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以明心的人不待进一步眼见佛性,就能在明心后一方面看到如来藏于六尘不起分别的空寂清净性,另一方面更可看到祂无时无刻、无私无我地配合著七转识运作,乃至可观察祂无时无刻、无私无我地配合著器世间在运作的无漏有为性,也就是祂所出生无漏有为及配合七转识所产生有漏有为的种种法。所以经中说不住无为、不尽有为,这正是如来藏全面体性的写照──心体虽有著清净无为的体性,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佛世尊眼见佛性。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萨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善男子。复有眼见。诸佛如来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复有闻见。一切众生乃至九地闻见佛性。菩萨若闻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闻见。No.374大般涅盘经(卷28)T12,p0530b佛性亦二。一者可见。二不可见。可见者十住菩萨诸佛世尊。不可见者一切 三摩地

2018-07-21

此观修成时必能一念相应,见到自性弥陀,知道如何是佛心!如何是真如,并眼见佛性。诸佛的心,就是大慈悲的心,这个大慈悲叫做无缘慈。不要以为大慈悲是有慈有悲。没有!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没有慈、没有悲;因为他是无缘慈、无缘悲。因为无缘慈无缘悲,没有慈没有悲,所以能摄取一切众生。凡是众生有所念,他就有所应,不必限制特定的因缘或对象,这叫无缘慈,这才是大慈悲。到 三摩地

2018-07-21

念佛人进入果地无相念佛阶段,很清楚的明白真如之后,每天晚上跟自性弥陀一起睡觉,每天旱晨跟自性弥陀一同起床,他证了真心、真如、自性弥陀这个空性的真实存在,可是啊!他还没有亲见佛性。因此,如果知见不够,就会停顿在这个阶段,执着于这个空性里面,那么他就会偏于空而没有办法进入实相,这个阶段还不是保任的时候。如果知见够,就知道应当再继续体究,求见佛性,如果有 三摩地

2018-07-21

此谓大慧非唯明心而已,复又从学于勤大师眼见佛性之境界,复依勤大师之指示而参究,已过牢关,并已亲受勤大师之教导而开始修习种智及华严现观境界。眼见佛性及修习种智、华严现观等三种境界,都是天童到老仍望尘莫及者;天童既是心性淳善之人,而又已经明心,焉有可能不知大慧证境远超自己?又焉有可能妄谤大慧之法及人?然而蓝先生于此关键都无所知,便作如上一段言语,诚有大 三摩地

2018-07-21

此谓大慧非唯明心而已,复又从学于勤大师眼见佛性之境界,复依勤大师之指示而参究,已过牢关,并已亲受勤大师之教导而开始修习种智及华严现观境界。眼见佛性及修习种智、华严现观等三种境界,都是天童到老仍望尘莫及者;天童既是心性淳善之人,而又已经明心,焉有可能不知大慧证境远超自己?又焉有可能妄谤大慧之法及人?然而蓝先生于此关键都无所知,便作如上一段言语,诚有大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他这样一念相应的缘故,所以亲眼看见佛性遍满于十八界。不但眼见自己的佛性,也眼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这就是观经里面所讲的见十方一切诸佛。当他眼见佛性真实不灭的空性时,他便亲证了一切都无所得的境界。因为真如佛性虽是本然不生,永远不灭,但是在三界六道之中,一向没有任何所得,因为他是空性。所以对于时间、空间、色身以及能知能觉的这个心、处处作主的这个妄心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说在三贤位的菩萨,他七住明心之后,他还要再向前;他要在十住位的时候,要能够眼见佛性,能够在亲见佛性之下,能够实证身心、世界如幻的如幻观;之后进入了十行位的时候,还要能够依于十行位的修行,发起了他的菩萨性,然后在现观上面,他要能够现观犹如阳焰,也就是要能够现观七识心祂的变幻犹如热地上面的阳焰一般的虚幻不实,他要能够有这样的现观;除了这个现观之外, 三摩地

2018-07-21

意思是说:菩萨在六住位满心时,因为明心而不退失,就进入第七住位;十住满心位眼见佛性时,就进入了初行位。佛说这灌顶住的菩萨是善男子、善女人,因为已经是真实佛子而不是名义佛子了,已经能为诸佛及大菩萨分担弘法的重任,这时当然是具足无量数的如来妙德啊!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妙德是指实相般若的智慧,当然也函盖了解脱道的部分妙德。既然具足如来示现的无量妙德,从此以 三摩地

