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教正觉同修会(TrueEnlightenmentPractitionersAssociation)是由萧平实导师所领导的大乘菩萨僧团及共修团体,自1997年正式弘传玄奘大师所确立,融摄中国文化的法--以如来藏为核心,实证三乘菩提。二十年来坚守的立场,以清净平实的门风,低调稳实的行事,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教学上以「无相念」为入手,转成看话头功夫,导入中国大乘禅宗,实证法第一义谛,进而于菩 三摩地

2018-07-23

新年伊始,阳春三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在北京隆重召开,希望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的祖国,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学中,如何下手汲取教文化的营养,振兴民族自信心,实现中国梦?各位菩萨,各位大德:中国网「全国中国访谈特别报导」之网路直播节目,即将于2015年3月11日(週三)下午2:30开始,播出採访本会亲教师之现场报导,阐述有关弘扬中国传统教文化的议题, 三摩地

2018-07-23

分享学禅智慧开释法精义----中国访谈中国网:你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我是方悦。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两位嘉宾,他们是来自正觉教育基金会的张公僕先生和余正伟先生,二位今天要和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学禅智慧,开释法精义。首先欢迎二位!张公僕:大家好!主持人好!中国网:那我们首先要问一下余老师,您从事法多年,那究竟什么是法?它的精髓是什 三摩地

2018-07-23

这十善业不单是学人应该要作,世间人行十善,也会被社会大众所尊敬;而造十恶业的人,则会被大众所讨厌,甚至因为违法而遭受刑罚。所以陀说,行十善的人可以增加内财、外财以及寿命。行十善不仅是未来世可以得到好的果报,今生也是会有许多利益的。本文摘录自《如何由人天善法转入菩萨道修行?》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欢迎各位关注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 三摩地

2018-07-23

子虽说历经长时间的精勤参禅修学,好不容易终于亲证了,可是实际理地却是不修也不证的。这也才是九峰道虔禅师认为首座还未会得,因而不认同他担任住持的、先师石霜庆诸禅师所证的意旨所在。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释疑(一)》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欢迎各位关注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程,请查看历史消息,敬请转发给有缘,功德无量,阿弥陀。正智书香 三摩地

2018-07-23

教正觉同修会是由萧平实导师所领导的大乘菩萨僧团及共修团体,自1997年开始正式弘传玄奘大师所宏扬的中国文化特色法,即是以如来藏為法精髓,讲求实证的正统法。但平实导师早在正觉同修会成立之前的1990年末,便已开始弘扬中国教的如来藏妙法了。台南文化中心法讲座川震賑灾捐款宗教局莫拉克风灾正觉捐款教育部7025000元2008年更以阐扬教内明哲学,以教化社会净 三摩地

2018-07-23

学正法,来正觉復兴传统中国教文化,仍需要大家齐心合力才能成功;成功的前提则是要有更多同胞实证法,所以说:学正法,来正觉正觉菩提现观人法无我不共凡愚正智亲证本来性净涅盘唯我大乘唯有正觉才有能力復兴中国教进入中国,从魏晋以下的发展过程中,真修实证、德高智广的大修行者,也曾歷代辈出,有其光辉灿烂的成就,成为中国傲视全球的传统教文化。经过一段光 三摩地

2018-07-23

地前菩萨的修行内容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嗔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 三摩地

2018-07-23

神通在教中是存在的,有时为了摄受众生也是必要的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道修学中有它的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的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的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会事半功倍,也才不会为鬼神所利用而障碍了道的修学。我们常会在经典中看到,菩萨为了摄受教化众生,以其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示现种种的神通变化。比如说在《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 三摩地

2018-07-23

在此,我们要更进一步严正指出:证严身为门出家人及庞大宗教团体的领导者,其贪念与慢心,其实来自对于法的无知与自我的膨胀,因此才敢于一意孤行,妄语妄作。这种身在门中、心在门外(狮子身中虫)的山寨心态,总结于另立「慈济宗」,接受称「上人」称呼,以及自封「宇宙大觉者」等诸种行径。不唯如此,她还广造个人身像,向信众贩卖、供信众礼拜,俨然成了另类的证严 三摩地

