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从广义上说,意根只要是在遍计所执,都是掉举,(令如来藏)流注染污业种(有漏有为法),令众生沉沦生死为业。如果时时能无相忆佛拜佛,则是精进而不放逸,即是一份清净意根令清净之善业种子(无漏有为法)在如来藏心中流注,决定趋向上品往生乃至究竟成佛也!知道这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在无相拜佛忆佛时,都不免会有妄想生起,倏忽而过,有的同修就不免要攀援执着,不能安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么这些的僧,他们依着佛所教的法道去修学,得到了无漏,具足了戒、定、慧,能够为世间的众生作为良福田,那当然也是我们修学佛法中所应当要恭敬的。那第四呢,就是念施,念布施有大的功德,除了能够消除我们悭贪的这个心之外呢,依着布施也能够舏受众生。第五是要念戒,念戒--念着佛所施设的这些禁戒,然后来除断我们种种的恶习,这样子就不会有种种的烦恼。还有第六要念天,念天就是要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拿到书回家后,就翻了起来,整本书只要有字的部分,我都很仔细的看,就像得到宝贝一样,深怕漏掉。看了几页后,眼泪夺眶而出,心里一念浮现:“终于找到了!”我这辈子花了二十五年的时间,终于找到家了!终于找到萧老师您了!在看书的时候,就开始思惟要如何无相念佛。上课后经过杨先生(当时的亲教师)的说明,知道自己更是没错!开课后三个月左右,因为有个定境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第三点说念佛可以具足戒定慧的这三无漏学。首先来讲这个戒学:一般人受戒的时候通常都是有戒相,譬如说受戒的时候向你说有十重戒----不可以杀生啊、不可以邪淫啊、不可以偷盗啊、不可以妄语啊、不可以喝酒啊……不管是这个十重戒或是五戒,这个都是有戒相的,所以它是属于相戒。不管是修习有相念佛或者是无相念佛,如果能够念佛到达事一心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其所修行,清净无秽。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无所不变,本学明了,在意所为。此诸菩萨,亦复如是。学一切法,贯综缕练。所住安谛,靡不感化。无数佛土,皆悉普现。未曾慢恣,愍伤众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菩萨经典,究畅要妙。名称普至,道御十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圣所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芬芬而降。佛说经已,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靡不欢喜。(原标题:净土五经《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佛以诸无漏根、力、觉、道等宝,常施众生。华德佛者,西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众音,佛号华德,今现在说法。其佛色身,犹如妙华,其德无量。三乘行佛者,东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安隐,佛号三乘行,今现在说法。其佛常说声闻行、辟支佛行、诸菩萨行。有人言,说上、中、下精进,故号为三乘行。明德佛者,下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十五愿我刹中人,所受快乐,一如漏尽比丘。第十六愿我刹中人,住正信位,离颠倒想,远离分别,诸根寂静,所止尽般泥洹。第十七愿我作佛时,说经行道,十倍于诸佛。第十八愿刹中人尽通宿命,知百千亿那由他劫事。第十九愿刹中人尽得天眼,见百千亿那由他世界。第二十愿刹中人尽得天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说法,悉能受持。第二十一愿刹中人得他心智,知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众生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建念佛社,三十年不入尘俗,专志西方,制六时莲漏,念诵不辍。高僧、巨儒预社者,百二十三人。澄心系念,三睹圣相,而沉厚不言。后十九年,七月晦夕,于般若台,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无量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洄注上下,演说妙法。佛言:“吾以本愿力,来安慰汝。汝七日后,当生我国。”又见佛陀耶舍、慧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具真信切愿,决定万不漏一。至于已断惑者求生,则顿超十地。已登地者求生,则速证佛乘。所以文殊,普贤,马鸣,龙树等菩萨,皆愿往生也。具十恶者念佛,尚预末品。将堕狱者念佛,亦登莲邦。因兹张善和,张钟馗,雄俊,惟恭等恶人同出轮回也。其他戒善具修,定慧均等,居尘不染,处浊恒清,克志西方,高登上品者。如群星之拱北,众水之朝东,何可得而胜数耶。是以千经万论,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点画之间,心缘目睹,略无遗漏。