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等觉菩萨在百劫于一切所知境中,断除所知障中极微细执着愚痴,及修集福德满足已,成最后身菩萨,住兜率天观察世间时节因缘;众生法缘若熟时,即降神母胎,人间受生,隐其威德神力,现如凡夫,方便善巧示现出家修行,终于菩提树下明心,大圆镜智及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现前,确定必将成佛;复于夜后分,曙光将显,明星出时,睹见明星而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圆成佛道。人间舍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炼功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盘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都还是习种性人。习种性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他的习性还很重,因 | admin 2018-07-21 |
![]() |
佛性的本质──佛性不是六识的知觉性,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本书所说见性的意思,是说禅宗的重关──证悟看见佛性,是《大般涅槃经》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这不是明心时看见如来藏具有能使人成佛的自性,更不是指眼识的能见之性。佛说诸菩萨所证的佛性有四种层次:凡夫菩萨所知道的佛性、未入地的十住菩萨所证的佛性、已入地菩萨所随顺的佛性、诸佛所运作的佛性。本书所说的 | admin 2018-07-21 |
![]() |
悟有深浅,智有广狭,所以禅宗设有三关:破初参明心,过重关眼见佛性,破牢关成慧解脱而证尽智。 错悟之人不证实相本际,不能眼见佛性,不得涅盘尽智,而执坛经之方便说,每谓:“一悟即至佛地,明心证悟已,则同释迦佛,故悟后不必修行。”便否定禅宗之三关。 若人言悟后必须修行,彼则加以破斥,并谓人曰:“主张悟后起修者,皆是未悟之人。& | admin 2018-07-21 |
![]() |
悟有深浅,智有广狭,所以禅宗设有三关:破初参明心,过重关眼见佛性,破牢关成慧解脱而证尽智。错悟之人不证实相本际,不能眼见佛性,不得涅盘尽智,而执坛经之方便说,每谓:“一悟即至佛地,明心证悟已,则同释迦佛,故悟后不必修行。”便否定禅宗之三关。若人言悟后必须修行,彼则加以破斥,并谓人曰:“主张悟后起修者,皆是未悟之人。”如是邪见之人 | admin 2018-07-21 |
![]() |
但是禅除了明心开悟以外呢,还有重关的眼见佛性。这个见性,见得分明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觉受,是有境界的,当下会感受到很强烈的解脱的觉受。但是见性,有人只见得片段,也有人一念相应见得一剎那之后就消失了,可是也有人见性成片,一切时一切处都能见得清清楚楚了然分明,这种见性须要具备慧力以及定力,缺一不可,此外还要加上福德庄严,如果没有福德来庄严的话,就 | admin 2018-07-21 |
![]() |
他说:“你主张佛性可以肉眼看见,为什么你见性了以后还会变成老花眼?”奇怪了!见性了不可以老花眼吗?若真如此,则老人就不可能见性喽?是不是?那么近视眼也应该看不见佛性喽!以前被我们以为非常有智慧的人,居然写出这些话!仅是一段短短的质问,漏洞就有很多;我们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悟前与悟后》,书里面有很多见道报告,都讲“一根若见,六根俱见&rd | admin 2018-07-21 |
![]() |
于破参后,圆满七住转入八住,由于不断精进修行的结果,得以转入十住位,于十住位依照善知识所教导而熏习眼见佛性的正知见,锻炼看话头的功夫,以及培植救护众生广大的福德,于定、慧、福德圆满时,一念相应慧,用父母所生的肉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成就了“如幻观”而圆满十住位,转入了十行位。十行就是十种长养我们成为地上菩萨应有圣性的阶位,也是让我们具 | admin 2018-07-21 |
![]() |
譬如要成就十住的功德,就要熏习眼见佛性的正知见,锻链看话头的功夫,努力修集福德的资粮,未来才有可能眼见佛性,眼见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因此圆满十住位,而转入十行位修行。又譬如,要圆满十回向位的功德,就要成就如梦观,现观往世所行菩萨道之种种行,虽然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也看见此世所为一切修行利众等事项,悉如梦中无异。菩萨成就如梦观后,得以圆满十回向位 | admin 2018-07-21 |
![]() |
如果加上他有动中的功夫——定力,而不是定境,也能够很迅速的眼见佛性,因此说娑婆世界是速行道,是易行道。因为禅的法门很迅速,一念相应就超越了凡夫地。而且在娑婆世界也很容易修行、因为在娑婆世界容易修集福德资粮。娑婆世界的众生求生不易,资粮缺乏。因为娑婆世界的生活资粮不容易获得,求生困难,所以我们在这里作布施很容易。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向谁 | admin 2018-07-21 |
