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末法时代,学佛人的指路明灯如今有真善知识所领导的大乘证悟菩萨僧团仍然住世,而此善知识不仅开悟明心和眼见佛性,甚至是实证阳焰观、如梦观,以及已经实证了犹如镜像、犹如光影现观的地上菩萨。在此胜义菩萨僧团中所修学的佛法不仅可以让人断我见实证初果,甚至可以开悟明心、乃至眼见佛性。而许多已经证悟的菩萨,正努力地继续修学般若别相智及熏习唯识种智,欲往初地迈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因为葛格我是佛陀与尊者的,所以我听世尊的开示,都发愿投生在豪贵家庭,不生在贫穷家庭!但有些菩萨看了以前那篇文章还提出观点,认为投生在贫苦家庭也很好可以磨练自己,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这就是大家的选择不同,人各有志!葛格我也至诚地随喜赞叹这样勇于挑战的菩萨!但我不打算这么发愿!我都发愿投生在富裕的菩萨家庭!话说回来,从因缘果报的角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下来,要能明心见性的条件之一,佛说道:“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才能显露;佛性种子者,戒之实性;因见佛性而戒复全,即得成阿耨菩提。梵王当知,戒不内不外,即无漏性戒也,凡有心、情者,悉皆无不住此性戒。”──《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佛说到了:“一切众生都有真如与佛性,但是要以持戒才能显露。所谓佛性的种子就是戒的实性,如果能见佛性,持戒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佛在菩提座下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感叹而说: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六)因为众生不知道自己身中有一个长生不老药的如来藏,也不知道如来藏体性是清净的;所以才会造下种种善业与恶业,由如来藏执持业种,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不已。但是,当众生在轮回当中,这个从来没有轮回生死的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佛世尊眼见佛性。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萨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善男子。复有眼见。诸佛如来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复有闻见。一切众生乃至九地闻见佛性。菩萨若闻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闻见。No.374大般涅盘经(卷28)T12,p0530b佛性亦二。一者可见。二不可见。可见者十住菩萨诸佛世尊。不可见者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眼见佛性是菩萨用一念慧相应,找到第八识的作用,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知,是菩萨用父母所生的肉眼,亲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而成就了如幻观。佛菩提道的说通,则是用宗通的法——即大乘见道明心见性的法,去教导学人建立佛法正知见,作为未来明心见性的准备。今天要讲的是:经中明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请各位菩萨翻开课本《如来藏中藏如来》第86页。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令诸众生明见佛性。得见如来常乐我净。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所问其义甚深。为度众生生死海故。为广流布方等经故。为常法故。惠施一切甘露法味。除断众生贫穷苦故。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令诸众生得安乐故。汝今当为一切众生善持是义。善男子。一切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有一法名曰法界。以此法界诸佛世尊等有常慧。以常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即叹颂曰如来真实常无量德所成我今为常乐是故稽首礼诸佛舍无常故得无边身无上天中天大力难思议如来常无变勤进无边身为众雨法雨犹如大云王佛自得安乐为众说安乐自获诸功德诲彼令同己如来慧无胜常住如虚空为众作福田常行于圣行怜愍诸众生亦知其行业开示秘密藏清凉如初月今宣大云经端严如满月定知无量众发起菩提心世尊号法王于法得自在是故名真我成就无上乐如来升宝座而作师子吼宣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即见佛性了了无疑。何以故。见了了故若有疑者无有是处。如来境界不可思议。善男子。菩萨住是三昧已。成就具足诸佛功德。世尊。菩萨摩诃萨住是三昧得毕竟不。善男子。汝不应言如是菩萨得毕竟不。何以故。若一切众生得是三昧。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毕竟已。然后乃当问是菩萨得毕竟不。世尊。如是三昧甚为希有。若诸众生不得闻受甚可怜愍。若得闻者当知是人得大饶益。佛言。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未见佛性者名烦恼身杂食之身。是后边身菩萨尔时受饮食已入金刚三昧。此食消已即见佛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言二施果报等无差别。