2018-07-21

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链功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槃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都还是习种性人。习种性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他的习性还很重,因为他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有一位比丘尼证量蛮高的,她已经到了十行位中的第四行了!也就是说,她已经明心而且是眼见佛性(眼见佛性者是第十住位),然后再往上进修到第四行位;破邪显正的事情,对她而言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所以她的证量已经很高了。最后一位现声闻相的菩萨比丘则是弥勒菩萨,祂是因为在僧团中代佛摄受声闻人的缘故,所以示现比丘相。那么再来看看现童子相、童女相的出家菩萨(出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说在三贤位的菩萨,他七住明心之后,他还要再向前;他要在十住位的时候,要能够眼见佛性,能够在亲见佛性之下,能够实证身心、世界如幻的如幻观;之后进入了十行位的时候,还要能够依于十行位的修行,发起了他的菩萨性,然后在现观上面,他要能够现观犹如阳焰,也就是要能够现观七识心祂的变幻犹如热地上面的阳焰一般的虚幻不实,他要能够有这样的现观;除了这个现观之外,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明心之后再继续参究:如何是佛性?功夫和慧力都具足了,一念相应时就可以眼见佛性而不退失,这个境界,依照《大般涅槃经》卷28判为十住菩萨,世尊说:眼见者谓十住菩萨、诸佛如来,眼见众生所有佛性。闻见者,一切众生九住菩萨,闻有佛性如来之身。世尊说,见佛性有两种,一种是闻见,一种是眼见。闻见佛性是说一切众生乃至于还没有进入第十住的菩萨,听见人家说一切众生皆 三摩地

2018-07-21

并隐其威神之力而示现如同凡夫众生之于法都无所知的境界,然后随诸外道一一受学,又离外道修诸苦行而不能发起智慧、无益佛道,然后放弃苦行,再于菩提树下,半夜时分以手按地时而得明心,大圆镜智及上品平等性智、妙观察智现起;又于天将亮时,目睹明星而眼见佛性,成所做智现起,成就世、出世间最究竟佛的果报。------《眼见佛性》<二、辨正篇>正光老师(原标题:十地略说)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在初夜分开悟明心发起大圆镜智、上品的平等性智跟上品的妙观察智之后,在后夜分的时候,目睹东方明星而眼见佛性;同样的这个眼见佛性的境界,也不是十住菩萨所看到的佛性的境界;当这眼见佛性成就的时候,同时也就成就了所谓的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是对应到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个识,换句话说,在佛地的这五个识在成所作智的境界之下,这五个识可以独立去运作、独立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在初夜分开悟明心发起大圆镜智、上品的平等性智跟上品的妙观察智之后,这个时候在后夜分的时候,目睹东方明星而眼见佛性;同样的这个眼见佛性的境界,也不是十住菩萨所看到的佛性的境界;当这眼见佛性成就的时候,同时也就成就了所谓的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是对应到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个识,换句话说,在佛地的这五个识在成所作智的境界之下,这五个识可以独立去运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在初夜分开悟明心发起大圆镜智、上品的平等性智跟上品的妙观察智之后,这个时候在后夜分的时候,目睹东方明星而眼见佛性;同样的这个眼见佛性的境界,也不是十住菩萨所看到的佛性的境界;当这眼见佛性成就的时候,同时也就成就了所谓的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是对应到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个识,换句话说,在佛地的这五个识在成所作智的境界之下,这五个识可以独立去运 三摩地

2018-07-21

由此可知断我见的重要,明不明心倒是其次,见不见佛性倒是其次,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我如果没有死,帮你悟了如来藏,你将来还是会否定祂,因为仍会认为离念灵知是真实常住的心;这就是古时禅师所骂的:人家是死了活不了,你是从来不曾死。就是指这种人:我见根本没有断。我见没有断,帮他悟了实相心以后,还真是后患无穷;你帮他悟了,他还会反过来否定你,还会回头去认离念灵 三摩地

2018-07-21

当人间因缘成熟时,释迦牟尼佛降生到人间,方便示现八相成道,所谓八相:从兜率天宫下来,这是第一相;示现入母胎,选择一对身世清净的父母入胎,这是第二相;入胎之后,示现如同凡夫在母胎中安住,这是住胎,是第三相;然后示现出胎,意生身(注1)从右胁下出生,自行七步,指天指地,告一切人天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然后把往世的一切事情都忘掉、示同凡夫(这只有诸佛才 三摩地

2018-07-21

最后身菩萨于菩提树下明心时,第八识转生大圆镜智,六、七二识转生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复于夜后分,睹见明星而眼见佛性,前五识转生成所作智。故三身四智须至佛地才能,并不是第一次明心见性时就具足了,祖师说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即是此意。三、十号如来十号的内涵,如《菩萨地持经》卷三载:复次如来,有十种名称功德随念功德,云何十?如来、应供、等正觉、明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