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此观修成时必能一念相应,见到自性弥陀,知道如何是佛心!如何是真如,并眼见佛性。诸佛的心,就是大慈悲的心,这个大慈悲叫做无缘慈。不要以为大慈悲是有慈有悲。没有!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没有慈、没有悲;因为他是无缘慈、无缘悲。因为无缘慈无缘悲,没有慈没有悲,所以能摄取一切众生。凡是众生有所念,他就有所应,不必限制特定的因缘或对象,这叫无缘慈,这才是大慈悲。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加上他有动中的功夫——定力,而不是定境,也能够很迅速的眼见佛性,因此说娑婆世界是速行道,是易行道。因为禅的法门很迅速,一念相应就超越了凡夫地。而且在娑婆世界也很容易修行、因为在娑婆世界容易修集福德资粮。娑婆世界的众生求生不易,资粮缺乏。因为娑婆世界的生活资粮不容易获得,求生困难,所以我们在这里作布施很容易。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向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法虽然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每一法门到最后都汇归于定,因定而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第一义谛等发禅,亲见佛性或断除烦恼。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一),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因此,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属于禅定的范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法虽然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每一法门到最后都汇归于定,因定而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第一义谛等发禅,亲见佛性或断除烦恼。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二),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因此,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属于禅定的范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是禅除了明心开悟以外呢,还有重关的眼见佛性。这个见性,见得分明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觉受,是有境界的,当下会感受到很强烈的解脱的觉受。但是见性,有人只见得片段,也有人一念相应见得一剎那之后就消失了,可是也有人见性成片,一切时一切处都能见得清清楚楚了然分明,这种见性须要具备慧力以及定力,缺一不可,此外还要加上福德庄严,如果没有福德来庄严的话,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夜,翻阅佛学大辞典有关念佛三昧之解释,共有念佛法身、报身及化身三种不同之念佛三昧;另又看到一段罗什大师的话语,略谓:“称佛名号才符合弥陀本愿…”,似属念化身佛,念化身佛若不知转折,恐难见佛性,于是在佛像前表示:“罗什大师最好在梦中指点我,用意安在?”即默默地找“周公”去啦!八十一年十一月廿八日清晨约五时卅分左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便在佛前发愿尽未来际追随萧老师学习一切种智,得见佛性,学习差别智,亲证初地无生法忍,地地增上;并尽未来际护持萧老师及本会,令久住人间,以接引一切有缘众生同得契入,得明心见性。并感恩一切曾经帮助、护持、指导我学佛的同修、老师及善知识,愿他们能生生世世生于如来家,相应了义,得不退转地,共成佛道。受业学僧释正勤合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原标题:07释正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见性报告-------邱正凤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心顶礼禅三期间诸佛、菩萨、龙天一心顶礼主三和尚萧平实导师一心顶礼监香老师及诸护三菩萨这次的禅三,实在感恩诸佛菩萨的加被,以及萧导师的慈悲接引,还有亲教师一直以来的教导及鼓励,才得以让我在此次的禅三护三工作中,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能眼见佛性。自从二○○一年四月禅三破参明心至今,已一年半。这期间除了按时上每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为求见佛性,拜佛、看话头功夫不断,搭车回板桥,时常错过板桥,到树林才下车;走到市场买菜,才发现没带钱。主管很关心,见**益瘦下,又经常“”,令做体检;便告之:“身体很好,没事,报告出来仅血色素偏低,良好。”