![]() |
大乘菩提的入道,首先必须要先修除对于我所的执著;我所的执著修除以后,必须要进一步的断除我见和三缚结;然后经由禅宗的法道来修学,求证自心如来藏;在亲证如来藏以后,进一步要求眼见自他一切有情的佛性;在眼见佛性以后,再继续进修一切种智。这样的菩萨,自己就能够渐次的通达二乘菩提,并且也能修证二乘菩提,同时还能够渐渐的断除我执以及我执的习气种子,这样就可以渐 | admin 2018-07-21 |
![]() |
但是有一位比丘尼证量蛮高的,她已经到了十行位中的第四行了!也就是说,她已经明心而且是眼见佛性(眼见佛性者是第十住位),然后再往上进修到第四行位;破邪显正的事情,对她而言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所以她的证量已经很高了。最后一位现声闻相的菩萨比丘则是弥勒菩萨,祂是因为在僧团中代佛摄受声闻人的缘故,所以示现比丘相。那么再来看看现童子相、童女相的出家菩萨(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或因看话头功夫纯熟,加上慧力、福德、无慢等庄严,复有善知识开示引导,便可以父母所生肉眼眼见佛性,成就世界身心如幻观之功德正受。五者、应教导修学者多观行蕴处界虚妄以断我见。我见若无法断,即使知道如来藏密意,也无法生忍,无法安住,无法有功德受用。因为未断我见之人一向喜欢认取三界有为有相法;爱乐能主宰的有作用之法,以为真实法。未断我见之人一向不乐无为、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他心通者若无证悟之一念相应慧,亦不知悟者所悟之内涵;有天眼通者若无重关之一念相应慧,亦不能以其天眼而见佛性。佛性无形无相,然能以父母所生眼而亲见,非无定力者以破初参之智慧想像所能见;故禅非禅定,乃般若耳,唯一念相应耳。须摩提长者经:佛云︰……我尔时伸手按地,魔众眷属即便破散,我以所知所得所觉之法,当现证验,应得成道。尔时即集无量功德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禅除了明心开悟以外呢,还有重关的眼见佛性。这个见性,见得分明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觉受,是有境界的,当下会感受到很强烈的解脱的觉受。但是见性,有人只见得片段,也有人一念相应见得一剎那之后就消失了,可是也有人见性成片,一切时一切处都能见得清清楚楚了然分明,这种见性须要具备慧力以及定力,缺一不可,此外还要加上福德庄严,如果没有福德来庄严的话,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参禅初悟入自心如来心体之所在者称为破初参,再一次参究自心如来之性用而眼见佛性者,称为破重关;此时尚未参透祖师关,得要如克勤大师所说,悟后于一生中二、三十年,转依自心如来之真如体性并伏除习气烦恼而保任意识心之清净性与智慧境界,不被假名大师笼罩而退转;最终参透了自心如来之无心涅槃境界,也就是如古德所说:参透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把断要津,不通凡圣。于破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此可知断我见的重要,明不明心倒是其次,见不见佛性倒是其次,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请大家期待《正觉电子报》,再过两、三期就会开始连载《识蕴真义》,要叫你们大家一个个死光光:要你们自己从心中彻底把我死掉。我见最难断的部分是识蕴,假使看得透识蕴的内涵及虚妄,我见是一定可以断的。[我]如果没有死,帮你悟了如来藏,你将来还是会否定掉祂,因为仍会认为离念灵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至于慧广法师说法的落处,详见拙著《眼见佛性──驳慧广法师『眼见佛性的含义』文中谬说》举证,就可了知他的虚谬妄想。在此可以稍作说明,大众可以因此多了解一些意识与意根的自性,由此证明慧广同于证严法师,都属于佛门中的常见外道。慧广法师所说的离念灵知(意识)不生灭的说法,其实是不懂阿含解脱道正理的谬见;阿含部经典中说,意识心会与六尘相应,离念灵知心正好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慢心的消除至为重要,龙树菩萨云:汝欲见佛性,先须除我慢(《景德传灯录》卷一)。末法时期并非就不能开悟,达摩祖师来东土之前,其师般若多罗三藏对其言:汝所化之方(震旦),获菩提者不可胜数(《景德传灯录》卷三)。达摩祖师亦曾叮嘱二祖慧可,未来汉地参禅的人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慧可)当阐扬(禅宗),勿轻未悟(《景德传灯录》卷三)。既然诸祖悬记如此多的人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悟了以后要见佛性更须要迎向一切烦恼、投入一切烦恼的境界之中去观察、寻觅;功夫若够,一念相应便见佛性。烦恼的因缘里面去探究它,千万不可远离这些烦恼因缘。(摘自—萧平实--[佛法不离世间觉]《中国宗教》杂志第5期)(此段文章,萧平实著作《禅---悟前与悟后》里亦有见各地新华书店) (原标题:佛法不离世间觉)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