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大智度论》第二十六卷,龙树菩萨提到说,法有二道:一个是声闻道,一个是道。那这个部分跟平实导师所说的法二主要道——解脱道跟菩提道,其实是异曲同工的。也许有的人会说:那平实导师所说的法二主要道中的菩提道,跟龙树菩萨讲的道是一样的,这个我们可以接受;可是另外一个部分的解脱道,就跟龙树菩萨所说的声闻道不同啰!因为解脱道包含有声闻 三摩地

2018-07-23

教相信阎罗王吗?个人觉得说,不应当在相信与不相信上面来讨论。这就好像说,有一类的众生多半不信地狱的存在,因为不相信地狱的缘故,所以往往敢于恣意妄为,因此而就造作很多的恶业,舍报之后当堕地狱。乃至会有假名善知识暗示说:哎呀,地狱其实是圣人施教的方便,并没有地狱。不是不相信有没有地狱,而因此就没有地狱;这就好像说,在几十年前,大家也都不相信说人类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的开示可知,孝养父母福德真的很大,以此福德未来可以成为有福报的人。譬如天帝、转轮圣王等类,乃至可以成为菩提道的福德资粮,未来能够很迅速地成就自己的道。所以说身为子女孝养父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身为所应为的事,菩萨不应该推卸这个责任。如果菩萨推卸这个责任,表示他是不孝之人,也不配当菩萨;如果菩萨不孝养父母,不供养父母,乃至杀害父母,将受极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是亲证法界的实相的人无我,因为所亲证的祂是无我性的,因而发起了般若实相的智慧;但这个时候只是总相智,悟后还得要继续修学,进而再得别相智;别相智之后,再得道种智,证了法无我,然后进入初地;继续修证一切种智,断所知障,然后迈向地。这个中间将近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修学,可是这种种地修学无不依靠最初亲证如来藏所得的人无我而为基础。那么,要先明白大 三摩地

2018-07-23

陀在成之前,最后一位教他外道法的老师叫做郁头蓝弗,陀成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度的人就是他,因为这位老师曾经教导世尊证得三界中层次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定;可是陀用神通来观察,发现这个人已经往生到非非想天去了。陀又观察他未来天福享尽之后会去到哪里,结果发觉他将会下堕到地狱去。这是因为他在修深定的过程当中,有一些旁生众生在他身边活动,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开始努力修学六度万行,发愿成,而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譬如《大方广华严经》当中有偈语说:「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于及法僧,深起清净信,信敬三宝故,能发菩提心。」(《大方广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先看一下《妙法莲华经》里面有一段记载:【告舍利弗:诸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法亦如是。】(《妙法莲华经》卷一)另外一部分记载这么讲:【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 三摩地

2018-07-23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这么说(尔时,告功德林菩萨摩诃萨言):……功德林!一切法相有三种相。何等为三?所谓虚妄分别相、因缘相、第一义相。(《深密解脱经》卷二)一切法,举例而言,桌子是无量无边法中的一个法,而从现象界来看,它是依于人们的分别建立,假名施设而称为桌子,没有它的真实体性存在,所以说是虚妄分别相;可是又依于人们的种树、伐木、裁制 三摩地

2018-07-23

法中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在说明,一切万法都是由我们的真心如来藏所出生创造的。而一切万法必定有一个出生的根源,那个根源就是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世间是共业所成,是大家各自的如来藏共同运作而形成的。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一切语心品之四〉云: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 三摩地

2018-07-23

经论当中陀及菩萨们的开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教中所说的正命——如法的职业,就是对于色身的生存没有了无理的欲求,不贪取过多的欲求而无厌足;也不以种种占卜、咒术等不合乎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得资养生命的物品,然后来存活色身;反之,必须仅以合乎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取生活所需的衣物、饮食、床座等等的这些的物品。简单地说,就是要不 三摩地