故其克心钻注,时感异鸟,形色希世。飞入堂中,徘徊鼓舞。下至经案,复上香炉。摄静住观,自然驯狎,久之翔逝。明年经了,将事兴庆,鸟又飞来,如前驯扰,鸣唳哀亮。贞观初年,造画千佛,鸟又飞来,登止匠背。后营斋供,庆诸经像。日次中时,怪其不至。诚顾山岑曰,鸟既不至,吾诚无感也。将不嫌诸秽行,致有此征。言已剡然飞来,旋还鸣啭。入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仗佛力则信愿真切,万不漏一。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根则速证法身,下根则带业往生。如来度生之怀,唯净土法门,方能究竟舒畅耳。由有如上种种利益,故古今来圣君贤相,杰士伟人,莫不自行化他,护持流通。以其能阴翼郅治,显淑民情。消祸乱于未萌,证本具之佛性也。近来世道人心,日趋日下。各怀我见,互相竞争。以致刀兵连绵,无时静谧。而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一班顽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摆拨多生债,枝梧九漏囊。精神才懒慢(痛要检点),喜怒便抢攘。水滴俄盈器,江流始滥觞。积来功行满,趁取色身强。室置千华座,炉焚百种香。新衣经献著,美馔待呈尝。莫点残油炬,宜煎浴像汤。形骸同土木,戒检若冰霜。想念离诸妄,跏趺在一床。(以下五十三联皆跏趺中所观)刹那登净域,方寸发幽光。骨肉都融化,乾坤极杳茫。太虚函表里,佛刹据中央。莲吐葳蕤萼,波翻潋滟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千圣满口不能宣,岭梅漏泄春光信。总咏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颂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茫茫不识火中莲,满面尘埃又几年。簸土扬沙无避处,翻身直到御楼前。尧舜垂衣万国宾,拨云见日意休陈。东方来者东方坐,遍界通沾雨露新。怀净土诗(清)莲隐净邦远近没途程,只贵专心持佛名。一念断时忘计较,六门随处放光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先牵”之义,于理如何?又旷劫已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系业”之义,复欲云何?答曰:汝谓五逆十恶系业等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为轻,应为罪所牵,先堕地狱,系在三界者。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例如,西方净土中“国无恶道”,在这个地方不会堕入恶道;而且都可以得到三十二大人相,每个人神通具足;可遍供诸佛,而且未来决定会成佛;此处寿命无量,皆可成一生补处菩萨;乐如漏尽,现证不退转位;十念即必定往生西方等等。在在处处都显示了西方净土较其他净土更为殊胜的地方。这一些都是因为弥陀世尊的悲愿特大的缘故!有兴趣的同修,可以拿经典来看一看就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例如,西方净土中“国无恶道”,在这个地方不会堕入恶道;而且都可以得到三十二大人相,每个人神通具足;可遍供诸佛,而且未来决定会成佛;此处寿命无量,皆可成一生补处菩萨;乐如漏尽,现证不退转位;十念即必定往生西方等等。在在处处都显示了西方净土较其他净土更为殊胜的地方。这一些都是因为弥陀世尊的悲愿特大的缘故!有兴趣的同修,可以拿经典来看一看就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遂多阙漏。虽然。不睹其形。愿察其景。但自净心。往生何待。首楞严经云。若飞心中兼福兼慧。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故知紫阁天衣中峰天如妙叶空谷憨山诸尊宿。及陈莹中冯济川诸前辈。密因有在。正果非虚。撒手便行。不移跬步。何待临终十念。始能决定往生。不宜逐迹而求。转乖教理。往生集唯以吉祥善逝为高。其有捐躯舍命者。概斥而不录。独尊庸行。曲为时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如漏尽比邱者。不取正觉。第四十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悉皆照见。犹如明镜。睹见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四十一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第四十二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莲宫周遍遍空漏。空海独露弥陀容。阿弥陀佛不生灭。难觅难拈水中月。绝非离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说。我与弥陀本不二。妄觉潜生忽成异。从今扫尽空有尘。父子天然两相值。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业无瑕玷。我今以此念弥陀。不见弥陀终不厌。赞毕。随众唱佛数百。讽观经至上品上生。即敛念坐脱。越三日。顶足皆暖(佛祖统纪)。有朋。字牧庵。金华人。性强记。谒车溪卿法师。昼夜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