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经过在亲近善知识以后,这样的熏闻以及学习,慢慢您就会知道佛道的修道内容是什么,您就会知道您能够与《华严经》相应了!那不是境界的问题,而是知见建立的问题。所以了解这个以后,就不要感到气馁,不要就以为是境界问题。今天就说到这里。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24集《无量寿经》与《华严经》>孙正德老师 (原标题:《华严经》主要是为菩萨而宣说 三摩地

2018-07-22

要克服这些问题,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亲近道场与善知识,也可以大幅降低走错路的机会。因为善知识可以为我们把基本与核心的正知见,有次第与系统性的铺设,让我们易于理解;而如果我们有问题,也可以随时请教善知识,这样才是最快而有效的。因此除非不得已,千万不要只靠自己摸索。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佛法它是属于实证性质的,单单从表面的文字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还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假名善知识,因为无法理解《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正理,并且由于往世修学佛法的因缘还很浅,曾经亲近供养的佛菩萨还不是很多,十信位都还没有具足,而就公开质疑说《大乘起信论》所说的真如缘起是不如法,还质疑说《大乘起信论》是伪论,是外道所作的而假托是马鸣菩萨所造。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稍稍理解,要对甚深微妙的大乘法生起正信是多么困 三摩地

2018-07-22

自从有了接触佛法的因缘之后,就一心一意想亲近佛寺学佛,开始少与朋友往来;有一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得知一位好朋友生了重病,于是与另一位朋友一同去探病。在朋友家里聊天时,话题谈到了有关因果的问题,以下是当时的一些对话内容。病友说:我不相信因果。我问道:为什么您看来是如此的排斥因果呢?病友说:因为看到好人未必有好报,而且常看到坏人也未必有坏报,那些坏人 三摩地

2018-07-22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一)在这个当中告诉我们,菩萨摩诃萨施作种种佛事,也是为了成熟众生,为了亲近众生,为了让众生离诸恶道,乃至为了调伏一切的众生。所以,佛事应该指的就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利乐有情所作的事。这也是诸佛来人间示现成佛的一大事因缘,要开示万法根源的实相心如来藏这唯一佛乘无二无三的正理,让众生得以亲证悟入,悟入这个此经如来藏。而诸菩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尊敬,但是您对他的说法,仍然是要回归佛经来判断:他说的法,有没有哪里违背了《金刚经》,有没有哪里违背了《心经》,或者甚至有哪里跟《阿含经》不符合的。这个是我们提出,希望大家要依法不依人。至于说我们刚刚提到的经典的部分呢,的确,因为经典是从佛世以来到今天,这么长久的时光里面,我们可以 三摩地

2018-07-22

也因为果报的清净,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众生,都非常愿意亲近诸佛,来到诸佛的身边,心中都不会有任何的畏惧。所以这就是果报清净祂所显现出来的——令众生无畏的庄严。-----《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30集息恶法则(五)-念佛清净因缘》何正珍老师(原标题:什么是真正的清净?)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大家想要学好、学好佛法的话,其实是不应该祈求跟鬼神魔亲近的;有鬼神魔接近的时候,也应该要远离。也不要心里面老是想说:我可能开悟了,那如果我开悟以后要有神通。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我们菩萨的佛菩提道的次第,是要安排在三地住地心已经快满心的时候,最后才修神通的;这样的时候,鬼神魔才无法干预你,无法干扰你。所以在这之前,最好不要去先修学神通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今天你亲近的善知识告诉你,他的法门是超越显教的法,能快速成佛的,你就要检讨了。既然是超越佛法了,那它是佛法吗?那就不是佛法了。这样的话,这里的信就要检讨,因为信不具足;既然信不具足那就不能进入住位,所以信佛、学佛要能够以经典中佛陀的开示,当作一个什么?当作法镜来监照,来监照这些法到底能不能到达信这个法,能不能让你学习而成就佛法。所以在能够满足 三摩地

2018-07-22

又譬如说父母在和合那个境界,是清净还是不清净的呢?然后有了受精卵之后,中阴身才能附着亲近;然后这个受精卵再经由母亲的血液逐渐滋养长大,到最后变成一个婴儿能够出生。当我们还是一个胎儿的时候,住在妈妈的肚子里面,靠着脐带吸母亲的养分,排泄物也交给母亲的血液排出;想一想,清不清净?或者,后来出生的过程清不清净?这样子想的话就会发现:其实这个色身从一开始,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尊敬,但是您对他的说法,仍然是要回归佛经来判断:他说的法,有没有哪里违背了《金刚经》,有没有哪里违背了《心经》,或者甚至有哪里跟《阿含经》不符合的。这个是我们提出,希望大家要依法不依人。至于说我们刚刚提到的经典的部分呢,的确,因为经典是从佛世以来到今天,这么长久的时光里面,我们可以 三摩地

