树菩萨的说法和世尊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大智度论》当中的说法。龙树菩萨说:【一切宝中,人命第一。……以是故,佛说十不善道中,杀罪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若人种种修诸福德,而无不杀生戒,则无所益。……以是故,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 admin

2020-02-20

所以主张透过观想可以成佛,实属荒唐!藏传佛教中觉囊派所弘传的他空见中观,承袭了弥勒菩萨、无著菩萨、龙树菩萨的八识论如来藏正法。什么是他空见?是说一切有情都有真心本体第八识如来藏,而如来藏真实存在、常恒不变,一切现象都是由如来藏藉缘而生,世人所感知的外境都是如来藏所显现的影像,假使离开如来藏就没有五蕴与各种外境。如来藏本来真实自有,所显现于外的蕴处界 admin

2020-02-20

《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对于如何是四悉檀,有这样的开示:【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故实,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大智度论》卷一)龙树 admin

2020-02-20

但其实龙树菩萨并不是这么说的,龙树菩萨所说的是:诸功德中,不杀第一。龙树菩萨的说法和世尊是完全一样的。龙树菩萨的意思是说,因为一切凡夫众生都不了解自心本性如来藏,是从无始以来就是不生不灭、本来清净的;一般众生也没有足够的智慧以及福德来找到祂;所以就会非常宝惜自己每一期的生命,很害怕会失去生命。也因为众生最为看重自己性命的缘故,所以持不杀戒的功德是最 admin

2020-02-20

在《大智度论》当中龙树菩萨说:【一切宝中,人命第一。……以是故,佛说十不善道中,杀罪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若人种种修诸福德,而无不杀生戒,则无所益。……以是故,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甘受刑罚刑残考掠以护寿命。】(《大智度论》卷13)龙树菩萨的意思是说,因为一切凡夫众生 admin

2020-02-20

因此发菩提心就正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当中所说的【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41)这个菩提心《华严经》中记载说:(祂是)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9)因为菩提心是长养众生白净法的良田,祂如同大地能够乘载一切世间;如同清净水能够洗涤一切烦恼垢;如同大风一切世间都 admin

2020-02-19

在上上次的讲次里面〔编案:第2集〕,我们有谈到说,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里面,有谈到字入门陀罗尼,就是透过梵语的四十二个根本字〔编案:《大智度论》的开示乃是针对陀罗尼来说这些字音是根本,故此四十二根本字音,不必然与现今学界对梵文字母的研究看法完全一致。〕,来把佛教的义理摄持进去;所以用单一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陀罗尼,就代表了一种的佛教的义理。那么从 admin

2020-02-19

那除了这个之外,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也有谈到陀罗尼,不过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这个部分的讲法,是弥勒菩萨专门为了菩萨而说陀罗尼,其实这个立场跟龙树菩萨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之前的讲次里面,我们曾经跟大家说龙树菩萨有说:声闻人因为学的法,只是为了要自己度自己;所以相对来讲,他要解脱的、要学的法就相对单纯得很多,所以声闻人不需要讲求什么样的 admin

2020-02-19

〕那这四十二个字里面,除了阿这个字,当然龙树菩萨也举了其他的字的例子,比方说罗这个字,它所代表的意思就是一切法清净离垢的意思。所以换句话说,如果你在跟人家交谈的时候,听到罗这个字根的时候,就能够提醒您要如实去观行一切法皆是清净离垢。又譬如说波这个字(第三个字波),那就是一切法归于第一义,第一义当然就是如来藏的义理。所以当你在听到一切人的说话当中,出 admin

2020-02-19

比方说,在《大智度论》里面就谈到:什么叫作陀罗尼呢?龙树菩萨告诉我们:陀罗尼就是能持跟能遮的意思。能持就是陀罗尼可以持种种善法令不失坏;遮就是要遮止种种的恶心、恶行而令它不生。这个就是在《大智度论》里面谈到的陀罗尼的意思。各位在看这个事情的时候,一定免不了的会想到,这么多、这么多胜妙的佛法,怎么可能用简单的一句,或是简单的一段,或是简单的一个义理, admin

2020-02-19

其实刚好相反,当时龙树菩萨讲的字入门陀罗尼,其实是你要先知道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先知道一切法不生是什么意思;也必须要知道一切法不生,在你的行住坐卧中如何去观行;有了这些基础的知识之后,再把所有的这些概念知识,把它跟梵文字母的阿连在一起,然后才能够在跟人家交谈,听人家说话的时候,听到阿这个字,然后才能够联想到般若波罗蜜门。所以现在人对于这个解释,已 admin

2020-02-19

禅定有什么样的本质?我们来看看《大智度论》卷十八龙树菩萨怎么说:【外道依止初禅,舍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无想处,舍无所有处;上无所复依,故不能舍非有想非无想处。以更无依处,恐惧失我,畏堕无所得中故。】(《大智度论》卷18)我们先来看看说:什么叫做外道?心外求法或者是心外见法都叫做外道,也就是想要在真心以外求一个真实法,或者把任何一个真心以外的法当成是 admin

2020-02-18

[4]---------------------------------------第八识如来藏概说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来藏。此心配合自己所出生之七转识,则能直接、间接、辗转出生万法。佛地真如心体 admin

2020-02-1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68条/9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