2018-07-23

宝与清净法身所谓的「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 三摩地

2018-07-23

如何获得神通?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道修学中有它的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的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的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会事半功倍,也才不会为鬼神所利用而障碍了道的修学。教将神通分为六种,就是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以及漏尽通,简称为六神通。神足通又称为神境智通,或者称为神如意通、神境通,或者就简称为身通。这个神足通 三摩地

2018-07-23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问题应该说有两个面向的问题存在:第一个就是说教中常说的万法唯识与三界唯心是同还是异呢?这两个的关系是怎么样呢?其二就是教中的唯识,跟哲学上的唯心论,是同还是异呢?有这两个面向的问题。因为要探讨这第二个面向的问题,就是说唯识跟哲学上的唯心论是同还是异,我们就必须要先了解教所说唯识的真实意涵是什么,因此还是得要先来探讨第一个 三摩地

2018-07-23

一贯道认为五教──教、道教、儒家、教、回教,其本质是一样的,此五教彼此间的理论是互相贯通的,都是依于一贯道的「道」而教化人心。而这个「道」,一贯道有以下四种意涵:一、宇宙万物生成的主宰、一切造化之本来面目:《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与上帝同在,与上帝相同。道就是生命的根源…。道无所不在,是一切万有的根源,是看不见的,难 三摩地

2018-07-23

教中所说的一心,当然基本上也会有一般用语一心就是全心全意、心志专一的这个意涵。比如经典中常看见前来见的时候,都是一心合掌,顶礼足,然后一心合掌,瞻仰如来,而且是一心恭敬,目不暂舍,都是要一心。因为法中强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认为如果心散乱不定,就难以得见诸法的真实相,进而成就道业。正如同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样子的开示,龙树菩萨说 三摩地

2018-07-23

法真实义【各位大德阿弥陀】欢迎各位关注法真实义,如果您想看以前的课程,请查看历史消息,敬请转发给有缘,功德无量,阿弥陀。正智书香园地三乘菩提视频正觉有约文化大讲堂中国网祝您法喜充满,早证菩提。(原标题:为什么五阴会成爲魔)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种僧宝,指的是已经实际证果的圣僧,包括所谓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阿罗汉、辟支,以及三贤十地的菩萨,这称为第二种僧宝。第三个层次的僧宝,则是指持戒清净无染,具有多闻智慧的比丘、比丘尼等福田僧。为什么称他们为福田僧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带给有情安隐快乐,又能满有情的一切善愿,像这样的表相出家众,可以称为第三僧宝。所以说,如果现出家相的僧人如果持戒不清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不论能否达到这些目标,到老的时候,才发现人终究还是会死,所以开始追求安身立命之道,于是走入了法修行想要悟道解脱、明心见性。如果这一生不想要悟道解脱,只想要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那还是要有基本当人的福报,而这些福报,在法中而言,是摄属于次法的福德之中;有了次法的基础才能实现世间有为诸法。次法概略来说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福德之基础,这些福德基 三摩地

2018-07-23

由世间法进入道的关键,就是要明瞭「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沉迷在天界的胜妙五欲当中,一直到把往世所修的福德都享用完了,那时候就只剩下以往所造的小恶业要受报,所以就会因此又下堕恶道受苦去了,因此世尊就提醒我们「欲为不净」。在欲界天的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男女欲,是像人间一样要两两相交,但是没有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陀在成之前,最后一位教他外道法的老师叫做郁头蓝弗,陀成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度的人就是他,因为这位老师曾经教导世尊证得三界中层次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定;可是陀用神通来观察,发现这个人已经往生到非非想天去了。陀又观察他未来天福享尽之后会去到哪里,结果发觉他将会下堕到地狱去。这是因为他在修深定的过程当中,有一些旁生众生在他身边活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