2018-07-22

亲近恶友懈怠乱心,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褔不观生死,常乐受持他人恶语,是名假名菩萨。〗讲记大乘法中有名义菩萨和实义菩萨二种,名义就是定位的意思,以某名确定他的位子;就好像法律一样,比如你想要拍卖债务人的财产来抵债,要先取得执行名义。如果没有取得执行名义,你有本票、债权、借据、支票都没有用,有抵押权也不能拍卖;你不能拿着借据、支票、本票要求法院依抵 三摩地

2018-07-22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谘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优婆塞戒经》卷六)延续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继续下来的话,我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人之所以还会不时犯戒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对于因果道理的了解不够深入,以至于对于毁戒作恶产生之严重后果,不是那么清楚;这方面就要透过亲近善知识、多熏闻正法,使自己对于因果的正理能够逐渐累积加强;那这方面的力量,就会渐渐超过种种境界对他的影响力,而能在历缘对境之中,分分降伏性障及转变自己的烦恼习气。菩萨们想要在佛菩提路上顺利前进,一定要知道:我们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判断一个人的前世,《大宝积经》卷七十二载:……若从人(命)终还生人中者,当有是相:其人贤直,亲近善人,毁呰恶人,好惜门望,笃厚守信,乐好名闻及以称誉,爱乐工巧,敬重智慧,具惭羞耻,心性柔软,识知恩养,于善友所心顺无违,好喜舍施,知人高下,善观前人有益无益,善能答对领其言义,善能和合亦能乖离,善能作使宣传言语,于种种语能善通达忆持不忘 三摩地

2018-07-22

亲近恶友懈怠乱心,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褔不观生死,常乐受持他人恶语,是名假名菩萨。〗——《优婆塞戒经》(名义菩萨品)第八大乘法中有名义菩萨和实义菩萨二种,名义就是定位的意思,以某名确定他的位子;就好像法律一样,比如你想要拍卖债务人的财产来抵债,要先取得执行名义。如果没有取得执行名义,你有本票、债权、借据、支票都没有用,有抵押权也不能拍 三摩地

2018-07-22

换句话说,就算已经离开了恶友,却说:我自己在家读经、读论就好了,我一个人自修吧!他不肯亲近善友,那就不是实义菩萨,仍然是假名菩萨;因为经论中有许多法并不是自己阅读就能懂得的,往往是自以为懂,结果却是误会了。第三种条件是要乐于供养教导你修证佛法的上师,也要乐于供养家里的两尊,他们就是你的老父母;并且还要乐于供养善友,因为善友能够帮助你修学道业;虽然不 三摩地

2018-07-22

那它具体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像《大般涅槃经》中这样说:烦恼障者:贪欲、瞋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妬、悭悋、奸诈、谀谄、无惭、无愧、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贡高、怼恨、诤讼、邪命、谄媚,诈现异相、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有恭敬,不随教诲、亲近恶友,贪利无厌、缠缚难解;欲于恶欲,贪于恶贪;身见有见,及以无见;频申憙睡,欠呿不 三摩地

2018-07-22

各位菩萨,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佛法的修证歧路很多,能够如实的了知这两大甘露法门实际的修证内涵,对修行者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希望诸位菩萨:尽未来际都能不被错误的知见所扰乱,并且能够生生世世亲近、追随真正的善知识,永不为邪见所转,永不为邪师所惑。各位菩萨,在说明过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所修行门内涵不同”之后,接下来,我们要从第五个部分“所修 三摩地

2018-07-22

二十三、阎罗王执杖鬼:由前世时,亲近国王大臣专行暴恶,因受此报,为王给使,作执杖鬼。二十四、食小儿鬼:由说咒术诳惑取人财物,杀害猪羊,死堕地狱,后受此报,常食小儿。二十五、食人精气鬼:由诈为亲友,我为汝护,令他勇力没阵而死,竟不救护,故受斯报。二十六、罗剎鬼:由杀生命以为大会,故受此飢火所烧报。二十七、火烧食鬼:由悭嫉覆心,喜噉僧食。先堕地狱,从地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