2018-07-23

《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一首偈,大师说: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坛经》)(从上段话移至这里)那不仅是宗门如此,经教中也有如此的记载。譬如《维摩诘经》有这样说:【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要先端正我们的身口意行,要三业清净,还要修习陀以及贤圣僧的教导与教诲,并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宝,这样的话就可以深入陀的教诲,快速的成就道。 所以我们要先来谈谈「先正三业」,这里所谓的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以及意业。所以,先正三业就是说,如果想成就菩萨道的无量行愿的话,就要先端正我们自己的身口意等三业,这也就是指三乘法的基础—&md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的菩萨,如果要修集殊胜的菩提道及解脱道,得要这样修集圣道;能够成就的话,那就要遵循四种法要来如理实践——第一就是要亲近善友,而不是亲近恶友。我们前面提过,选择善友、善知识的时候,应当要以智慧爲先导来抉择,依于圣教的开示内容来选择,这样来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而学修行。这是第一个要注意的广结善缘要点。第二个要注意的重点是什么呢?就是要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世间人我见、我执深重,总是不断地为自己在盘算,怎么样多得到一些财富;当听到别人要他布施就会生起烦恼,对于布施会有大福德也都狐疑不信,所以当听到陀说先要学布施,他就觉得很刺耳。当陀看到这个人听不进去,就知道他的善根微少,所以就只讲到布施为止,不再往下讲了。如果他乐于听受施论,那么就接着再为他讲戒论,说持戒的轨范以及持戒的利益,让他可以在下一世 三摩地

2018-07-23

在三乘法中的小乘声闻解脱道,是以身念处(也就是观身不净),还有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以及法念处(观法无我)的四念处法为行门,依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而作观行,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是虚妄不实,可以因而得以断我见、断三缚结;进一步又依八正道而行,修断我执思惑等三界惑及我所的贪爱,因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其中,八正道是八项远离偏邪,质直而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当这些人听到法中说无我,说入涅槃是要将五蕴十八界等自我完全消失、不受后有的时候,大都是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而大力排斥。其实陀的教诲,是要教导我们认识生命的实相——根本心如来藏的体性,然后才能够让我们捨弃生死轮迴的洪流,从现在的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当中解脱出来,才能够真正的安忍而不造恶业,才能够勇于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乐于救护众生、修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说事二字,从字面上说是关于教的事,或者是关于陀的事,而教就是陀的法教,所以,教的事可以说就是陀的事。我们在前面几集讨论到为什么要度众生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曾经说到说,度化无边众生,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这是诸于因地行菩萨行的时候所发,乃至于成之后也不舍弃的殊胜大愿。所以,陀所施作的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了利乐有情。 三摩地

2018-07-23

陀,祂是福慧两足尊,祂的福德与智慧都已经成就,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方便善巧。当然就如同《维摩诘经》当中陀这样开示说:诸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事。(《维摩诘所说经》卷三)因为如来进止举动,威仪俯仰,乃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未曾无益于众生;所以,诸所作为,无非事。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所化现的菩萨,前往上方四十二恒河 三摩地

2018-07-23

妙觉位的时候,要示现受生人间,要能断尽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并且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变易生死无明,成就大般涅槃,四智圆明而成就道;并且要在人间捨寿之后,以的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利乐十方的地上菩萨,并且以无量化身利乐十方有情,永无尽期。而现在末法时代,邪师说法非常的普遍,而每个都自称是证量很高的大师;但是往往所说的法,却是破坏陀的像似。尤其像某 三摩地

2018-07-23

中國網「全國兩會中國訪談特別報導」之網路直播節目,即將於2015年3月11日(週三)下午2:00開始,播出採訪本會親教師之現場報導,闡述有關弘揚中國傳統教文化的議題,訪談時間約1至2小時,敬請各位同修準時收看,並廣為介紹親朋好友一同收視。阿彌陀!附註:訪談報導之網址:(原标题:通告全国中国特别访谈特别报道采访本会亲教师之现场报道)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