菩萨尔时破坏四魔。今入涅槃亦破四魔。是故我言二施果报等无差别。菩萨尔时虽不广说十二部经先已通达。今入涅槃广为众生分别演说。是故我言二施果报等无差别。善男子。如来之身已于无量阿僧祇劫不受饮食。为诸声闻说言。先受难陀难陀波罗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见佛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九部经中无方等经。是故不说有佛性也。经虽不说当知实有。若作是说。当知是人真我弟子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说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九部经中所未曾闻。如其说有。云何不犯波罗夷耶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实不毁犯波罗夷也。善男子。譬如有人说言大海唯有七宝无八种者。是人无罪。若有说言九部经中无佛性者。亦复无罪。何以故。我于大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诸外道不见佛性如来及法。是故外道所可言说悉是妄语无有真谛。诸凡夫人。先见瓶衣车乘舍宅城郭河水山林男女象马牛羊。后见相似便言是常。当知其实非是常也。善男子。一切有为皆是无常。虚空无为是故为常。佛性无为是故为常。虚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无为。无为者即是常。善男子。有为之法凡有二种。色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菩提,乃是菩萨觉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而成就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于十住位中,透过锻炼看话头功夫,跟随真善知识熏习眼见佛性正知见,以及培植十住菩萨眼见佛性所需要的福德,并于参禅的因缘成熟,一念相应慧,用父母所生肉眼而眼见佛性,眼见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因而成就如幻的观行,十住位而转入十行位。菩萨在十行位,一者、开始荷担如来家业,出来摧邪显正及救护众生,避免众生被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乃至被邪淫外道所误导;二者、于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未具足,要待眼见佛性之时,方得进一步现观,方得进一步发起后得智;要待进修相见道位,发起入地所须之般若智慧功德时,方得满足下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修到初地之入地心而得成满之时,说为下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发起;非谓初地心时方才少分初起也!如是应知!何以故?谓初地之住地心位中,起修无生法忍而起之二智,皆是初分发起中品二智,已非是下品二智也,然却要待八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因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的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德,为了成就菩萨的三十二大人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同时也是在说禅宗学人由证悟如来藏心、眼见佛性直至过牢关而证得有余涅磐的种种境界。《心经》所论述的解脱道并非是以二乘菩提由现观十八界和五蕴的虚妄而断我见我执,取证声闻缘觉的解脱果,证得无余涅磐出离三界的轮回。乃是以证得自心如来藏后,现观十八界、五蕴之虚妄不实,依大乘无我之观行,证知一切法界体性实相的智慧,获得分证解脱或满证解脱的功德受用,最终成就究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他心通者若无证悟之一念相应慧,亦不知悟者所悟之内涵;有天眼通者若无重关之一念相应慧,亦不能以其天眼而见佛性。佛性无形无相,然能以父母所生眼而亲见,非无定力者以破初参之智慧想像所能见;故禅非禅定,乃般若耳,唯一念相应耳。须摩提长者经:佛云︰……我尔时伸手按地,魔众眷属即便破散,我以所知所得所觉之法,当现证验,应得成道。尔时即集无量功德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时开始经由非安立谛三品心的修习过程,及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而破邪显正的大福德,以及三品心时生起的初禅离欲心境,便能到达第十回向位,此时已具足第十住位眼见佛性的如幻观、第十行位的阳焰观、第十回向位的如梦观,但还没有生起初分无生法忍,尚未入地10。欲修大乘真见道前的四加行之前,平实有私心里的话必须告诉读者: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及佛地大涅槃者,应发无上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何以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此是指成佛之性,非谓眼见佛性所说之佛性),当一时得度。若有佛性者,当作逆罪及一阐提。若有我者我界,当度一切有;是故世间无有『我』,无有『界』;一切法无我,是诸佛教。」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佛云:【「此偈说烦恼义;意法恶者,为无量烦恼所覆,造作诸恶故名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