七月间有一次下课回家,在谭师兄车上盯著窗外看话头,忽地一车飞过,是祂先看到,不是我;此时,耳根才听到谭师兄与林师姐对话,发现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八篇:徐义雄见道报告一心顶礼释迦如来一心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一心顶礼萧平实导师一心顶礼张正圜老师诸佛菩萨祈加持往昔恶业皆忏悔所修功德皆回向冤亲债主皆欢喜往日岐途过半百今已缘熟遇明师导师已陈菩提路循途用功即能成愿我追随萧导师努力修学无相法忆佛话头皆成片证得蕴界二取空愿我明心得启开佛门成佛子悟后起修解般若不再迂回觅归途愿我早日破重关眼见佛性如幻化培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导师也说这次禅三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破参,但还算,更难得的是这次总算又有人眼见佛性了。也愿自己将来能有福德因缘再过见性这一关。回想这次的禅三过程,四天三夜与世隔绝,几乎没有世俗的杂念,非常清净,真想以后每次都来参加禅三,实在太难得、太殊胜了,也庆幸自己这次入宝山,没有空手而回。参加禅三虽然是非常难得的因缘,但是也真的很辛苦。还没破参之前,每天拜佛十几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王曰:“师见性否?”提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提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提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提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平实导师著─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禅之证悟,必须如是,方有少分相应,方得渐次再破重关而眼见佛性,乃至得过牢关,舍寿时有力证取无余涅槃,而故意留一分思惑以受未来世生;亦因此故方得渐次发起般若之别相智、乃至种智,渐入诸地。是故,若人真实证得如来藏之后,三五人唤之,即回至离念灵知心上者,则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载之王子法才等人一般,退失之后须经多劫值佛供养之后,方得于释迦世尊座下重新悟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审如是者,则星云自身既未曾证真如,亦未曾眼见佛性,欲待如何把握?故其把握之言,乃是空口徒言也!若如所言应须把握者,则当先证真如、先见佛性,然后方有把握之可说也!而今星云既未证之、见之,何能把握之?显见星云之未悟言悟、笼罩众生也!如是未知未证之人,而言“应将真如自性扣在慈悲上面,扣在解脱上面,扣在般若上面”,其实根本不知应扣在何处、应如何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既言明心,则知必定有一真心,是吾人所应亲证者;亲证此真实不坏之金刚心已,方可名为明心也!既言见性,则知必定有佛性可以眼见;亲眼看见佛性分明显现而无染污时,但觉世界如幻、身心如幻,唯有佛性如是真实不坏而又无隐无遮;如是眼见佛性者,即是见性也!合此明心与见性二门,即是禅宗行人所应努力进求之目标也!是故禅门行者,必须了知:禅门之宗旨即是明心与见性。既如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祖师禅者,举凡助人破初参之机锋,眼见佛性之关节,悟后进破牢关,乃至悟后方便度人悟入之“机锋娴熟了知而能运用自如”,皆属祖师禅之范畴。然而后来以讹传讹之结果,便成了颠倒之说:祖师禅之证量胜过如来禅之证量。星云法师上来所举香严与仰山间之对话亦复如是,可谓完全错解如来禅之真正意旨者也。香严所言:“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rd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殊不知佛性时时刻刻皆分明显现,乃至贱如蝼蚁,其佛性亦不曾遮隐;一切凡夫俗人,不论其有无证悟、有无烦恼,不论其为眠熟无梦或者正当清醒之时,亦不论其为散乱心时或制心一处时,其佛性皆分明无隐现前,随时随地可为眼见佛性之人所亲眼得见,星云岂可妄说要待一念不生时方得显现?由此可以证实星云法师根本不曾见过佛性,是故说得如是虚妄谬言,焉可用来度人?究竟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明真实心而求见佛性者,每堕觉知心之感觉中,每堕觉知心之见闻知觉性中,只是感受妄心之觉知性尔,不能眼见真实佛性之存在,便将明心认作一念不生之觉知心,便将见性当作见闻觉知性之感觉,与眼见佛性者迥异,只成个凡夫随顺佛性尔,有何眼见佛性可言耶?如是见闻知觉性,乃是生灭法,身死即灭,眠熟闷绝时即无,正死位及二种无心定中皆断灭,求得何用?复又是众生不断烦恼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是缘故,亦有人间之新学菩萨因为好奇心,欲知开悟明心是何境界,欲知眼见佛性是何境界,尽形寿修学佛法般若;乃至久学菩萨欲知诸地道种智、佛地一切种智之境界,不辞长劫辛劳,追随世尊修学佛道。如是而修佛道者,正因求法之热诚心所致!然而求法之热诚,却是植因于对实相之无所知、之欲了知,即是因为好奇而欲求证之,非因对于世间“有境界相”诸法之喜乐贪著而追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